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首輔嬌娘 八百二十三 國君的悔恨

《首輔嬌娘》 八百二十三 國君的悔恨

蕭珩的猜測在接下來的日子得到了證實。

八月中旬,天山關傳來了晉國大軍東上的消息。

兩日后,燕門關也傳來了梁國大軍東上的消息。

韓家人與南宮家的人還在路上,沒那麼快抵達邊關,他們應當是通過心腹與邊關守將聯絡的。

天山關是由韓家的兵力駐守,而燕門關則是由南宮家的兵力駐守,雖說也有其余的將領,可主將是這兩家的心腹,幾乎是八百里加急報一到,兩家的兵力便迅速掃清障礙,控制了邊關的形勢。

報傳到大燕盛都時,國君氣得將書房的硯臺都砸了!

一屋子太監宮嚇得嘩啦啦跪了一地。

張德全也大氣都不敢出一下。

誰能料到抓了韓氏,囚了太子,竟然還能發生兩大世家聯手謀反的事?

要說他們可比當年的軒轅家囂張多了。

軒轅家可不是在自己犯罪,怕被捉拿的況下造反的。

是得知了國君與晉、梁兩國暗地里達的協議才決定起兵造反的。

當時的書房里只有國君與軒轅厲,以及伺候茶水的張德全。

張德全至今回憶起軒轅厲義憤填膺的話,仍覺著振聾發聵。

軒轅厲說:“上,你真以為軒轅家是你最大的威脅嗎?你為了除掉軒轅家,不惜與虎謀皮!總有一天你會后悔的!”

時隔十六年,軒轅厲的話終于應驗。

晉、梁兩國的野心再也無遮掩,只是如今的大燕已沒了軒轅家的百萬雄師,又要拿什麼去與兩大上國的兵力對抗?

更別說還有韓家與南宮家還帶走了近乎一半的兵力!

這場仗要怎麼打?

它還有什麼勝算!

如果軒轅厲還活著,軒轅家的兒郎也全都還在世上,興許能打出一場以勝多的仗。

Advertisement

可,他們全都戰死了啊。

自從韓氏出自己的真面目,國君便沒有一日沒在悔恨中度過,不論是憂還是外患,只要軒轅家在,便不會有如此多的魑魅魍魎。

他忌憚軒轅家功高蓋主,為了一則預言便要滅了軒轅全族。

可到頭來,大燕的江山還是落了岌岌可危的境地!

國君深呼吸,平復了一下緒:“朕還有大軍,還有王家與沐家的兵力,還有黑風騎……朕未必會輸……”

“報——”

書房外,忽然傳來探子急切的稟報聲。

“宣!”國君正道。

張德全將探子宣書房。

來的卻不止一個探子。

“啟稟陛下,蒼雪關急報,發現陳國大軍在朝東境進!”

“啟稟陛下,細作發現趙國大軍!”

“啟稟陛下,赤水關發現昭國大軍!”

天下六國,已有五國在朝燕國行軍。

這已不是晉、梁兩國的侵略了,就連三個下國也趁火打劫、咬走燕國的一塊

若在以往,趙、陳、昭三國自然沒這膽子,可如今晉、梁朝大燕發兵的消息早已震寰宇,韓家與南宮家叛逃的“喜訊”也沒瞞過各國探子的眼睛。

此時不來分一杯羹,更待何時?

國君氣翻涌,當場吐出一口鮮,倒地暈厥!

張德全忙請來醫,又人去將顧與上燕、蕭珩請皇宮。

老實說,事發展到這里,確實有些出乎人的意料。

原本以為阻止了韓氏,便能遏止一場戰,而沒了戰的消耗,晉國與梁國便不會輕易地與燕國

誰料韓家與南宮家聯手謀反,不僅帶來了,還直接叩開了大燕所有邊境的關卡,讓兩國侵略變了一場五國掠奪。

夢里,昭國、陳國、趙國是不曾參與瓜分燕國的,因為那時的燕國只剩下一副皮囊,晉國與梁國輕松就能拿下。

眼下的大燕兵強馬壯,輸是一定的,卻勢必會是一場惡斗,本無暇顧及大燕的東境。

“這形勢,竟然比夢境里演變得還要嚴重。”

做過那麼多預示夢,這是最超出掌控的一次。

難道所有人還是會走向夢里的結局嗎?

馬車抵達了皇宮。

國君剛經歷了一次小中風,被醫及時搶救了回來,他的神很憔悴,好似一日之間蒼老了十多歲。

他躺在明黃的龍床上,氣息游離若

他嘗到了悔恨的滋味,也嘗到了報應的苦果。

給他檢查了,沒有命之憂,只是短期無法恢復到像從前那般利索。

與蕭珩看得出他有話與上燕說,二人轉走了出去。

張德全也帶著宮人退下。

偌大的寢殿只剩下父二人。

燕站在龍床前,淡淡地看著蒼老無力的國君,心窩子地問道:“你后悔了嗎?”

國君的了兩下,渾濁的眼底閃過一悔意,可他到底面上倔強,不愿承認自己曾經的輕狂。

但其實他早就后悔了。

只是他并沒有料到自己會后悔得如此徹底。

不是軒轅家奪走了大燕江山的氣運,是他自己。

他滅了軒轅一族,滅掉了大燕最堅實的屏障。

大燕了砧板上的魚,就連下國也朝大燕舉起了手中的屠刀。

他無數次地在心底回想,若是軒轅家還在,爾等誰敢進犯!

“保……保住……”

他張著,用力地說著什麼,他剛中過風,聲音又小又不清楚。

“你想讓我保住大燕嗎?”上燕淡道,“我才不會答應你。”

、命……”

他說的是,保住命,趕逃。

大燕要亡了。

大燕的嫡公主不會有下場。

帶著兩個孩子離開,永遠別再回來。

大燕國君著門口的方向,房門半敞著,從他的角度看不見蕭珩的人,只能看見蕭珩投在地上的影子。

他艱難地張了張,卻最終沒有出那個名字。

-

與蕭珩蹲在地上,蕭珩折了樹枝畫了六國地圖。

蕭珩拿樹枝指著地圖道:“燕國在中間,北上是冰原,南下是赤水。西境與晉、梁兩國接壤,這三國形掎角之勢。”

懂了:“所以晉國當初才會拉攏梁國,為的就是防止梁國與燕國為盟友。”

蕭珩點點頭:“沒錯。”

“東面呢?”顧問。

蕭珩用樹枝點了點地圖上的兩個小圈圈,說道:“東面是陳國與昭國,陳國在東北,昭國在東南,趙國最遠,得繞過陳國才是它。”

問道:“阻擋晉國的天山關是由韓家人把守,阻擋梁國的燕門關是由南宮家的人把守……那陳國與昭國這邊呢?”

蕭珩說道:“蒼雪關由沐家的兵力戍守,以防陳國鐵騎進犯;赤水關由王家兵力鎮守,以防昭國水師來犯。趙國若要攻打燕國,最好的辦法是繞過陳國,走冰原的長平關,這里是由當地的守軍駐守的。”

頓了頓:“趙國最遠,他們過來得沒這麼快。”

蕭珩看了看地圖,說道:“從路程與行軍速度來看,最快的是晉國與梁國的大軍,其次是昭國水師,之后是陳國鐵騎。”

又道:“昭國是誰帶兵?”

蕭珩沉思道:“要橫渡赤水,需得有水師保駕護航,不出意外的話,會是我父親——宣平侯。”

:“……”

這是打還是不打?

“陳國呢?”顧問。

蕭珩想了想:“陳國雖沒來確切的消息,但陳國去年剛吃了一場敗仗,為振軍心,應當會是由元棠親自出征。”

至于趙國將由誰領兵,蕭珩就不太清楚了,他對趙國并不十分了解。

但可以確定的是,燕國是絕不可能同時應對五國征伐的。

好奇地問道:“元棠和昭國陛下都不知道我們在燕國,倘若知道是和我們打……那他們是還打是不打?”

蕭珩定定地看向:“你……要出戰?”

蹲在地上畫圈圈,唔了一聲,云淡風輕地說道:“我是黑風營的統帥,應該會出戰的吧?”

黑風騎的統帥想不做,隨時可以不做。

蕭珩張了張:“你……”

“也不全是為了你和凈空。”顧明白他想說什麼,抬頭向無盡的蒼穹,“我就是覺得,我應該這麼做。”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