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第五百五十九章完整的鐵路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第五百五十九章完整的鐵路

由於冰凍技有限,朱羅二世的腦袋就冇有打包快遞迴東京城了。

捷報的訊息傳回皇宮後,大臣們頗為興

趙桓卻顯得平靜得很。

現在的宋軍裝備的火槍和火炮,基本上是無敵的。

平時宋軍的夥食,都配置有牛,這一代的小夥子們各個都撞得壯結實。

注輦不過是一個彈丸小國,唯一的價值是海外戰線的據點。

真正有價值的是北邊天竺那些國家,他們加起來有海量的人口。

這個世界上,隻有有人,纔能有錢賺。

人是基礎。

在前方傳來捷報之前,東京城也發生了一件大事。

朝廷花費了整整三年時間,消耗巨資,才建立起的京幽鐵路通車了。

直到現在,大宋的百姓們依然對火車有很大的誤解。

包括朝堂上的相公們,也無法理解皇帝為何執意要修建鐵路。

這是一項巨大的工程,比建樓、鋪設水泥公路要困難得多。

就說那個蒸汽火車,科學院就花了整整五年時間才勉強完善。

在徐仁執政的時代,第一條測試的鐵路,基本上於荒廢的狀態。

隻有這一條鐵路算是正式通行了。

靖康十一年,十一月一日的這幾天,北風冰涼,雲層得很低。

趙桓卻十分開心,他帶著文武大臣們,早早的就跑到郊外的火車站。

這一路上啊,三司使周朝和參知政事陳暘嘀咕著。

“陳相公,馬車準備好了嗎?”

“放心,準備好了,到時候皇帝陛下一定會看到,火車比馬車跑得慢!”

“也不知陛下是如何想的,火車這東西,明顯是個燒錢的玩意兒,明眼人都能看出來。”

Advertisement

陳暘歎了口氣道:“既然陛下如此癡迷於火車,我等也不便再說什麼,隻需讓馬車真實與火車比一下就知道了。”

和他們想法一樣的,朝中還不人。

今天,大夥兒就是跟著皇帝來看笑話的。

畢竟這火車,是當今大宋出了名的不待見的東西。

火車站建設得還十分糙,興華商社的人和東京流社的人在火車站清點貨和搬運貨

“這……”

陳暘微微一驚。

一邊的周朝也略微出了驚容:“這火車怎麼比我們幾年前見到的要長這麼多?”

韓公廉在前麵給趙桓介紹道:“按照陛下的要求,這後麵一共有二十節車廂,每一節車廂之間用鐵鉤連起來,火車的車頭在最前麵。”

“一節車廂最大的承運量8000斤。”

周朝心陡然一跳,忍不住湊過來,震驚道:“韓相公,你剛纔說,一節車廂可以運輸8000斤貨?”

“是。”

周朝吸了一口涼氣。

一輛馬車可以800斤貨就不錯了,一節火車的車廂能抵得上10輛馬車!

這裡有20節車廂,意味著可以抵得上200輛馬車!

趙桓道:“韓卿,這一條鐵路,可以跑多年?”

“回陛下,三十年冇有問題。”

“好,何時開始?”

“等他們將貨搬運完畢就可以啟程。”

趙桓問道:“這些是華興商社的大米?”

陳暘連忙答道:“不僅僅是華興商社,朱氏商社的大米也在裡麵。”

“這些大米運輸到幽州後,賣多錢一石?”

“這……臣不知。”

虞允文接過話答道:“陛下,這些大米運輸到幽州城後,售賣是一石二貫錢。”

“以前是多錢?”

“去年我大宋北伐蠻夷,因戰事,所以糧價漲到了一石四貫錢,今年恢複到三貫錢,北方糧食比中原和南方都要貴。”

“我大宋如今有九龍江、州,又有兩湖,近年來,風調雨順,河北路亦從戰中恢複,河北平原也是糧食種植的集區,東京城的糧價已經降到了一石一貫錢,幽州為何三貫錢?原因為何?”

“燕雲戰區消耗糧食過大,燕雲十六州的糧食來源主要依賴於南方供給,水路漕運能力有限,若是糧價再往下將,商人們不願意乾了。”

“那現在因為何,商人們願意售賣兩貫錢一石了?”

“陛下,便說朱青的朱氏商社,一次運輸了四萬斤(400石)的糧食,若是要將四萬斤糧食運過去,需要五十輛馬車。每一輛馬車運8石糧食,一石糧食售賣3貫錢,收是24貫錢,五十輛馬車的糧食,收是1200貫錢,但是從種子、種植到收割在到裝運,本300貫錢,總運輸費400貫,本已經到了700貫。朱氏商社和幽州的張記糧行合作,這四萬斤的糧食,張記糧行的進貨價就高達900貫,最後隻能賺到300貫,能賺到的錢的確不多。”

“更何況,一次50輛馬車運輸,幾乎不可能,最多二十五輛,也就是說,張記糧行一次隻能賺到150貫。”

聽下來,這幽州府的糧價再每石3貫錢,的確是合理的。

而且這價格,的確也是李嚴格控製了。

不然非得賣到4貫以上。

大宋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以前每個月的收最多也就3貫錢。

近些年,隨著朝廷的基礎建設增多,趙鼎管轄的皇家銀行的子數量不斷增發,普通工人的薪資也漲了。

現在最多可以到5貫。

這種收,若是朝廷不控製幽州的糧價,百姓吃飯隻能說勉強吃飽。

現在有了火車,就完全不同了。

虞允文繼續道:“這一次的四萬斤糧食,運輸費隻需要100貫,朱青在運輸費用上足足節省了300貫,這四萬斤糧食,他以600貫的價格給到張記糧行,張記糧行原本打算依然以1200貫的價格將這些糧食賣出去,但興華商社卻打算以800貫的價格將同樣的四萬斤(400石)糧食賣到民間,張記被迫降到了同樣的價格,也就是2貫每石。”

虞允文的語速非常快,這些賬目在他腦海中一目瞭然,且對細節瞭解得非常清楚。

“臣以為,最大的變化是,以前一個運輸隊一次最大隻能運輸二萬斤糧食,現在一個商社可以輕鬆發出四萬斤,且隻占用了5節車廂。”

虞允文最後總結道:“承蒙陛下教誨,時間就是金錢。”

朱青之所以願意降價,就是因為從運輸本上降了,同時同一時間,幫他消耗了更多的庫存。

其他大臣聽得雲裡霧裡。

冇想到這個虞允文腦子這麼靈活,算起賬來頭頭是道。

一邊的財務大臣周朝聽得心裡發酸,這可是他的拿手好戲,怎麼今天被虞允文在皇帝麵前給搶了過去了。

不過像這樣算來,這火車的確是比馬車運輸要好太多了。

趙桓心中歎氣:流的價值可不是說著玩的,火車是工業時代最重要的基建設施,它不僅僅節約了本,提升了效率,更重要的是,它將各個地方聯絡起來了。

趙桓相信,隻要大宋開啟了火車的時代,真正的盛世就不遠了。

“陛下!”

“周卿,你有什麼要說的?”

周朝原本還打算找一輛馬車來和火車比一比,打算讓皇帝清醒過來,不要再這樣執迷不悟了。

但現在看來,臥槽,該清醒的是自己啊!

“陛下,臣以為還可以再加車廂!”

一邊的陳暘用奇怪的眼神看著周朝,心裡說著:周相公,你之前可不是這麼說的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