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第三百一十六章靖康四年的大宋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第三百一十六章靖康四年的大宋

二月杏花宋春來。

轉眼趙桓已經穿越回來四年了。

在這四年間,他做的那些事,回想起來,自己都覺得震驚。

東京城寬闊的新街兩邊的柳樹還是芽,從四麵八方而來的商賈正運載著慢車的貨

偶爾,還可以看見不同的異域人。

院剛剛將宋夏之戰中戰死的宋軍將士送進了忠烈祠,各州府都舉辦了哀悼的儀式。

當天夜晚,三司使周朝就迫不及待進宮,彙報了當前的財務狀況。

靖康元年到現在積攢下來的錢財,在這一戰中基本打空了。

皇帝發了六十萬大軍,算上後勤、害的百姓,真正被捲進來的超過一百萬人。

僅僅隻是給傷亡軍士的補恤就發放出去三千萬貫。

加上曹盛叛所致,丟了命的宋軍足足有三十五萬人!

傷員更是高達三十萬!

西北的環慶路被打廢了,大宋幾十年時間修建起來的城寨,幾乎毀掉了。

無定河的冰麵被崩塌,僅僅是將戰死的將士的搬運到山間集火化,就花了足足五天的時間,員了三萬平民。

這些數字都是絕對保的,若是金國真人知道大宋這一次損失如此慘重,必然會不顧一切南下。

看到這樣一份長長的彙報,趙桓的腦袋又大起來。

不過,還是有好訊息的。

而且,好訊息不止一個。

先說南方的糧食產量在去年一年比以往翻了三倍!

州運過來的大量的果酒,也在東京城的各大酒樓一搶而空,歡迎程度,遠遠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Advertisement

這不,東京城各大酒店老闆紛紛跪政事堂,希朝廷能為他們提供數量更多的果酒。

就這件事,商部尚書唐恪就興得睡不著覺。

如此,水果代替了以往的糧食來釀酒,京畿路的糧食也在皇帝打仗急需的況下,勉強度過來。

關於水泥的製造,也提上了日程,京畿路已經出現了三十條水泥路,有已經修好的,有正在修的。

以東京城為中心,輻出去。

水泥路的出現,大大提高了京畿路的商業運輸速度。

雖然這個效果在目前還不明顯,但趙桓顯然很滿意,也很興

商業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通的運輸,一旦運輸係統搭建起來,不僅效率高了,運輸本也會降下去,商品的價格自然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

在靖康四年二月的彙報中,最讓趙桓興的是長安的鋼鐵製造局和東京的鋼鐵製造局幾乎同時竣工。

雖然都還很原始,不過在宋代,趙桓相信,這是地球上最發達的鋼鐵冶煉設備了。

所以,有人點評,這一年的大宋,不僅僅收複了割據近一百年的西北,隨著鋼鐵和水泥路的出現,似乎也進了工業革命的前夜。

至於大宋的陶瓷、綢的貿易,現在是趙桓國庫來源的重中之重。

他自然是要將所有的賬目全部過一遍。

“李卿。”

李綱出列道:“臣在!”

“海軍準備得怎麼樣了?”

“回稟陛下,海軍第一營已經在杭州組建完畢,樞院提由在滅之戰中立下大功的李寶擔任指揮使一職,請陛下與元帥裁度。”

趙桓微微抬起眉頭,心中有些疑,也有些詫異。

李寶?

就是南宋初年那個水師天纔將領?

朕倒是把他給忘了,但這天才就是天才,就算朕不刻意去找他,他自己也能發

下麵李綱繼續補充道:“此人在與趾叛軍作戰的時候,渡河水戰,指揮得當,是宗公和嶽鵬舉提名舉薦的人。”

“好,便由他來做這個大宋海軍第一人!”

“遵旨!”

康王趙構已經在一邊站立多時,眼看著皇帝的重心都放在海運和海軍的組建上來了。

趙構主出來道:“陛下,臣有一事要奏。”

“康王,你有何事?”

“陛下,去年日本在我朝預定綢十數萬匹,陶瓷一萬個,但上個月,日本國突然出現戰事,對外所有貿易全部停止,並且以後也不會對外有商貿往來。”

他此話一出,趙桓纔將目移到末尾的那一行。

的確,在海貿的彙報中,日本國出現了空缺,並且趙構也備註明瞭原因。

趙桓皺起了眉頭,不應該,曆史上,日本那個國家,對大宋的喜,到了跪的地步,甚至比跪還要嚴重。

不應該!

“日本國駐大宋使臣何在,讓他來見朕。”

“回稟陛下,使臣已經於上個月,起回日本國。”

“回去了?”趙桓這下就不高興了,你好歹是一個國家的使臣,回去居然不跟朕打招呼。

是當朕這個天子不存在麼?

大宋是你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

“徐仁!”

“臣在!”

“給朕將那日本使者追回來,不許他離開大宋!”

“臣遵旨!”

趙桓的目轉移到趙構上:“康王,你覺得日本國一事,當如何置?”

趙構道:“臣在兩個月前,從海邊聽說,日本國之所以不許願意跟大宋從事商貿,是因為他們認為陛下殘暴不仁,興兵伐夏,必敗無疑!”

這話若是放在去年說,給趙構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

但現在西夏已經不複存在,皇帝都已經取得了空前的勝利,說這種話也冇有什麼了。

“不僅僅日本國,連高麗,在去年年末的時候,也對我們有意迴避。”

趙桓眼中頓時彙聚起冷來了。

不提高麗還好,提了趙桓心中就來氣了。

趙桓在對西夏出兵之前,早已派人去高麗,讓高麗國王在高麗與金國的邊境刻意製造衝突。

但高麗畏懼金國強大,冇有將他這個皇帝的話當一回事。

這就很不爽了,好在趙桓還養了一個耶律大石,在關鍵時刻起了作用。

但他冇想到,高麗不僅僅不在關鍵時刻幫助大宋,還有意要疏遠。

高麗不平,終究是後患!

日本不滅,終究睡不著!

待退了朝,趙桓回到自己的書房。

大宋皇家銀行的老大趙鼎前來拜見。

“陛下。”

“趙卿,你跟朕說說,日本國和高麗國,當如能滅掉?”

趙鼎心中卻是一驚,他原本以為皇帝是找他來問子發行一事的,冇想到皇帝居然問他滅高麗和日本的事。

他也不是軍伍出,更不會行軍打仗,也不知皇帝是如何想的,為何找他來。

但皇帝既然問了,為臣子,總該回答吧。

“陛下,臣非軍伍出,臣便從商貿的角度來談談如何滅高麗和日本國,”趙鼎著頭皮道:“高麗和日本都是彈丸小國,資匱乏,百姓窮困,大宋為天朝上國,當助其一臂之力。”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