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歲歲長寧 076

《歲歲長寧》 076

076

杜遇山怕妹妹覺得家裏人不重視,又解釋了一番,“消息送去郎溪再讓他們趕過來,一來一回路上就要花費不時間,怕是等他們到揚州的時候,你就已經跟著回京城了。另外郎溪就在幽州,回京城的路上恰好會路過郎溪,算是比較方便。”

姜若意其實想去見見杜二夫人,現在又或者可以說是的生母。柳氏的是知道的,拿命吊著清醒,虧損嚴重。

心底其實是擔憂的,怕往後沒有多見面的日子。

“好,到時候我跟你一起過去,不過我們回京城還有幾日時間。”

年都等了過來,杜遇山更不在乎這麽幾日,“我也還要幾日時間,將剩下的産業理掉,到時候我們一起離開。”

姜若同杜遇山約定好日子,留在東府這邊用了午飯之後才回去。

著手就開始準備離開的事宜,也去和妹妹姜眠打招呼,讓姜眠收拾好東西隨他們一起去京城。

就和世子爺商定好的事,等他們回到京城,買下一座宅子讓姜母和姜眠居住。雖然姜母的份已經挑明了,仍舊沒有改變這個想法。

說一千道一萬,姜母對有養育之恩,妹妹姜眠也是從小跟在後長大的。這世道子生存艱難,不可能真的將兩個人丟在揚州不管。

“大概什麽時候離開?”姜眠問。

“可能還要七日。”姜若也不太確定,解釋道:“主要還是看世子爺那邊,不過也就在七日左右。朝廷那邊派下來新的員,剩下的等三皇子悉了就可以直接上手,再不濟還有施大人在旁協助。”

施意卿這次可以說是全而退,不過他要是想再進一步也沒有可能了。他自己也明白這一點,沒有任何的抱怨,只不斷慶幸一開始自己的選擇。

Advertisement

姜眠聽說了之後倒是沒說什麽,簡單收拾到自己的東西就開始幫著姜若整理東西,遣散在揚州這邊的下人。墨竹倒是留下來一起去京城,因此多了個幫手。

饒是如此,在揚州府住了大半年,瑣碎的東西收拾起來也很是麻煩,姜若對此也頗為頭疼。

轉眼就到了七日後,他們準備啓程離開揚州。

這日也正好是永安街被拆除圍欄送痊愈的人回家的日子。

顧淮安想了想之後,還是決定過去看一眼再離開,也帶著也過去了。

不過和世子爺都站在後面沒有面,只看見千上萬的人齊齊跪下來,府的救命之恩。

在那段被關在屋子裏不停喝藥的日子,他們的衫早就沒有當初的整潔,頭發也是糟糟的。可與之形對比的,是他們比星辰還有明亮的眼睛。

淳樸真摯,表達著自己最真摯的謝意。

那樣的場景總能人心底最的部分。

施意卿剛撿回來一條命,很多,當場就忍不住抹起了眼淚,連忙說道:“你們快起來吧,我們所做的也是職責範圍,當不得謝。”

他就近要扶起一位看著比他年紀還大些的老者,“老先生,快起來吧,我真沒做什麽。”

老者巍巍給他磕了兩個頭,眼含熱淚,“大人謙虛了,若不是您的話,今日我們這些人都未必能在您跟前齊整地說話。大人已經做了很多,您是個好人。”

老者活了這麽一大把年紀,先後經歷過洪災、荒和改田,看得要比旁人更為清楚。這次若不是朝廷派人下來,若不是知府存著一份善意,死去的人遠遠不止現在的數目。

現在,就連他這種半只腳都踏進棺材的人都活了過來,這背後要付出多力和心

施意卿眼眶又是一熱,哽咽著說不出話來,更多的則是愧。

他在揚州當了這麽多年的,還是頭一次有人說他是好人。

他是好人嗎?這個問題他現在都回答不上來,畢竟他的手上也不幹淨,也過了很長一段裝聾作啞的日子。但是在往後的歲月裏,他會去學著如何做一個好人,會去做一位正直為民請命的好

有人帶頭,就有更多的人過來磕頭謝。

當中也不只是永安街的病人,還有不早已經痊愈歸家的人聽到消息又攜家帶口的趕了過來,各自帶著一把花生、紅棗又或者是剛從門口薅下來的一把小蔥之類的,都往員和士兵的邊放。

三皇子眼底也有了一些意,他向來不喜歡這些煽的場面,在眼淚掉下來之前轉就離開,讓施意卿留下來應對接下來的場面。

等見到顧淮安帶著姜若也來了這邊時,他怔愣住,“你早就知道會是這樣的場面?”

“嗯。”顧淮安散漫地應了一聲。

好啊,好啊,居然也不同他說一聲!早知道會是這樣煽的場面,他也會學顧淮安避開!

他一拳打在顧淮安的肩膀上,笑罵著:“真是不夠意思,也不先提醒提醒我。”

兩人相視一笑,沒再繼續說這件事,一起看向不遠手忙腳著民衆謝的施意卿。

外面的太逐漸升起來,清晨的涼意逐漸被煙火氣驅散,眼見著這座城池又恢複以往的活力,煥發出新的生機來。

三皇子扭頭看向旁邊的兩個人,問道:“今日就要走嗎?”

“東西都收拾好了,等會就離開。”顧淮安也看了一眼外面的日頭,估算著時間,才道:“施大人那邊我就不再去說了,京城見。”

“京城見。”三皇子擺擺手,很是灑

姜若做不到這麽灑,畢竟在揚州住了快大半年的時間,也認識了不人,同施家人的關系尤為好。施夫人和施家知道姐妹知道他們要離開,還特意準備了很多送行的禮,千萬囑咐到了京城之後也要寫信常來往。

們默契地沒有提再次相會的事,心裏也明白,這一別怕是有好多年沒有辦法再見面。

難免有幾分唏噓,不知道人生是否就如同這般,要不斷地去接納邊人的到來和離去。

馬車在杜府門口停下,下了馬車,沒有看見姜母而是看到一位意想不到的人——趙九重。

趙九重坐鎮揚州時,手上不是沒有見過,可比起戰場上的那些真刀實槍,揚州的叛甚至算得上溫和。在揚州呆了一段時間之後,他上的煞氣就被削減三分。又因為今日來接姜眠,他想給姜若留下一個好印象,便從一種沉悶的服當中挑選出一件的直綴常服。

哪怕穿著再同正常人一般,可舉手投足之間仍舊能覺出他出軍營,氣勢駭人。

見到來人,他對兩個人點頭致意,打了招呼,“姜姑娘,世子。”

姜若眉心直跳,有一種不好的預,視線在姜眠和趙九重之間來回切換,著聲音問:“趙將軍這是?”

“我來帶姜眠回去。”趙九重言簡意賅,微微頷首,臉上的刀疤就更加顯眼。

而姜眠乖順地站在旁邊,并沒有任何的反駁,顯然是早就知道這件事

“你也同意?”姜若不敢相信。

姜眠擡起眼簾,掃了一眼站在自己邊的男人,點了點頭。

這顯然不是臨時産生的念頭,應該是在不知道的時候,趙九重就和姜眠有了聯系,直到今日才開始對坦白。聯想到這幾日,姜眠一直找借口呆在邊,只以為妹妹是突然離開心裏空落落的。現在回想一下,應當是姜眠一開始就想留在揚州。

只是一直瞞著

那種被瞞的背叛之和面對叛逆孩的反惱怒湧了上來,直接丟下一衆人直接將姜眠拉到門,眼神複雜地問:“是他你麽?”

除了迫,姜若想不到任何姜眠願意跟著趙九重留下來的理由。

這倒不是說趙九重是什麽爛人,相反趙九重在這個年紀就坐上了一方總軍的位置,個人能力和家世都十分出衆。

可趙九重在上甚至稱得上風流。

他已年近三十,足足比姜眠大了十三歲。這意味著什麽呢,意味著姜眠還天真無憂吃著糖串的時候,趙九重就已經開始上陣殺敵,開始嘗試各人。兩個人都心智都不在一個層面上,就算有以後,再過十幾年呢?刀尖上建立赫赫戰功的人,可從來不是什麽心慈手的人

姜眠低頭,看著自己的腳尖。

姜若覺得是知道自己和養母發生的事,覺得沒有依靠不想回京城,便勸說著:“之前時機一直不對,并沒有和你說我的打算。我準備回了京城之後,替你重新辦一個份,買點産業放在名下。就是後面遇上了合適的人,我定是會替你辦,不會讓你委屈。你以後的人生還長著,沒有必要留在揚州。”

真的好怕姜眠想不清楚,去賭一份明日。

那種關切是真真實實,不摻一雜質的。從小就是這樣,只要有問題,姐姐都會將護在後,一直同說:“眠眠,沒有關系,阿姐在的。”

不想一直被阿姐保護,也想為可以保護阿姐的人。

姜眠的眼神逐漸變得堅定。

在姜若還想要勸說的時候,就圍上來一個溫溫的嘆了一口氣,抱住自己的妹妹,“眠眠,跟著我去京城。”

“不了,阿姐。”姜眠抱著自己的姐姐,眼角的餘瞥見站在門口的魁梧的影,就聽見了自己格外冷靜的聲音,“九重人很好,我喜歡他,想要留下來一直陪著他。”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