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景最後悔的就是鼓勵這些來自外邦的使臣在船上的時候多跟人流,以此來增進自己的漢語水平。
這個初衷本來是好的,但是沒讓他想到的是,通過幾個月的學習,這些人在基本的流方麵已經沒什麼大問題了。
但一個個張口就是讓人哭笑不得的地方方言,這特麼的就有些尷尬了。
而且這些貨學會一些漢語之後簡直興的不能行,見人就去顯擺自己的方言。
先前船隊靠岸的時候,這幫人是完全被震驚了,雖然這裡並不是真正的城鎮,視線能夠看到的就是兩座封閉嚴實的軍營,以及他們目前停靠的軍用碼頭和旁邊不遠的民用碼頭。
兩者相比較而言,民用碼頭更加忙碌,前去東州的船隊剛剛返航,碼頭上此刻擺著各種各樣的貨正在裝船,同時還有不的百姓在這裡等著登船,這些都是移民。
不過這幫人卻不知道啊,他們還以為大唐的航運已經如此發達了呢,以至於這麼多人出行都選擇坐船。
當然,更震驚的是,他們的船隊都是千石大船,遠航船隊自然不用多說,就連停靠在岸邊的都是千石大船,而且之前在路過船坊的時候,他們還看到了數十艘已經下水的千石大船。
看著大唐的千石戰艦,在看看自己國家的小舢板,特麼的這還怎麼玩?
“這些都是沿途一些國家派來的使臣,王叔先安置一下,另外安排人手保護,三天後啟程回長安。”李元景無奈的解釋道。
李道宗默默的點了點頭,外邦使臣來了,派兵保護也是應當的。
旋即,李道宗一方麵命人去清理屋舍,一方麵派出騎兵加急前往長安匯報況。
這一趟的出行可謂是收獲滿滿,步步都在李元景的算計之中,不然的話,這一趟十個多月是絕對回不來的。
當然,也有失誤的地方,比如說在州讓三千人先行通過陸路返回。
李元景沒想到那邊的事會解決的那麼順利,所以,當船隊都抵達了海州的時候,這幫人還沒有離開黔中道。
這條路並不好走,不過離開黔中道以後路就相對平穩一些了,但即便如此,沒有一個多月他們也回不到長安。
船隊繁瑣的事自然有人去安排,接下來戰艦還需要去檢修,短時間是不會有出航任務的,所以也不急這一時半會兒的。
好在有東船隊在前麵打基礎,現在船坊無論是建造還是檢修技水平都上升了幾個臺階。
李元景喝退了所有人,唯獨留下了李道宗一個,就連李績都一臉懵的被推了出去。
“王叔接下來有什麼安排嗎?”屋隻剩下了叔侄兩人,李元景也沒有客氣,直接開口問道。
李道宗和李績兩人已經被他借過來兩年多一些了,這兩人給自己的幫助是真的很大,但他們終究不可能一直待在這裡,而從朝廷的舉來看,似乎大規模的改製已經近在眼前了。
而李道宗和李績這兩個有經驗的大將,自然是李世民的第一選擇。
“陛下的意思是此事不可之過急,這一萬二千人是第一批的試驗點,接下來可能會進行一些檢驗,若是可行,則可大範圍推廣,所以殿下這次回京,陛下很有可能會將海州營規模擴增一倍。”李道宗在這一點並沒有瞞。
整個計劃框架都是李元景提出來的,對他有瞞的意義嗎?
李元景想了想,海州營的規模擴不擴大對他來說沒什麼意義,反正給他的五萬編製是不會增加的,最多就是將世家軍剔除出去,然後自己在補充個一萬人。
增加五萬人,按照現在的規模來計算的話,李世民很有可能要再配兩名大將過來。
倒不是李道宗和李績沒能力帶領十萬人,而是接下來的府兵大改革隻靠他們兩個人是遠遠不夠的,甚至四個大將都不一定夠。
除非他不急,肯花個十年八年的去完這件事。
但是這可能嗎?顯然是不可能的,海外到都要開發,到都要駐軍,隨著在東南亞發現了那麼多的土地,這件事就迫使了朝廷必須盡快的將改革提上日程,爭取在一年完至十萬人規模的改革。
這些都是李元景經過計算後覺得最需要用到的人數,而看現在這個況,似乎自己的計劃有些行不通了。
但是州那個地方又特別重要,絕對不能輕易的放棄,否則對大唐來說,就隻能捨近求遠了。
“王叔覺得廣寧王叔的能力如何?”李元景接著問道!
“你要州?”李道宗突然眉頭皺。
“州必須,這次回來的時候船隊路過州了,若不是廣寧王叔在上任的途中染了病,讓他們有了可乘之機,恐怕現在廣寧王叔墳頭的草都一人高了!”李元景直接說道,他毫不懷疑那幫人會弄死李道興,當然,這場病也確實救了李道興,這是毋庸置疑的。
“什麼?”李道宗聞言大怒,李道興雖然能力不咋地,但也有自知之明的,沒犯過啥大錯,在宗室中還算是老實,最重要的是,李道興是他的弟弟。
李元景的話無疑是明擺著告訴李道宗,若不是機緣巧合,李道興早就死在那幫人手中了。
不過李道宗很快就冷靜了下來,若是李道興那邊真出了什麼大問題,李元景也不會這麼快就回來了,那邊的局勢應該還算是安定,暫時不會有什麼危險。
“你想怎麼做?”
“這是個大計劃,本王說了不算,三天後王叔與本王一起回長安吧,到時候一起商量一下。”李元景搖了搖頭,並沒有將自己的計劃說出來。
“老夫沒有陛下的詔令啊……”李道宗無語的攤開雙手。
他現在屬於外將,沒有皇帝的詔令是不準回京的,當然,實際上也沒有那麼嚴格,若是有事要回去的話,可以先派人將申請送上去,皇帝那邊同意就行了。
一般大多數人是先派快馬去送申請,自己在後麵慢慢悠悠的走,拿到回復之後再加速。
當然,若不是什麼重要的事,也沒人會這麼做,萬一皇帝拒絕了你的申請,而這個時候你又擅自離營了,那問題就大了。
李元景笑了笑,道“無妨,王叔隻管跟著,本王去跟皇兄說這件事!”
大唐第一閑王
大唐第一閑王
入贅商戶的女婿沒出息嗎?穿越者蕭凡就是個很明顯的反例. 大明洪武二十九年,朱元璋老邁,皇太孫孱弱,燕王蠢蠢欲動. 這一年,蕭凡來了. 天下風雲因他而涌動.
西漢末年,王莽篡位,天下大亂,有一布衣,拔劍亂世中。他運籌帷幄,輾轉征伐九萬裏,劍鋒所指,敢令八百諸侯。他東征西討,蕩平割據軍閥,克定天下。他以柔治天下,勵精圖治,天下英才,盡歸其麾下。他叫劉秀,東漢第一個皇帝。“這皇座,隻能我來坐!”
太子朱標英年早逝,朱元璋巡視四邊,來到嶺南發現這里一切與眾不同……富庶的黎民百姓,發達的商業建設,威武的軍隊士卒……但更令人驚訝的是,這里的封王十八皇子朱拓胡作非為、窮奢極欲、橫行霸道。朱元璋:兒子啊,要不把大明交給你,你在大明隨意為非作歹。朱允炆:十八叔就是我遙不可攀的高山。朱棣:有十八在,我對皇位沒有任何想法,我愿意做他帳下大將,為大明開疆擴土。于謙:我心中只有一個太陽,沒錯,那就是十八皇子。
【權謀】+【熱血】+【爭霸】+【殺伐】+【無系統】 “朱由檢,安心的去吧,你的一切將由我葉軒來繼承, 從現在起,我就是大明的第十六位皇帝——崇禎,朕在這裡立下誓言: 你朱由檢殺不了的人,我崇禎來殺, 你朱由檢做不到的事情,我崇禎來做, 李自成、張獻忠造反?那也要看朕給不給他們機會! 建奴屠我中原族人?那朕便屠了建奴,亡其種,滅其族! 八大晉商私通建奴,為其耳目?那朕便抄家滅族! 文人無知、無能、無恥,叛國投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