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宰執天下 第一百八十章 變遷(七)

《宰執天下》 第一百八十章 變遷(七)

隔了一座小丘,隆隆的炮聲已經十分清晰。

韓岡打開車窗,凝著窗外的遠

一場實兵演習就在離京不遠的一曠野中展開。來自神機營的三千兵馬,分紅藍兩軍,參加了這一場演習。

一門門火炮的急速,使得天朗氣清的秋日,變了雷雲佈的夏時。

陣陣雷音,滾滾而來。拉車的挽馬,都不安地躁起來,車伕在前面吁吁的約束著馬匹,護衛車隊的騎兵,也都把繮繩給攥得更

“進兵還快,三十里這就走完了。這炮響的,當有三四十門了吧?”馬車中,張璪笑說著,暗自帶著幾分狐疑。

按照演習方案,紅藍雙方都要急行軍三十里才能進預設戰場,現在纔開始了兩個時辰,這就連火炮都拉上來安置好了?張璪雖不習兵事,好歹也是做了這麼多年的樞使,多知道一點行軍常識。兩個時辰,帶著上千斤重的火炮走上三十里,除非是鐵路。換作是整修完備的道,那可就難說了。

“應該沒這麼多。”韓岡搖了搖頭,“加起來才七個指揮三千兵馬,沒有炮兵指揮,還有兩個馬軍指揮,實裝火炮不會超過三十門。”

演習雙方的資料,他之前只是看了一下番號和指揮的姓名。參加演習的兵械數量本沒細看,卻也不知到底有沒有在火炮裝備上有所加強。

側耳仔細聆聽,韓岡又暗暗搖了搖頭。他不是職業軍人,對炮聲並不悉,分不清楚正在發的是三寸以上的中型榴彈炮還是更小口徑的火炮,也數不清發的數量,只能確認不是虎蹲炮,相對於現在的炮聲,虎蹲炮的發聲要更輕微上許多。

Advertisement

“三十門,好大的聲勢。兩個時辰就把炮都運上來,還真不愧是神機營。”

張璪話中的懷疑,聽在韓岡耳中已經很明顯了。

兩個時辰的時間,足夠軍步卒走完四十里。如果是神機營來強行軍,六十里都能走完。但現在連火炮都帶上,兩個時辰要在並不算完備的道路上走完三十里,還要加上修築炮兵陣地,從時間上來看,三寸以上的火炮想要趕在這個時間點上抵達戰場並開火,可能的確有,但並不算大。

捕捉到韓岡臉上一閃而過的表,張璪狐疑地問,“該不會是有人作弊吧?”

韓岡搖頭,覺得不大可能,“只是演習而已。”

演習時演練的科目是事先確定的,看的是科目完況,又不是比賽、考試,作弊一點好都沒有。

這一回的演習,目的是探索軍隊編制的改革方向。

過去的將、指、都制,已經不能適應新式戰爭、新式戰。絕大多數時候,神機營的調撥都是以指揮爲單位,或單獨出戰,或作爲會戰時的尖刀來使用。不論是覆亡大理,還是遠征西域,又或者是平叛,這樣的戰鬥方式,都有著十分碩的果。

但在最近的對遼戰爭,這種侷限現得十分明顯。在與勢均力敵的遼國的會戰戰場上,幾百上千本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只有集合三千五千以上的兵,才能給予敵軍的打擊。

也就是說,在雙方加起來超過十萬人的戰役中,滿編才五百餘人的指揮已經不適合作爲最基本的戰單位來調,必須組建兵力更多,火力更猛的戰單位。而且新組建的編制,不能是一個戰時才倉促集中在一起的鬆散組合,必須要有更加的配合,經過嚴格的訓練,能夠嫺的共同完調和作戰,這就意味著要有一個穩定的編制結構。

可如今將級編制,卻都是駐紮在同一地的不同軍額的指揮總合而。往往一個將中七八個指揮,其中真正兵力充沛,有足夠戰鬥力的,也就兩個指揮而已。其他要麼是不滿編,要麼就是不堪上陣。集合起來,往往是拖後,而不是互相促進。

最早的時候,將級編制甚至都只是爲了方便訓練而編,參戰調派,依然是以指揮爲單位,而後況稍稍有所改變,卻也是沒有離過去的窠臼。神機營創立時也有將級編制,但初衷一樣是方便訓練而設,最後也是習慣的拆散調

過去不提,從戰爭開始,就此事上奏的就有幾十人。其中有武學教授,有從河北前線回來的制置使司幕職,也有邊境戰場上的參戰將領,甚至包括李承之、王厚,都上書備言舊日軍制之弊,以至於空有強兵神,卻不能徹底倒敵寇。因而就有了今天的這一場演習。

參戰雙方總共七個指揮。藍方是剛剛從河北戰場上撤回來的隊伍,而紅方則是預定要進河北戰的部隊中調出來的四個指揮。

雙方在這一次演習中,行軍、輸送、安營、戰鬥,這些都要算是考覈的項目。之後進行總結,並討論更加符合實戰需要的新的軍隊編制。

當然一次演習是不可能達目標的。這將會是一系列的演習,包括神機營在,將有數以萬計的戰士加這一實驗來。

相對於探索新編制這一目標,演習的勝利本無足輕重,尤其是作弊帶來的勝利更是會干擾到目標,到時候,只是爲了浪費的演習經費,都堂都饒不了當事的將校。

韓岡向車外,“這就要到了。”

有什麼問題,下車後就知道了。

宰相和樞使一行車馬停在了二三十丈的山丘下,一羣將校早從小丘上的棚子裡下來,在車旁恭迎韓岡、張璪。領頭一人,便是如今爲韓岡掌握神機營的王舜臣。

雖然是事關重大的演習,不過一開始誰都沒有想到會勞到宰相和樞使。今天突然接到通知,說是韓岡和張璪會來,對一衆參與演習的將校們來說,與其說是驚喜,還不如說是驚嚇。

王舜臣後衆人臉複雜的表,讓韓岡莫名的悉。上級的突然襲擊,不管是哪個時代,下面的人都不會喜歡的。

對此,韓岡和張璪皆不在意。草草行過禮,一行人便在王舜臣的引導下重新返回山丘之上,一片開闊地出現在韓岡等人的眼前。

遠近都是剛剛收割過後的良田,田地尚未翻耕,還帶著金黃。間中一點樹林和村莊作爲點綴。只有小丘之下的最近,方圓五六裡,有平原、有臺地,地勢略有起伏,一條小河自中央橫貫而過,中央還聚集湖,水土皆屬上等,可放眼去卻是一片荒涼。

這裡百年前還是朝廷先後設立的六十一牧監之一,之後被宗室逐步侵佔,以至於牧監最後不得不被撤除。但近幾年,朝廷明理暗裡都在整治太宗一系的宗室,而侵佔此的七八家宗室正好都屬於這一脈——話說回來,在京畿,侵佔田、牧場的事通常也只有太宗皇帝的子孫做得最肆無忌憚——爲了自保,他們被迫將此地退還,唯一一個咬著牙不肯退的,就被找了一個罪名,丟罷職,連爵位都丟了,侵佔的土地也自然被抄沒

朝廷一開始還設法恢復了此的牧監,但很快因爲土地過於狹小,能夠承載的戰馬數量太,從而維持本遠高於西北幾大牧場,使得朝廷又不得不將之廢除。再後來,不知從何時起,就變了京營軍的演習場。

此刻兩支軍隊隔了近兩裡地,正在這一片命運多舛的開闊地上相互對峙著。

遠鏡中,人馬如蟻,在遠緩緩挪,只有紅旗和藍旗分外醒目。

雙方都各自搶佔了戰場上的一高地,在上面掘壕壘土,試圖先行一步將營地給修築好。高臺下,有整齊的軍陣,護衛著上面的營壘工地。而雙方之間的中央區域,又有著兩三百騎兵,正在奔馳對衝,阻擋對方擾後方的營地修築。

而紅旗一方的高地下,正有一團團煙霧騰起,火在那一不停地閃過。

各指揮火炮集中運用,聲勢一起就驚天地。

韓岡不由暗暗點頭,軍制改革就要設法加強指揮之間的聯繫,將之作爲一個整來使用,各指揮轄下的騎兵、炮兵,這樣的特種兵力,集合起來使用,往往會有著更好的戰果。

況怎麼樣了?”張璪放下遠鏡,他年紀大了,眼力不濟,即使拿瞭遠鏡也看不清東西。

“纔開始。兩邊差不多同時到的。”王舜臣介紹,“方纔是探馬遊騎先到,鬥了一陣,接著掩護主力進場,又對衝了一回。但紅方的炮先到了。”

王舜臣留了一把大鬍子,鄉音始終未改。年紀老大的張璪聽起來就有些吃力。

好歹還是聽懂了,他又舉起遠鏡,“紅方的炮都到了,怎麼藍面還沒有?”

“可能是炮不同。”王舜臣道,“紅方的都是子母快炮,要輕一點。”

“子母快炮。”張璪點點頭。十二三門子母快炮,難怪能打出三十門榴彈炮的聲勢。

子母快炮與後世的火炮有幾分相似,其中子炮就類似於炮彈,從母炮的後膛填裝子炮。子炮裝進母炮後,要銷鎖死,避免氣。

不過一般來說,口徑相同的況下,因爲子炮的約束,子母快炮的裝藥量肯定於前膛火炮,故而程和威力都下降了不,但速要遠快於普通的前膛炮。同時因爲有子炮的存在,母炮炸膛的風險比普通榴彈炮要低一些,可以造得比較輕巧。運輸起來也就方便了許多。

他回過頭,看了王舜臣一眼,“這威力不夠吧。”

王舜臣道:“子母快炮,程只有三零榴彈炮的三分之二,殺傷力也要打個折扣。”

韓岡也回頭,著棚中,“裡面在算?”

回到山丘頂端的涼棚中,正中心一塊大號沙盤,演習場的地形地貌盡數映在沙盤上。幾名軍正拿著各小紙旗,在沙盤上。

另有十好幾個年輕軍在棚子的深噼裡啪啦打著算盤。炮膛裡面不能裝實彈,火炮一給予敵方多殺傷,都要通過相應的公式來進行計算。

時至今日的正規演習,越來越專業化,已經遠遠不是最早時的沙盤軍棋那樣遊戲般的水準,韓岡現在都不知道該怎麼算出紅軍的炮擊給予了藍軍多損失,但他能夠肯定,這幾炮擊肯定會打戰場中的騎兵戰鬥,幫紅方騎兵佔據優勢。

現在的在山丘下的騎兵鋒,看起來是勢均力敵,但在山丘上的記錄中,應該是一面倒的戰況。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