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宮,武英殿。
武英殿位於外朝熙和門以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與外朝以東的文華殿一文一武,遙相對應,武英殿是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齋居,由於朱元璋以武立國,所以武英殿也了朱元璋習慣常住的大殿,平日裡召見文武大臣也在此殿。
殿東的暖閣擺放著四個銅炭盆,盆燃著通紅的貢炭,一位佝僂蒼老的老人正坐在椅子上閉目養神。他外貌老邁,形容枯槁,一張如同被風吹皺橘皮般的老臉上佈滿一塊又一塊的老年斑,他的頭髮雪白而稀疏,鬆鬆垮垮的上梳,在頭頂挽了一個髻,歲月在他臉上留下了深刻而殘酷的痕跡,多年的征戰和治國,已經掏空了他的,此刻的他看起來就像一個很平凡的,行將就木的普通老人。
可是誰也不敢小看這位貌似普通的老人。
因爲這大明的萬里錦繡江山正是他一手打下,直到今日仍牢牢握在他手中!
昔日的敵人,早已一個個的倒在他腳下,前元皇帝,前元朝廷,陳友諒,張士誠……
昔日的戰友,也一個個死在他的屠刀下,李善長,劉基,傅友德,胡惟庸,宋濂……
大浪淘沙,淘盡英雄。當今世上,舍他之外,誰敢稱英雄?
他是雄才大略的英武帝王,他趕走前元,復漢人江山,開創大明盛世!
他是殺人如麻的魔王,他猜忌刻薄,盡戮功臣,刑罰殘忍,只爲保他朱家江山萬年久安!
打了一輩子的仗,也殺了一輩子的人,殺戮和鮮堆砌了他榮耀輝的一生。
功過只憑後人述,他不在乎後人怎麼說。
他不是別人,他是朱元璋!
暖閣,朱元璋穿著明黃便服,服上前襟繡著一條張牙舞爪的五爪金龍,他眼睛微闔,彷彿不堪疲累,正在打瞌睡。
他的腳前,正跪著一名著飛魚服的錦校尉,校尉很年輕,在朱元璋面前,校尉的神態恭謹得像是一個虔誠無比的信徒在拜神明。
他正在向朱元璋稟報皇太孫的行止。
“洪武二十九年臘月十八,太孫殿下微服出京,攜錦護衛十餘人,一行往西,進應天府治下江浦縣,行至路途,太孫殿下很迷茫,他說爲何皇祖父說要多察民間疾苦,而東宮侍講黃大人卻說天下學問盡在書中,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太孫殿下很疑爲何兩種言論矛盾。……城後太孫殿下支開我等護衛,獨自進了江浦縣一家名醉仙樓的酒樓。待我等護衛趕到時,發現太孫殿下被酒樓姓蕭的掌櫃……冒犯,我等拔刀誅殺之,被太孫殿下強行阻攔,然後太孫殿下便領著我等回了京師。”
朱元璋聽到這裡,忽然睜開了眼,眼中厲芒激,很難想象一位年高老邁的老人,竟有如此沉如鷹隼,銳利如刀鋒的目。
校尉頭皮發麻,急忙深深匍匐在朱元璋腳下,半晌不敢出聲。等了很久,見朱元璋沒有說任何話,校尉又開始繼續稟報。
“洪武二十九年臘月二十一上午,太孫殿下命錦親軍準備全副儀仗再次出京,數百人行走一個多時辰,到了江浦縣,時有江浦知縣黃睿德率縣衙一衆至江浦東城門接駕,太孫殿下未與衙門吏照面,徑自城,再臨醉仙樓,並與酒樓掌櫃名曰蕭凡者,談數語後,擺駕回了京師。”
待校尉稟報完畢,朱元璋閉著眼,語氣蒼老而平淡,緩緩道:“太孫被平民冒犯,你們卻沒在場護駕,朕要你等錦親軍有何用?”
校尉聞言渾一震,聲道:“標下萬死,皇上恕罪!”
朱元璋眼皮都沒擡,語氣平淡得如同談論天氣一般:“那日護駕太孫的十餘個錦親軍,全部斬首菜市,另於錦親軍中選派得力之人,常隨太孫駕側,至於袁忠你,念你多年伴駕,忠心耿耿,責你三十軍,罰俸一年,仍在太孫駕側留用,太孫若再出差錯,夷全族。”
袁忠以頭地,臉蒼白,冷汗一顆顆滴落在暖閣的猩紅地毯上。
“標下謹遵聖旨,謝皇上開恩。”
朱元璋嘆道:“以後太孫支開你等,當須派人暗中留守,不能什麼都由著他……”
“皇上聖明,標下遵旨!”
朱元璋仍閉著眼,淡淡道:“那個名蕭凡的人,冒犯太孫,罪不容赦,傳朕旨意,誅蕭凡九族,江浦縣衙由知縣至雜役,一律拿京師,著刑部嚴辦……”
“皇上明鑑,當日太孫殿下儀仗江浦,曾當面親口對那名蕭凡的酒樓掌櫃說,赦了他冒犯不敬之罪……”
朱元璋眼睛又睜開了,目復雜的盯著袁忠道:“太孫親口赦免了他?”
“標下不敢欺君,太孫殿下確實赦免了他。”
朱元璋長長嘆息,神頗爲失:“允炆的子,和他死去的父親懿文太子一樣,太太弱,滿懷道德仁義,這樣的子,做猶可,爲帝便不妥了,唉!”
擡眼淡淡掃了一下校尉,朱元璋咳了兩聲,道:“袁忠,去宣太孫來見朕……”
“遵旨。”
未多時,朱允炆便奉詔進了武英殿,他微微笑著,神俊朗,面若冠玉,顧盼間盡顯風流之態。
朱元璋原本冷刻板的老臉,在見到朱允炆後便放鬆了下來,甚至眼中還閃過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神極是寵溺。
“孫兒允炆拜見皇祖父。”朱允炆一進暖閣便很乖巧的拜了下去。
“呵呵,允炆不必多禮,來,快平,坐到祖父邊來。”朱元璋綻出難得的笑臉,出枯槁的手,親熱的向朱允炆招手。
這一刻,他不再是手握至權的九五至尊,也不是令天下臣民聞風喪膽,戰戰兢兢的洪武皇帝,在朱允炆面前,他只是個普普通通的老人,一個普普通通的疼孫兒的祖父,跟平常人家的祖父並沒有什麼區別。
朱允炆順勢起了,臉上帶著甜甜的笑,上前走了兩步,坐在朱元璋的邊,並乖巧的輕輕爲朱元璋捶。
“允炆啊,這幾日都在做什麼?朕給你看的那幾份大臣奏本,你都看了嗎?”
“皇祖父,那幾份奏本孫兒都看過了,琉球,安南,朝鮮,烏斯茂使者貢,這個可著鴻臚寺卿接待,楚王和湘王二位皇叔奉詔京來朝,皇祖父或可於宮中設宴,酌加厚賜,以彰嚴父聖君之德,至於西北不穩,盜寇頻繁,象漸生,可在朝中選得力仁厚之員,西北安……”
朱元璋笑著搖頭道:“前面兩件說得不錯,最後一件卻是有些不妥,西北不穩,非一日之寒,安實非正道,象必須嚴治,不是派個大臣下去安便能競功的,這個時候,當派武將兵,巡視西北,凡盜寇者,當須盡數誅戮,以令西北民衆無虞,以安西北百姓樂業,朕已下旨,命長興侯耿炳文爲徵西將軍,武定侯郭英副之,選銳步騎,明年開春後,於正月出師西北,巡視邊備。”
朱元璋頓了頓,向朱允炆,嘆道:“允炆啊,你要記住,這世上的事,不是全靠仁義道德便能解決的,當刀兵之時,便須毫不留,跟敵人說仁義,無異對牛彈琴,要做皇帝,你的子還須更狠辣些纔是,否則如何治得這天下萬民,如何駕馭滿朝文武?”
朱允炆張了張,似乎想反駁幾句,可是迎著朱元璋肅然而威嚴的目,朱允炆終於還是低下頭,訥訥道:“是,皇祖父,孫兒謹遵教誨。”
朱元璋笑道:“最近可有跟著春坊黃侍講讀書?”
朱允炆甜甜笑道:“有的,黃先生今日還教了孫兒論語呢。”
朱元璋點了點頭,道:“黃子澄此人,學問倒是不錯,他都教了你什麼?”
“孫兒學的是《論語·子路篇》,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朱元璋微微皺眉,又很快舒展開,淡然道:“何以解?”
“孔聖人的意思是說,如有一位施行王道的君主,也必定要花費三十年的時間,才能使仁道盛行於天下。”
朱元璋笑道:“允炆,你行仁道,這是不錯的,祖父問你,除了仁道之外,君主還需以何道輔之?”
朱允炆擡頭愕然道:“皇祖父,治天下當然只能行仁義之道,聖人之說,傳世千年,難道有什麼不對麼?”
朱元璋目頓時有些黯淡,神浮出些許失之。
擺了擺手,朱元璋沉聲道:“不說這個了,朕問你,前日你儀仗出京,聽說只爲嚇唬一個酒樓掌櫃,這是何因?”
朱允炆聞言開心的笑了:“皇祖父,孫兒在江浦認識一個有意思的人,剛認識他時,他死活不相信孫兒是當今太孫,孫兒還捱了他好幾下打呢,後來孫兒回京後,左想右想不服氣,於是開了全副儀仗出京,就是要給他看看,孫兒不是冒充的。”
朱元璋哼了一聲,沉聲道:“你簡直是胡鬧!太孫儀仗,那是朝會,典禮,重大國事之時才準啓用的,你卻拿它去嚇唬一個酒樓掌櫃,滿朝文武知道了,他們會怎麼看你?簡直荒唐!”
朱允炆嚇得往後一退,低著頭不敢發一語。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終究還是捨不得說重話,嘆了一聲,接著道:“還有,你說那酒樓掌櫃打了你?此人狗膽包天,竟敢毆辱皇孫,按大明律,此人該誅九族!”
朱允炆聞言急忙擡頭,急聲道:“皇祖父,孫兒並不怪他,所謂不知者不罪,孫兒也赦免了他的罪,求皇祖父開恩……”
朱元璋嘆了口氣,道:“既然你赦免了他,此事便作罷了吧……”
朱允炆不敢置信的睜大了眼,他不明白,爲何向來乾綱獨斷,從不聽勸的皇祖父,這次卻如此輕易的放過了蕭凡,一句作罷便真的作罷了。
朱元璋看著孫兒迷的臉,終於展笑了:“你是不是很奇怪,爲何朕如此輕易的放過了他?”
朱允炆點頭。
朱元璋嘆道:“等你當了皇帝,也許能明白朕的用意。允炆啊,這世上的事,並無對錯是非之分,帝王殺人,不看這人有罪無罪,而在於這人該不該死。當你覺得某人對你有了威脅,那時他便無罪,也該死,當你覺得某人對你用甚大,那時他便是罪惡滔天,亦不能殺……”
朱允炆滿臉迷茫之,顯然,朱元璋的話讓他非常不明白。
“……朕之一生,殺人無算,其中真正有罪之人能有多?李善長真有罪嗎?傅友德真有罪嗎?宋濂真有罪嗎?其實他們都沒罪,可他們卻該死,所以他們死了。”
朱允炆神愈發迷茫。
朱元璋嘆道:“孫兒啊,你還是不懂,唉……朕爲何要殺這麼多無罪之人?甚至朕不惜揹負昏君暴君之惡名,盡數屠戮開國功臣名將?孫兒啊,朕做的這些,都是爲了你,爲了咱們朱家的子孫後代呀!朕就是擔心那些功臣名將恃功自傲,不服我朱家後人做皇帝,甚至生出不該有的心思,朕只能在活著之時,盡數殺了他們,朕要留給你一個除去荊棘的鐵桶江山!”
“可是……皇祖父,這跟不殺蕭凡有何關係?”朱允炆一臉懵懂道。
朱元璋笑了:“因爲赦免蕭凡的話是你說的,你是未來的大明皇帝,君無戲言,你說不殺,那便不殺。這是皇帝必須備的威信,君主一言九鼎,朕做了那麼多不該做的事,殺了那麼多不該殺的人,爲的,就是給你樹立新君的威信,令天下臣民遵從你的號令,你說出的話,朕怎能去否定它?那朕做了這麼多豈不是白做了?樹威信需要五年十年,但威信崩失,卻只需一句話而已,你懂了嗎?”
朱允炆臉上仍帶著許迷茫:“皇祖父的話,孫兒似乎懂了,又似乎沒懂……”
朱元璋慈的著他,笑道:“不懂沒關係,總有一天你會懂的,朕以後慢慢教你,在你登基爲帝之前,朕會將帝王之全數傳予你的。治天下,此必須要學會,否則你便守不住江山。”
-----------------分割---------------
這章對後面節的推是很有必要的,並非灌水。
最後,求收藏,推薦,大家這麼了,老跟大家手,覺得不好意思的,全靠各位捧場了。
燕趙歌第一次穿越,穿到了武道文明繁盛至極的異世界,一頭撞進包羅萬象,遍收天下經典的神宮藏書樓裡,但隨後便是一場天地大劫,連神宮也破滅了。 接下來居然第二次穿越,靈魂來到了同一個世界,不知多少年後的時代。 人們發掘承載破滅之後殘存的遺留,這裡的武道文明重新起步,還處於新一代的發展期。 裝了一腦子神宮秘籍寶典的燕趙歌,二次穿越到當前的時代,簡直就如同一個人玩慣了地獄模式之後,突然被丟去玩簡單模式。 簡直不要太爽! 不過在此之前,他先要解決一個問題。 「我不是主角?而是跟主角爭妹子的反派高富帥師兄?」 「這劇本不對啊!」
盜帥楚留香的隔代弟子杜長天無意間觸動了中華瑰寶「傳國玉璽」的神秘力量,致使穿越到了大唐王朝,來到了貞觀年間,且成為了名相杜如晦的兒子。在這史上最繁華的時代,杜長天憑藉後世知識創辦新式馬球、舉辦運動會,發明了一些古怪稀奇的東西。他寫一手好字,被人尊為書法大師,一字千金;背了幾首情詩,被人贊稱風流才子。作為穿越大軍的一員,集王侯將相於一身,以獨特的方式鑄就了一座輝煌的大唐王朝。
農業大學歷史系的宋梔穿越后成了小可憐,父親剛死還沒埋,債主又打上門來要抓她去做小妾,這可怎麼辦?幸好她在現代跆拳道不是白練的,將人打出去就是,可一窮二白的她要如何在女子地位低下的古代生存下去?答曰只有走上科舉之路!且看小小農門女如何通過科舉走上人生巔峰,實現農門女到當朝第一首輔大臣的華麗蛻變!
【無系統+單女主+姐弟戀+體穿+先婚後愛】 林逸穿越到一個女多男少的平行世界。 還沒開始享受擺爛的生活,就被全家催婚,還直接給自己安排了相親對象。 拜託,結婚是不是太早了。 看來穿越了也逃不了被催婚的命運。 無奈之下,去和這個自己老爸口中美女相親見面。 ...... 林逸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的相親對象竟然是她。 雖然兩人只有幾面之緣,但也都還認得對方。 「既然是你就好了,走吧去領證」 「」 「是不是太快了一點」 ...... 不斷的在一起生活,林逸開始發現自己好像越來越像一個弟弟被這個大自己六歲的「姐姐」 寵溺著。 「小傢伙,過來」 「不要」 「過來嘛,我睡不著,要抱著你睡」
不知自己生于何處,只知道生來就是快穿系統的一名上班族牛馬。顧幼鯨身為最底層牛馬,底薪2500,系統還是個殘缺的,不過幸好任務簡單。 作為一名又懶又饞又嬌氣的炮灰,本想著也就是一邊吃著男女主發下來的狗糧一邊上班,只是這小世界的主角團們總來給自己加戲。 被臭狗們親親抱抱舉高高,她每時每刻都想逃離小世界,只是每一次的逃跑都被抓住,換回了更嚴重的懲罰。 臭狗們的變態逐漸讓人招架不住…… 【微萬人迷➕強瑪麗蘇➕黑原女主(掠奪者)➕囚禁➕變態……】 排雷:黑原女主是大綱設定,介意誤入。 女主前期鈍感力十足,除非涉及到第三者時才會不原諒,介意也誤入! 第一個世界練手,并不好,可跳過 本文變態文,有任何不適的請點叉~(別和我說結合實際,小說就是小說。) 男主全潔,重重度潔癖者,就是接受不了男主和別的女生保持禮貌性交流的,請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