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科幻未來 奪取基因 第一百八十七章 進化的方向(下)

《奪取基因》 第一百八十七章 進化的方向(下)

「電係納米機人,在修復細胞這方的能力較弱一些,但也同樣擁有修復的能力,隻不過,需要十倍的電係納米機人纔有一份係納米機人的修復能力。但是,電係納米機人的滲攻擊能力更強,比係力量的攻擊能力更厲害,應用範圍更廣,該如何選擇,看你自己把握。」

展飛又是猛地點頭。

突然,展飛心中一:「功幾率呢?這種組合弄出來的巨龍基因,比起係統當中直接兌換的巨龍基因還強大吧?簡直就相當於一個不死不滅且能夠無限進化的巨龍,想組合功,沒那麼容易吧?就算組合功,會不會也有什麼限製?」

係統中兌換的巨龍基因,最便宜也需要好幾萬貢獻點數,這種組合方式,便宜太多了,但效果也好出許多倍,沒限製才奇怪呢。

係統道:「功幾率,跟你組合的基因技能的『基因契合度』有關。首先,『蚱蜢基因』、『刀槍不』、『力大無窮』、『吼聲』、『納米機人衍生』、『史萊姆基因』,這幾種基因的契合度,都必須在93以上,而且『史萊姆基因』的契合度必須達到100,才能擁有這種同時吸收吞噬多項基因技能的能力。

Advertisement

「吞噬融合的功率,等於另外五種『基因契合度』相乘。比方說,五大技能,所有基因契合度都是93,那功率就是93x93x93x93x93=6957。

「如果所有基因契合度都是99,那功率就是99x99x99x99x99=951,而如果基因契合度都是100,功率就能達到無限接近於100。」

展飛心頭狂跳,想達到100不容易,甚至可以說雖極難,但是,為了這種可以無限進化的巨龍基因,再怎麼拚都值得啊。據係統所說,發展到最後,這種基因可以讓他比真正的巨龍還強大許多倍,那還怕誰?

而且,近乎一勞永逸,隻要一次支出,以後不需多貢獻點數,隻需不斷修鍊煆煉就能提升,這種好事往哪裡找去?

「限製呢?融合功之後,這種基因的能力有沒有什麼限製?有沒有什麼患?」展飛問。

係統道:「融合功之後,將會有兩個分支。第一……將這種基因技能,轉化為恆固天賦,無法『解除安裝』,但這種基因會與你全所有細胞結合,以後可以通過生細胞,把這種基因傳承給後代,也可以通過不斷煆煉提升自,可以通過吸收不同的質來提升自。但是,你很難很難再吸收別的基因來強化自,無法再通過吸收別的基因技能來改變自的基因,除非以後獲得『天賦 1』之類的獎勵。

「如果選擇該項分支,需要支付大量的貢獻點數,係統幫忙改造。並且,空出上的『技能欄』,可以獲取新的技能。相當於上擁有以前所有技能的同時,還能再擁有新的技能。新技能容易跟現有的『天賦基因』產生衝突,但不會導致惡化,缺點是『基因契合度』提升緩慢,非常緩慢。

「第二個分支,你組合出來的『展氏巨龍基因』,不會為『天賦』,不進行恆固,不會跟全的細胞結合,隻會融『技能欄』的當中,為一種『基因技能』。可以解除安裝,可以重新裝載,但解除安裝速度與裝載速度會大幅度減慢。

「這種基因,將無法傳承給後代,會佔據技能欄,基因效果也沒有『天賦』那麼強大。但好是……可以繼續吞噬其它基因改變自,可以繼續吞噬自己其它的基因技能進行融合,讓『展氏巨龍基因』變得更強大更完

「限製是:每增加一種新的基因,融合的功率都會有所下降,基因有可能變得沒那麼穩定,但也有可能變得更加完,更加強大。理論甚至能進化到超越一切『碳基生命』『矽基生命』『金屬生命』『氣態生命』『能量生命』等種種生命形態之上的『神之境界』。功率未知,所需時間未知。相當於保持無限進化的能力。」

兩種選擇,各有優劣,前一種選定之後,基因基本上就定下來了,以後還能提升,但隻能提升自實力,對基因的優化會變得緩慢許多,困難許多,自基本上也隻有一種屬的納米機人了,要麼係,要麼電係。除非獲得「天賦 1」之類的獎勵,但就算達到18級許可權,上能增加的天賦肯定也是很有限的。

後一種選擇,可以讓基因不斷完善不斷完,別說擁有一種屬的納米機人,就算想擁有十幾種屬,都正常。哪怕讓基因完到所有後代直接封神都不問題。但所需消耗的各種資源和時間,也絕非展飛現在能想象的。

他一時間難以選擇,幸好不需要現在就作出選擇。

「是否決定,兌換『史萊姆基因』,並裝載進『技能欄』?」係統的聲音問。

展飛想了想,道:「我還有三個疑問。」

係統沒吭聲。

「第一個疑問,史萊姆基因跟其它基因技能融合之後……如果我選定天賦,到底是保持人形還是巨龍模樣?」

係統道。「人形,純正人類形態,但擁有改變改變部份形態的能力。」

展飛又問:「第二個疑問……如果我選擇了史萊姆的基因,在沒融合其它基因之前,會不會導致上的也像史萊姆一樣趴叭?特別是……」

他看了看自己那個部位,問出自己最大的擔憂:「那個地方……會不會也變得像史萊姆一樣趴趴地,不起來?」(未完待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