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嫡謀 第115章 打草以驚蛇

《嫡謀》 第115章 打草以驚蛇

看著任老太爺和任老太太臉上那慈祥親和的表,任瑤期微微垂眸。

這是還兩輩子加起來第二次被祖父祖母用這種重視的目看待,上一世在任家要將送給盧監軍的時候,他們也曾與有過一次長談。

說的無非就是要以家族利益爲重,好好的侍奉那個位高權重的太監,並想方設法爲任家牟利。

當時的第一反應是噁心反胃,不明白怎麼會有人能無恥到那種地步。

重活一世,任瑤期再面對這樣一張臉的時候已經沒有那種憤世嫉俗的心心裡是極爲平靜的。

想方設法的鑽營本來就是任家的一貫作風。當年任家爲父親聘娶的母親,也是不過是因爲想要來個“奇貨可居”。

因爲在獻王的母親宛貴妃自盡之前,宛貴妃的勢力也不容小覷。獻王初來燕北之時當今皇帝和家的江山並未坐穩,獻王未必就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只不過任家沒有料到的是宛貴妃的決絕與果斷,沒有料到想方設法將獻王送來燕北其實真的只是想要讓他平平安安的活下去,而並非是以退爲進,以謀後事。

越到後來,在家的扶持下,當今皇帝的江山就越加穩固。獻王的境也越加的岌岌可危,嫁到任家的李氏這一枚棋子也就越加燙手起來了。

任瑤期有時候還不由得慶幸,幸虧獻王一家在燕北讓京中的太后一派鞭長莫及。不然只要獻王哪裡有一點風吹草的不妙,李氏絕對會爲任家的犧牲品。

而李氏之所以能在爲棄子之後還活了下來,想必也是因爲任家對與“李”這個姓氏的本能畏懼。

朝廷若是發難獻王,他們殺了李氏自然是可以當作是向朝廷表功,可是朝廷暫時沒有將刀子到獻王頭上,他們手就可能引來麻煩。所以儘管李氏這些年在任家過得憋屈,卻並未丟了命。

Advertisement

任瑤期微微垂眸。聲音依舊恭謹而順從:“郡主說蕭二公子是來辦事的,明日就要回雲城了,也會跟著一起回去。今日郡主還有別的地方要去,不得空閒,蕭二公子那裡……孫更是不知道要怎麼邀請了。”

任老太太聞言眉頭下意識的就是一皺,語氣也帶了些責備:“你今日怎麼不將郡主留下?若是能將留在我們府上住一晚上,那就什麼事都好辦了。郡主難得對你表示親近,你也不會好好的把握機會?”

對於這種莫名其表的指責,任瑤期只是愈加將頭低了,有些不安:“郡主說了不想進府。孫也不能拖著來啊。”

任老太太還想說什麼,任老太爺卻是笑著爲任瑤期打圓場:“好了,這次沒有請到郡主和蕭公子不代表下一次就沒有機會了。我瞧著五丫頭是個聰慧的,不然也不會就得了郡主的眼緣,你就不要對太過苛責了。”

任老太太便不好在說什麼了。

任老太爺和藹地道:“五丫頭,你可要記住了,下一次若是能有機會將燕北王的任請進來,那就一定要想辦法請進來。你要知曉,若是我們任家能與燕北王府有了往來。那對我們任家而言是可遇不可求的好機會。而只有任家好了,你們這些託庇於任家而活的在子孫們才能好。”

任瑤期低低的應了一聲“是”

任老太爺對任瑤期的順從十分滿意,遂對任老太太代道:“我瞧著五丫頭是個極好的,就是膽子小了一些。你以後多花些功夫在上。好好培養。這孩子我瞧著將來定是會得一個好前程!”

任老太太看了任老太爺一眼,想著任老太爺難道是怪對這個孫平日了太過疏忽了,纔會讓了這麼一副懦弱的子?

“是的,妾知道了。”任老太太在任老太爺面前還是很恭謹的。

“你也累了。先回去歇著吧。”任老太爺對任瑤期慈代道。

任瑤期順勢起,規規矩矩地行了一禮,正要退下。任老太爺又道:“若是郡主回去了,你平日裡也記得要隔三差五地給去信問候一聲,別讓郡主將你忘記了。”

“是,祖父。”任瑤期自始至終都是一副乖巧聽話的模樣。

間任老太爺和任老太太沒有別的代了,任瑤期這才輕輕退了出去。

才掀開簾子出來,任瑤期就下意識地深吸了一口氣,屏息片刻,又緩緩吐出。

榮華院地庭院裡沒有綠茵,看不到半點春夏的氣息,讓人站在院子裡就覺到了憋悶。儘管很不喜歡這個地方,可是的腳步還是緩慢而穩妥。

任瑤期出來之後,任老太太就問任老太爺道:“您看這次郡主來我們任家真的只是來找五丫頭的?”

任老太太今日在任瑤期走後是特意將李氏和那日跟去白龍寺伺候的幾個人找過來問過話的,都說郡主才一看到任瑤期就表現得與十分投緣,拉了去喝茶。

不過再如何投緣,也不至於只見了一次面喝了一次茶就關係親起來。

任老太太對於郡主來找任瑤期的事還是有些懷疑的。

任老太爺原本正若有所思,聽見任老太太的話,便道:“雖說是有些蹊蹺,不過暫時還看不出來什麼不妥。無論如何燕北王府的人親近我們任家都是好事,今日郡主來我們府上的事已經有不人知道了,來打探的也不。”

燕北王府的郡主來白鶴鎮哪裡也沒有去,首先就是來的他們任府,這是一件讓任家十分有臉面的事

“五丫頭那裡你以後可莫要再像以前那樣輕視,能得貴人青睞說明是個有福氣的,以後還指不定會有什麼境遇。”任老太爺又叮囑了任老太太一遍。

任老太太卻是有些不以爲然:“什麼境遇?就算五丫頭能得到郡主的歡心,難不我們還能讓嫁進燕北王府?”

任老太太只是隨口這麼一說,不想任老太爺卻是著鬍子沉不語。

任老太太與夫妻多年,見他這模樣就知道任老太爺心裡肯定是有了什麼計較,不由得試探道:“老爺子,您還真有這想法?可是燕北王府這門親事哪裡是這麼容易結的?”

任老太爺著鬍子。沉道:“原本確實是不好結,不過也不是全然沒有機會。”

“哦?”任老太太也來了些興致,直起了子來聽。

任老太爺道:“你應該知道蕭二公子吧?”

任老太太點頭:“蕭家二公子蕭靖西,我當然知道。”

“這位蕭二公子自不好,幾年前還差一點就沒了,雖然這次出了一趟遠門,聽說回來後病好轉了不。不過這從孃胎裡帶出來的病那裡真的能治好?藥能控制得了一時也不能控制得了一世,總有一日子會垮了。”任老爺子篤定地道。

任老太太將任老太爺的話在心裡琢磨了一遍,不愧是多年的夫妻,突然福至心靈驚訝地看向任老太爺:“你的意思是……”

任老太爺語氣淡然地道:“我們燕北自古就有‘沖喜’的習俗。凡是那病膏肓卻還未親的男子。等到快油盡燈枯的時候家族就會挑選一位家世低一些的子擡進府沖喜。雖說禮儀上會從簡一些,但只要份不是太低的,一般也還是明正娶的正室份。”

任老太太原本只是猜到一點,這下任老太爺說的這麼明白哪裡還有不明白的?

“你是說等到燕北王府要爲蕭二公子沖喜的時候,我們任家……”

任老太爺著鬍子不語。

任老太太皺眉想了想:“若是如此,那你看定誰合適?這位蕭二公子也不知道能撐到何時,可是任家的幾位姑娘卻是要說人家的。”

任老爺子沉穩地道:“三丫頭和四丫頭的婚事可以先定下來。韓家那門親事還需觀,丘家的卻是可以定下來了。”

任老太太有些猶豫:“我原本想著華兒可以定給韓家,音兒則說給韞兒。可是現在韓家的親事不。我們總不能越過華兒這個姐姐先說音兒的親事吧?還是將華兒嫁到丘家?”

任老爺子卻是看了任老太太一眼:“我知道你與華兒一向投緣,對也比別的孫偏心一些。不過這婚姻大事,可不能憑著喜好來著,最重要的還是要看誰更合適。”

任老太太聞言有些訕訕的。辯解道:“我這不也是考慮到們的排行嗎?”

任老爺子對任老太太的辯解不以爲意,直截了當地到:“我瞧著還是音兒更合適一些,丘韞雖然在他這一輩排行第三,卻是丘家長房的嫡長子。以後這丘家族長之位必定是落在他上。他的妻子定要子沉穩。能當大任。華兒也不是不好,可是這養氣的功夫卻是萬萬不及音兒。且音兒是長房之,我們任家以後也是長房當家。將音兒嫁到丘家,以後任家與丘家的關係也更加親近些。”

任老太太聽了任老爺子這話,知道他已經下了決定,所以也不好再說什麼了。任瑤音也是帶在邊長大的,即便是更偏心任瑤華一些,這心也不會偏得太離譜。

“那燕北王府那邊……”任老太爺已經決定了的事,任老太太也就不再在這件事上面糾纏你。

任老太爺道:“五丫頭不是與郡主好嗎?說不定以後還有機會能在燕北王府的人面前臉。”

西府目前待嫁的姑娘除了任瑤華、任瑤音就是任瑤期、任瑤玉、任瑤英了。

任瑤音任老太爺已經決定定給丘家,任瑤華先不說任老太太捨不得,在年紀上卻是大了幾歲,怕等不起。任瑤英是庶出的,份低了怕燕北王府看不上,這個不考慮,而任瑤玉是林家當家的外孫,林家老太太和大太太是個護短的,任家沒有必要爲了這件事明著得罪林家。剩下的也就只有任瑤期最爲合適了。

任老太太想了想,也明白了。對於任瑤期這個孫從未上過心,所以對於任老太爺打算將送給燕北王府沖喜的決定,任老太太並未覺得有什麼不妥。婚姻大事自然是要聽從長輩們的安排。

“不過即便是沖喜,燕北王府也是燕北王府。上趕著給他們送人的也不。若是上不得檯面,燕北王府也看不上。所以五丫頭你須得要上一上心,你再如何不喜將來出了門子也是我們任家的姑。”

這是今日任老爺子第三次提醒任老太太不要輕視任瑤期的話了,任老太太知道這是任老太爺對這件事真的上了心,不由得道:“你放心,我哪裡是那種不知輕重的?五丫頭我以後會上心教好的。”

任老太爺這才滿意。

到了第二日,任瑤期就明顯的發現了任老太太對自己態度的變化。

原本每日能有幸得老太太留早飯的只有任瑤音和任瑤華兩個孫,從這日早上開始任老太太也留下了任瑤期。

吃了飯之後,任老太太還留了三個孫邊陪說話。對任瑤期的態度也變得前所未有的和藹。

這麼明顯的變化,不僅僅任瑤期覺到了,任家的人也都覺到了。任家上下也不由得猜測任老太太態度一百八十度轉變的原因。

任瑤期雖然猜到應該與蕭靖琳上門來找的那件事有關係,不過還沒有猜到任老太爺想要將嫁給蕭靖西衝喜的這個打算。

與任瑤華、任瑤音一直待到了快用午膳的時候纔回紫薇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