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武俠仙俠 劍來 第二百四十三章千軍萬馬之前,我喝一口酒

《劍來》 第二百四十三章千軍萬馬之前,我喝一口酒

陳平安言又止。

宋雨燒笑道:“咱們只管吃,不談事了。世間唯有食,三最不可辜負。”

陳平安便埋頭吃東西,偶爾喝酒。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

再好吃的火鍋,也有下最后一筷子的時候。

酒足飯飽,陳平安放下筷子,一壺酒也已經喝完,這是陳平安頭回一口氣喝完足足一斤半酒水,別說是臉,耳子和脖子都紅了,醉醺醺地說道:“橫刀山莊那對父,好像沒有找我的麻煩。”

宋雨燒輕聲笑道:“青山綠水,來日方長。江湖恩怨亦是如此,好在你不是梳水國人氏,很快就會離開,以后未必還會再來,否則有的是麻煩纏。”

宋雨燒記起一事,“那次水榭風波,你好像攢了一肚子火氣,我有些奇怪,如果我宋雨燒只是一個尋常江湖人,以旁觀者的眼來看,照理說,在不知道你腳的前提下,橫刀山莊的莊主王毅然,一位譽已久的江湖宗師,能夠對你一個年以禮相待,非但沒有仗勢凌人,愿意為兒道歉,你為何還是好像有些……不服氣?”

陳平安打了一個飽嗝,摘下腰間的養劍葫,但是沒有喝酒,思量片刻,正道:“我不是對王毅然有看法,但是我覺得這里頭,是有不對的地方的。”

宋雨燒好奇道:“此話何解?”

陳平安下意識又喝了一口酒,借著暈乎乎的酒勁,緩緩道:“我曾經聽過一位老先生講述順序一說,我沒讀過書,識字不多,所以理解得很淺,但是沒事的時候,就愿意把這些學問拿出來,多想一想,覺得對錯有先后,當然也分大小,不能拿一個后邊的對,去掩蓋前邊的錯,哪怕后邊的對很大,前邊的錯很小,還是得先把前邊的小錯,掰碎了說開了,道理完完全全說了,后邊的對,才能真正站穩腳跟,這就像……一個人不能跳著走路。”

Advertisement

“但是我瞎琢磨出來的這點東西,可能沒什道理,因為我這趟南下游歷,翻過很多書,書上都不講這些,所以我自己一直不敢確定對錯。但如果按照我的道理,套用在水榭那邊的事,就是你王毅然其實不用跟我道歉,只需要讓你兒站出來,跟我說一聲對不起,三個字就行了,否則到最后,你王毅然堂堂江湖大宗師,為別人道歉,難道我就一定要接了?哪怕我退一步講,愿意接,那你兒就算是沒有錯了嗎?我覺得不是這樣的,你王毅然做得再對,你兒的言行,錯,就是錯。今天是如此,明天是如此,以后十年換作其他人,那個王珊瑚的挎刀子,可能還是錯的。”

陳平安一手提著酒葫蘆,一手撓頭,“宋老前輩,這些是我隨便講的,胡言語,讓你笑話了。”

宋雨燒先是愕然,然后茫然,最后滿臉恍惚,只覺得自己認定的那座江湖,翻天覆地。

最后宋雨燒回想這一生,尤其是兒子宋高風那一段不堪回首的記憶,老人原本已經不愿再去想起,更不愿去深究其中的恩怨仇,但是直到今天,直到這一刻,這位老人才發現自己的心結,到底在什麼地方,自己又為何這般愧疚悔恨,卻始終不知為何打不開心結。

老人紅著眼睛,抖著提起筷子,從火鍋底夾起一筷子食,放中慢慢咀嚼,臉上逐漸有了一些笑意。

老江湖奉為圭臬的那些老規矩,被老一輩人視為金科玉律的道理,原來,原來也有錯的地方!

當年我兒子宋高風何錯之有?即便有錯,那也是這座狗-娘-養的江湖有錯在先!

是那位沙場武將出的前任武林盟主錯了,那場恩怨,本就不是那一條胳膊的事

是你兒本人,欠了我宋雨燒的兒子,欠了我兒媳婦一句對不起!

當著一個年郎的面子,滿臉老淚縱橫而不覺丟臉的宋雨燒,緩緩放下筷子,站起,對陳平安灑然大笑道:“這頓飯,我宋雨燒替我兒子兒媳婦,替我劍水山莊請你!”

酒樓二樓頓時嘩然。

因為宋雨燒和劍水山莊這七個字!

因為這就意味著半座梳水國江湖的百年風流。

老人最后對陳平安抱拳道:“我有話要跟孫子講,就先行回莊子了。之后未必能夠跟你道別,那就還是那句江湖老話,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希咱們后會有期!”

陳平安一頭霧水的站起,眼見著老人掠出窗外,在屋脊之上一路飛掠而去。

宋雨燒懸佩那把銹跡斑斑的鐵劍已經很多年,老人今日在眾目睽睽之下,一路飛掠到山莊大門之前,然后大步門檻,不理會任何搭訕恭維,直接在一棟無人居住多年的小院,找到了那位正站在院中閉目養神的年輕人,孫子宋山。

山睜開眼睛,一言不發,一如當年年之時,守在爹娘病榻前。

宋雨燒摘下腰間鐵劍,單手握住,遞向臉冷漠的宋山,后者問道:“為何?”

宋雨燒沉聲道:“這是你爹宋高風的劍,子承父業,就該到你宋山手上。”

山沒有手接劍,譏笑道:“哦,又是一樁怪事,先是爺爺你提前趕來,慶賀孫子的盟主大典,如今又給我一把破鐵劍。怎麼,爺爺終于想要卸下梳水國劍圣和劍水山莊老莊主的擔子,想要含飴弄孫了?”

這位年輕人雙手負后,眼神凌厲,卻滿臉微笑道:“只是不好意思,不孝孫兒要告訴爺爺一個噩耗,皇帝陛下親自下了數道旨,朝廷大軍近萬銳,已經在州城外集結完畢,想必明日就會大軍境,剿滅我這大逆不道的江湖新盟主。爺爺,孫兒不奢你出手相助,真的,這是孫兒的真心話,只求爺爺從頭到尾袖手旁觀就行了,只求你莫要再賜我一劍。”

宋雨燒凝視著孫子的面容,爽朗大笑,上前踏出一步,重重一掌拍在他肩膀上,毫不遮掩自己的笑意和欣,老人嗓音低沉道:“不愧是宋高風和柳倩的兒子!爺爺知道這次領軍之人,正好是那名子的丈夫,大將軍楚濠。”

山滿臉疑,眉頭皺。

宋雨燒笑道:“既然那個心腸歹毒的婦人得寸進尺,正好借此機會,我宋雨燒也有個道理,想要跟江湖和朝廷說個明白!”

老人眼眶潤,依舊是單手握,抬起剩余那只手,輕輕平眼前孫子的皺眉頭,喃喃道:“這麼多年,爺爺也該為你做點什麼了。”

年輕人后退一步,低下頭,抬起一手,用胳膊擋住臉龐。

老人輕聲道:“山,從今往后,爺爺就不跟你嘮叨那些老規矩了,但最后還是希你聽一次,老江湖是有老江湖的不對,可是那些對的東西,好的事,希你以后在江湖,也別全盤否定。”

老人將孫子死活不愿意接過手的老鐵劍,放在院中石桌上,然后獨自走向院門,期間老人向小院正屋那邊,只是話到邊,老人還是沒有說出口。

山嗓音沙啞地問道:“爺爺,你要去哪里?”

老人大步向前,笑道:“爺爺的佩劍,這麼多年一直留在了瀑布下的水潭,去取劍!”

一直到老人影遠去,宋山都站在原地,一

屋門緩緩打開,走出一位年輕婦人,問道:“不攔著爺爺嗎?”

去眼淚,手輕輕按住桌上那柄劍,竹地微笑道:“既然咱們早有謀劃,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你難道就不想看一人一劍,擋在陣前,萬軍不前?反正我這個當孫子的,是想的,都想了這麼多年了。”

年輕婦人奇怪道:“老祖宗如何想通的?”

隨即婦人有些憂心忡忡,“以后咱們山莊的所作所為,老祖宗可就未必喜歡了啊。”

山冷哼道:“大不了再讓爺爺刺幾劍,到時候實在不行,就拿出我爹的這把劍,看老爺子舍不舍得再下狠手!”

婦人打趣道:“呦,二十多年沒喊爺爺了,今天倒是太打西邊出來了,一口一個,順溜得很呢。”

山回頭瞪了一眼。

年輕婦人嫣然而笑。

其實是一位大驪死士,有朝一日,等到大驪馬蹄踩在寶瓶洲中部疆土,就可以正大明地掛出,那塊大驪朝廷頒發給山上人的太平無事牌。

這一點,宋山心知肚明。

第二天,選舉梳水國新武林盟主的大會,在劍水山莊如期召開。

從梳水國一座州城到劍水山莊的道路之上,騎軍馳騁,塵土飛揚,遮天蔽日。

大軍之中,有一位披鮮亮重甲的大將軍,騎著一頭高頭駿馬,男人角噙著笑意,舉目遠眺,可謂躊躇滿志,此次踏平那座狗屁的劍水山莊之后,自己就是當之無愧的梳水國戰功第一人了。

這位大將軍突然瞇起眼。

大軍之前。

一位被譽為梳水國劍圣的黑老人,從瀑布取出了佩劍之后,擋在了大軍之前。

只是老人后,遙遙跟著一位腰間懸掛酒葫蘆的背劍年。

在對著千軍萬馬出拳之前,年摘下養劍葫,仰頭喝了一大口酒,痛快痛快。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