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換命后的美好生活 第66章 第 66 章

《換命后的美好生活》 第66章 第 66 章

 大家立刻興起來,今天可算來著了,他們今天可能見證了歷史?

 臺下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知道這紙包的神奇來歷了。

 臺上,孟知縣跟那十位公子也聽見了那些議論。孟知縣進士出,十位公子也飽讀詩書,他們很快想起了紙包相關,再看姜云珠正在裝盤的那道菜,都有些迫不及待。

 這真是紙包,漢高祖吃過的紙包?那他們今天可有口福了。

 相比于這道菜,高順做的那道大煮干,好像沒什麼稀奇的地方了。

 高順沒讀過書,并不知道紙包的來歷,他只覺得姜云珠這做法有點意思。不過等他發現所有人都看向那道紙包本沒人關注他的大煮干時,他登時黑了臉。

 姜云珠做的是紙包嗎?確實是。這道菜,在清朝時才被人重新做了出來,興盛于民國,到了現代,又要失傳了,不過這次卻不是因為做法,而是裹用的玉扣紙太難得了。

 這玉扣紙是用長汀所產的竹制作而,制作工序繁瑣復雜,品瑩潤如玉,在這個時代就價格不菲,到了現代,機普遍取代了人工,但這種紙卻只能人工做,就有些難以為繼。

 所以一道菜,有時候也能看出時代變遷。

 姜云珠現在做這道菜,卻是時機恰好,玉扣紙還能隨用隨有。就是不知道會不會因為這道菜,弄得潞州玉扣紙貴。

 姜云珠想著,舉手示意這道紙包做好了。

 立刻有人過來,把這道菜端到了孟知縣他們前。只見一個潔白的細瓷盤子上,繪著青竹花紋,邊角有“棲山居”三個龍飛舞的小字。

 正中間,一卷東西澤潔白。這紙包下鍋炸過以后,這外面的紙,竟似分毫沒變。

Advertisement

 這樣子,就稱得上食、了。

 這時,有人拿了剪刀,剪開那紙,頓時,一熱氣伴隨著香味噴薄而出。

 熱氣散開,大家往里面看,只見金黃如玉。

 眾人早被那香味勾了魂,有人把里面的夾出,先放到孟知縣盤子里一些,然后是那十位公子。

 一盤紙包,即便姜云珠特意多做了些,十一個人分,每人也就分到兩到三塊而已。

 當然,這很正常,現在是品菜,不是讓你吃飽了,兩三塊足以品出味道來了。

 眾人都眼的看著孟知縣,等他先吃。

 孟知縣也早忍不住了,拿筷子去夾那。誰想到,第一下沒留神,那竟然開了,可見這

 紙包用這種隔著紙浸炸的辦法,就是怕把炸柴了,又能鎖住里面的所有味道。

 孟知縣面不改的夾了第二次,將那塊夾到里。

 香,就這一個覺,各種調料的香味,的香味,竹筍的香味,所有香味混合在一起,沖擊著人的味蕾。

 孟知縣慢慢品著里的,想把所有香味一一分辨出來,記在心里。

 這大概是人在看到好景好事,吃到好吃的東西,下意識想做的事。

 其它人見孟知縣吃了,也紛紛了筷子。

 然后他們腦中只有一個念頭,不愧是漢高祖都贊不絕口的菜,果然好吃!

 孟知縣吃得很慢,但三塊也很快下肚,其它人也差不多,他們看看空空的紙包,意猶未盡。

 有人忽然想到,那紙不知道能不能吃?好像這紙是竹做的呢,又沾了調料,又過了油鍋的……不知道味道怎麼樣。

 當然,這只是私下里的想法,誰也不會說出來的。

 高順的菜比姜云珠的菜先做完,其實剛才侍從分以前,已經把那道大煮干給孟知縣他們分好了,只是大家都急著嘗紙包,所以誰也沒在意那道菜。

 現在吃完,大家自然要嘗嘗大煮干的,不然怎麼評定誰勝誰負。

 高順的手藝了得,這道大煮干,他雖沒全力做,但也口韌,味道珍

 只是大家剛吃了醇厚的,再吃這道菜,就沒那麼驚艷了。

 這其實也是姜云珠的策略,先聲奪人。做菜,有時候比的也不止是香味。

 開始投票,按流程,評委覺得哪道菜好吃,就把自己手里的勺子放到哪道菜前面的盤子里。

 孟知縣怕影響大家公平評選,讓眾人先投,他再投,免得起了帶頭作用。

 第一位公子毫不猶豫地把手里的勺子放在了紙包面前。

 第二位公子也如此。

 第三位,第四位,到第五位時,他很想將勺子放到大煮干那道菜前的盤子里,畢竟收了孟掌柜的錢。

 不過,最終他還是沒敢。大家包括孟知縣都看著呢,他投了大煮干,總要有理由吧?

 到時說不出,他可丟不起那人。

 第六位,紙包,第七位,紙包,第八位,他十分糾結。宋掌柜托人讓他幫忙,他托的那人正好對他家有恩,他已經答應一定會幫忙,現在?

 他站在那里,左右搖擺不定,最后一閉眼,把勺子放到了大煮干面前。

 罷了,以后他再不欠那人的人了。

 投完后,果然,所有人都看向他,他只能把臉扭到一邊,假裝看不見。實則,他都恨不得地上有個,讓他鉆進去。

 有他帶頭,第九位也投了大煮干

 第十位投了紙包

 最后到孟知縣,他笑笑,“我個人而言,覺得還是這紙包更好一點。昔日這一道紙包,象征著漢朝幾百年的輝煌,現在紙包再現,說不得,咱們縣也會越來越好。”

 可不是,武陵縣有鐵礦,百姓的日子只會越過越富裕。

 “大人說的極是。”眾人紛紛應道。

 第一道菜的比試,姜云珠勝。

 姜云珠一直站在旁邊看著,那兩個把勺子投給大煮干的人,也看見了。約猜到,這兩個人可能跟宋掌柜或者孟掌柜有點關系。

 不過也沒辦法,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

 幸好,還是勝了。

 臺下,薛京等人高興不已,第一局姜云珠贏了,后面就輕松很多。

 跟他們形鮮明對比的是宋掌柜跟孟掌柜等人,他們如喪考妣,怎麼輸了呢?

 他們都看向高順,這就是安平侯府的頂級廚師?還比不過一個縣城里的姑娘。

 高順被他們這麼一看,本就惱火的心立刻火冒三丈。剛才他沒出全力而已。而且,那個人,搞什麼炸紙,吸引眾人的注意力,他沒防備才輸的。

 接下來,他就讓所有人看看他的實力。

 馬上開始第二道菜的比試。此時距離比賽開始已經過了半個多時辰,眼看著到了午飯時候,可圍觀的人一個想走的都沒有,人反而越來越多。

 大家雖然吃不到臺上兩位大廚做的菜,可是看看,聞聞味也好。

 況且這麼好看的比賽,可不是什麼時候都有的。

 第二道菜,高順直接拿了一只鴨子,一只,一只鴿子,鴨用的是老雄鴨,這種鴨質最為則用的是野,鴿子用的雛鴿。

 把老雄鴨上的骨頭一點點去掉,卻不改變它的樣子,這就是個技活,高順卻做的異常麻利。

 姜云珠也開始做第二道菜了,第二道菜,本來想做燕菜,可是看見高順的做法后,臨時改了主意。

 知道,他這是要做三套鴨。即把理好的鴿子腹、冬筍等東西,然后把鴿子塞,空余的地方再用各種配料填充,然后再把野塞到老雄鴨肚子里,也用配料填充。

 最后將鴨子放進帶有竹篾的鍋里燜即可。

 這道菜,用了鴿子、野、老鴨三種飛禽,俗話說“寧吃飛禽一兩,不吃走半斤。”這三種禽類,每一種都鮮異常,三禽齊聚,理得當,那是鮮上加鮮。

 有人稱贊這道菜的鮮為“聞香下馬,知味停車”,可見其殊絕的味道。

 而姜云珠要做的燕菜,則是另一種路數。首先這道菜它好看,品后,這道菜就像一朵白牡丹漂浮在清池中,讓人分不清這是菜,還是真的放了一朵牡丹花在盤子里,在這蕭瑟的冬末,絕對讓人眼前一亮。

 還有,這道菜也有歷史。相傳它是皇則天曾經吃過,并賜下菜名的。

 當然,這道菜的味道也很好,以酸辣鮮香為主,滋味無窮。

 不過用這道菜跟高順的三套鴨比,有點同鴨講的意思。

 姜云珠看看自己之前放在火上煨著的壇子笑了,他想比鮮?好,就跟他比鮮。論起鮮味,什麼能勝過壇子里的東西呢!

 沒錯,姜云珠這壇子里做的便是佛跳墻,“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墻來。”連佛爺都這壇東西,何況凡人乎?

 于是姜云珠直接站在那里不了。

 高順那里忙得熱火朝天,這邊一,大家就猜到,可能想用壇子里的東西作為第二道菜跟高順比,只是,那壇子燉了這麼久了,一點香味也沒冒出來,能好吃嗎?

 又想到之前有人以茶比喻姜云珠這壇東西,便有人問,“誰記得,這壇子里放了多種材料?”

 人多了,什麼人都有,還真有特意數過的,“五十八種,全是頂級鮮的材料。”

 眾人聽了,都沉默了,他們實在難以想象,這壇子里的東西會燉什麼樣。

 高順做的三套鴨也很耗時間,姜云珠的佛跳墻也耗時間,于是等高順把三套鴨燜上以后,大家頗有些大眼瞪小眼,都無事可做的意思。

 “不然,先開始做第三道菜?”司儀提議。

 姜云珠沒問題,高順卻覺得太累了,他昨晚折騰了半宿,現在力不濟。

 孟掌柜給他搬了一把椅子,他坐在那里養蓄銳。

 姜云珠便也坐下等著。

 臺上,孟知縣倒是神很好,跟眾位書生聊起各種。

 臺下,有人覺得肚子了,想去吃飯,可又怕錯過彩的時候,便站在那里忍著。

 這時,高順的三套鴨開始往外冒香氣。

 “好香啊!我都流口水了。”有人聞著那香味道。

 “可不是。”有人附和。

 “這做的是鴨子、、鴿子吧,聞著就想吃。”有人說。

 也有人惦記姜云珠壇子里的東西,只是又過了這麼久,“怎麼還沒一點味道冒出來呢?”

 “不至于啊,就算燉一鍋爛粥了,也該有點味道散出來。”

 ……

 大家議論紛紛。

 又過了半個多時辰,高順站起,他的三套鴨,差不多該好了。

 姜云珠見此,也站了起來,的佛跳墻,也差不多了。

 高順揭開鍋,頓時一濃郁的香味飄香四周。

 姜云珠也揭開壇子蓋,一淡淡的酒香配著一種鮮香到極致的味道沖壇而出,聞到這種香味的人都覺得自己好像醉倒了一般。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