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從我是特種兵開始打卡 第1471章 來了

《從我是特種兵開始打卡》 第1471章 來了

江彥海既然來了,也不可能什麼都不做就離開,魅影的兩種升級方案江彥海都看了,並且在將它的資料全部都錄資料分析程式之後,對它們的所有引數進行了分析,然後江彥海給出了自己的意見,以及一些設計的方案。

比如說,它的外形啟佈局要進行細微的更改,另外就是彈藥艙,起落架等等都是要進行重新設計的,畢竟發機等方麵都發生了更改,這些東西自然是要細微的調整。

還有就是,它的效能也要重新調整。

實際上在它巡航的時候,效能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如果說之前的魅影在進行3馬赫飛行的時候,還能維持一定的效能,那麼現在它的巡航速度在達到45馬赫極限的時候,什麼都沒有用了。

它的周圍溫度到時候會高達600攝氏度,新魅影的飛行員服裝都不再是傳統的飛行員服裝,而是采用類似於航天員一樣的全封閉式,不過沒有那麼臃腫而已。

因為常規的飛行服已經無法阻擋它的高溫,機艙裡麵再牛的空調也不可能將這個問題降低到讓飛行員適應的地步了。

如果飛行員無法適應這樣的高溫,那麼魅影要麼改無人戰鬥機,要麼它的45馬赫的巡航速度將沒有實際作戰意義。

所以不如在飛行服上麵來進行研究。

可以說江彥海在這方麵的速度是極快的,尤其是在某些資料方麵的修改,可以說劉教授他們這些專業的團隊在見到了江彥海的研究速度之後都有一些愕然。

Advertisement

“說實話,我覺得你這個小傢夥就應該搞科研,你這個……天才果然不是我們這些普通人可以比的。”劉老都有一些無語了,不過在慨之餘就是慶幸,慶幸江彥海是中國的軍人。

“我現在不在搞科研嗎?”江彥海忍不住笑著說道。

劉教授有些無語,你別以為我不知道你現在搞科研是乾什麼,如果你真的是搞科研的話,你為什麼現在是薑玲而不是江彥海。

顯然你這個還有別的任務存在,你別以為我老就糊弄我。

江彥海笑著沒有說話,任務是有任務的,但是任務之餘順便做做科研也是可以的啊。

而且……這科研說來就來。

因為在江彥海來到飛第三天的時候,他收到了二蛋的提醒。

二蛋一直都作為幻境模擬程式和所有科研所之間的中轉,所以說這些科研所到底是在研究什麼,二蛋自然是知道的。而這一次二蛋之所以提醒江彥海是因為,這裡麵出現了一項研究,已經走到了正確的道路上。

“你是說,這個研究方向是正確的?”江彥海此刻在自己住的地方跟二蛋流中,葉寸心們都沒有打擾江彥海,而此刻在江彥海的電腦螢幕上麵放置的是一種全新的裝置。

而它的名字說出來,估計所有人都知道,那就是,可控核聚變!

它跟目前可控核聚變所采用的磁約束方式有所區別,不過整的理論是沒有錯的,畢竟目前任何質都沒有辦法在承一億攝氏度的高溫。

要知道即便是太部的核心溫度也不過才2000多萬攝氏度。

而即便是2000萬攝氏度的高溫就可以連星門的穩定都影響到了,連阿法3型這樣不知道領先地球科技多倍的星門都會被影響到,由此就可以知道,一億攝氏度到底是什麼概念。

目前這個裝置依然是采用磁場約束的方式,不過設計跟國際主流都不一樣,但是它裡麵唯一先進的……同樣是材料。一種超導材料。

因為采用磁場約束的方式就需要線圈,而線圈產生磁場就要通電,而通電就會有電阻,而可控核聚變有一個q值,也就是輸用來穩定線圈磁場的能量跟輸出的能量產生的比值。

隻有這個比值大於1纔有意義。

不過以前所有的類似裝置都隻有零點幾,而後來中國的類似研究將這個q值最高達到了12。

也就是輸1的能量,可以輸出12的能量。

但是長時間執行還是一個問題。

而現在江彥海麵前終於有了一個連二蛋都確定的裝置。

不過這個裝置整的設計裡麵問題不大,但是他們的材料還是有一定的問題,在承擔最重要的磁場部分的超導,之前要花費很大的代價纔能夠達到超導狀態。

但是這種新發現的材料,雖然無法達到常溫超導,但是它所要求的最低溫實際上相對於其他超導來說,那可是高了太多太多了,而且它同樣屬於合金超導,本的材料也非常的符合。

不過他們所使用的這種材料還沒有達到最佳,而且整個實驗裝置也沒有配置到最好,所以目前他們的q值大約在18左右。

如果這個q值可以長期運營的話,其實也有了建造的本。

“是的,指揮據我的資料模擬計算,該研究方向的功率最高。”二蛋給出了肯定的回答。

“既然你資料能計算出功率最高,你能不能直接計算出品。”江彥海反問了一句。

“指揮,我沒有該能力,但是有一些資料是無法說謊的,據已有的資料我可以進行對比計算。”二蛋立刻開口道。

“好吧,我們一會兒直接進幻境模擬程式。”江彥海想了想很乾脆的開口道。

對於這個二蛋自然不會有什麼意見,江彥海給自己洗漱收拾完畢之後,他直接躺在了床上,然後進了幻境模擬程式當中。這一次江彥海是有目的的,所以他模擬的速度很快。

他比這些人最大的優勢就是,他有資料分析程式,據資料分析程式給出來他們設計錯誤,或者說設計不合理的地方進行修正,整個裝置的穩定不斷的提高,在穩定提高的同時,它的q值也在不斷的上升。

一個晚上的時間,江彥海已經將整個裝置就完的差不多了,按照江彥海的估算,估計他最後徹底完,最多需要一個星期的時間。

不過,這個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在研究這個裝置的過程中,江彥海又發現了新的研究方向,這玩意似乎很適合小型化?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