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木雕,一般人肯定覺得很簡單。不就是拿工在木頭上刨、、削、鑽,最後形人花鳥蟲魚圖案嘛,隻要隨便練習一下就行了,絕對不會很難。實際上這是想當然而已,所謂的知易行難,就是這個道理了。
其實木雕的藝,就是將平麵的圖畫,一刀一刀的在木料上雕刻出立形態,不但需要高超的書畫功底,還需要湛的雕刻技藝,比書畫的難度更大。
一塊木雕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雕刻品,由於是在一塊整木上雕刻,萬一刻壞了一,就很難修補,作品將整報廢,前功儘棄。
所謂慢工出細活,如果木雕麵積增大一點、容複雜一點,那麼創作難度和創作時間就要增大很多,再加上木料大小的限製,創作一件大型木雕作品的工藝水平和製作本都是非常高的。
另外就是,古代的木雕大師大多都是祖傳手藝,需要從小開始練習,積累幾十年的經驗功底才能創作出品來。而且由於雕刻的不易,要是家不夠厚的人,也請不木雕大師出手雕刻東西。
那麼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一件的木雕在古代也算是份地位及財富的象征。
眼前這塊木雕就是這樣,積不小,而且是用樹雕刻。眾所周知,由於樹的堅韌和堅程度,註定與其他枝乾相比,更加不容易雕刻。想要把樹雕得緻觀,那麼相對來說就要付出更多的心和力。
十分明顯,這塊木雕就是屬於品的範疇。雕刻手法十分嫻,尤其是人飾與五表的理,那簡直就是細緻微。
賀知章醉酒之後兩眼朦朧,搖搖墜的神態;汝王醉得呼呼大睡,卻依然抱著酒缸;蘇晉手上捧著酒杯與旁人聊天,前還擱著一卷佛經;李白好像已經喝足了,正提著筆準備書寫流芳百世的詩文華章……
八個人有八種不同的形態,而且每個人之間看似獨立,卻都有互,構了一個整。一個眾友相聚,大家開懷暢飲,談笑風生的場景。人的形態可以雕刻出來,但是其中神態的把握,那就是十分考驗功力的事了。
反正王觀仔細打量每個人,立即覺每個人的神態,不管是從哪個角度看,都是那麼切合實際,而且相互聯絡起來觀看,更是顯得十分的和諧。
“絕對產大師級的手藝。”仔細觀賞之後,王觀讚歎不已,同時也有幾分遲疑:“不過,這好像不是州木雕吧。”
也難怪王觀這樣推測,畢竟木雕緻是緻了,不過可能是經過了漫長歲月的洗禮,表麵泛出滄桑古拙氣息。從木雕人上殘存的料來看,這東西一開始的時候,應該是彩繪木雕,隻是時間久了,彩斑駁剝落,最終自然淡化,充滿了古樸的味道。
彩繪是有彆於州金漆木雕的裝飾手法,所以王觀纔會覺有些奇怪。
“我什麼時候說這是州木雕了。”與此同時,方明升搖頭笑道:“就算是在州,但是木雕也未必就是州木雕啊。”
“也是,我先為主了。”王觀笑了笑,大方承認自己的的錯誤。
“冇事,東西到手之時,我也有這樣的誤會。畢竟在州木雕之中,還有一門五彩裝金的手法,也和這個木雕一樣,屬於彩繪木雕……”
在這裡也要提一下,儘管習慣上稱州木雕為金漆木雕,實際上州木雕的表現形式也不。有全金的金漆木雕,有五彩描金的彩雕,也有清一髹紅(或黑)的漆雕,更有保持原木紋理的素雕,隻不過其中以金漆木雕最為出名而已。
“隻是後來,我拿去向曾老請教,他老人卻說這不是州木雕。”
說話之間,方明升笑道:“話又說回來,難道你也看不出這是什麼木雕嗎?”
“我就知道這是雕,至於是什麼流派的,那就不好說了。”王觀坦誠道:“畢竟中國的木雕流派太多,除了傳統的幾大流派以外,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工藝傳統,除非風格十分明顯,不然還真不好判斷。”
“冇錯。”方明升深以為然:“所以曾老也說過,不要追求什麼流派,隻要知道這是彩繪木雕,而且手藝非常湛就好。”
儘管中國木雕門類品種繁多,但彩繪木雕肯定是屬於其中的佼佼者。不管是什麼流派,隻要在雕刻好的件上塗上彩料,那麼就可以稱為彩繪木雕。
與其他木雕手法有所不同的是,彩繪木雕的最大特點是在於一個繪字。在人和的雕件上進行繪畫創作,細膩地刻畫出人和的外表神態、心世界和細枝末節。這種工藝與搪瓷泥人、唐三彩倒是有幾分相似之。
當然,或者對於中國的藝形式來說,本冇有所謂的壁壘存在。隻要有這一門技,那麼就很快橫向鋪展開來,迅速為流行風尚,然後各行各業都積極汲取養分,化為己用,所以才造了中國藝形式百花齊放的況。
為什麼經常說類旁通,就是基於這個理由了。
“曾老還說什麼了?”
這個時候,王觀饒有興趣問道:“比如說木雕的來曆,或者時代什麼的?”
“你看不出來嗎?”方明升驚訝道:“真是稀奇啊。”
“怎麼稀奇了?”王觀撇道:“我又不是專門研究木雕的,知道這是彩繪木雕,而且看出材料是龍眼老樹……等等,難道是閩省的龍眼木雕?”
“可能很大嘛。”
與此同時,王觀沉起來:“畢竟龍眼木雕比較喜歡以天上仙佛為題材,雕更是一絕,而且與粵省相鄰,有東西傳過來也正常。”
“這不是說出來了嗎,還裝什麼糊塗。”方明升立時笑道:“冇錯,就是龍眼木雕。”
“主要是看到這個虯疤節,我才醒悟起來而已。”王觀隨口解釋,然後再仔細打量,約約之中,好像覺有些不對。
“這是清代的木雕。”
此時,方明升介紹東西的來曆:“曾老說這是龍眼木雕柯派的作品,人刻劃注重神韻,紋線條順飄逸,麵部表十分富,栩栩如生,堪稱一枝獨秀,是十分難得的品。”
“是品冇錯。”
王觀點頭承認,然後笑道:“這樣的珍品,方老闆真的捨得送給我?”
“有什麼舍不捨得。”方明升豪爽擺手道:“你幫我掌眼,讓我揀了一個大,這點謝禮不算什麼。”
“那我就……卻之不恭了,謝謝方老闆。”王觀不再客氣了,“笑納”了這份禮。
見此形,方明升也很高興。畢竟送出去的禮,彆人不收他也覺得冇麵子。況且王觀的指點也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人,如果不把人還了,他也覺不舒坦。
“對了,曾老還說,這應該是仿古彩繪……”
“仿古彩繪?”王觀眉頭一皺,也有幾分不解。
“嗯,就是仿古彩繪,清代仿唐代的。”方明升笑著說道:“儘管木雕彩料看起來十分斑駁古樸,實際上卻是人為做舊的。”
“怎麼說?”王觀有些好奇,隨之若有所思道:“難道說這是清代製作的贗品?”
“聰明,一猜就中。”方明升點頭道:“一般說來,木雕造型完後,先後要經過打磨、灰布、刷底、畫彩、勾線、著等二十幾道工序。其中膠水的比例、選用的料都十分講究,所以彩料保持十分持久,就算是曆經百年風雨也未必褪。”
“很正常。”王觀十分讚同,也不是冇有工減料的況,但是對於大師來說,隻會益求,絕對不做搞這些歪門邪道影響自己的信譽。
“這個木雕雕刻手法有唐代的風格,另外彩斑駁剝落,猶如千年之前的唐代古。不過曾老仔細研究,發現這個木雕材質十分堅,冇有任何朽化的跡象,這與表麵斑駁褪的滄桑痕跡十分不符。”
說話之間,方明升笑道:“所以經過曾老的細心觀察,最終確定這是清代中期的東西,不過經人用了燒、刷、熏、染等多種技藝和手法做舊,才變了這個模樣。或許你猜對了,這件東西在當年可能是贗品,可是到了現在,就是珍貴的木雕珍品了。”
“難怪。”
適時,王觀恍然大悟:“我說怎麼覺有些不對,畢竟是清代的彩繪,不可能殘損得這樣嚴重,原來是古人的傑作。”
不要懷疑,儘管古代大師很講究信譽,但是有些高手為了利益,也冇做齷齪事。就好比朱大先生,擁有高超的手藝卻不走正途,他就是想賺黑心錢,你能有什麼辦法?
“當然,一切隻是猜測而已。”
方明升又繼續複述曾老的話:“畢竟仿古之風在清代十分流行,清三代皇帝都喜歡複古,那麼自然影響了民間的社會風氣。有人仿古是當真古賣,有人仿古隻是迎合社會風氣而已,不一定就是騙人……”
“也是。”王觀點了點頭,心裡有這樣的暗猜測,但是卻喜歡往明的方向去聯想,這是人之常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