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你在造局撈了一筆?”
當天晚上,在凝香宮的飯桌上,魏天子也不知有意還是無意地提起了此事。
趙弘潤聽了後直翻白眼,無語地了一眼他父皇,沒好氣地說道:“撈?隻是一筆公平的易而已。”
“公平的易?”魏天子咽下口中的食,似笑非笑地說道:“一個鐵質模就要了造局五萬兩?”
“本來是十萬一個模的。”趙弘潤著重強調道:“半價出售給造局,那是看在父皇的麵子上。……唔,也是看在充當掮客的公公的麵子上。”說到這裏,他回頭瞧了一眼躬站在旁邊的大太監憲。
後者滿臉笑容地點了點頭。
“你還有理了?”魏天子聞言古怪地說道:“據朕所知,那鐵模你冶造局一天便可鑄造一座……期間鐵礦等料的花費,哪怕算上工匠們的酬金,也是微不足道。”
旁邊,趙弘潤的弟弟趙弘宣聽得兩眼瞪直,幾番想,然而沈淑妃卻搖了搖頭,示意他莫要。畢竟魏天子與趙弘潤在飯桌上談論一些不打的朝中之事,是他們父子如今增進的最常用途徑。
反過來說,如果沒有那些話題的話,這對父子倆恐怕也就沒什麽事可聊了,這是當代父子的通病。
“話可不能這麽說。”趙弘潤用碗接過他母妃沈淑妃用筷子遞過來的紅燒,神略有些自豪地說道:“我冶造局所采用的新工藝,一座模一個時辰可製蠟燭四百支,一日保守估計四千支蠟燭。……若采用原來的舊工藝,製作四千支蠟燭需要多久?又需要多人力?”說到這裏,他瞥了一眼魏天子,輕哼著說道:“一座模十萬兩,這一點也不貴。”
“話雖如此……”魏天子似乎還不能接這種說法,搖搖頭說道:“冶造局單憑一些礦石就賺了一大筆錢……”
“嘿!”趙弘潤聞言樂了,在搖搖頭後正說道:“的確。那些鐵礦等料是便宜,可父皇想過沒有,造局為何要向兒臣的冶造局購買?”
魏天子抬起頭來著兒子,眼神顯而易見:你說。
“技!”趙弘潤並沒有賣關子的意思。毫不客氣地說道:“是因為造局不備打造那鐵模的技!……我冶造局打造地出來,而造局辦不到,這就是兒臣為何賣十萬的原因!……那些鐵礦石是有價,而打造鐵模的工藝無價!”
魏天子被兒子這簡單直白的解釋給說服了,苦笑著搖了搖頭。
但在心裏。他並不否認他兒子說得很對,這天底下的商賈之事,影響價格的不就是『有無』兩字麽?你沒有的東西,我自然賣地貴,以稀為貴嘛。
不過,對於新工藝製作蠟燭的速度,魏天子還是抱持著一些猜疑,畢竟侍監呈上來的數額實在太嚇人了,仿佛昨日全國上下包括虞部在的蠟燭工坊,他們所製作出來的蠟燭。今日冶造局單憑那幾百號人便可以包辦,不得不說這是一件很難令人信服的事。
“日後你冶造局,就打算賣蠟燭維持生計了?”
“怎麽可能?”趙弘潤撇了撇,毫不在意地說道:“兒臣將這件事丟給虞部了。”
“丟……真丟給虞部了?”魏天子聞言顯然是吃了一驚,在旁,大太監公公很是無辜地了一眼天子,因為他早就將這件事上報了天子,隻不過魏天子當時沒信而已。
“當然是真的。”趙弘潤詫異地著魏天子,語氣古怪地說道:“兒臣之所以想弄蠟燭,無非就是為了掙錢。為我冶造局籌集經費,最終目的仍然是為了提高冶造局的工藝!……若是見賣蠟燭掙錢就局裏的工匠們去製蠟燭,這不是本末倒置了麽?”
魏天子聽聞此言後更是心中驚訝,想了想後問道:“你不會白白送給虞部的。你與虞部談妥了?”
“啊,談妥了。”趙弘潤一邊用筷子飯,一邊含糊地說道:“日後所有蠟燭的製作、出售,皆有虞部接手,不過,每一支蠟燭要打上我冶造局的標記。至於利潤嘛……均分!”
魏天子聞言略估算了一番,他發現,即便算上本與運輸的花費,虞部的總利潤亦差不多有三,在如此龐大的蠟燭產量麵前,這三利潤,絕對是戶部都會眼紅的利潤。
“借由什麽途徑出售?”魏天子晦地問道。
仿佛是看穿了父皇的心思,趙弘潤一邊咀嚼一邊說道:“放心,虞部司郎周培大人會跟倉部去談的……他會給倉部一分利的。”
話剛說到這,他就被他母妃沈淑妃輕輕敲了一下腦袋:咽下口中飯食再說話!
『這小子,看來並不是不懂人世故……』
魏天子微微有些慨,他原以為他兒子會吃獨食,沒想到,他兒子卻將那掙錢的路子給了虞部,將銷售給了戶部,似這等利潤均沾的做法,不可否認才是上位者應有的量。
是的,不貪心,懂得放利給手底下的人,使得更多的人心甘願地追隨自己,這才是上位者應當懂得的道理。
吃獨食的人,往往過不長,哪怕地位崇高如一國的君王,亦是如此。
而在這方麵,魏天子對趙弘潤這個兒子很滿意。
不過話說回來,事實上除了趙弘潤以外,魏天子其餘幾個兒子,也皆不是注重錢財的人,這可能與這些皇子們從小所到的教育有關。
“你接下來打算做什麽?”魏天子好奇問道:“你工部營建司翻新了冶造局的工坊,又請他們在城外造了好幾座地爐,是準備大幹一場麽?”
趙弘潤本想幾句吊吊他父皇的胃口,憾的是剛抬頭,就瞧見沈淑妃神有些不善地看著他,顯然是不喜歡他一邊吃飯一邊說話,遂識相地閉上了:“。”
魏天子一聽心中不滿意,正要細問,這時,沈淑妃將一筷子菜夾到他碗裏。笑眯眯地說道:“陛下,多吃些菜。”
魏天子頓時就懂了,滿臉憾地不再說話。
還別說,隨著這一家四口的關係愈加和睦。沈淑妃在這個小家庭的地位也變得愈來愈高,至在飯桌上,這個溫的人可以左右大魏天子與大魏肅王的心意。
待吃完了晚飯,宮小桃奉上茶水,一家人又聊了些不關乎國家大事的事。比如,聊一聊趙弘潤他六哥趙弘昭的生母烏貴嬪的事。
畢竟趙弘潤親口向趙弘昭保證,會盡量去關照其母妃。
這裏所說的關照,當然不是關照別的,畢竟烏貴嬪在宮的地位比沈淑妃還要高。
不過話說回來,這也隻是曾經,正所謂母憑子貴,當初趙弘昭在大梁的時候,烏貴嬪在宮的地位與威的確很高,甚至不乏有人將其餘皇後相提並論。盡管烏貴嬪對國母的位子並沒有什麽興趣。
而如今兒子趙弘昭遠赴齊國,烏貴嬪在宮的地位不免也到了些影響,因此,趙弘潤前些日子曾托他的母妃沈淑妃,代他到梅宮去與烏貴嬪多聊聊。
一來是沈淑妃與烏貴嬪格相似,應該會為相當默契的聊友,二來嘛,趙弘潤也是想讓宮某些不安分的人想想清楚,即便大梁汴京宮如今沒有了麒麟兒趙弘昭,但還有他肅王趙弘潤在。
畢竟說到底。盡管烏貴嬪對國母的位置沒什麽興趣,但是相信卻有不人對『貴嬪』的位置頗興趣,而趙弘潤要做的,便是震懾住那幫他父皇的人。履行他對他六哥趙弘昭的承諾。
“烏貴嬪呀……說起來,陛下,臣妾想帶著烏貴嬪到宮外散散心,不知……”
可能是想到了什麽,沈淑妃罕見地向魏天子懇求道。
不得不說,魏天子十分了解沈淑妃的子。因為子向來不佳的關係,很會步出凝香宮,更別說什麽到宮外去散心,很顯然,之所以提這個請求,那是為烏貴嬪所提的。
畢竟兒子遠赴齊國,作為母親的烏貴嬪,怎麽可能會釋懷呢?
『真是個好人。』
魏天子在心中讚歎了幾句,點點頭說道:“回頭朕知會衛,衛喬裝假扮一般百姓,保護妃與烏貴嬪到城外散散心。”說到這裏,他好似想到了什麽,掌說道:“對了,弘潤,你的肅王差不多也翻新完畢了吧,正好帶你娘與烏姨去瞅瞅。”
『……』
趙弘潤聞言愣了愣,旋即麵無表地看著魏天子,頗有些咬牙切齒的意思:哪壺不開提哪壺!
不過這次,趙弘潤倒是誤會他父皇了,畢竟魏天子這回倒還真是隨口一說,直到話說出口,他這才想到什麽,於是乎饒有興致地看著他兒子在其母妃笑眯眯的目下戰戰兢兢。
“潤兒,你似乎不大願為娘去你肅王府坐坐,既然如此,那為娘就不去了……”
『擒故縱……哥,你自求多福吧。』
趙弘宣用憐憫的目瞥了一眼自己哥哥,識相地端著茶杯走開了,他可不希被波及。
“哪……哪能呢!”
麵對著沈淑妃故意裝出來的失落之,即便趙弘潤心知肚明,也隻得乖乖就範:“母妃想要去兒子的肅王府瞅瞅,那是兒子的福分……”
“那就這麽說定了哦?”在魏天子與趙弘宣幸災樂禍的觀下,沈淑妃笑眯眯地趁機決定了此事。
“好……好。”
趙弘潤隻能著頭皮點頭答應,同時在心中暗暗嘀咕,要知道,早已預定住到他肅王府的人可不。
“順便,為娘也見見那位蘇姑娘。”
正所謂知子莫若母,沈淑妃一句話就讓趙弘潤覺有些心驚跳。(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大魏宮廷》還不錯的話,請粘以下網址分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b/2/2526/)
“我這一輩子想過的是一紙一筆,不驚不擾;一茶一酒,不慮不思這樣的閒淡日子!” “可命運之手卻讓我一步一步的從百花鎮那地方走了出來,走入了大辰的京都,走到了這廟堂之上,那麼我總得給這個國家和這個國家的人民做點什麼。” “我所希望的是能夠在有生之年為這個國家和這個民族凝聚一道魂!” “當然,首先要做的是解決他們的溫飽問題。” 扶貧幹部許小閒帶著四顆土豆一粒玉米穿越到了風雨飄搖的大辰王朝,數年之後再觀天下,唯大辰風景獨好。
趙定 一朝穿越到的大乾,成為大乾戍邊的燕王。 胸無大誌的他並不想稱霸天下,也不想當皇帝,怕死的太快,隻想在封地裏麵當個逍遙自在的土皇帝。 沒事遛遛狗,養養花,調戲調戲侍女,順帶著弄點連珠弩,神機大炮護護身。 一邊上書朝廷和朝廷哭窮,一邊建設封地。 於是乎,八年之後。 大乾邊疆外,一座座塔樓平地而起,一架架神機大炮立在城頭。 三十米高的混凝土城牆,八架馬車並排的超長戰時要道。 底下無數密網橫行。 眼看著封地固若金湯了。 趙定終於心滿意足的收手了。 也就在此時,皇帝來了。 皇帝:好家夥,我讓你戍邊,你給我建成戰爭堡壘了?還有你給我哭窮,但倉庫裏那比國庫還多的銀子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