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宰執天下 第一百九十八章 火箭(六)

《宰執天下》 第一百九十八章 火箭(六)

稍稍聊了幾句家常,又拿著窮困潦倒的遼國報社說笑了幾句,年輕人悄步退出了韓岡的書房。

韓岡輕輕展開報紙,他並沒有忽略年輕人離開時,眼眶裡閃爍的崇慕和激

邊人的關心,是韓岡的日常。他在政壇上歷練了幾十年,收買人心的手段已說不清是虛僞還是真誠,只是本能。

本能的噓寒問暖,本能的收買人心,本能的培養心腹。

韓岡邊親近的使用人,基本上都來自西北。年長的多曾跟隨韓岡南征北戰,年輕的就是韓岡當年舊部的子弟——最早的有廣銳軍,之後還有西軍各部,全都是從小就聽著韓岡起家、發達時的各種功偉績,對韓岡的景仰來自於十幾年的日常。能到韓岡邊,沒有不用心的。

韓岡從來沒有將他們當是僕人,而是當作自家勢力未來的骨幹來歷練和培養。放在邊,是培養,也是爲了增進

說起來,就有點像韓岡前生曾經聽說過的,歐洲貴族子弟年前都要去其他貴族家裡做扈從,學習各種技能。雖然這種說法,是史實還是野史,韓岡並不清楚,但他最早從莊客子弟開始,不斷吸納有潛力的軍中子弟在邊培養,確實與歐洲的貴族養模式有幾分相似了。

漢時年輕士人之佼佼者多朝爲郎,如今西軍子弟傑出者多相府爲侍從。雖然遠比不上能議政朝堂的侍從,不過在家鄉中,足以榮耀鄉里。

這就是名、地位和歷史相結合的果。韓岡用了二十年的時間,牢牢控制住了西軍。章惇雖也有宰相之位,但人不比韓岡,與軍中的淵源也難比韓岡,福建的軍事更是不能與西北比,他費盡心力去培養海軍,在時間上也比韓岡紮軍中遲了十多年,想要追趕上韓岡對西軍的控制,那是遙遙無期。

Advertisement

軍隊就是韓岡最大的依仗。韓岡的施政有對有錯,一些方針計劃連他自己都不能確定是否能夠順利施行,但只要軍隊在手,就有足夠的容錯空間。即使有人能抓住韓岡的錯對韓岡不利,他們的一切圖謀和野心,都會在共和二型燧發槍的黑的槍口前化爲齏

韓岡完全相信他的戰士能夠掃平一切敵人。不論是朝廷,還是朝廷外,乃至於國外。

西軍的勢力不斷滲河北、河東兩地的軍,如今的戰果,就是他們的績。河東的慘敗,只會讓更多的西軍將校加河東軍的行列。

韓岡現在拿在手中的報紙上,字裡行間之中,都能看見遼人的絕

即使遼人在報紙上不斷髮出詛咒,用虛假的勝利來妝點臉面,也改變不了他們藏在背後的怯意。

軍費已不問題,資也不虞匱乏。而從商人購買國債的踴躍程度上,以及兩位宰相推發行國債所表出來得信心和意志上來看,耶律乙辛和他的兒子應當不會覺得兩國之間還有和平的可能。

國債的本,雖說是國家信用,但這第一次發行,本質上售賣的還是韓岡和章惇的信用。人無信而不立,信用乃是本,兩位宰相都將自己的本搭上去了,只要稍有點頭腦,就會不指這一次的宋遼大戰,能以和談而告終。

將沉的船,連船上的老鼠都會往外跑。南朝要拼到底,遼國這艘破船也到了要沉的時候,遼國國中,願意與船偕亡的寥寥無幾,要臨時下船的老鼠倒是許多。如果耶律乙辛知道,析津時報的幾位東家,私下裡與自己的勾連……

韓岡正冷笑,剛出去的年輕人又進來了,“相公,何干辦在外求見。”

韓岡點點頭,“讓何矩進來。”

一個圓圓滾滾的球形生很快就進來了,比尋常人要多耗三倍布料的肚子,是著門框進來。

韓岡上下一打量,就笑道:“何矩,你這是又胖了?”

何矩拿著手巾著汗,賠笑說:“相公好眼力,今年秋天過來,小的這是又胖了兩斤。”

何矩是順行的老人,十幾年前就執掌順行的京師分號。現在年紀大了,就被安排在雍秦商會中,參與主持商會的部庶務。名爲幹辦,實際上就是書長——只不過朝廷有一個書監,書乃是稱,民間會社不方便用此名號。

“坐吧。”韓岡對人一向寬和,但有事時不喜多寒暄,對何矩也不例外,“今天過來,可是有事?”

何矩笑容收斂起來,肅容點頭,“是米彧的事。”

“米彧?”韓岡眼神微,“他的事我知道,且讓他去。”

“相公!”何矩一得到消息就匆匆趕來,沒想到韓岡已經知道他要稟報的消息,更沒想到韓岡對此竟然不在意,他急忙勸道,“米彧一破落戶,本來欠債欠的要跳海,若不是相公,他哪裡有今天的好。相公對他恩重如山,他竟然還吃裡外,此人心眼都壞了,無可救藥。”

韓岡搖頭,“莫管他,眼下不是分心的時候,過段時間再說。”他看看急紅了臉的何矩,“你放心,榜樣的作用,我還是記得的。”

韓岡做了決定,何矩不便再勸,點點頭,又狐疑地看著韓岡,米彧投效章相,以韓岡的格不應該如此溫和。

韓岡沒去在意何矩的心變化,直接問到,“先說說川中的事,你負責跟他們聯絡的,有什麼想法。”

川中在經貿圈中,算是關西的勢力範圍。因爲三峽航道過於艱險,進出東川的難度太高,都府路更多地還是從北面與關中聯繫上。

而川中的商人雖然依靠雍秦商會,但一向自立。前幾年甚至還自組商會,不過他們找的幾個靠山都相繼垮臺,最後還是投效了雍秦商會,只是自己抱團,跟雍秦商會的其他員來往要疏遠一些。

這幾天在他們那裡了些氣的何矩也很乾脆地說了一句俗話,“閩蜀同風,腹中有蟲。”

“好了。”韓岡搖搖頭,這種地域歧視隨口而來,已經是無可救藥了。

韓岡建立雍秦商會,其實也加深了地域歧視造的隔閡。京師的商人、四川的商人、河北河東的商人,能夠加商會中,但並不會像關西的商人那樣,全心全意投到商會組織的各個項目計劃中。

而批評四川人,卻又掛到福建人,北方人對福建人的看法一貫如此,也怪不得何矩——這句俗語中,川地也是背了一點鍋。

地域歧視是千古難題,韓岡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尤其是無有外患的況下,更是團結不起來。

中國商人外無強敵,甚至連海外市場都不算大。對外出口不過一兩千萬貫的大餅,還不夠七八家大商人瓜分的。進口貿易規模也大不起來,在中國佔據了南海之後,大食和阿拉伯的胡商能帶來的商品已經沒有多吸引力。

真正有賺頭的還是海貿易。國的貿易額,是以億來計量的規模。各方商業勢力,爭來奪去,搶得都是對方裡的

即使韓岡能讓天下商人都團結起來,設立一個商會,將這些恨不得對方全家死的商人勉強合在一起,也不過是把外鬥改爲鬥罷了。

即使是依靠權勢,韓岡最多也只能設立一個協調機構讓這些商會的員有個打仗的地方。至於其他方面的作用,實在是讓人看不出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