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武俠仙俠 劍來 第三百零四章低頭觀井,抬頭看天

《劍來》 第三百零四章低頭觀井,抬頭看天

陳平安沒有想到這趟江湖一走,就走了半年,不是尋找那座觀道觀的路途,太過遙遠,而是陳平安憑借背后“長氣”帶來的指示,在一座雄偉城池之中兜兜轉轉,原地打圈,耗費了足足三個月時間,也未能找到所謂的觀道觀,在這座南苑國京城之中,陳平安問遍了販夫走卒、江湖武人、鏢局頭領、衙門吏等等,都不曾聽說有過什麼道觀,陳平安翻閱了各種史籍、縣志和私人筆札,仍是沒有任何線索,唯一的收獲,大概就是陳平安已經可以流利地說一口南苑國話了。

就這樣,從暮秋走到了鵝大雪,走到了淅瀝瀝的春雨,一直等到立夏的到來,陳平安可以確定,觀道觀的口就在這座京城,可始終不得其門而

哪怕心志堅定如陳平安,也開始有些搖和煩躁。

在這期間,陳平安多有古怪見聞,見過了在夜間一襲飄懸浮的青,它如佳人翩翩起舞,大袖如流水。

有此無意間看破了一道障眼法,見識到骸骨相撐拄的一段城城墻,每一塊青磚上都刻上了佛家經文。

還遇上了在寶瓶洲不易見到的僧,佛學在南苑國風靡朝野,各地寺廟林立,陳平安知道了僧人諸多袈裟的講究,以及誦經僧、講經僧、傳法僧和護法僧之間的種種不同。有次離開京城,出去氣,就是遠遠跟隨一撥負朝廷令的僧人,去了一座廝殺慘烈的戰場,陳平安親眼目睹百余位誦經僧端坐于蓮花團之上,數位誦經僧了靴子,赤腳行走,低頭合十,雙腳行走之間,以及開合之際,便都有朵朵雪白蓮花生出,僧人皆有一串念珠纏繞手掌,若是有厲鬼糾纏,就會被念珠散發出來的金澤擊退。

Advertisement

念珠金湛然,僧人寶相莊嚴,步步生出蓮花。

牽引著那數萬怨氣沖天的亡魂,跟隨他們一起走接壤的“鬼門關”。

最后陳平安便坐在遠,學著僧人雙手合十,低頭不語。

返回京城后,陳平安還是尋找不到觀道觀,就在陳平安一咬牙,準備暗中去往皇宮的時候,這一天,烈日當空,陳平安來到一口水井旁邊,低頭去,深不見底,幽暗無

陳平安看了一會兒。

只是實在看不出門道,便收回視線,繼續逛起來。

一眼水井,方才站在那邊,似乎有些清涼意思。

————

自從跟大隋供奉蔡京神一戰后,崔東山就贏得了一個蔡家老祖宗的便宜頭銜,在山崖書院很吃香,加上崔東山當下的皮囊,眉心紅痣,風神俊逸,實在討喜。

崔東山可以在書院隨意走邊總是跟著一個名謝謝的,今天兩人去旁聽了葛老夫子的一堂經義課程,聽了一半,原本趴在外邊窗臺上的崔東山就睡著了,謝謝站在一旁,不敢打攪自家公子的春秋大夢,害得屋學生個個忍著笑,十分辛苦,葛老夫子恨不得一戒尺打得那崔東山滿頭是包,可一想到連同家族一起遷出京城的蔡京神,老夫子就忍住心中憤懣,回頭一定要跟副山長茅小冬說道說道,不準崔東山以后靠近自己的課堂。

打了個激靈,像是做了噩夢,崔東山睜眼后,好半天才緩過神,大搖大擺,帶著婢謝謝返回住

等到謝謝關上院門,崔東山了靴子過門檻,一揮大袖,霧靄升騰,最終浮現出一幅寶瓶洲的山河形勢圖。

崔東山一手環,一手著下,先是站在“寶瓶洲”最北端的大驪,視線往南下移,越過黃庭國、大隋疆域,停留在中部的觀湖書院、彩國和梳水國一帶,最后他突然趴在地上,左右張

謝謝斜坐門檻上,這幅一洲堪輿圖幾乎占據了整間屋子,進去肯定要挨罵,挨打都有可能。

崔東山一直趴在那邊,隨口問道:“你說現在大隋國境,廟堂江湖,山上山下,有沒有人大罵皇帝,是不戰求饒、割地求和的昏君?”

謝謝老老實實回答道:“外邊的事,我不知道,在書院里頭,出大隋的夫子們,只是愁眉不展,唉聲嘆氣,倒是不曾聽說有人開口謾罵。”

崔東山爬起,笑瞇瞇道:“讀書人有一點好,不罵君王,只罵臣、權宦、狐貍、外戚,罵天罵地罵他娘的……當然了,事無絕對,敢罵皇帝的肯定有,可罵得好的,一針見的,很。”

謝謝已經習慣了跟崔東山相,敷衍道:“公子高見。”

是真敷衍,毫不掩飾的那種,別說是好似“文妖”“老狐”的大驪國師,就是李槐這種不長心眼的,都能夠一眼看穿。

但是崔東山恰恰對此不介意。

崔東山雙手叉腰,張開,猛然一吸,將那幅地圖的霧靄全部鯨吞腹。

然后崔東山抬起雙手,張牙舞爪,咧作猛虎咆哮狀。

看得謝謝搐。

崔東山拍了拍袖子,洋洋自得,“真是氣吞萬里如虎,了不得,了不得。”

謝謝只恨自己不敢翻白眼。

轉頭向院子高墻那邊,不管大隋朝野如何暗流涌,這座東山和書院,又是一個太平無事的日子。

一條金線從院外驟然而至!

無聲無息,速度快若閃電。

雖然極其細微,甚至不如子謝謝的一,可是當這纖纖金憑空出現后,氣候轉涼的晚秋時節,整座院子的溫度都隨之增高,讓人如同置于炎炎夏日。

謝謝瞠目結舌,本來不及反應。

腦海一片空白,雖然院氣溫灼燒,可是謝謝渾冰涼,僵轉頭,只見那崔東山的眉心恰好被金線一穿而過,向后倒去,轟然倒地。

必然是一位陸地神仙的刺殺手段!

,一個滄桑嗓音快意響起,“妖人國,死不足惜!”

更遠為此方小天地主人的副山長茅小冬,怒喝道:“膽敢在書院行兇?!”

謝謝眼神呆滯,依然保持斜坐于門檻的姿勢,著那個倒地不起的白年,就這麼死了?

肩膀被人輕輕一拍,謝謝驀然驚醒,繃,轉頭去的同時,就要反手一掌拍去。

但是謝謝匆忙收手,一臉白日見鬼的表

原來崔東山就站在眼前,彎腰與對視,他瞇起眼,一手負后,一手輕輕出手指,在謝謝額頭上一點,推得,但是玄妙之,在于謝謝的軀已經后仰倒在地板上,縹緲魂魄卻留在了原地,被崔東山以蠻橫,強行魂分離,縷縷,經不住氣摧折的魂魄,馬上就要消散。

崔東山打量著謝謝的魂魄,最終在的某座氣府發現了異樣,笑著說了一句“跟我捉迷藏,了點吧”,只見他如棋士雙指捻子,從謝謝魂魄之中抓取出一粒墨綠點,將其在指間隨意魄被神魂牽引,已經失去知的那軀,如砧板上的魚,使勁蹦跳了一下。

崔東山一掌打在謝謝魂魄的“臉上”,笑罵道:“事不足敗事有余的玩意兒,滾回去。”

神魂歸位,謝謝緩緩醒來,頭疼裂,掙扎著坐起,一手撐地,一手捂住額頭,痛得滿臉淚水。

崔東山大步門檻,彎腰撿起屋一張品秩極高的替傀儡符,用手指撮灰燼,轉頭笑道:“茅小冬,這你能忍?!人家都在你家里拉屎撒尿了!”

追殺途中,茅小冬冷笑的嗓音遙遙傳小院,道:“對,你就是那坨屎!”

崔東山嘿嘿笑道:“我這每天走來走去的,那咱們山崖書院,豈不是了一座茅廁?”

謝謝一言不發。

崔東山也懶得跟解釋其中兇險和玄妙,盤坐下,皺眉沉思。

為何觀湖書院如此忍?

大驪鐵騎的南下之行,過于順遂了點,這和他當年的預期嚴重不符,依照原本的謀劃,最要經歷四場艱苦大戰,一場在中部附近的世俗王朝,一場跟觀湖書院撕破臉皮,一場跟南寶瓶洲的白霜王朝,一場跟寶瓶洲南方的山上勢力。

難道寶瓶洲悄悄涌了許多大驪墨家之外的勢力?

只可惜如今自己已經不是大驪國師,許多最山頂的幕消息,已經無法獲得,連下棋人是誰,棋風如何,全都抓瞎。

崔東山突然問道:“有沒有想過在大驪龍泉扎?”

謝謝搖搖頭,“不曾想過。”

高大老人茅小冬大步走院子,“是個不知來歷的元嬰修士,給他跑了。”

崔東山本不在意,笑道:“這次不過是試探而已,你還是更小心書院的夫子學生吧,世上總有些自以為是的所謂好人,覺得世道該如何,都得按照他們的想法去運轉,一旦山崖書院和大隋京城對立起來,高氏和宋氏的兩場山盟,因此作廢也不是沒有可能。”

茅小冬皺眉道:“真要封山?”

至于今日刺殺一事,是大隋某些山頭的本意,還是“崔瀺”仇人的手筆,區別不大,因為崔東山說到的那個可能,絕不是玩笑話。

崔東山冷笑道:“怎麼,覺得沒面子?”

茅小冬下定決心,轉就走。

崔東山笑道:“茅小冬,如果你說一句自己是坨屎,出了事,我可以出手幫助書院。”

茅小冬轉過頭,面無表道:“我是一坨屎。”

崔東山悻悻然道:“如果我說自己是兩坨屎,可不可以收回之前的話,然后舒舒服服隔岸觀火?”

老人扯了扯角,撂下“不行”二字,就快速離去,崔東山哀嘆一聲,向后倒去,砰然倒地,雙指并攏在前立起,嘟嘟囔囔著“急急如律令”,就這麼在屋翻來滾去。

謝謝輕輕拭額頭的汗水。

崔東山停下稚的行徑,尸一般躺在地板上,卻說起了更加稚的言語,“先生,你什麼時候回來啊,弟子給人欺負了。”

謝謝無可奈何。

崔東山抬了抬腦袋,問道:“是不是覺得你家公子在說笑話?”

謝謝猶豫了一下,還是點了點頭。

崔東山側而躺,單手托著腦袋,嗤笑道:“有陳平安在,不管他修為高不高,我只需要出力就行了,對了不挨罵,錯了挨罵,反正不用多想。你呢,可以挨我的打,于祿這麼個沒心沒肺的,看熱鬧就行了。林守一,會更加專心修道,李槐嘛,膽子小,就更有理由膽小了,反正有陳平安護著他。”

“所有心事,反正都由我這位先生擔著呢。”

崔東山懶洋洋的,不再言語。

謝謝有些好奇,了一個喜歡穿紅裳的小姑娘。

崔東山嘆息一聲,“大概就只有小寶瓶,會心疼我家先生吧。”

哎呦一聲,崔東山又開始滿地打滾,手捧心口,嚷嚷著“一想到這個,就心疼死我了”。

————

山崖書院在經過那樁短暫的刺殺風波后,在副山長茅小冬的執意要求下,開始封山門,無論是夫子先生還是學生雜役,一律不得外出。名義上的山長,大隋禮部尚書,對此頗有異議,但是皇帝陛下支持此事,而且還增派幾位供奉,匿于東山附近,而且還讓皇子高煊正式進書院求學。

這天高煊又陪著好友于祿,一起在湖邊垂釣。

隨著時間的推移,于祿終于對高煊坦誠相見,一是他的份,盧氏王朝的前朝太子,二是他的武道修為,七境。

高煊聽過之后只是發出兩聲,一個哦,一個哇。

大隋皇子當時眼神熠熠,為自己挑選朋友的眼到自豪。

于祿也不覺得這有何不對,投桃報李,高煊也說了許多自家的心酸事,與子相,希自己盡善盡,未必是真喜歡,與男子往,能夠全然不在乎自己的缺點,以誠相待,多半是真把他當朋友了。

兩位同齡人,一人一綠竹魚竿,安靜等待魚兒上鉤,高煊問道:“之前你不是說過寶瓶會召開武林大會嘛,為何我進了書院這麼久,再沒見你去參加?”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