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攻玉 第35章 (1)

《攻玉》 第35章 (1)

“既是我做東,王公子想喝幾壺酒喝一壺。”

滕玉意展一笑:“世子一番意,王某不便推卻,程伯,難得世子盛款待,你把霍丘來,今晚我們主仆就在此用膳了。”

絕圣和棄智高興壞了,一個樂呵呵要到前樓叮囑廚司置備膳食,另一個忙著抹拭茵席。

藺承佑拉住棄智,把剛才擱在案上的那包東西遞給他:“讓廚司把這個煮了湯送來,你在旁邊盯著點。”

見天等人抻長脖子一,頓時愕然失:“火玉靈!”

滕玉意納悶,何謂火玉靈

眾道一窩蜂圍到了藺承佑邊,邊看邊嘖嘖稱奇:“還真是火玉靈。‘玉池清水灌靈’,從來只在《文清玉散經》上見過這名字,頭一回親眼見,都說這東西當年被焰明尊者從婆羅國引來,用道法栽下,歷經寒暑,數十年才能得一株,喝了不但能卻病延年,還有邪之效。”

見天興致沖滕玉意招手:“王公子快來,知道你出名門,素來見識不凡,但老道敢打賭,這東西你絕對沒見過。”

滕玉意走過去仔細打量,只見藺承佑手心托著一盞碩大的蕈傘狀的東西,乍眼看去像是靈芝,但這東西分作兩,頂上的冠子如赤火,底下的卻玉瑩寒,一紅一白,相輝映,有如冰火兩重天。

絕圣和棄智道:“原來師兄剛才弄這個去了,吃了這東西,是不是對付尸邪的時候也能容易些?”

藺承佑說:“沒那麼神,但也有些護的效用,喝下此湯,心脈即被藥氣相護,哪怕被邪祟所傷,也能僥幸不死。可惜藥甚短,頂多能維持三日。”

“三日足夠了。”眾道正在興頭上,哪管得了那麼多,“這些年不知多人想找火玉靈,可惜那本經書亡佚了半本,世人既不知其種在何,也不知如何服用,今日知道了,原來要做了湯來喝。世子,這般罕,你從何得的?”

Advertisement

說完才覺得這話多余,這等珍草外頭哪見得到,料著是宮里弄來的,再說以藺承佑這踢天弄井的子,只要他有心搜羅,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深山的仙草、水底的赤蛟,就沒有他弄不到的。

藺承佑道:“二怪蟄伏了整整兩日,城外全無靜,此事太不尋常,推算出陣之日,它們至遲這兩日就會來找麻煩,為求萬無一失,我特意讓人去取了這東西來。棄智,送到廚司去吧。”

眾道喜出外:“好好好,誰想有生之年能喝一回火玉靈熬的湯。”

棄智千珍萬重地捧著火玉靈走了,大伙忙著一起收拾小佛堂,沒多久把當中一大塊收拾出來了,只是廚司慢得很,等婢們擺放完碗箸離開,膳食還未送來。

眾人繞著條案坐下,座次也不分尊卑了,程伯和霍丘百般推拒,怎奈五道死活要拉他們一起坐,眼看藺承佑和滕玉意都無異議,只好叨陪末座。

如此一來,堂熱鬧非凡,門窗開,抬眼就能看見夜中的園子,清風相護,圓月朦朧,一派陶的景象。

見樂滋滋抿了口龍膏酒:“王公子,你說的對付尸邪的那個法子是什麼,老道心里像貓抓似的,你就別賣關子了,快告訴我們吧。”

滕玉意笑道:“當年南詔國的尸王為禍一方,降服它之人并非僧,而是兵營里的士卒,這法子無關道,說來平平無奇。”

“平平無奇的法子,還無關道?”藺承佑語帶謔意,“王公子該不會說他們拔了它一對獠牙吧。”

滕玉意微微一笑:“正是如此,尸王專闖軍營,每晚都撲殺數十名軍士,后經巫師獻策,將軍令人找來兩極為尖銳的利弦,把前頭做勾子,一邊一個套住尸邪的獠牙,眾軍士齊齊發力,拔出了那對獠牙。”

藺承佑面古怪,眾道也是驚訝無言。

滕玉意目從左到右掠過一圈,心里泛起了疑:“這話有什麼不對麼?”

藺承佑一哂:“王公子,這話你從何聽來的?”

滕玉意眨眨眼,程伯歷來穩重,絕不會在這種事上說謊,但為何藺承佑等人的神這麼奇怪。

“回世子的話。”程伯主作揖,“這話是小人告訴公子的,當年小人有位故友譚勛,早年曾隨軍在南詔國駐扎過一陣,尸王的傳聞就是他回長安后與小人說的,據譚勛所言,尸王被拔掉獠牙后,當即化作了一灘膿水,此后再未有尸怪作,他言之鑿鑿,自稱親眼所見,但小人并未詳加打探,此事已過去了十年,今日聽諸位上人說起尸邪的獠牙,小人才記起有這麼一回事。”

藺承佑與眾道對視一眼,席上出奇地安靜。

滕玉意狐疑道:“哪里不對勁麼?”

藺承佑冷笑:“此話不通。”

程伯神有異:“世子,小人句句屬實——”

藺承佑正道:“程管事,并非疑你扯謊,但是無論尸邪還是尸王,獠牙是其要害,一旦被拔除,便會如你所說化作一灘膿水,它們為求自保,把一對獠牙修煉得固若巖石,火燒、刀斫、引雷、繩鋸,均不能損其一二,前人也試過用煉鐵做細繩來拔除獠牙,最后一敗涂地,所以那位譚勛說用兩琴弦就能做到,實難讓人相信。別說這法子至今沒人功過,琴弦本就易折易斷,如何拉拔這等堅?”

滕玉意口突突一跳,忽然想起前世害死那怪人手中的線,看著極細,卻能削皮斷骨,只不過一個是線,另一個是琴弦。

“我看那個姓譚的就是瞎說。”見樂不滿道,“尸王的法力遠不及尸邪,說不定南詔人用什麼法子將其降服了,當地人卻以訛傳訛,鬧出了這等不經之談。”

“是不是不經之談,找到這個譚勛不就了。”藺承佑看向程伯,“程管事,此人現在可在長安?”

程伯泰然道:“小人不知,聽說譚勛四年前因腰傷卸了職賦閑在家,一直住在城南的安德坊,但小人與他久無來往,也不知現下如何了。”

“我讓人去打聽打聽,若他還在長安,這兩日就有消息了。”

藺承佑瞟了滕玉意一眼,從剛才起就不對勁,面煞白分明有心事。

“王公子?”

滕玉意掩袖喝了口酒,笑了笑道:“我算是聽明白了,這個故事里最不通的就是那對琴弦,但如果世上真有這種鋒利至極的利呢,哪怕細若雨,也能削皮斷骨,如能絞作一,堅韌堪比神,何不查一查這所謂‘琴弦’的來歷?假如查出屬實,何愁沒法子對付尸邪。”

絕圣懵了一下,陡然想起那晚滕玉意給他們看過一張畫,畫上正是一細若雨線,這“線”該不會跟南詔國對付尸王的“琴弦”有關系吧。

“細若雨?還能削皮斷骨?”藺承佑皺了皺眉,“我怎麼不知道有這種好,王公子從哪聽來的?”

滕玉意有些失,居然連藺承佑都沒見過這種暗,此事也太不尋常了,會不會那晚看錯,誤以為是暗,其實只是一普通線,只因那人功力高深才變殺人利

“我對兵一竅不通。”想了想答道,“這話還是前陣子來長安的時候,偶然聽臨近船上的旅人說起過,你們也知道,風阻船泊之時,俠士文人們常在舷板上飲酒清談,回京這一路走走停停,我也算聽了不海外奇談。”

見天問:“說的老道都好奇了,世上真有這種兵麼,為何長安坊市里從未見過?”

藺承佑挲著酒盞邊沿,南詔軍營里用琴弦拔掉獠牙或許是假,但尸王此后的確未再作是真,如果不是用這法子,又是怎麼降服尸王的?這故事就算八分是假的,至也有兩分真,要不要今晚就讓人去查這個譚勛?

正當這時,外頭有人探頭探腦:“世子,外頭有人送信來了,人在前樓,說要把信當面給你。”

藺承佑便起:“諸位慢飲,容我陪一陣。”

藺承佑走后沒多久,棄智樂顛顛領著眾婢送饌食來了。

“勞各位前輩久等了。”

的菜一呈上,小佛堂頓時歡快起來。

火玉靈下鍋之前姿妖異,煮湯后卻味道古怪,絕圣和棄智給人分湯,滿桌繞走忙得不亦樂乎。

席上每人分得一碗,滕玉意也不例外,盯著手里的湯,那東西褪盡了,活像一團團絮狀的白疊布(注)。

絕圣和棄智小心翼翼把藺承佑的那碗湯蓋上了碗蓋,坐下來把自己的湯一飲而盡,抬頭看滕玉意遲遲不喝,忙勸道:“王公子快喝吧,這種靈草湯趁熱喝藥最好。”

滕玉意點點頭,強忍著喝了一口,幸而湯味雖有點怪,味道倒不算沖人,正要一口喝完,藺承佑拿著一封信返回了,進來看滕玉意捧著湯碗在喝,他面微變:“慢——”

然而晚了一步,滕玉意一下子就把剩下的湯都喝完了,喝完對上藺承佑古怪的目納悶道:“怎麼了?”

藺承佑很快恢復了常,回到原位,意味深長地看了絕圣和棄智一眼。

絕圣和棄智把藺承佑的碗蓋揭開:“師兄,快喝湯吧,再晚就涼了。”

藺承佑想了想沒說話,接過湯碗一口喝了。

滕玉意素來有手腳發涼的病,喝完就覺得整個腔子都燒了起來,雙足好似泡了溫湯,腳心悠悠升騰起一暖意,不久之后,連脊背也開始冒汗,整個人暖洋洋的,仿佛坐在爐前。

輕輕了把汗,這東西的藥果真了得。

程伯和霍丘不安地放下碗箸:“公子,你的臉怎麼這麼紅?”

二人面如常,渾不見冒汗。滕玉意疑道:“你們不覺得熱麼?”

“熱?”見仙忙著往自己碗里夾菜,“喝了湯又吃了菜,好像是有點熱,咦,王公子,你頭上怎麼全是汗珠?”

眾人雖說滿面紅,卻不似滕玉意這般大汗淋漓,滕玉意環顧左右,不提防上藺承佑古怪的目,心中咯噔一下。

藺承佑渾若無事:“火玉靈是大補之,王公子不像我等有力在,剛吃下去有些不用,克化幾日就好了。”

“對對對,老道早年剛吃補氣之時,也曾像王公子這般渾發熱汗。”

絕圣和棄智猛地點頭:“王公子不必擔心,這是好事呀,師尊也曾說過,火玉靈妙用無窮,你要是有什麼舊疾,沒準能一并去掉病呢。”

程伯聽了這話喜憂參半,自從上回娘子落水,他就總擔心娘子落下什麼病,喝了這個靈草湯,說不定就打好了,他端詳著滕玉意的神張地問:“公子,你可覺得好些了?”

滕玉意默默會了一陣,自覺上并無其他不適,笑了笑道:“讓諸位見笑了,估計散散汗就好了。”

這時又來一個廟客,在殿外探頭探腦:“世子殿下,小人有要事稟告。”

藺承佑沖那人招了招手。

這廟客名阿炎,平日負責在樓前迎送,長得五大三的,一路小跑到跟前:“葛巾娘子和卷兒梨吵起來了。卷兒梨摔碎了葛巾娘子的一塊玉佩,葛巾娘子氣不過,罵了卷兒梨好些話,卷兒梨嚇壞了,一個勁地賠罪,但葛巾娘子不依不饒,非要讓卷兒梨立即搬出的臥房,兩人吵得不可開,把樓里的人都驚了,萼大娘、沃大娘和主家趕過去勸了一晌無用,只好讓小的過來問世子:這樣吵鬧也不像話,能不能讓二人分作兩?”

席上的人愣了愣,卷兒梨本來與年的伶人們同住另一院落,只因被尸邪盯上了,臨時被藺承佑安排搬來跟葛巾住一間,而滕玉意則住們對屋,這樣尸邪作祟時,也能方便照應。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