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家園 第7章 盛世(七)

《家園》 第7章 盛世(七)

莫非大將軍早就知道李世民對他做了什麼?月越來越涼,有寒意從時德方的脖頸一直延到尾骨。如果大將軍知道李世民曾經對他做了什麼?他爲何還跟河東李家聯手?這不可能?!!時德方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斷。他扭開頭去,四下張,試圖自同伴那裡得到一些幫助。可邊沒有人能猜他的心事,更沒有人知道他與謝映登兩個商量好的計劃。

如今,謝映登躺在張家堡的病榻上昏迷不醒。在力戰昏迷之前,此人是否已經把得力手下安排了出去?時德方不清楚,也無可以找到答案。他唯一能告訴自己的是,人生中很多事,一旦做了就無法回頭。你走了第一步,就必須沿著既定的道路走下去,哪怕此路本沒有終點。

腳下是一條將士們踩出來的路,路的盡頭是長城。皎潔月下,萬里長城顯得分外巍峨。值班的守衛者們握長槊,在垛口與烽火臺之間往來巡視。他們沒時德方那麼多想法,也覺不到冷。只是在認認真真地堅守著自己的承諾和職責。

“也許是我多慮了!”時德方地安自己。他又掃了一眼李旭,看到大將軍的臉上依然沉靜如常。這讓他心裡的緒稍稍舒緩了些。是啊,如果李世民明知娘子軍深陷危機也不肯出手相救的話。那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無非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唄。博陵軍不會敗,大將軍從此會更清楚地認識到河東李家並非結束世的人選。如果李家不能結束世,大將軍還會將博陵六郡拱手相讓麼?他既然以守護爲責任,必將他會勇敢地接屬於自己的命運。

如是想著,時德方覺得溫又回到了自己上。打起神和同僚們對可能出現的新形勢做了些分析,然後拱手告辭,笑著走回屬於自己的軍帳,伴著月夢。明天還有一場惡戰呢!並且不是最後一場惡戰,今後需要做得事更多,路也更長!

Advertisement

同一片月下,有人卻輾轉難眠。白天的戰績太令人沮喪了,誰也想不到河東軍與博陵軍之間的差距居然如此之大!更讓人懊惱的是河東將領在戰後的表現,姜寶宜毫無鬥志,楊文軒麻木不仁,即便是資格最老,行事最謹慎的陳演壽,今天的所作所爲也太不統了。居然當衆挑釁李大將軍和自家謀主的權威!

“把陳長史給我找來!”李建越想越窩火,走到自己的軍帳門口,對著外邊喊道。在他的記憶中,老長史從來沒有違拗過自己,哪怕自己有時候所做的並不正確。他到底要幹什麼?難道真的太老了,一勞累便開始糊塗了麼?

“諾!”門外有人大聲答應,然後快速遠去。李建嘆了口氣,轉回桌案邊,對著燭火繼續犯愁。他不擔心明天一戰會有什麼風險,自從認識李旭那一刻起,對方從來沒有讓他擔心過。他是愁的是自己邊人才匱乏,弟弟世民那裡有劉弘基,有侯君集,最近聽說又招徠了房玄齡和杜如晦兩個著名的讀書人。而自己這邊,卻沒有一個可以獨當一面的英傑。唯一的可以令人放心的謀士陳演壽還老了,脾氣越來越怪異。

當年,陳叔可不是這個樣子。整個唐公府裡,如果說什麼事他解決不了,別人,無論馬元規也好,長孫順德也罷,更想不出合適辦法來。並且老人很注意彼此之間的份,即便謀事無所不中,也很居功。更願意給自己這個世子出頭機會,並幫自己打點好需要做的一切。

想到這麼多年來陳演壽在自己鞍前馬後奔走的功勞,李建的心又開始發。再次走到門前,衝著外邊的侍衛吩咐道:“去燒一大壺茶來。別放鹽和香料,茶味要濃。陳叔喜歡喝釅茶!”

侍衛們又答應了一聲,小跑著去準備。李建了把乾的眼睛,強打起神來等待。他現在開始認爲陳演壽急於出兵決戰的選擇,肯定有充足的理由。只是老長史不該不直接把原因告訴他,而是一味地讓人費心思去猜。

不是他這個一軍主將懶與心思,而是這裡本來事就很多。十幾萬大軍,吃喝拉撒,糧草補給,運支出,哪樣不需要他仔細安排?他李建的長就在這兒,當年無論是懷遠鎮,還是弘化郡,整個李家的政務都被他打理的井井有條。如今到了長城上,諸路大軍的後勤也全靠了他纔不至於一鍋粥。而一個人的力是有限的,每天理完這些政務,已經讓他筋疲力盡,哪還能有心思跟自家人打啞謎?

這話得跟陳叔說。都是一家人,他沒必要繞來繞去。李建很快想出了最簡單的解決辦法。心平和了不。而陳演壽的聲音恰恰這個時候從門外響了起來,帶著一點點息。“世子殿下,老臣陳演壽奉命而來,請殿下訓示!”

“快請,快請,。陳叔不必客氣!”李建迎到了寢帳門口,滿臉堆笑。“我只是有些話想問你,沒有注意時辰。陳叔千萬不要怪我這麼晚了還要打擾你休息!”

“世子客氣了!”陳演壽笑著進門,“我年紀大了,早就沒那麼貪睡了。好濃的茶香,多謝世子照顧!”

“剛燒好的。我特意叮囑他們沒放鹽和香料。”李建高興地手,“陳叔的習慣我還記得,當年咱們在懷遠的時候,你就是喜歡這一口!”

早有機靈的親兵將茶盞斟滿,伺候賓主二人在胡凳上落座,然後躡手躡腳出去,順便關好了帳門。陳演壽吹了口熱氣,目出幾分讚賞,“是君山一帶的產的春茶呢。沒想到這兵荒馬年月,世子還能弄到這種貨。”

“是在長安時從皇宮裡弄出來的。放了大半年,味道已經減了許多!”李建笑著向對方底。公卿之家飲茶,自有一套煮、調、泡、篩的程序。像這般直接拿滾水衝了就喝的做法,簡直是侮辱斯文。好在陳演壽就喜歡這種鄙喝法,所以準備起來也簡單了許多。

接連飲了兩盞,陳演壽終於不再氣。用渾濁且潤的目李建,低聲詢問,“世子找我,是不是要問我堅持早日決戰的緣由?難道世子到現在還沒想出來麼?”

“我沒有想!”李建尷尬地笑笑,放下茶盞。不加鹽和香料的茶湯喝起來有些苦,但的確很提神,“剛纔我琢磨著,陳叔肯定不是心。仲堅既然答應下來,自然也會盡心去安排。我站在城頭替你們搖旗吶喊就好了,沒必要瞎擔心!”

“知人善用,用而不疑,是爲君之道!”陳演壽輕輕點頭,對李建的“氣度“表示讚賞。“唐公當年也是如此。但唐公經歷的事多,目也比世子敏銳些!”

“我當然不能和父親大人相提並論!”李建謙虛地迴應,“這裡運籌帷幄有陳叔,衝鋒陷陣有仲堅。我的才能,只適合做籌糧運草,休整械等瑣碎雜事。能讓你等無後顧之憂,我便很滿足了!”

“世子對政務嫺,的確給我等減輕了不負擔。”陳演壽緩慢地點頭,認可對方的說法,“但世子可曾考慮到以後如何做?我是說此戰之後,世子準備如何安排大夥的出路?”

“我認爲,明日即便戰勝,仗也沒那麼快打完。仲堅那裡,我準備三顧九探,也把他拉住。昨晚來英雄樓那幫人,其中不都是樊噲、季步之才,只要他們所求不過分,我準備盡數許之。待這裡安定之後,我打算派人去竇建德那裡探一探他的口風,從王伏寶的表現上,我發現此人不是個簡單的流寇,如果能讓他跟許紹一樣歸順朝廷,贈他一場大富貴又能如何?”

陳演壽的目一直沒離開李建的臉,見對方說得非常高興,笑著附和,“能平息干戈當然是最好。可誰能預料到竇王爺的志向有多大?世子想過自己沒有?自己今後如何規劃?”

“聽父親安排便是!反正南邊會有很多仗要打!”李建想都沒想,衝口說道。“但這與陳叔急於決戰有什麼關係?難道戰事拖延一兩個月,打得穩妥些,對未來影響那麼大麼?”

“也不是大小問題!”陳演壽皺起眉頭,心中又開始暗暗嘆氣。世子建從小就被李淵訓練了一個管家理政的好手,如果做個尚書、刺史,簡直是一等一的人選。跟在一個明主後,也不難讓家族永富貴。可他現在畢竟是唐王世子啊?擅長理政務怎會合格?

“那是因爲什麼?陳叔何必皺眉。我剛纔已經想過了,我不擅長之事,陳叔儘管直接提醒我。你從小看著我長大,沒必要忌諱什麼!”李建親自給陳演壽斟了盞茶,笑呵呵地重申。

霎那間,陳演壽臉上出了無法藏的。作爲人臣,能讓自己的主公如此坦誠相待,他還抱怨什麼?要怪只能怪自己沒有諸葛武侯之才,扛不起大梁罷了。狠狠地喝了口茶水,老長史橫下心來問道,“世子難道沒聽說,太上皇已經駕鶴西去了麼?”

“楊廣啊,他早就該有這麼一天。宇文家的忠誠也能相信?”李建憾地搖頭。家族一直楊廣打,所以他對這個太上皇沒任何好印象。

“太上皇西去後。京師裡邊,就一直有人建議著讓帝效仿堯舜相替之舉。我估計,等眼前這仗打完了,唐王也該正位了!”

“此話不可說!”李建努力喝了口茶,用苦味讓自己清醒。陳演壽的預測正是他所希的。但京師距離塞上過於遙遠,那邊發生了任何事,至要半個月纔會有消息送來。如果父親真的登了皇位,李家就爲天下第一家族了。自己這個世子……

猛然,他想到了自己可能是太子,手抖了一下,差點將茶盞丟在地上。

“唐王登基,下一步便是要立太子!”陳演壽的聲音慢慢低,唯恐更多的人聽見,“世子憑著塞上的戰功,以及多年來爲家族奔走的功勞,自然是太子第一人選。可立太子一事關係到國運,羣臣必然會有些不同提議!”

“我相信父親會做出正確決定!”李建覺到了陳演壽打啞謎的原因,聳了聳肩膀,做出一幅灑的樣子。他知道二弟世民在這個節骨眼上肯定要爭一下。原來只是個世子之位,弟弟就已經把自己這個哥哥看了眼中釘。太子,太子的位置更大,而父親邊,的確不乏與弟弟好者。

但我昔日的功勞,還有今日的戰功。他於心裡替自己打氣。“所以陳叔就希早日打敗骨託魯,爲父親的登基獻上一份賀禮!陳叔謀劃得好,是我太笨,居然想不到這一層!”

“不是!”陳演壽輕輕搖頭,“有仲堅和這麼多豪傑襄助,塞上之戰,世子肯定能建立奇功。可世子想過沒有,二公子的戰功一直不亞於你。他也到了河東,急著立同樣的爲國守土之功!”

“娘子軍駐紮在婁煩關。世民的兵馬駐紮在太原。”提到河東之戰,李建更有把握,“即便算功勞,也是婉兒的戰功爲主,世民只是幫忙而已!”

“我現在最擔心的是二公子不肯幫忙啊!”陳演壽再也忍不住,大聲長嘆。李淵的幾個嫡出的孩子幾乎都是他看著長大的。在心深,老長史早把這些人看做自己親生侄兒。他不願意挑撥李建和李世民兄弟之間的關係。並且,這些話,句句涉及到的是帝王家事。他說多了,只會引火燒。但如果不說,李世民的確在步步,眼看著就要重演前朝奪嫡之禍。一旦發生那種慘劇,不會讓李家大傷元氣,他這個左軍長史,恐怕最後也落不到什麼好下場。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