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往事想起來只會讓人心低落。
鬱棠此生再也不願意沾染李家,就更談不上和裴家打道了。
趁這個機會給大伯母吹耳邊風:“連裴家的鋪子都燒了,我們家的就更保不住了。好在地基還在,有了機會,總能東山再起。至於說鋪子裡的貨,若是賠銀子,肯定雙倍。若是能找到買貨客商和人家好好商量商量,說不定人家願意寬限些時日,我們再重新給那客商做一批貨,或者是能賠些銀子。長興街走水,是誰也沒想到,誰也不願意的事啊!”
“話是這麼說。可延遲貨恐怕不行。”王氏聞言苦笑,道,“你是個小孩子,平時家裡也沒人跟你說。這些年來,閩南那邊的人出海賺了大錢,杭州城裡的人就心了,有本錢有本事的,就一家出一條船,帶了綢、茶葉、瓷之類的組船隊出海做生意。沒那麼多錢的,就拿了茶葉、綢等貨出海。向我們家訂漆的,就是要出海做生意的。船隊已經定下了出海的日子,若是他到期拿不出參的貨,這生意就黃了。他可不得向我們要雙倍的賠償。”
前世的鬱棠的確不知道這件事,但這世的鬱棠是知道的。
李家在臨安城算是新貴。
他們家從前也有錢,但上面還有個裴家,他們家就有些不夠看了。據說往上數三代,李家年年大年初一的時候都要去給裴家拜年的。直到李家的老太爺,也就是李端、李竣家的祖父考中了舉人,他們的父親又中了進士,還和裴家的二老爺是同年,這才慢慢地站直了腰桿。年年的大年初一去給裴家拜年的時候,李家的人能坐在裴家的大堂裡喝杯茶了。
也因為如此,李家雖然顯貴了,卻沒有辦法利用手中的權力擴大自家的產業――臨安城的山山水水也好,街道商鋪也好,多是裴家的,流落在外的原來就,誰家會沒事賣祖業?就算是賣祖業,大家也都習慣賣給裴家。
李家難道還敢和裴家爭不。
可想要在場上走得遠,就不能貪,就得打點上司。這兩樣都要銀子。李家想要更多的銀子,就隻能把眼放在外面。
一來二去,李家就做起了出海的生意。
當然,出海是有風險的,遇到了海上風暴,往往會本無歸。杭州城裡很多人家就是因此而破產。李家的運氣卻不錯,十次有九次投的船隊都會平安歸來,端著李竣的牌位嫁過去之後,李家開始暴富。李峻的母親誇有旺夫命,李端也因此對更加糾纏了。
可笑李竣墜馬亡的時候,李峻的母親卻指著的鼻子罵是“狐貍”,說紅禍水……
往事提起來全是心酸。
鬱棠忙把這些過往都在心底,繼續和大伯母說鋪子裡的事:“那能不能找那客商商量著由我們家出面,幫他保質保量地買一批貨?”
王氏聽了看著鬱棠的眼睛一亮,道:“你倒和我想一塊兒去了。”
如同找到了知己般開始吐槽丈夫:“你大伯父不答應。說鬱家百年老字號,不要說臨安了,就是整個杭州城裡也沒誰家的手藝比得過鬱家。用次貨冒充好貨,這種事他乾不出來。
“你大堂兄就說了,江西那邊有幾家百年老字號的漆貨,東西也不比我們家差,若是你大伯父擔心讓那客商吃虧,親自去那邊一趟,盯著別人家出貨就是了。你大伯父又覺得江西那邊的貨比我們家賣得便宜,這件事要是被別人知道了,鬱家百年聲譽就會毀於一旦,
那些商戶為了蠅頭小利,寧願舍近求遠也會去江西訂貨,到時候我們家沒了名聲不說,還會白白給江西那邊的漆貨鋪子找了買家。” 鬱棠是知道大伯父做生意有些執拗的,不然他上輩子也不會因此在生意上和大堂兄有了分歧,可沒有想到大伯父會這麼執拗。
道:“那您不妨讓大伯父去杭州城走一趟。我聽說那些海上生意最喜歡的是茶葉、瓷和綢,漆、錫都要得。有人知道江西那邊的鋪子手藝不比我們家差,價錢也比我們家低,可過去一趟風險不小,貨出了什麼問題也不好退換,就算是讓給他們又何妨?”
王氏直點頭,心裡的算盤卻打得劈啪響。
這話兒子也曾經說過,可丈夫太固執,聽不進去。但若是這話由二叔來說,肯定又不一樣了。
王氏就心心念念地盼著鬱棠的父親鬱文早點回來。
鬱棠從十年後回來,年紀閱歷在那裡,遇事原本就比十五歲的小姑娘淡定從容,何況該發生的事都已經發生了,著急上火也沒有用,的心態就更好了。
如大伯母所願,在家裡呆了一天,之後又跟著王婆子學做雪花。
和前世不一樣的是,前世花了兩天的功夫才學會做這個點心,這輩子因有上輩子的經驗,上手很快不說,還多做兩鍋雪花讓陳婆子送給了街坊鄰居――前世,家出事,街坊鄰居多有幫襯,一直記著,心存激。
等到父親鬱文回家,已經是四天后了。
鬱棠剛幫母親洗了頭髮,坐在庭院裡幫母親通頭。
陳婆子一面給陳氏打著扇,一面誇獎鬱棠:“您看大小姐,多懂事,多孝順啊!您以後就等著大小姐和姑爺的福好了!”
陳氏呵呵地笑。
清瘦蒼白的面孔流出些許愧疚。
鬱棠的婚事不順,是因為他們家想招婿。
前世的鬱棠對自己的婚事沒有什麼想法,一切都由父母做主。可經歷了前世的那些事才知道,若是能招贅,守在父母邊,就是莫大的幸運和福氣了。
看到母親這樣的疚,撒般靠在了母親的肩頭,道:“我要找個漂亮的,不要像隔壁阿姐似的,嫁個矮銼子!”
這是鬱棠第一次在母親面前表現出自己對婚姻的想法。
陳氏不由大喜,小心地問:“那,那你願意招婿?”
“願意啊!”鬱棠主積極地參與道,“招婿在家裡,我就能一輩子陪著姆媽和阿爹了,家裡的事都是我說了算。我為什麼不願意招婿啊?”
陳氏見說得真實意,立刻高興起來,把鬱棠拉到的面前,語重心長地對道:“你放心,姆媽和阿爹一定幫你好好看著,不會讓我們家阿棠吃虧的,不會委屈了我們家阿棠的。”
鬱棠重重地點頭。
陳婆子看著氣氛好,跟著湊趣:“太太可別忘了,要挑個漂亮的。我們家大小姐喜歡漂亮的。”
反正不指丈夫有多大的出息,當然是要挑個順眼的。
鬱棠再次點頭:“姆媽要記得!還要長得高,聽話。”
陳氏看一副無知無畏的模樣,笑出聲來。
一文士w的鬱文就是在這笑聲中走了進來:“母倆在說什麼呢?這麼高興!也說給我聽聽唄!”
“相公!”陳氏的眼睛都亮了。
鬱文的目也是直直地落在了陳氏的上。
“幾天不見,你怎麼又清減了。”他關切又有些心疼地問陳氏,“是不是阿棠在家裡又鬧騰了?還是這些日子太熱,你又吃不下東西?要不我讓人去街上買些冰回來,讓陳婆子給你煮點綠豆水?”
“不用,不用!”陳氏笑瞇瞇地道,上上下下地打量著鬱文,生怕他出門了磨難似的,“濟民堂的劉大夫不是說了,我這病,不得涼。你怎麼還慫恿著我吃冰。”
鬱文嘿嘿地笑,道:“我這不是覺得能讓你松快一刻是一刻嗎?”
這就是父親的格。
人很好,真誠、樂觀、大方、善良、幽默……什麼事都大大咧咧,著幾分不以為意,隨遇而安。小的時候一心隻用功讀書,長大了,就依靠自家的哥哥幫著打點庶務,好不容易考中了秀才,覺得讀書太辛苦,就不讀了。
不遇到事還好,遇到事,隻怕是有些經不住。
鬱棠在心裡歎氣,上前給父親行禮。
鬱文這才注意到自家的閨,有些心虛地道:“阿棠, 這些日子阿爹不在家,你有沒有頑皮?有沒有聽你姆媽的話?”
鬱棠經歷兩世,都很喜歡父親待母親好。
嗔道:“您答應我的茯苓呢?我還等著做茯苓膏呢!”
鬱文聽說家裡的鋪子被燒了,差點急瘋了,哪裡還記得茯苓?
他語塞。
鬱棠在心裡又歎了一口氣。
父親為了不讓母親擔心,哪次出門回家不是鮮靚麗的?所以們都沒有注意到父親的心焦。
這些年,鋪子裡的收益全給了母親吃藥,父親知道長興街走水,心裡不知道怎麼煎熬,忘記了給的禮也是理之中的事。
前世的,和阿爹大吵了一架,後來阿爹陪去山外山吃了頓好的,這才罷休。今生的,隻想怎樣為父母困。
“阿爹說話不算數。”鬱棠科打諢,推著父親往書房去,“我要阿爹藏的那枚青田玉籽料。”
鬱文割似的心疼,一邊被兒推搡著走,一邊和兒討價還價:“我把那方荷葉滴水的硯臺給你好不好?或者是上次你說好的那盒狼毫的筆?”
“哼!”鬱棠不滿地道,“我才不會上當呢!就要那枚青田玉,我要雕個印章,像阿爹那樣,掛在腰間。”
鬱文道:“男子才把印章掛在腰間,你是孩子,掛三事。我給你打副金三事①好不好?”
家裡都快沒銀子給姆媽買藥了,阿爹還準備給打副金三事。
鬱棠冷哼。
陳氏笑得直不起腰來。
父倆推推搡搡進了書房。
前世助夫登基,卻被堂姐、夫君利用殆盡,剜心而死。 含恨重生,回到大婚之前。 出嫁中途被新郎拒婚、羞辱——不卑不亢! 大婚當日被前夫渣男登門求娶——熱嘲冷諷:走錯門! 保家人、鬥渣叔、坑前夫、虐堂姐! 今生夫婿換人做,誓將堂姐渣夫踐踩入泥。 購神駒,添頭美女是個比女人還美的男人。 說好了是人情投資,怎麼把自己當本錢,投入他榻上? *一支帝凰簽,一句高僧預言“帝凰現天下安”, 風雲起,亂世至。 他摟著她,吸著她指尖的血為己解毒治病,一臉得瑟: “阿蘅,他們尋錯帝凰女了?” “他們不找錯,怎會偏宜你?” 他抱得更緊,使出美男三十六計……
宋清藍一睜眼,竟然穿成了正在生孩子的產婦。窮困潦倒,水盡糧絕,祖母重病臥床。還有四個弟弟和雙胞胎嬰兒要養。宋清藍擼起袖子開始賣煎餅果子,走上了發家致富的道路。大弟弟成了知名的皇商,二弟弟封了鎮遠大將軍,三弟弟考了狀元做高官,四弟弟瀟灑仗義過一生。就在宋清藍覺得自己終于可以松口氣當條咸魚了的時候,她那戰死沙場的丈夫卻回來了。還望著她深情款款的道:“娘子,再多給為夫生幾個孩子吧。”
顏家一夜之間泯於大火,獨留下個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顏婧兒。於是,她只好收拾包袱去上京投奔自己的未婚夫婿。 顧景塵剛下朝回到府上,就見個小姑娘嬌嬌氣氣地坐在椅子上抹淚。 顧景塵:“這是......” 管家道:“說是您未過門的妻子。” 顧景塵:? 小姑娘哭得眼眶紅腫,拿一雙靈動如鹿的眼怯怯看他。 沉默片刻,顧景塵淡淡點頭,那就先養着吧。 * 上京的貴女們都知道顧丞相有個年幼的異姓妹妹,於是爭相討好,使得顏婧兒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各種宴會上的寵兒。直到那年宮宴,顧丞相牽着她的手入席,有人驚詫不解。 顧景塵:“這是我未過門的妻子。” 貴女們:??? 小劇場一: 爲了讓她上學方便,每天送去的路上,顧景塵都交代得好好的:“若是有人問起,你就說我是哥哥。” 顏婧兒乖巧點頭:“好。” 有一天,顧景塵下職,順道去接人下學,看見個小郎君拿零嘴哄他小未婚妻。 小郎君問:“這人是誰?” 顏婧兒笑得眉眼彎彎:“是我哥哥。” 小郎君正色,恭敬地喊:“哥哥好。” 顧景塵:...... 小劇場二: 顏婧兒考試前臨時抱佛腳,抱到了顧景塵這裏。 “夫君,這題我不懂你給我講講——” 她推開門,見書房裏許多官員在議事。 顧景塵捏了捏眉心,無奈揮退衆人:“今日就議到這,諸位大人先回。” 次日,下人們交頭接耳:“聽說丞相大人給夫人補課到天亮,還打夫人手板心,夫人都哭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