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次的大辯論當中,高達108的社會羣智商發揮了作用,使得整個整並沒有出現盲目的混。反對的聲音很大,但是那些盲目反對的人,很快就被巨大的批評聲給淹沒了。
每個人的關注點有所不同,有的人關注新人類在與半球文明合作當中,能夠獲取到的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有的人正在提建議,政府應該怎麼做,不能讓對方廉價獲得太多的高檔次技等等;有的人在意雙方聯盟之後,是否會產生文化與意識形態的衝突……
還有很大一部分的學者,關注半球文明的社會制度,人類是不是有可以學習的地方?
特別是以“鍵政局局長”馬明濤爲代表的那些篇文章,很快就引發了掀然大波。
“個人自我意識”,似乎真的變了文明發展的阻礙。
這一點就是爭吵得最爲激烈的地方了。
“……個人的記憶可謂是最爲私最爲核心的東西,如果記憶是明的,能夠翻來覆去地修改,還有什麼安全可言呢?這種未來簡直可怕!我們修改記憶的目的又是什麼呢?是爲了更好的自己,還是更好地爲了整個文明?還是爲了某些獨裁者的個人私慾,爲了更好的統治?”
有許許多多的科幻作品,描述的都是類似的故事,譬如說某個小說中的人,突然間掌握了記憶修改的異能,他通過修改記憶的方式統治了全世界,爲了唯一的獨裁者。
又或者是,修改後的記憶出現了某些集問題,導致大量的人時空發瘋等等。
這樣的擔心不是杞人憂天,而是——記憶修改的的確確是一種力巨大,卻又是實實在在的黑科技。
它和強人工智能一樣,人類對其的掌握度、瞭解度並不高,即便人類對記憶的破解已經持續了很長很長的時間,但應用的大都還是虛擬世界相關的手段。那一個黑箱依舊沒有被完全破解。
使用的好,人類能夠爲更加完的生,使用的不好,新人類文明很容易直接走無底深淵。
但是話說回來了,人類目前距離修改虛無縹緲的基因哲學,實在是差的有點遠,不知道應該怎麼做。修改記憶,卻一定程度能夠做到了。
想要爲五級文明,這是一條很好的捷徑。
有一些偏激的社會人士認爲,就連半球文明都能夠一定程度掌握這種方法,爲什麼人類不行呢?難道深固的傳統文化,又了社會發展的阻礙嗎?
這種想法的支持聲很多,反對聲很多。
“……我們古代有一句老話:己所不勿施於人,如果你自己都不願意修改自己的記憶,憑什麼把這種技推行到下一代上?”
“修改記憶這種事,實在太恐怖了!使用誰的記憶模板呢?我們的文明又不存在聖人,世界上真的不存在純粹完的人啊!”
“雖說不願意,我很願意啊!我不想當鹹魚啊,憑藉自己的意志力好像沒辦法減,來一個牛的模板來拯救一下自己吧!”
“對對對,我也想減啊,每天鍛鍊2個小時,非常羨慕那些材好,願意每天花費心思鍛鍊自己的人。我只想擁有他們的毅力啊,能不能開發這樣的技,改一點記憶也沒問題。”
網友總是能夠冒出許許多多的奇思妙想。
下午3點,張遠看到網絡上的絕大多數人還是比較理智的,心中終於鬆了一口氣,按照目前的狀況,這件事基本上可以說無風險地接下來了。
他在自己的帖子上寫道:“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張遠,現在給大家解答一些疑問。其實記憶有很多種不同的模式,最底層的是世界觀與價值觀,它涉及到一個人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個人興趣好,從事什麼行業會給自己帶來愉悅……所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就是如此,小時候的世界觀很重要。”
“然後高端一點的纔是正兒八經的圖片式記憶,平時到底經歷了什麼,好的年,上高中、上大學等等,以圖片的形式存儲在大腦中,大家所認爲的私,應該指的是這些圖片式的記憶。”
“最高端的是各種知識的應用,記住一個公式沒有任何意義,有意義的是對公式的應用,這一點還真的很難啊。”
“如果僅僅用這一門技來修改世界觀,我還是能夠接的,大家都想讓自己變得更加完一些!”
很快,帖子下邊就出現了留言。
“嗷嗚!”
“不接,不辯!”
“聖母婊又開始誤國了。”
“虛幻實驗室的科研狗路過,補充說一句大佬的觀點,這一門技還沒有很,胡修改記憶,只會把自己改白癡。而且我們也沒有所謂的聖人記憶模板,這玩意到底怎麼定,實在是太難了,什麼更加完的自己呢……”
張遠在電腦前不停地刷著這些帖子,他現在多出了一個獨特的好,閱讀這些網友的水也有意思的。
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才構了富多彩的新人類文明,在這羣網友中有傻的,有正兒八經的,有聖母的,還有僞裝聖母反串黑的,甚至還有一些怪氣的人……
也正是這一類的差異,讓新人類文明部變得富多彩了起來。
至於所謂的自我意識過剩,會不會反過來阻礙文明的發展……只能說水滿則溢,月盈則虧,這玩意過剩不好,但並不能完全沒有。
張遠曾經參觀過半球文明的社會網絡系,他們的網絡文化沒有人類那麼富,反倒顯得有點兒沉悶,一個個說話方式都非常正經。新聞沒有標題黨,更沒有什麼八卦新聞。
半球文明只有366個記憶模板,相當於只有366個思維模式,許多半球人的想法其實差不多。雖然每個個的神品質全都很優秀,但這種單調,一定程度形了思維範式,抑制了新文化的出現,甚至一定程度阻礙了科學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