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道:“這裡有攻打義州的杜度等人書信。”
多爾袞默默接過他獻上的杜度、歡等人書信,他看了良久,咬牙道:“曹變蛟、王廷臣,他們就是死,也不肯降我大清?”
他大聲咆哮:“三百年了,為何南朝還有如此多的忠臣良將,朱明何德何能,值得他們效忠?”
廳各人靜默一片,這時大學士寧完我出來強笑道:“有道是識時務者為俊傑,又言良禽擇木而棲……”
多爾袞厲聲喝道:“閉!”
他嚴厲的道:“每朝皆有氣數,我大清若有不忍之日,可有如此多的忠臣義士?”
寧完我噤若寒蟬,不敢再言。
多爾袞發作一會,頹然說道:“收殮他們的骨,為他們立廟祭祀。”
管禮部事的貝勒薩哈廉忙應了。
多爾袞沉悶坐了一會,終還是問管蠻子城的刑部承政高鴻中道:“吳三桂那邊可有消息?”
高鴻中連忙出列,他正要說什麼,這時忽然一個噶布什賢兵帶個探進來稟報什麼。
多爾袞仔細聽著,他臉晴不定,良久,他啞然失笑道:“這個吳三桂,朕還真小看他了。”
……
約申時初,吳三桂帶數十騎從東羅城奔出,隨之還有原禮部尚書方一藻之子,他的好友方琛。
吳三桂臉灰白,他率騎直奔威遠堡清軍營壘, 跪於多爾袞面前,請他立刻率軍關,然後揮軍直取京師。
多爾袞當即賜坐賜茶,面諭關門為第一功,他表示,他非常賞識吳三桂,他願將先帝之建寧公主嫁給其子吳應熊,增強彼此的關系,並立時封他為大清國平西王。
吳三桂默默聽著,也沒有拒絕。
隨後多爾袞又承諾嚴明軍紀,他說道:“朕將與諸將誓約,並曉諭隨征之各臣工:此次出師所以除暴救民,滅流寇以安天下。今關西征,勿得殺害無辜、勿得搶掠財、勿得焚毀廬舍,不如約者罪之!”
他又下令賞吳三桂玉帶、蟒袍、貂裘、鞍馬、玲瓏撒袋、弓矢等,最後他道:“朕決意西征剿滅流賊,然爾與流寇皆是漢人,戰時以何為辨?恐致誤殺,當薙發為辯!”
吳三桂呆了呆,最終還是道:“是。”
很快,他與邊的方琛就被剃了頭,二人著腦後的金錢鼠尾,無不是呆若木。
隨後多爾袞下令進關,此時山海關各關門大開,清軍分三路關,一路南水門,一路北水門,多爾袞親率大軍,從關中門東羅城進。
在吳三桂開門揖盜下,全副武裝,浩浩的清軍就這樣輕松進雄關,進關的土地。
他們人馬如,前不見頭,後不見尾……
山前燈火欲黃昏,山頭來去雲。鷓鴣聲裡數家村,瀟湘逢故人。揮羽扇,整綸巾,少年鞍馬塵。如今憔悴賦招魂,儒冠多誤身 ----辛棄疾 天下第一大幫江左盟的宗主梅長蘇化名蘇哲來到帝都金陵,同時也帶來了一場場風波與一團團迷霧。 具有雙重身份的貴公子,爭嫡中的太子與親王,手握禁軍的國中第一高手,統率南境鐵騎的美麗郡主……周旋在這些權高位重身份不凡的人之間,爲什麼反而是行事低調的蘇哲成爲了所有事件的核心? 掀起狂風巨濤的那隻幕後之手,會不會就是前一波惡浪席捲之後留下的泡沫? 他的身份,究竟是雪夜薄甲逐敵千里的少年將軍,還是病體支離年壽難永的陰沉謀士? 他重回舊地再遇舊友,他翻雲覆雨機關算盡,到底是想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目的? 這是一個既有晦暗陰謀,也有兄弟情義的故事,在這個故事沒有走到最終結局之前,也許你,也可以左右它的走向……期待你的觀看,更期待你的意見哦~~
“島寇荼毒,痛及滇西,誰無血氣,忍棄邊陲,桓桓將士,不顧艱危,十蕩十決,甘死如飴,座中有壙,名勒豐碑,懍懍大義,昭示來茲。”謹以此文獻給曾經為了保衛國家出國在緬甸與倭寇決一死戰的遠征軍將士們!歷史不會忘記,中國人不會忘記,雖然你們曾經被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