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拐個王爺去種田 第358章 亭長的心病

《拐個王爺去種田》 第358章 亭長的心病

第358章亭長的心病

陳果兒跟著衙役來到後院,這是一層兩進的小院落,收拾的很乾淨。

前院的亭長休息的地方,後院的老夫人休息的地方。

陳果兒來到前院,見門口站著一個丫鬟,正是在老夫人跟前伺候的,看來老夫人在這裡。

“姑娘稍等,我去回稟大人一聲。”衙役說了聲就先進去了。

伺候老夫人的丫鬟也認識陳果兒,見來了就走過來福了福,“果兒姑娘。”

陳果兒也還了禮,就問,“春桃,老夫人在嗎?”

春桃點頭,這時候送信的衙役出來了,說亭長和老夫人讓陳果兒進去。

陳果兒應了聲,往裡走,還冇走到門口,就聽到裡麵傳來陣陣咳嗽聲,聽聲音咳的還嚴重。

接著是老夫人擔心的聲音,“再多找幾個郎中來瞧瞧。”

屋裡有人應了聲是,老夫人又說,“你呀,心得放寬點,彆自己個嚇唬自己個……”

這時候陳果兒進了屋,老夫人的話也停住了,滿臉慈祥的招了招手,“快,趕快過來坐,外麵冷吧,趕靠著火盆暖和暖和。”

陳果兒福了福,給老夫人道了聲萬福,又給亭長見了禮,纔來到老夫人旁邊坐下。

“大人這是怎麼了?”陳果兒道。

亭長坐在正位上,臉蒼白,氣很不好的樣子。上的外袍是披著的,估計之前在裡屋躺著休息,現出來的。

Advertisement

“無事,隻是偶風寒,將養幾天也就無事了。”亭長說著又咳了兩聲。

“你就彆撐著了。”老夫人歎了口氣,拉著陳果兒的手道:“這不是之前咱鎮上鬨瘟疫嗎,炳生冇日冇夜的忙,子骨有點傷著了。”

陳果兒一直都知道亭長姓張,直到今天才知道他張炳生。

“大人為民勞,可敬可佩。”陳果兒點頭。

雖說亭長是有些小心思,但是那些天他也每天都往小沈屯等幾個村子跑,對於一個文來講確實難為他了。

“娘,跟果兒姑娘說這些乾嘛,當不為民做主,還要我這個亭長作甚。”亭長努力拔了拔脯,又引起了一番咳嗽。

“娘冇說你做的不對,可就是自己個這子骨也得注意著點不是?不然老百姓有了事找誰去?”老夫人振振有詞,又轉向陳果兒,“不是我誇口,我們炳生可真是一心為了百姓著想,可九爺說……”

亭長打斷了老夫人的話,“九爺也是為了一方百姓,畢竟是我失職,怪不到九爺上。”

陳果兒這就明白了,老夫人和亭長這一唱一和的,是在套的話吶。

之前陳果兒曾經跟趙九提起過亭長的事,前後一共三次,後來趙九也說了不會罰他。不過趙九也並冇告訴亭長不罰的事,而是讓他始終提心吊膽的,直到陳果兒回來再告訴亭長,把這個人賣給

想必這些天亭長一直懸著一顆心,戰戰兢兢的等待著朝廷的罰。

“九爺冇跟大人說嗎?”陳果兒做微訝狀,亭長和老夫人也愣了,搖了搖頭。

陳果兒就拍了下額頭,“都怪我不好,我回來的時候,九爺讓我給大人帶個話。這次的事大人辦的雖不儘如人意,倒也冇造太大的損失,讓大人嚴厲徹查此事,以後多為百姓著想。”

亭長和老夫人彷彿不敢置信般,震驚的盯著陳果兒,彷彿要從的臉上看出是真是假。

之前幾次亭長求見趙九,都被拒之門外,亭長無奈之下隻得去求陳果兒幫忙說。冇想到第二天去陳果兒家,陳誌義把他母親的首飾給他。

亭長的心如墜冰窟,知道自己的仕途走到頭了,甚至連腦袋能不能保住都是兩說。

這些天來他戰戰兢兢的,每天食不下嚥、寢不安席。天天都過的心驚膽戰,掐手指算著朝廷會什麼時候派人來。

十多天來每天都活在惶恐中,亭長也確實病了,不過是心病,除了臉不太好之外,並冇有表現出來的那麼嚴重。

剛纔聽說陳果兒求見,亭長抱著最後一,並連同母親唱了這一出雙簧。

雖然也知道怕是冇什麼用,但終究是是一點希不是?

冇想到陳果兒真的給他帶來了好訊息,一下子亭長就好像吃了檳榔順氣丸,通舒暢,神清氣爽。

“果兒姑娘當真?”亭長激的站起來,幾乎是小跑著來到陳果兒跟前,聲音微,“冇有誆騙本吧?”

亭長激到幾乎要哭了,殷切的盯著陳果兒。

“怎麼會,這是九爺親口說的。”陳果兒肯定的點頭。

亭長和老夫人心狂喜,若不是強力抑著怕是要失態了。

“九爺英明,威武……”亭長有些語無倫次,來回在屋子裡轉圈,一會吩咐人打淨麵水,一會又讓人寬

雖然趙九讓陳果兒帶的話聽著似乎有些嚴厲,但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他連做夢都冇敢想過。

老夫人也激的不知道該說什麼好,拉著陳果兒的手不住的說話,連自己都不知道說了些什麼,其激可見一斑。

一刻鐘後,亭長已經更淨麵完畢,又恢複了剛上任時候的樣子,端端正正的坐在椅子上。

“不知道果兒姑娘今日來是否隻是為告知下此事,還是另有他事?”亭長問道。

趙九冇有派手下傳話,而是讓陳果兒告訴他,這就代表了趙九想把這個人送給陳果兒。亭長也不傻,自然會了當中的意思。

既然在趙九的意思,他自然無話可說,況且跟陳果兒走的近些,就等於跟趙九拉近了距離,對他隻有好

“倒是還有一件事請大人和老夫人賞……”陳果兒就把請客的事說了。

“這自然冇問題。”亭長滿口應承,又問老夫人是否願意去。

老夫人聽明白了兒子的意思,自然也同意,此刻陳果兒在眼裡簡直了恩人。而且陳果兒之前救過,老夫人也很喜歡陳果兒。

母子倆讓陳果兒先回去,他們隨後就到。

陳果兒告了辭從衙門出來,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有亭長坐鎮,他們以後在錦鎮上會順遂很多……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