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清穿日常 第230章

《清穿日常》 第230章

第230章 游泳池

皇上走後,四爺更忙了,但心一直是的。

跟他的心相反,天氣卻一直都不好,天要的掛著烏雲,天邊時不時滾過雷。老一輩的人說這是龍王出巡。二月末,三月初,院子裡的石榴樹剛剛冒出芽來時,突然又開始下雪了,反而比過年時還要冷。

李薇擔心四爺在戶部大堂裡再凍出個好歹來,開始人天天往那邊送羊湯。底下加著炭爐,送到那裡還是熱的。也記著那邊人多,人從外頭買來街上賣油茶那種大銅壺,一送就送兩大壺過去。

送了兩天,四爺回來了。一見就笑道:“戶部的人天天等著你的羊湯送過去,一到時間就到門口轉悠。”

李薇擔心做過頭了,忙問:“給你丟人了?”

四爺握住的手:“怎麼是丟人?這都三月了,戶部的炭早就燒了,他們天天凍得面青烏的,你這是積功德,不知道多人在心裡念著你的好呢。”

松了口氣。其實也猜到戶部估計沒炭了,府裡的炭也是燒到二月末就沒了,見天氣又變壞了,才特意從莊子上又拉了幾車進府。還給李家送了些炭呢。府裡是莊子上存了炭,可戶部吃的是公家糧,務府可不會好心的給他們送炭。

用過晚膳,四爺拉著說話,從七點說到八點半,等洗漱後躺上床睡覺,他的談興還沒過,興的一塌糊塗。

最後兩人和諧了一場。興過度的四爺簡直像二十幾歲的頭小子了。

第二天,他一大早就到前頭去找兒子們了。好久沒回來,問一問弘暉幾人的功課,再重點看看弘時,這一天的時間就過去了。

留下李薇一個人把昨晚四爺說的話重點整理了一下。這些話大概他也不能跟十三爺啦,戴先生一類的人說。

Advertisement

腦補下四爺一臉激的對十三爺:“皇上我去南書房,就是我看有多人上摺子罵我的!皇上對我真好!”

這顯然不合適。

四爺說,皇上明面是誇他,賞園子和他進南書房都是在表示他支持四爺。可暗地裡呢,也提醒他多收斂一二。

從去年四爺開始領戶部,公事公辦的把各家曾經在某年月日借戶部多銀子全都查出來,然後一一錄到摺子上,一份留檔,一份送到前,一份給這個欠銀子的人。

他這樣幾乎把京裡所有人家的臉都給扇得啪啪響。皇上在江南,每天都能接到無數臣子哭罵四爺不盡人的摺子。

皇上應該也煩了,可他不能像四爺那麼無

本來扇掌的是四爺,皇上給甜棗正好。四爺也是因為領會到這個才扇人扇得上癮,可皇上好像一直半刻甜棗還給不出來——銀子還沒要回來呢。

四爺能進南書房,現在能被皇上允許進南書房的阿哥他不是第一個,但目前是唯一的一個。南書房裡的大人們都盡皆伏首。

各地奏摺送進南書房後,還要由這些大臣們照皇上的吩咐先做個區分,將皇上要馬上看的整理出來,再快馬加鞭遞到前。皇上認為沒那麼重要的,就先放著,等皇上回來再看。

三品以上,外五品以上,這些人的摺子都可以直達前。

宗親裡也有分別,這個就是照皇上對這些人的親近來說的。比如前裕親王福全和索額圖,這兩位以前的摺子,哪怕是個請安摺子,也是當天就發出去的。但自從這兩位去後,繼任的裕親王保泰就沒這份優待了。

索額圖家更是連上折的權利都失去了。要遞摺子還要拜託旁人往上遞,不然到不了南書房就‘丟了’。

四爺一進南書房,那些罵他的摺子瞬間都不見了。

昨晚上他邊說邊笑:“皇上這下可輕鬆了,摺子一下子了四五十個。”

每天都有四五十個人發摺子專門罵你啊。

李薇對四爺的不歡迎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放在現代,某一省長每天有四五十個同僚向他的上司告他的狀,這位子他還能坐得穩嗎?

他還樂呢。很擔心好嗎?

李薇小心翼翼的問他:“爺,你真的把那人借多銀子都列了個表嗎?”會不會有點過分?算是知道戶部那些人都在忙什麼了。

“是啊,還有他們當年上摺子是用什麼理由借銀子的。有家是個奉恩將軍,上折說他們家空負皇恩,一直沒能為皇上效力,老太太就不許家裡的人朝皇上求職,全家都指著一個將軍的爵位過活。結果他有天發現家裡老太太住的屋子多需要修葺,而他連給自己額娘修屋子的錢都沒有,他到自己真是辜負了祖先的威名。”

李薇聽得好玩,追問:“後面呢?”

“後面皇上就準他借銀給他額娘修屋子。他借了二萬兩。”四爺笑著說。

李薇不相信:“他是趁機想佔便宜吧?二萬兩修屋子?都能了重新蓋了。”騙傻子呢?

結果四爺居然向解釋:“他額娘是有誥命的,那老太太住的院子翻修一遍,二萬兩也就是將將夠吧。”

突然有種在網上看到過一位明星的包售價二百多萬的覺。

一個包而已……

土豪和權貴的世界理解不了。

想起這個奉恩將軍,問四爺:“爺,他上摺子求的到底是借銀……還是想求皇上給他個當當?”

四爺笑得更厲害,誇道:“變聰明了。就是這麼回事。”

這麼說皇上也壞心眼啊。人家上摺子哭求的是,皇上不想給他,就準他借銀。說起來也是皇恩,也要跪叩的。而且銀子一花就沒了,哪有當賺得多?

之前一直腦補皇上借出這麼多銀子是個大傻子,現在看人家也聰明得很。再說銀子借出去了,早晚要還的。

沉浸在皇上城府好深的歎中,忘了原來想勸四爺得饒人且饒人的初衷。

等四爺又去戶部後,聽說手段是越來越嚴苛了。

當然罵他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可與此同時,送到府上的各種孝敬卻也越來越多了。五月時,各的冰敬已經送到府裡了,每天府裡都要專門撥人收禮。張保還騰出來兩個院子當庫房,就是為了放禮

前院忙得人仰馬翻,四爺卻不在府裡,於是張保整理過後,把禮單送到了福晉和李薇這裡。們兩個一人一份。

雖然是整理過後的禮單,每天送了什麼看不出來,但估個總價,再除以天數,也能有個大概的印象。

從五月初到五月中旬,每天大概都能收一二萬銀子的禮。短短半月餘,就收了四五十萬兩。

雖然不是實銀,大多數是估算出來的價格,比如古畫、古字,除了古董外,還有送田莊的,房子的,也有送人的(張保給擋了)。當然也有直接送銀子的。

李薇想不的是,如果有銀子幹嘛不還欠銀?非要拿來送禮?

大概是欠得太多?拿來送禮一萬五千的還行,還銀子就不夠還了。

的不打送禮的,所以四爺並沒有像想像中的一樣鐵面無私,把送禮的都給拒了。他收是照收的,但也沒聽說在外頭放過誰了。

五月末,皇上沒回來。聽說直接去塞外避暑去了,京裡也熱得像三伏天。四爺還留在戶部,他都快在戶部住了一年了。李薇趁他回來時說想去莊子上住,不趁機說他一走又是半個多月。

“幹嘛不去圓明園?人帶你和孩子們去園子裡吧。”他道。

立刻殷勤的捧茶肩,他發笑。不好意思的說:“我也想去再住住圓明園啊,就是……怕不好……”

沒他帶著,不太敢去那裡住。大概是皇上賜的,有敬畏之心?

“這有什麼不好的?咱們自己家的園子。你想去,明天就人領你去。”四爺放下茶,把從背後拉過來說。

李薇不要,說:“明天你在家呢,你好不容易回來一趟。等你再去戶部了,我再帶著孩子們過去。”

四爺這話說得心甚好,道:“那也行,先人去收拾下地方,省得你去那邊了住不慣。”

於是,第二天他人領著趙全保等人先去圓明園了。總之就是先把那園子整得跟家裡似的,來往的下人和規矩都要重新教。免得那邊自持是皇上賞的,不服管教一類。

帶趙全保去圓明園的太監有個特別的名字:張起麟。

趙全保回來說的時候,就覺得這名字瑯瑯上口,特別順耳。趙全保也把他張哥哥誇上了天,說人特別和氣,長得也好,比蘇培盛小個五六歲的樣子。

奴才看,只怕這位日後會頂了蘇培盛的活呢。”趙全保道。

“不可能吧?”李薇笑道,張起麟這個名字可不是什麼有名的大太監。都沒印象。主僕私下說話不必太計較,而且從趙全保的裡,又記得四爺邊出了個得用的太監。

四爺走後,就帶著孩子們去了圓明園。弘暉和弘昐倒是都留在了府裡,說是功課不能丟。進園子是去玩的,教他們功課的戴先生進不去。弘昀也是這麼說,被他額娘鎮

他不去,弘時一看三個哥哥都不去就也不去了。

最後帶著兩個兒子和三個孩去了圓明園。一到園子裡,原本怏怏不樂的弘昀和弘時都樂瘋了。李薇也樂,了府裡那個牢籠,在這裡沒福晉也沒四爺,是老大啊。

所以人在湖邊圈了塊地方,帶著幾個孩子學游泳。

真的想游泳好多年……

府裡也有荷花池,當小格格時還盼著有天能在府裡游泳呢。可後來這個心願一直沒有達。主要是顧忌著福晉,當小格格時沒那個份,當側福晉了又要注重臉面。

園子裡就沒那麼多規矩了!

人做了很多門板一樣寬大的浮板,周圍打磨再上漆,周圍做上把手,扔到水裡後孩子們抓住,周圍再停一條船。船上都是侍候多年的趙全保等人。

穿著長袖長,除了沒穿子,渾上下遮得紋覺這樣應該沒問題了。

可這天,正和孩子們在湖裡撲騰著,一抬頭就看到湖邊站著四爺。

輕風吹過他的袍角,離太遠雖然看不清他的神,但……應該不會太高興吧?

蘇培盛了條小船過來,他上了船就往湖中心來。

孩子們先上船,把他們都給推上去後,他的船也靠過來了,船上的人紛紛跪下,見他越離越近,一個猛子潛到水下,遊到船的另一邊,想從這邊上船。

剛從水裡冒出頭,船上玉瓶冒死放下繩梯,還手來拉:“主子,快些……”話音未落,燭般跪下去了。

後水波連頭都不敢回。

半晌,後他道:“還不過來?”

怯怯的回頭,他的表倒是很平靜,手上還拿著一件薄披風。

遊過去,劃船的太監背過去,攀上船幫,他先把披風給披到上,再彎腰把從水裡給抱了出來。

從水裡出來人會陡然變重,可他還是抱得輕輕鬆松的。披風下擺浸到湖水裡,墜下來滴滴的水聲打在船底上。

到他懷裡,真的有點害怕他生氣了,小聲喚道:“爺……”

他輕輕拍拍,低頭看著笑了下,輕聲道:“回去再罵你。”

沒生氣!萬歲!

回到和孩子們暫住的天然圖畫,蘇培盛早就人準備好了熱水。他抱著一路回來,侍候的人全都回避了,屋裡的人早早的跪在下頭,額頭全都地面。

泡在沐桶裡,熱氣蒸騰下屋裡什麼都看不清了。他坐在隔著一道屏風的外頭,默默照他說的泡夠一刻鐘才許起,再進來侍候洗頭髮。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