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 將軍老矣
「賣報,賣報!宗室離婚司,再添醜聞。」
嘎吱,房門打開。
「小孩,給我一份報。」
「我這也來一份。」
一大早,報就開始在京城大街小巷賣。
坊市,家家戶戶打開房門,問報買報。
「離婚司還沒打完嗎?上次看報紙,說是辦了手續。怎麼又鬧出是非來?」
眾人好奇,紛紛翻到頭版頭條。
果不其然,離了婚的兩口子又開始打司。
「嘖嘖,這人真夠狠心的,竟然將府中家當全都搬空。連張床榻都沒剩下,這一大家子人怎麼睡嘛。總不能睡下人的床榻。」
「人用自己的嫁妝置辦的家當,憑什麼不能搬走!有本事拿公中的錢置辦家當啊,就怕一文錢都拿不出來。」
「人心不古啊!兩夫妻過了大半輩子,什麼矛盾不能解決,非得鬧離婚。還鬧到人盡皆知。丟人哦!」
「真是丟人現眼!這個男人也是窩囊,虧他以前還是王爺,竟然還為了幾件家同人打司,真不怕丟人。」
「臉面哪有錢財重要!就一閒散宗室,要不要面子也沒關係。」
「都說宗室過得跟花子似的,可你們看報紙上刊登的容,是一棟宅子就價值幾十萬兩。我都願做這樣的花子。」
「是有房子有什麼用。吃飯養宅子養小妾子下人,出門應酬際,哪樣不花錢。難不還能指一棟空的宅子吃飯嗎?再說了,你沒看到報紙上寫啊,他們這個家,以前都是靠人拿嫁妝銀子養家。如今兩口子離婚,我倒是好奇,這位曾經的王爺,要拿什麼養家。」
「就算沒錢養家,也不能這娘們的閒氣。男子漢大丈夫,倒驢不倒架!面子得繃住了!」
「等沒錢吃飯的時候,我倒是要看看如何將面子繃住。」
「你們就是閒心!宗室,有府供養。還怕沒飯吃嗎?」
「飯是有的吃,就是沒錢花!出門口袋空空,臊得慌!」
「說的也是。男人口袋沒錢,心裡頭不踏實。」
「難道人口袋沒錢,心裡頭就踏實嗎?要我說,無論男人人,口袋沒錢,都不踏實。」
「這話有理!」
京城小民看熱鬧,熱地加這場離婚司的討論。
讀書人,尤其是京們,卻格外生氣。
「《大周生活秀》是越來越沒有底線,正經事不報導,整日逮著兩口子離婚,大書特書。真是臭不可聞!」
「黃去病這人啊,真不行!虧他也算半個宗室,天天報導離婚司,他就怕宗室臉面被丟嗎?」
「哈哈哈,這話好笑。宗室哪有臉面可言!也就這幾年,靠著宗室學堂管教,宗室年輕一代有了點長進。你看老的一輩,還是以前的德行,什麼臉面,都是一群癩皮狗。」
「慎言,慎言!雖然我們都清楚宗室是一副什麼德行,可也不能毫無顧忌地說出口。」
「生活秀墮落,在意料之中。這種沒節的報導,也不是第一回。真正令人痛心疾首的是《山河書院報》,竟然也跟著湊熱鬧,報導什麼離婚。更過分的是,竟然在報紙上普及夫妻離婚的律法程序。他們想幹什麼?難道是想鼓勵小民鬧離婚嗎?此舉實在是用心歹毒!」
「言之有理。生活秀上面的報導,當個樂子看,沒人會放在心上。可是《山河書院報》的文章,就必須嚴肅對待。如果書院報果真有鼓勵小民鬧離婚的嫌疑,決不能縱容!」
「說的有理!此事決不能縱容。」
「參《山河書院報》一本!這事不給個說法,不算完。」
一群員鬧了起來,事就不再是小事。
《山河書院報》導向有問題,此事可大可小。
史們在早朝上唾沫橫飛,抨擊報業司,抨擊山河書院,抨擊禮部。
禮部理應管束天下書院。
很顯然,禮部沒有盡到責任。
禮部尚書:MMP,此乃無妄之災!
他招誰惹誰了,站在金鑾殿上,突然就被史臺噴了個狗淋頭。
氣煞人也。
比皮子,禮部可從未虛過誰。
於是乎,禮部同史臺吵了起來。
雙方你來我往,帽子鞋齊飛,鬧得金鑾殿跟個菜市場似的。
吵到最後,突然醒悟過來,他們幹什麼吵的。
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分明是坐在龍椅上的皇帝陛下。
劉詔呵呵冷笑。
你們吵架,關朕屁事!
朕看熱鬧正看得津津有味,幹什麼突然將矛頭對準朕!
「陛下此言差矣!山河書院乃皇后娘娘創辦,卻不肯讓禮部接管,不準禮部手書院大小事。如今《山河書院報》妖言眾,陛下和皇后娘娘夫妻一,陛下就該擔起責任。」
「妖言眾?朕怎麼沒看到。朕只看到一群朝廷命不顧統,猶如市井潑婦吵打架。這金鑾殿啊,應該改名皇城菜市場才對。」
禮部和史臺員,紛紛低下頭。
有點丟臉。
劉詔呵呵冷笑,「能懂得恥,也算有救。至於《山河書院報》,責令報業司督促報社整改。讀書人寫文章,得注意分寸啊!因為挑刺的人,都是你們同行!」
撂下這句挑撥離間的話,劉詔果斷退朝。
朝堂上,暗流湧。
雖然皇帝劉詔的話不好聽,但他說的是實話。
歷來挑刺的人,都是讀書人的同行。
至於帝王的態度,讀書人自個不挑刺,皇帝也不會注意那麼多。
……
報業司接到命令,前往《山河書院報》調查。
然後,京城各大報紙,不再報導兩口子離婚司,而是槍口一致對準朝堂員,噗噗噗,發猛烈攻擊。
讀書人罵人,那都不罵人,那就顯擺才華和知識積累。
你說他罵人,他一個髒字都沒有。
只看到引經據典,各種明朝暗諷。
各種點名不點名辱罵。
朝臣憤怒了!
不是只有你們有文化,本一樣有文化。
洋洋灑灑,反駁文章很快出爐。
結果沒有報紙肯刊登員們的文章。
MMP,欺人太甚!
你們有報紙了不起啊!
京城的報紙不肯刊登,就找外地的報紙。
江南報業樂瘋了。
他們早就想進軍京城市場,奈何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
這次,真是天賜良機。
隨著京城人口越來越多,越來越富庶。京城一地,也了各大商家必爭之地。
什麼江南商行,嶺南商行,西南商行,海外聯合商行,北方商行,西北商行,甚至還有新立的西涼商行……
以及京城本土商行。
這麼多商行,在京城這片大地上競爭。
絕對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報業也是競爭的一個點。
江南報業搶得先機,一天時間,就在報業司註冊立了江南報,登記了江南報業辦公地點。
各挖人,加班加點,給足銀錢,開足馬力。
熬夜一晚上,第二天,新鮮出爐的《江南報》登上了京城市場。
第一場仗,就是和京城報業打擂臺。
為了打贏這場仗,江南商會斥巨資支持,各種造勢。
報,報攤,這都是小意思。
請戲班子,說書人,甚至青樓楚館,全都加了這場浩大的宣傳攻勢中。
新出爐地《江南報》,像是一場狂風,席捲著京城報業市場。
後來,有人把這件事稱之為「江南速度」。
藉著《江南報》這個平臺,員同京城報業打起了口水仗。
顧玖不關心口水仗,很好奇《江南報》這波宣傳攻勢,這波出刊速度。
「肯定有高人指點!厲害了!」
「不愧是江南商會,敢想別人不敢想之事,敢做別人不敢做之事。膽大快速,捨得砸銀子,有魄力。」
顧玖對江南商會不吝嗇讚之詞。
當年,楊季整頓江南場,江南商會到波及,萎靡了很長一段時間。
沒想到,轉眼江南商會又爬了起來。而且果斷調整策略,放棄國土地利潤,跟著大勢走,到海外圈地盤,種糧食開礦,而且已經初見效。
據海外行營的報告,海外生意做得最紅火的就是江南商會。
汝公主佔據數個城池,同江南商會也開展了深合作。
顧玖想了想,吩咐下去,「明年辦一場天下商會洽談會。汝也該從海外回來了。」
「娘娘想念公主,公主也一定想念娘娘!明年公主一定會回來的。」
「本宮擔心在外面玩野了,樂不思蜀,不想回京。」
「哪能呢!這裡畢竟是公主殿下的家,自然會惦記著。而且公主府已經修繕完畢,汝公主應該也想看一看自己的府邸。」
顧玖笑了起來。
汝公主的府邸,顧玖私下裡補了一部分銀錢,修得奐,不於齊王府。
另外,還替二皇子劉衡,三皇子劉衠準備了府邸,都是按照親王爵的格局修繕。
賬目一半走府,一半走的私庫。
甚至連用作修養的別院,也替孩子們準備好了。
為此,劉詔時常抱怨,「你就是太寵他們!我們應該學父皇,修什麼宅院,直接給一筆錢打發了事。」
渾渾噩噩過了十四年的唐婉月一覺醒來,撥算盤,開鋪子,手撕偽善養父母,一躍成為京城女首富。那位曾經拒絕她的男人成了當今皇帝,竟日日粘著她。唐婉月氣,“當皇帝這麼閒嗎?”“不閒。朕來解決國家大事。朕後繼無人,缺個太子。你可願和我生?”唐婉月怒指自己,“我……生。”某男人堵了她的嘴,將人扛上了肩,直奔皇宮。“既然你同意了,其餘的話不用多說。”——————當女主不想談戀愛,隻想發展事業後,那個狗男人居然開始耍流氓!超級超級富的女主在線求助:“皇帝綁架良家好姑娘去哪裡狀告有用?我有錢。很多錢。超級多的錢。”
關於誰又在妄議本宮: 薑貝錦天生沒有很大的抱負,心想安靜做個絕色美人就好。 不料,總有人看上她, 王爺:“此人貌美,實屬細作之貌。買她入府,好好養著!” 後妃:“你是個聰明人,陪我玩宮鬥,送你個妃位可好?” 皇上:“夫人與眾不同,可以做國母,王室中缺個夫人生的皇兒。” 薑貝錦也很是無奈,“果然美麗有罪。” 不過這皇後當久了也很是無聊, 這回我不要你們說我可以,我要我可以,“別吵吵,本宮這回想當女君。” 她聽聞鄰國國君,已是高壽但膝下子嗣不多,無須和他熬長生,便能輕易奪他祖傳江山。 不料自己那黏人夫君也跟了來,他這回是要追妻? 那麼這回我定要好好整蠱他,失憶、刺殺、下毒…… 一切狗血劇情來一套!總要讓你追妻之路不平坦。 …… 【小劇場】 鄭國朝臣近日聽聞宮中新晉的小嬌妃居然懷孕了? 大臣:“皇貴妃許是私亂宮闈,背著皇上偷漢子。” 鄭王氣道:“你們是覺得是朕不行?” 小嬌妃:“父皇,確實不是您的。” 鄭王溫柔笑道:“皇兒,是父皇方才急了些。” 群臣震驚臉,皇貴妃方才喊皇上……父皇? 鄭王:“不過皇兒,你背著朕偷了哪個漢子?” “不對,是哪隻豬拱了朕的皇兒?” 小嬌妃指著一個太監,軟聲道,“是他……” 群臣紛紛不說話了,一臉吃瓜模樣,心中想著,“你們皇室真會玩。”
薛綰妤遠嫁京城鎮遠侯府,新婚第三天,邊關告急,她的夫君義不容辭去了戰場,臨走前還順走了她的一件小衣。 三月未有音訊傳回,遠嫁新婦在府中受到刁難,薛綰妤不受這氣,瞞下自己懷孕的事情,帶着嫁妝揚長離去。 九月懷胎,生了個白白嫩嫩的女兒,隨了她的姓氏胖乎乎地養到四歲,開始纏着她要爹。 她給京城寄去一封和離書,捏捏閨女的小臉蛋,領着她上街相看。 小丫頭指着棗騮馬上一個高大俊美的男人:孃親,我要他做我的爹爹。 她趁女兒不注意,偷偷與男人約定:一千兩,演我女兒的爹。 * 謝晏川在邊關生挺了五年,夜裏難寐時,要捏着那小衣才能入睡。 終於平復戰亂,他揣着那被磋磨得不成樣子的小衣回京,孰料新婚妻子早已離開,母親拿着對方寄來的和離書,喜上眉梢,要給他張羅新的親事。 他揣着那和離書去了清州,喧嚷的長街之上,她含羞帶怯喚住了他,問他可不可以演她女兒的爹? 謝晏川眯了眯眼眸:很好,才五年,就將他忘乾淨了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