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紹宋 第四十一章 選詩

《紹宋》 第四十一章 選詩

 重佳節,秋高氣爽。

 下午時分,樞院的萬俟參軍奉命前去接應趙家,但尚未走出大營,后便有同僚胡閎休追來同行,略微一問才知道,竟然是呂頤浩呂相公之前言語真了——之前南京陷落,消息傳到東南,李綱李公相即刻發營中軍往前線而去,結果部隊尚未過江便發生嘩變,統制王亦直接離指揮,強行占據了江寧府,并縱兵擄掠,李綱無奈,只能先試圖平叛。

 此時消息剛剛快馬送來,卻不知道眼下又是何等形了。

 且說,這種壞消息跟前面東京被圍攻一樣,都屬于早有心理準備,可事實上傳來之后,還是讓人到無力的東西。而萬俟卨與胡閎休議論了一番,都是憂難免,卻又不加快速度,準備早早說與家來聽。

 然而,當二人盡心盡責趕到豫山上的時候,卻并未如汪樞相提醒的那般見到趙家憂國憂民的一面,恰恰相反,這位家正便服免冠,在山頂肆意樂,左邊是寵妃戎裝相伴,右邊是詞臣舉杯對飲,便是心腹將領也曲卸盔相陪,毫無規制。

 若借唐時高常侍一句名詩,正所謂‘戰士軍前半死生,人帳下猶歌舞’,恐怕也未嘗不可。

 見此形狀,胡閎休心中悶悶,便要上前諫言,卻被一側萬俟卨手拉住。

 而盤坐在山巔的趙家見到二人,微微一怔,卻復又微笑相對:“萬俟卿與胡卿來此可有事?是汪、呂哪位相公相催,還是有什麼軍?”

 “稟家。”不待胡閎休開口,萬俟卨便趕收起那些心思,正拱手相對。“臣確系汪相公遣來,不過卻并非催促,只是讓臣來隨侍相待而已。而胡參軍此行,乃是要告知家,東南營后軍統制王亦不聽調度,反而占據江寧府劫掠無度,竟然是被呂相公說中了。”

Advertisement

 端著酒杯的趙家微微一怔,停了片刻方才緩緩頷首:“知道了,此事早在預料之中,暫不理會……你們二人既然來了,那來的正好,且坐來同飲。”

 之前腹誹心謗了家一番的萬俟參軍當然不會反對,而是即刻謝恩,然后又整理一下儀容,方才上前小心與劉晏同列而坐,并在班直奉上酒杯后主執壺。

 倒是胡閎休,被萬俟卨這番作為弄得有些慌不及,匆匆跟上后,卻顯得不上不下,一時難堪。

 “我們正在論重詩詞,兩位都是太學生出,萬俟卿還做過教授,所以雖是陪都臨時殿試授,卻應該也都是文辭上的好手,且聽聽你們言語。”趙了萬俟卨一杯酒,方才隨口而對。

 而耳聽著趙家開口用‘我’而非‘朕’,剛剛倒了一杯酒的萬俟卨愈發振,卻是強緒,復又給這席間除了專門執壺的吳夫人外所有人各自倒了一杯酒后方才開口:“尚不知家與吳娘子,還有林學士、劉統制之前是怎麼個論法?”

 “瞎論罷了。”趙玖隨口指著側幾人答道。“我是個不學無的,這位吳夫人據說是文武雙全,讀書頗多,但以的年紀又讀過幾年書?無外乎是林學士與平甫(劉晏字)兩個進士記好,說一些重詩詞,我瞎評鑒一下,帶著一本《唐詩散集》,翻一下……而適才先說到重詩詞之冠,兩位覺得哪首詩為重之冠?哪首詞又為重之首呢?”

 什麼吳夫人其實沒讀過幾本書,今日帶了一本書臨時抱佛腳估計是真的,但趙家的‘不學無’,萬俟卨要是信了那就是犯蠢了。

 實際上,在萬俟卨看來,若眼前這個輒‘易安居士舊作’的家算是不學無的話,那天底下也沒幾個在詩詞上有的人了……只能說,因為那位道君太上皇帝太過有的形象給人印象太深刻了,這位傳了最五六層能耐的新家明顯對那位太上皇帝多有不滿,不展示太多相似之,所以刻意遮蔽罷了。

 只是可憐易安居士夫婦,奔五十歲的人了,臨到老,攤上這位攤派的家,夫妻反而為此不諧起來。

 回到眼前,誠如趙家所言,萬俟卨畢竟是文化人,這才學還是有的,而且年紀偏長,比側喜歡舞刀弄劍的胡閎休強太多。

 故此,此人胡思想之中,卻已經稍有所得。

 “臣冒昧……若以詩來論,還得向唐詩中去尋。”萬俟卨瞥了眼尚在思索中的胡閎休,然后微微正,便侃侃而言起來。“正所謂‘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遍茱萸一人。’王詰十七歲做的此詩,道盡多游子心態,可謂重詩中魁首。”

 此言既出,劉晏與吳夫人一起失笑,而胡閎休卻也恍然頷首。

 至于趙玖,同樣緩緩頷首:“萬俟卿說的極好,與我們幾人之前議論的正和。大蘇學士說王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而這首詩是王維十七歲來做,卻已經神形兼備,所謂詩意反復,卻又開篇樸素,關鍵是所敘思鄉之意人人皆可有,所以傳唱極廣,足以住其他重詩,來站定這魁首之位……那重詞呢?”

 萬俟卨自然先附和幾句趙家高論,而稍駐之后,復又干脆再言:“至于重詞……詞乃詩之別,到本朝方興,雖有幾首重詞卻也只是本朝名家所做,但臣隨意想來,卻只是想到易安居士那句‘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此言一出,除了小林學士外,連著趙家,所有人都笑了起來,連胡閎休都漸氣氛,微微尬笑一聲。

 而趙家笑完之后,也是再度頷首:“不錯,這首詞雖是閨怨詞,只是捎帶了這重二字,但卻寫到了絕妙的份上,僅此一句,莫說重詞,便是自古以來多閨怨辭賦詩詞,也被要這句下去了……實際上,剛剛林學士議論,恐怕易安居士自己另一首《一剪梅》,也只能整首比過來,單句也是比不上這句的。”

 “家所言甚是。”萬俟卨也跟著笑道。“看來臣又與家、吳娘子、林學士、劉統制相合了。”

 “有人說六一居士、安石公、蘇學士那兩代人風華絕倫以后,我朝文華余韻止于二十年前,往后詩詞一道便只是葉夢得等人了。”趙家可能是喝了酒,今日言語頗多,竟然接過話繼續笑談不斷。“這不是玩笑嗎?哪里能因為易安居士是個人便能裝作看不到?此人將來怕是要與那幾位相提并論的。只是不知道往后這天下局勢往哪里走?原本該接易安居士之后的那幾位還能不能再出來,出來后還能不能寫出來‘挑燈看劍’……”

 這番話萬俟卨與胡閎休聽的是莫名其妙。

 一來,這二人出于本能,都不覺得易安居士一個人憑幾首詩詞就有資格跟歐修、王安石、蘇軾這三位相提并論,便是有一個家推崇也做不到;二來,家后面什麼話他們本就沒聽懂,什麼‘該接易安居士之后的那幾位’,說的好像一定能有人能站出來順著歐修、王安石、蘇軾、易安居士往下走一般……還什麼‘挑燈看劍’?

 看來,家應該是真醉了。

 “萬俟卿是這般言論,胡卿怎麼說?”趙家從旁邊束著皮甲袖套的吳夫人手中接過一杯酒后,繼續捧杯相詢。

 “臣無話可說。”胡閎休沒當面上諫,已經是看在國家危亡,正要留存有用之的份上了,如何還會參與議論。

 “詩詞皆合,看來這重詩詞各自魁首已有定論。”趙家一飲而盡,掌相對。“但這兩首放在此豫山之上,放在此時兩國戰之時,卻有些不合時宜……”

 這不廢話嗎?

 萬俟卨與胡閎休幾乎是齊齊在心中暗嘲。

 且說,胡閎休并未多想不提,萬俟卨細細思索,卻更加多出了一冷汗——易安居士那首閨怨詞極好,但不合時宜是必然的,而‘遍茱萸一人’,在趙家本人前卻不只是不合時宜,更是要命的言語了!

 還遙知兄弟登高,遍茱萸一人……怕是遙知兄弟住地窖,坐井觀天一人吧?

 不對,還有個信王在五馬山不知真假,或許是‘二人’也說不定。而且,也難怪那城府極深的小林學士一直不笑意,看來不是人家不懂迎奉,而是自有一番計較。

 思索之中,趙家已經再度出題了:“至于兩位到來之前,我們正要再論一首不拘題材,正合此間形的妥帖詩詞來,卻始終未有所得,你們兩位不妨試著想一想……”

 萬俟卨自然不敢怠慢,但心思也警醒了不,便小心相對,以免再鬧‘憶五國城兄弟’的笑話:

 “家,臣冒昧問一問,之前家與三位可有所得?”

 “沒有。”趙玖一飲既罷,干脆相對,卻又真的從后不知何掏出一本《唐詩散集》來,擲到兩個新來之人側。“一開始想了幾首,卻都不對路,正準備翻人家吳娘子的書呢,你們也可以翻一翻……”

 胡閎休抬手接來去看。

 萬俟卨卻只覺得好笑,堂堂太學生記些詩詞還要翻書?

 唯獨此人什麼心思都不敢顯到臉上,便一邊捧杯一邊力去想,而且很快就想到了一首勉強應景的。

 “家。”萬俟卨正相對。“李太白有一首《九日登陵置酒庭水軍》,今日家登豫山,雖不見水軍,卻可全窺這豫山大營!所謂‘酣歌激壯士,可以摧妖氛。’豈不應景?”

 眾人紛紛沉,說不上好也說不上不好……首先,這首重詩難得提及戰時、軍中,又有激勵之意,似乎非常應景;但與此同時,這首詩大部分都明確在說戰船、水軍之勝,非要說可以應對山下大營,未免有些強行了。

 “你們覺得呢?”等萬俟卨又誦了一遍全詩,趙家主以手相指,挨個相詢。

 “奴家覺得還好。”吳夫人也用了民間稱呼。

 “臣覺得不妥。”素來寡言的劉晏也終于開口,卻是直接擺手。

 “臣也以為不妥。”小林學士也蹙眉相對。

 趙家不以為意,繼續指向了胡閎休。

 “回稟家,臣也以為不妥。”一直翻書的胡閎休開口相對,卻又封皮朝上將那《全唐詩》遞了過來。“不過臣這里剛剛看到一首,或許合適……”

 趙玖點了點頭,隨手接過來,只是一看,便不由失笑,然后當眾將這首詩標題念了出來:“這是岑參的《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封大夫是封常清吧?”

 “正是。”小林學士接口應聲。“臣記得此詩,所謂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橫笛驚征雁,歌落塞云……”

 誦到此,小林學士忽然閉口,而萬俟卨也面煞白,并看向了已經有些慌的始作俑者胡閎休。

 趙玖不以為意,自己拿起書細細端詳,繼續搖頭晃腦念道:“邊頭幸無事,醉舞荷吾君。”

 這下子,劉晏和吳夫人也都神奇怪起來……有些惱怒,又有些無奈。

 無他,‘邊頭幸無事’這句詩不免嘲諷意味太明顯了些。人家岑參和封常清是在‘邊頭幸無事’的況下忙里閑登高,你趙家算什麼?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趙玖一個工科狗文化水平比較低,又不像寫字箭一樣可以有記憶做底子,所以他讀了一遍之后,又盯著這勞什子《唐詩散集》看了許久,方才醒悟過來:“胡參軍這是在勸諫朕?”

 被晾了這麼久,胡閎休早已經失措……畢竟嘛,他到底是富貴人家出,若有那個膽量當面勸諫,早八輩子跟陳東一起上書‘指斥乘輿’了,何至于今日?而且剛剛他也是將此詩朝下遞上,便是要‘諫’之意,哪里會想到趙家不管不顧,直接攤開來說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