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笑道:“舅父大人的意思我明白了。回到長安后面君,舅父大人與我當著文武朝臣的面統一口徑,就說咱們千里奔襲,轉戰東西,攻破高句麗都城,全是陛下暗中授意,所有謀略皆出于陛下之策,咱們只是忠實執行而已,舅父大人以為如何?”
李績欣地點頭笑道:“老夫亦正有此意,這個功勞太大,恐怕咱們舅甥二人不起,則招禍。不如索送給陛下,陛下念你我忠心,將來必然不會虧待咱們兩家。……子正能與老夫想到一,足以證明你已了許多,有此玲瓏心竅,將來立于朝堂上,縱有時乖命舛之日,也不會吃太大的虧。”
二人正議論著,忽然聽到后面的將士炸了鍋似的瘋狂大起來。
“長安城!咱們到長安城了!”
李素急忙凝目去,卻見前方遙遠的平原上,一道城墻的廓在落日的余暉中若若現,仿若藹藹暮里游弋的黑長龍,無聲沉著古城滄桑。
兩萬將士發出震天的歡呼聲,更有甚者,許多年輕的府兵們雙手捂住臉,嚎啕大哭起來,這些人哭嚎一陣后,紛紛抬起頭,一同向隊伍前方的李素,目充滿了激。
這場戰爭里,陣亡的人太多了,活下來的無疑是幸運的,當初李世民留下這兩萬輕騎斷后,所有人都清楚“斷后”二字代表的含義,“斷后”,其實是斷了自己的后路,以孤軍對抗敵人龐大的主力中軍,幾乎是毫無懸念的九死一生的下場,這兩萬人被留下時,將士們心里其實已做好了以殉國的準備。
幸運的是,李素也留下了,靠著他的謀定的計策,大家輕松攻克了慶州城,輕松攻破了平壤城,最后瀟灑地拂了拂袖,趕在泉蓋蘇文大軍回援之前,兩萬人南下新羅,安然無恙地坐著海船回到了大唐境。
原本已懷必死之志的將士們,最后全須全尾回來了,此刻到了長安城外,眾人才驚覺這兩個月來的經歷簡直如同做夢一般,好得幾乎不真實。整個奉旨斷后的過程里,兩萬輕騎幾乎沒有太大的損失,一場斷后狙敵戰不但完了任務,而且還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實力,這樣的戰例實在是古今罕見。
眾將士的目紛紛投向李素,他們知道,是李素挽救了兩萬人的命,是他神鬼莫測般的用兵給大家尋到了一線生機,讓所有人囫圇著回到了家鄉。
李素沒注意到后方將士們激的目,他正瞇著眼向前方。
前方一隊騎兵朝他飛馳而來,離得近了,李素才看清,為首的是一名穿著絳紫宮的宦,宦的后面是一隊護送的羽林衛,宦顯然不習慣策馬狂奔,在馬背上被顛得愁眉苦臉。
李績和李素迅速互視一眼,各自換了一下眼神。
宦和衛來到李績面前,首先朝李績和李素行了一禮,然后笑道:“恭賀英國公李大將軍凱旋回師,奴婢奉旨在此等候兩位將軍,陛下有吩咐,請二位到了長安城后馬上進宮面君。”
李績抱拳道:“臣領旨。”
李素臉上卻閃過一猶豫之,接著狠狠一咬牙,扭頭朝李績道:“舅父大人先進城,我明日再進宮覲見陛下……”
李績皺起了眉,道:“你不與老夫同去?你要做甚?”
李素哈哈一笑,道:“我要回家看兒,一刻也等不及了,陛下那里便麻煩舅父大人幫我告個罪吧。”
說完李素馬頭一撥,換了個方向朝太平村飛馳而去。
一邊策馬飛奔,李素腦海里莫名冒出一句詩。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明末的歷史紛亂混雜,堪稱是一段由一些有著強大個人魅力的人書寫成的歷史。不論是李自成,還是張獻忠這些叛逆者,還是崇禎,袁崇煥,這些當權者,亦或是吳三桂,耿精忠這些背叛者,每個人身上都有很多的故事,就是因爲有了這些精彩的故事,明末的歷史才變得大氣起磅礴,波瀾起伏。
李狗兒,一個連正兒八經大名都沒有的窮要飯,一個社會的最底層,當一個做貴妃的姑姑突然砸到他頭上的時候,李狗兒的幸福生活開始了。三妻四妾?富甲天下?那都不是個事!人要有遠大的志向。做忠臣能臣?那太累,而且自己也不識幾個字。做外戚當權臣?那太危險,好像歷朝歷代沒有幾個能得善終的。李狗兒沒有理想,沒有志向,更沒有抱負
又是一年入伍季,新兵連竟百年難得一遇,匯聚了一批背景通天,桀驁不馴的刺頭! 在所有人束手之策之際,秦淵自薦成為新兵連長,開始打造最強特種部隊! 一年一度的大型軍事演習上,新兵連被允許參與,負責簡單的後勤保障。 然而紅方節節敗退之際,戰場上卻出現了神奇的一幕。 藍軍某偵察團團長:「舉報! 紅方作弊! 我們的加強團被敵軍特種部隊擊潰,但敵軍竟找了個拙劣借口稱自己是新兵連」 藍軍某火箭旅旅長:「是不是輸不起?本次演習不允許特種部隊參加! 你們紅方竟然調遣特種部隊過來?」 藍軍上級憤怒咆哮:「簡直胡鬧! 違規用特種部隊把我爆頭?還狡辯自己是新兵連?」 秦淵淡淡一笑:不裝了,其實……我帶的是特種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