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安樂天下 第246章 獻計

《安樂天下》 第246章 獻計

秦震幾不可見地皺了皺眉。

“去南洋,就算一路順風順水,來回也數月有餘。遠水解不了近。”紀曉棠就道。

就是秦震,也不能不承認紀曉棠說的沒錯。

“我何嘗不知。”秦震苦笑道。

“最好的辦法,自然是雙管齊下。我想,王爺也是這樣想的,不是嗎。”紀曉棠就道。

“不瞞曉棠,正是如此。只是法子雖好,如何實施,纔是難所在。”秦震就道,“曉棠可有好計教我?”

“不敢。”紀曉棠就道,“姑且拋磚引玉,還王爺不要見笑。”

“曉棠但說無妨。”

“王爺自然是知道鹽引的……”

“鹽引?”秦震挑眉,他自然知道鹽引,在座的所有人都知道。“本朝開國之初,也行過鹽引之法,只是後來私弊太重,自大行皇帝元年就取消了。”

Advertisement

“然而此時若再啓鹽引之法,卻可解燃眉之急。”紀曉棠就道,“只是這鹽引之法,要按照如今的形多加改良纔可。”

“曉棠請細說我聽。”秦震正襟危坐,向紀曉棠做了個請的姿勢。

“如今實行鹽引之法,爲的是從各地豪族手裡取得糧食。所以,這第一條,自然是隻能以糧換鹽引。”因爲大災之年,朝廷平抑糧價。手裡有糧的豪強不願意平價賣糧,或是囤積不出,或是暗地裡買賣。

暗地裡擡高糧價買賣如今是犯朝廷律法的,所以買賣雙方都要承擔風險。

如果可以用糧食換鹽引,必定會有很多豪族願意拿出囤積的糧食。比起糧食,鹽引一本萬利,且合理合法。

“只是要讓此法順利推行,朝廷就需讓利。而且,還要給予一定的優先、優惠。比如說以糧換的鹽引可以優先兌換,各地管卡優先放行等。這樣才能讓大家主將糧食拿出來,解決災荒。”

如此,百姓和手中有糧的豪族都能獲利,而朝廷也能解決缺糧的問題,穩定局面。

“只怕這個提議,會讓朝廷震。”祁佑年就道。

大行皇帝廢止的鹽引,如今要實行起來可並不容易。這需要當權的人有足夠的膽識和魄力。

龍椅上那一位紀曉棠不知道,但是很顯然,眼前的靖安親王就有足夠的膽識和魄力。

靖安親王站起,在屋中上下踱了幾步,立刻就拍了板。

“非常之時,當用非常之法。本王立即上書皇兄,必要做此事。就是百彈劾,哪怕他們秋後算賬,爲了天下百姓,爲了大秦江山穩固,本王也願擔了這個干係。”

“王爺,曉棠拋磚引玉,姑妄談之。就算有一二可取之,王爺要上書,當需博學之士細細推敲,方可做得。”紀二老爺忙就起道。

“正是如此。”紀曉棠也道。

“這個你們無需擔心,我自然醒得。這計劃就是要制定的越是詳盡周,才能封的住朝堂上那些尸位素餐的老古董的,讓他們無。”秦震笑道。他這個時候又自稱我了,而且還當著大家的面,就說朝廷百中許多是老古董、尸位素餐。

“曉棠這一計甚妙,好,好。”秦震又看著紀曉棠,毫不掩飾眼中的讚賞和歡喜之意,還連聲說好。

“這一計,以值百萬黃金。”祁佑年就道。

秦震看了一眼祁佑年,就點頭。

“金銀財寶,不過是死。天下興亡,在人。”紀曉棠微微一笑。

給秦震出主意,是想救更多的人,同時也是爲紀家積累資本。

秦震沒提紀家的世,只是因爲還沒到時候罷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