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六年。
三藩之只剩下吳三桂茍延殘。清宮之中,年輕的帝王初步握住了所有的權力,連深宮中的侍從們似乎都到了日益濃厚的帝王威。
即使宮還沒有新的皇后主持宮闈,宮人們也小心翼翼,一步都不敢行錯。
但這一切,和乾清宮的一小暖閣中的團子沒有任何關系。
穿得圓滾滾的胤礽從塌左邊滾到右邊,又從塌右邊滾到左邊,然后鼓著小肚肚仰面朝上,仿若失去夢想的趴趴小貓。
作為一個社會三好新青年,一朝見義勇為被迫從便利的現代穿越回清朝就已經夠苦。
經過小半年持續不斷的低燒虛弱,最近,他終于融合了前前世的記憶,發現自己前前世就是那個苦太子胤礽,這就更苦了。
前前世的那些記憶沒有影響胤礽的格。在團子胤礽看來,那些與其說是記憶,不如說是不甘的怨念。
胤礽看完記憶了事,只是對前前世自己的遭遇深深心驚。
四十年太子不算什麼,他對權力地位沒什麼/。君不見后世五六十年太子也活得瀟瀟灑灑?有尊貴的地位還不干事當咸魚,這豈不是許多現代年輕人的夢想?
但康熙對孩子過分的控制和溺,實在讓胤礽很是不了。
現代孩子老被父母不敲門進屋都要抱怨許久,康熙……唉,不提也罷,擱誰誰都得瘋。
胤礽又想起毓慶宮那仄的空間,對比幾個兄弟親王府那亭臺樓閣大花園,更加悲從心來。
都當太子了,為什麼我沒有亭臺樓閣沒有大花園!為什麼我要被關在皇宮中蜷在有小迷宮之稱的毓慶宮!其他兄弟都是關在大大的王府里!這不公平!
我要大房子!我要大花園!我要被圈在可以種田的大莊子里!最好是帶溫泉的那種!
這被溺的太子,不做也罷!
但需要從長計議。
胤礽拍了拍自己的小肚肚。
便宜康熙老爹雖然萬般不好,但有一點不錯的是,他對孩子心,絕對不會殺兒子。作不死就往死里作,深知康熙底線在哪的胤礽,一定可以爭取早早自廢掉。
可他若是想要一個大大的溫泉莊子作為圈地點,讓自己的圈人生變好的清朝宅男生活,這就需要技含量了。
胤礽想,他得想出一個及皇帝老爹底線,但又不能真的讓皇帝老爹厭惡,最好還讓他有點心疼的作死法來廢掉這個太子。
胤礽開著開著腦筋,就有些昏昏睡。
今年五月他才滿三周歲,團子的“件”讓他每次想用年人的思維思考,就會很快疲憊,昏昏睡。
平時他的注意力也很容易渙散,好不容易集中注意力說點人話,很快便會忘記之前自己在說什麼,不可抑制的嘀咕一些孩的不可名狀之語。
當團子真難。胤礽一邊打瞌睡,一邊又開始滾來滾去,思索能開啟清朝好宅男生活的萬全法子。
胤礽表現得如此百無聊賴,暖閣中伺候的人只低眉垂首,只要胤礽沒有滾下床,全當沒看見,沒有一個試圖上前哄哄他。
康熙對這個太子看得極重,曾經敢上前親近胤礽的人很快便會被拖走。就算沒被拖走,這伺候太子的人也是一月一換做不長。
多一事不如一事,多做才會多錯。這伺候太子的活計,就是一個跳板。只要做好本分工作,熬過這一月,他們就會被分到其他地方去。
——————
胤礽滾了半晌,把自己滾了。
他從床上翻坐起來,翻了好幾次都因為穿得太厚重起不了。
這時候也沒個人幫他扶起來,大概都在等他自己人。
胤礽眼中閃過一落寞,很想念自己在現代的家人。
坐不起來,胤礽又攤一個大字型,懶得坐了。
咸魚小貓選擇躺平。
在胤礽再次躺平的時候,隔著窗戶隙看了許久的俊秀青年,才撣了撣肩膀上的細雪,微笑著搖搖頭,挪腳步繞向暖閣的門扉。
康熙推開門,小小的暖閣立刻稀里嘩啦跪了一地的人。
他臉上淡淡的微笑立刻去,揮手讓屋里伺候的人退下。
總管太監顧問行替康熙除去肩上被雪潤的大氅,副總管太監趙昌接過康熙抱著的暖手籠,并遞給康熙一方絹布手絹。
康熙用絹布手絹干手心悟出的薄汗之后,才走到胤礽面前,把還大字平躺著的團子胤礽扶起來。
“阿瑪來了,居然不向阿瑪請安?”康熙刮了刮胤礽的鼻頭,重新恢復了淺笑。
得腦袋不怎麼好使的胤礽,在康熙臂彎中跪坐彎腰:“請、請阿瑪安,哎喲!”
圓潤的團子一頭撞到康熙肋骨上。胤礽眼淚汪汪捂頭,康熙哭笑不得的口。
只比康熙小兩歲、康熙剛登基便伺候左右的哈哈珠子太監趙昌垂下頭,肩頭微微抖,遮掩住臉上的笑意。
看著康熙長大,并對康熙有半師之誼的顧問行要隨意得多。
他當著康熙的面揚起溫和的笑容:“陛下何苦逗太子殿下?太子殿下額頭撞紅了,心疼的還不是陛下您?”
康熙一只手口,一只手著團子的額頭,沒好氣道:“顧太監這話倒是說朕不對了?”
“老奴不敢。”顧問行笑著從康熙懷中接過捂著頭的胤礽,幫胤礽腦袋。
這一下撞得可狠,胤礽額頭上居然冒起了一個小腫包。
康熙忍不住差點笑岔氣:“顧太監,趕把保頭上的包給朕散!等會兒瑪嬤見了他,還真以為朕欺負他。”
趙昌見康熙對顧問行的親昵,和顧問行在康熙面前的隨意,心中有些艷羨。
“顧太監”這種法是從明時沿襲下來。宮里能被“姓氏加太監”的,只有前明宮廷留下的老人。其他太監都是“職位加姓名”。
前明宮廷能留下供職的人大多是讀書人,兼清朝早期皇子們的漢學啟蒙工作,伴隨清朝早期帝王度過了稱帝后最無措的年代,教導后來太監們規矩。
顧問行便是從順治朝時便一直看護康熙長大,曾教導過康熙漢學的“前明太監”。
曾經教導康熙書法、句讀的前明太監們大多已經年老離開宮廷,僅顧問行正值中年。康熙對其信重極深,視若師長。
即使趙昌算是除顧問行之外一直伴隨康熙左右第二久的人,這“第一”和“第二”中也隔著天塹。
胤礽仰頭看著不像個太監、倒像個飽讀詩書的文弱書生的顧問行,從已經木了的小腦袋瓜里挖出了這個人的過往,然后就因為用腦過度,往后一仰,一頭栽回康熙懷里。
咕嚕嚕。胤礽腹鳴如雷。
團子拉著康熙的袖子,有氣無力道:“。”
顧問行向趙昌使了一個眼,趙昌立刻去小廚房拿胤礽的食。
胤礽不喝人,一喂人就吐,所吃的食早早換了牛和羊糊糊,隨時在乾清宮小廚房備著。
“怎麼這樣?我缺你這口吃的嗎?”康熙哭笑不得的護住胤礽,連自稱都“氣”變了。
顧問行順勢松開手,讓胤礽完全跌了康熙懷里。
趙昌端來溫度正好糊糊,先用銀勺子試吃了一口之后,換了一個勺子,將糊糊遞給康熙。
康熙親自一小勺一小勺喂胤礽食。
胤礽保持著年人僅剩不多的理智,一口一口吸溜糊糊,一會兒,一會兒用小帕子角,讓小臉保持干凈。
這干凈的模樣真像極了小貓,看得康熙忍不住輕輕了一下胤礽的小胖臉,笑容更深了。
“了就人給你拿吃的。”康熙喂完之后,才開始訓孩子,“你是太子,他們都是伺候你的人。”
胤礽捂著打了個小嗝,慢悠悠道:“不認識。不和、不和陌生人說話。”
康熙一手扶娃一手扶額:“你這戒心是哪來的?朕絕對沒有如此教過你!”
胤礽吃飽了就犯困。他趴在康熙懷里腦袋一點一點,不住打哈欠。
顧問行從塌床頭拿來一個撥浪鼓遞給康熙,康熙拿著撥浪鼓在胤礽耳邊“嘭嘭嘭”搖。
胤礽=_=#。
好煩。
他出小胖爪胡揮舞,試圖奪走康熙在他耳邊作的撥浪鼓。
康熙直手臂,把撥浪鼓搖得更響:“不準睡,等會兒要和阿瑪一起去看你烏庫媽媽。保,打起神來。”
胤礽看著康熙那張壞笑的俊臉,癟了癟,哭是不可能哭的,他一把將康熙的袖子抓起來,放里咀嚼。
康熙笑得更厲害了。
胤礽心里難過極了。
這招已經完全不管用了。
在沒覺醒前前世記憶,只知道自己是現代人穿越的時候,胤礽就不想當這個太子,從小就小規模作死。
其招數不限于咬康熙的手,爬到康熙背上當考拉寶寶,試圖在康熙頭上作妖揪康熙的辮子……
如果不是還殘存著一點點年人的尊嚴,他都準備去康熙龍袍上尿一灘了。
康熙起初很震驚,試圖和胤礽講道理。
胤礽總是一副“我只是一個寶寶,我什麼都不懂”的態度糊弄過去,就等著給康熙加深他頑劣不堪不孝順的印象,早早重新確立太子。
比如大阿哥就很不錯。大阿哥的母妃烏喇那拉氏也是滿洲大族。
當然,恢復前前世記憶之后,胤礽就知道自己這種程度的作死沒用了。
他能當太子,是因為皇帝老爹需要元后嫡子當太子。大阿哥的份不行。
而且,前世清宮劇中四大天王之一的烏喇那拉氏惠妃,居然不是滿族顯赫世家,而是務府正黃旗包!
對了,未來的宜妃是鑲黃旗包,現在還沒進宮當宮;未來的德妃是正黃旗包,已經當了四年宮;唯獨一個榮妃馬佳氏是正兒八經的滿洲正黃旗,居然位列四妃之末。
自個兒這皇帝老爹究竟是多喜歡包啊?
他總算明白為什麼老大老八等一干兄弟弄什麼蒙滿大臣聯名推薦會被皇帝老爹揍了。在這位皇帝眼中,什麼老滿族老蒙族就是個屁。
康熙不知道自家寶貝兒子正在腹誹他,逗兒子逗得特別開心。
康熙在胤礽之前有多個孩子,死掉的居多。
最開始康熙還傷心,后來就麻木了。
麻木之后,他便不再關心孩子的事,直到胤礽出生。
這個兒子平時總是一副懶洋洋的模樣,只有見了他異常活潑。這還是他第一次有父子連心的覺。
當父親的覺,大約就是這樣?
他曾經期過的年生活,大約就是這樣?
在康熙的眼中,揮舞著小爪的胤礽,與失怙恃的自己漸漸重合。
他環抱著胤礽的手臂,收的更了一些。
胤礽正好站起來,被康熙這麼一帶,不穩栽倒,大腦袋“哐”的一聲撞康熙拿著的撥浪鼓上。
“哎喲!”胤礽一屁坐康熙懷里,雙手抱頭,努力忍淚。
康熙低頭一看,胤礽包上加包,忍不住哈哈大笑。
趙昌再次低頭忍著肩膀抖,顧問行微笑嘆氣。
自家這位小陛下,有了太子后,比年時候還頑皮。
等會兒太皇太后看到太子殿下頭上的包,可有的嘮叨了。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我仍不知道親爹是朱元璋》求預收藏,男主言,文案如下:
陳標穿越元末世商人家中,為了活命無法藏穿越者的能耐,冒充能掐會算生而知之的神,小小年紀便讓陳家為僅次于沈萬三的富豪。
這時,他親爹陳國瑞告訴他,兒啊,你爹我投靠了明朝洪武皇帝,是洪武皇帝的大功臣哦。
陳標即使不是學歷史的也知道洪武皇帝朱元璋晚年會殺空大半個朝堂,開始謀劃著出海茍命。
陳標:“爹、娘,馬皇后馬上要崩逝了。”
他親娘繡花的手一頓。
陳標:“爹、娘,太子也會英年早逝。最的老婆和兒子一死,洪武帝立刻就會變濫殺的瘋子。”
他親爹憨厚的笑容一僵。
陳標:“爹、娘,我們趕出海置辦產業,等洪武帝殺空滿朝文武百的時候,咱們就逃不掉了!”
親娘親爹對視一眼,點頭道:“好,兒子,聽你的。”
陳標出滿意的笑容。
龍元年,朱元璋嫡長子朱標出生。
相者道,此子生而知之,貴不可言,恐老天收之,需姓埋名,遮掩天機至而立之年方可歸位。待此子歸位,定能保老朱家萬世永昌。
陳標:“爹,我們什麼時候出海啊!我已經在海外置辦好大莊園了!”
朱元璋:“還早還早,下次一定,明年一定。”(汗.jpg)
——————
再次提醒,半架空清朝YY小白文,請勿考據,謝絕寫作指導,一切為了爽,純粹放飛自我的調劑文,不喜誤。
如果我還有興趣,下一本寫明朝,然后宋、唐等一路逆推上去,一個套路用到底,都是無腦歷史爽文。
————————
注:本文資料來自于《清史稿》《康熙朝宦新探》《欽定大清會典》《欽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等。
另:清代蕭奭著的《永憲錄》說惠妃是明珠妹妹是錯誤的。且不說烏喇那拉氏和葉赫納拉氏都不是一個姓氏,就算同為“烏喇那拉氏”,四福晉那一支是正黃旗,惠妃和通嬪都是包。蕭奭的《永憲錄》多從邸報、朝報、詔諭、奏折等抄撮而,和我們現在考據過程沒區別,估計考據錯了。
她是云盛最尊貴的嫡長公主,容貌艷艷心有所屬。他是云盛手握重權的大將軍,驚才絕艷心懷鬼胎。一場權益的衡量,一次籌碼的交換,一旨賜婚讓他們命運交替愛恨交纏。她對他的恨從不掩飾,他對她的愛卻深入骨髓。她說“白奕,本宮絕不會讓這個孩子活著來到這個世上。”他笑“由不得你。”繁花三千,亂世驚蟄,栽贓陷害,機關算盡,她終是棄他而去。他給她最深的情,卻也給了她最狠的痛。揚花三月,恰逢盛世,相思蝕骨,滿目蒼涼,妻可緩緩歸矣?【她以為他恨她入骨,卻從來不知,她是他的穿腸毒藥,一旦染上無藥可解。】
前世,她自卑可憐卻又可恨,託付錯人還被萬人嘲諷,就連一個八竿子打不着的表妹也能騎在她頭上。重活一世,任憑風浪起也無動於衷,甚至順利通過前世記憶,繼承了京城首富。她只想過鹹魚米蟲的舒服生活,然而總有人不讓她如願。行吧,那——第一件事情,退婚,關門打狗。第二件事情,收拾那不知好歹的表妹。還順帶收穫錦鯉屬性——失手打飯暴戾王爺的茶盞,結果無意揭露茶水有毒的真相,成了這暴戾王爺的救命恩人。被趕鴨子上架經營商鋪,隨手一拍腦袋想出來的不着調商品和策略,居然讓商鋪迅速崛起,賺的盆滿鉢滿?一衆小姐氣的牙癢癢,卻也只能笑臉相迎。就在她以爲終於可以鹹魚之後,那暴戾王爺卻一紙婚書甩過來。相傳,這溫北亂運氣極差,喝水都能塞牙縫,被生活逐漸逼瘋日漸變態。如今看到她,忽然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啊這……合着運氣這東西還能互相抵消?
【她曾是他的白月光,紅綃帳裏,也終被他揉成了唯一的硃砂痣……】 暮雲舟作爲大魏的亡國公主,被她無恥的父皇送給了那攻入都城的北燕渤陽王做禮物。 可是傳聞中,渤陽王蕭錚,少年掌兵,戰無不勝,是讓人聞風喪膽的殺神,且在大魏做世子時飽受魏帝折辱,對大魏王室恨之入骨。 哪個魏人提起他不恐懼地瑟瑟發抖? 柔弱無助的前朝小公主心懷忐忑的的被送到了渤陽王的寢殿…… 當蕭錚問起時,卻被下人告知:“殿下,那魏女她暈過去了……” “……” * 後來,幽暗的寢殿中,蕭錚身着玄色龍袍縛住她的雙手,他雙目通紅,咬牙切齒:“在別的男人身邊你就不要自由了?” 她氣得毫不猶豫就賞了他一記耳光…… 而那不可一世的渤陽王抹掉嘴角的血,眸色暗沉地冷笑一聲:“暮雲舟,你長本事了。” * 再後來,紅羅帳裏,她被欺得狠了,裹着被子,紅着眼角,露出軟玉似的肩頭,嗚嗚咽咽地嗔道: “我做公主的時候……你一個世子……敢如此褻瀆於我……定要砍了你的腦袋……” 那作亂之人卻低低笑着:“你捨得嗎?我的公主殿下……” * 沒人知道,那權傾天下的帝王心裏有一輪小月亮,那是他暗無天日的世子生涯中唯一一束光亮。 他遣散了所有進獻的美人,只留下她。 可嬌美的月亮想逃,他怎能不將她奪回來? * 天下臣服於君,而君王他臣服石榴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