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玉意仰頭答道:“我此前住揚州,回長安不到一年,以往甚來宮中走,殿下未見過我也不奇怪。”
阿芝聽到“揚州”二字,反應似乎很奇怪:“呀,最近怎麼一下子冒出這麼多揚州來的小娘子。別告訴我你的小名也阿孤。”
滕玉意心道,過一段時間阿孤沒錯,不過那是自封的,印象中沒對外人提起過,就自己一個人知道。
“回殿下的話,我小名阿玉,打從生下來爺娘便這麼我了。”
昌宜公主似乎松了口氣:“好嘛,不阿孤,你很聰明,也很識趣,我要好好認識你,你往邊上讓一讓,我要下來了。”
阿芝也忙道:“等等我,我也下去。”
窸窸窣窣又是一陣響,樹下的宮人們奔走著變位置,一下子了套。
滕玉意閃躲得遠遠的,宮人們驚呼一聲,率先跳下來了一個。
滕玉意瞧過去,那十一二歲,笑瞇瞇的很和善,眼睛又大又圓,相貌極標致。
過片刻另一個也下來了,這人像是有些武功底子,落到地上只趔趄了一下,很快就站穩了。這個年齡更小,量也矮胖些,一雙眼睛水汪汪的,滿臉的憨天真。
兩名一的玉釵碧翠,一舉一貴不可言。
大一點的走近端詳滕玉意:“不錯不錯,雖然都是從揚州來的,但你比那個冒充阿孤的許娘子順眼多了。”
滕玉意聽說話,知道就是就是昌宜公主了。
另一個料是藺承佑的嫡親妹妹,雖說小小年紀,但清玉容,一看就知是個人胚子,眉眼與阿兄藺承佑有些相似之,也是未語先笑,模樣好不招人。
“兩位殿下方才在樹上找鵲窩麼?”
昌宜公主眼睛微微睜大:“你怎麼知道我們在找鵲窩?這些蠢婢子只當我們在摘花,就你一個人猜到我們找鳥窩。”
阿芝年紀尚,歪著腦袋問:“是呀,是呀,你怎麼知道的?”
滕玉意心里笑了笑,摘花有什麼意思,小時候覺得寂寞時,經常爬到樹上找鳥窩,把吃剩的餅扔進去,逗得那些雛鳥嘰嘰喳喳的。
“宮里的梅林久負盛名,兩位殿下想賞梅,自有宮人剪了送到寢宮里,天寒地凍的,不值當專門爬到樹上去。樹上除了梅花,也就只剩鳥窩了。”
昌宜想了想:“咦,好像有點道理,看你文文靜靜的,居然連這個也懂。哦,我知道了,你以前一定沒掏鳥窩。”
滕玉意尚未答言,忽有人笑道:“昌宜,你當人人都像你這麼頑皮麼?”
滕玉意扭頭一,那頭一名年輕男子大步走來,這人戴金冠,著袞冕,量偉岸,腰間懸著玉制魚袋。
滕玉意認出是太子,趕忙退避到一邊。
宮人們嚇了一跳,烏泱泱跪倒一地:“太子殿下。”
太子臉生得略有些方正,五卻甚英,他溫聲道:“都起來吧。”
阿芝和昌宜按耐不住朝太子跑去:“太子哥哥。”
“天這麼冷,不回寢宮待著,在林子里做什麼呢?”
“我同阿芝在樹上找鵲窩,結果這個阿玉來了。我看識趣,想跟朋友。”昌宜說著,回一指滕玉意。
滕玉意覺兩道目朝自己掃過來,把頭更低了一低。
太子靜靜打量一番滕玉意,問阿芝和昌宜:“你們都聊了什麼?”
阿芝道:“阿玉說雖然從揚州來,但不阿孤,而且一開口就猜到我們在找鵲窩。”
太子轉而問滕玉意:“你是揚州人?”
滕玉意左右一顧,意識到太子在跟說話,忙道:“回殿下的話,臣雖在揚州住得久,但爺娘都是關隴人。”
太子笑了笑:“你阿爺可是滕紹?”
滕玉意道:“正是。”
“當年我隨軍出征,就是在滕將軍麾下歷練,怪不得我一看你就覺得你眼,你同你阿爺長得有點像。”
昌宜好奇道:“阿兄,你也要同阿玉聊天麼?”
太子咳了一聲:“手這麼涼,在樹上窩了多久了?你們怎麼伺候的,公主連手爐都不曾帶?”
宮人們急急忙忙送上暖爐。
太子道:“你們倆在這胡鬧,害得下人們也跟著擔驚怕,阿娘派人找你們,你們兩個躲在樹上不吭聲,下回再這樣淘氣,別指我替你們遮掩,走吧,再待下去該著涼了,正好我要去給阿娘請安,順便送你們回宮。”
阿芝問:“太子哥哥,你看到我阿大哥哥了麼?”
太子耐心道:“他在外頭跟人箭取樂,這樣的日子他正嫌拘得慌,哪肯到苑來。”
三人邊說邊走,一眾侍們也浩浩跟在后頭。
昌宜走了兩步,扭松開太子的手,跑到滕玉意跟前道:“你多大了?”
“回殿下的話,臣十五了。”
昌宜扳著指頭數了數:“比我大四歲,比阿芝大五歲,我們這便算認識了,往后我就你阿玉吧。”
隨即低嗓音,眼睛亮晶晶的:“我知道你掏過鵲窩,下回就看你的了。”
滕玉意眨眨眼:“我許久未掏過了,手早就生了,況且北地與南地不同,若是未找到,殿下不許怪我。”
昌宜愣了愣,咯咯笑道:“你別我公主,我昌宜吧。”
阿芝興沖沖跑過來:“你們在說什麼悄悄話?阿玉,筵散后我們會找你玩的,你別走哦。”
兩人回到太子邊,一行人重又往前走。
太子扭頭看了滕玉意一眼,忽而停下腳步,用溫和的口吻道:“難得昌宜和阿芝都喜歡你,往后可常到宮里走走。”
滕玉意應是,低頭時掃到太子腳上,心里咯噔一下,驀然想起那日皇后寢宮里的屏風后,那人也是穿著這樣的烏皮六靴。
因是冬至大朝會,這回與上回單獨召見不同,滿朝的命婦都來了。
皇后把滕玉意到跟前問了幾句話,當眾賞兩枚香料。
那香料白瑩如繭,幽幽異香沁人心脾。
殿諸人都有些訝異,滕玉意也愣住了,揚州是通邑大都,在揚州待了這些年,見過不胡人從殊方異域帶來的異香,眼前這幾枚香料的品相,堪稱舉世無雙。
皇后道:“這是羯婆羅香,人稱‘百藥之冠’,上年婆利國上供的,宮里只有八枚,聽說你回長安后染了嗽疾,應是水土不服所致,此香有驅寒之效,沒準能對你的病癥。”
滕玉意惶恐道:“此香實非凡,娘娘正該用此香保重。臣德薄能鮮,萬萬不敢。”
皇后笑道:“本宮賞你你就收下,萬講究緣法,送禮也是一樣,宮里這些孩子都不用香,給他們也是糟踐,你拿回去若是合用,回來告訴本宮一聲。”
滕玉意只得叩頭謝恩,皇后又拿出幾匹絹,笑瞇瞇賞給跟滕玉意同來的勛貴之。
滕玉意左邊坐著中書舍人鄧致堯的孫,右邊則是史中丞武如筠的次,興許是皇后當眾賞羯婆羅香的緣故,用膳的時候,總能覺到四面八方投來的視線。
筵散后滕玉意沿原路出宮,始終未見阿芝郡主和昌宜公主來找,想來還是小孩兒心,說過的話扭頭就忘了。
回府后,滕玉意把香料擱到桌上,執意等父親回府。
滕紹直到后半夜才面,一來就令程伯滕玉意去前院。
滕玉意到書房的時候,滕紹輕袍緩帶,正趺坐在榻上拭著自己的那把刀。
端著香料進去,父親每回出征前都會拭自己的鎧甲和寶刀,看樣子又要領兵離開長安了。
“皇后今日賞了我兩枚羯婆羅香。”滕玉意把托盤擱到條案上,淡淡道。
滕紹把刀收回刀鞘:“皇后今日還召了鄧致堯的孫和武如筠的兒進宮,賞們的又是什麼?”
“各人都是八匹絹。”
滕紹默了默:“那兩人也是太子妃遴選名單上之人,皇后召了你們三人進宮,卻只賜了你一人羯婆羅香,阿玉,你可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滕玉意冷笑:“阿爺答應過我,親事由我自己做主。”
滕紹心中沸,起來回踱步:“阿玉,此事牽連甚廣,阿爺與你細說說,你聽完就知道皇后為何有此舉了。”
他眉頭擰一團,緩聲道:“你該知道各地藩鎮作已久,圣人即位后宵旰圖治,一心要削藩振朝,先掃除了劍南道的柳,后又鎮了在黔中道作的魏文茂,然而淮西道、山東道拒不將兵力歸朝廷,這幾年背地里大量屯兵,已然了朝廷的腹心之患。”
滕玉意道:“兒早有耳聞,可這跟今日之事有什麼關系?”
滕紹長嘆一口氣:“上個月淮西道的節度使彭震發兵侵擾鄰境,有人奏到朝廷。圣人聽了雷霆震怒,當即下旨討伐淮西道,但朝中有大臣反對,說這些年朝廷東西除,早已師老兵疲,削藩之事不宜急進,勸圣人以招安為主。
“另一派則主張繼續削蕃。”
滕玉意道:“阿爺自是主張繼續削藩了。”
滕紹點點頭:“彭震狼子野心,有盤踞中原之勢,淮西道與河北山東兩道互相勾連,早晚會作一方。用兵要趁早,否則定會養癰貽患。
“如今朝中兩派各執一詞,整日嘵嘵不休,圣人急召我回長安,我回說:如果能一舉擊潰彭震的叛軍,河北山東兩道自會風而靡,此舉有百利而無一害,圣人早日用兵。
“圣人聽了大悅,令我主持討伐淮西道一事,可朝中幾位老臣橫加阻撓,最激烈的當屬中書舍人鄧致堯和史中丞武如筠。”
滕玉意恍然大悟:“鄧致堯的孫和武如筠的兒,也在太子妃遴選名冊上,皇后當著們的面單獨賞我羯婆羅香,大約有圣人的意思在里頭。”
滕紹道:“圣人此舉,旨在借皇后之手震懾兩位老臣:一來表明態度,削藩之舉勢在必行;二來也是敲打二人,若再阻遏,會另擇大臣之做太子妃。”
滕玉意面發黑:“倘或這兩名老臣仍不肯改主意,圣人豈不是就會定下我為太子妃了?”
滕紹諷笑:“或許他們已經改主意了,剛才阿爺回府的時候,鄧致堯和武如筠正要遞文牒進宮,圣人自稱要休息,未放二人宮。我猜明日早朝的時候,杜武二人就會委婉改變說辭。圣人怕夜長夢多,只待這幾位老臣松口,立即會派阿爺率兵前去討伐。”
滕玉意掃一眼父親擱在條案上的寶刀,提前拭兵甲,是因為知道馬上會出征嗎?
滕紹看向兒:“阿玉,假如明日幾位老臣不再反對出兵,圣人為了安臣心,會將鄧武二保留在名冊上。”
滕玉意緩緩頷首:“阿爺說了這麼多,是勸我不必過于憂慮,因為君臣之間正在暗中角力,圣人既要制約幾位老臣,就不會在這個時候貿然指定誰是太子妃?”
滕紹目贊許:“正是如此。打從你跟阿爺說不想嫁宗室,阿爺便上奏回絕此事,但阿爺歷來是朝中最支持削藩的那一派,如果圣人這時候下旨將你從名冊上剔除,定會招來兩派的猜忌。
“因此圣人不但沒答應阿爺,還命皇后著意抬舉你,背地里卻告訴阿爺:孩子們的親事由他們自己做主,等淮西的戰事平定了,若你還不肯嫁給太子,他再找個面的理由讓你退出遴選。”
滕玉意暗忖,圣人這樣安排,遠比自己想象得要睿智開明。只是這樣一來,一切都要等到淮西道戰事平定之后了。
滕紹又道:“另有一事需讓你知道,太子也極力主張削藩,皇后賞你羯婆羅香雖是圣人的意思,但太子至是知道和默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