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歲歲長寧 072

《歲歲長寧》 072

072

三皇子想贏銀子,自然幫著顧淮安說話,“是啊,就是試試看,反正淮安很有錢。不行,我先給你打個樣。”

他說完之後,就規定好的位置上,做好了姿勢之後“哐哐哐”往壺投箭。

八支箭一共中了六支,已經是相當不錯的績。

這樣一來,姜若的心裏力就更大,能投進去一兩支就非常不錯了。

顧淮安看出張,手拿出一支箭,給看握箭的姿勢,“拿著中間的位置,稍微往後一點,想著自己就是在拋石子。”

看著男人的樣子,照貓畫虎般著箭桿,“是這樣嗎?”

“已經很接近了。”顧淮安點點頭,走到邊,低下頭極為自然地替調整握箭的姿勢。

在這個過程中,兩個人的手指不可避免地在一起。

男人的量很高,穿著最為簡單的青衫直綴,除了束發用的緞帶,上再也沒有其餘的裝飾。這樣其實更為考究人的形,稍微有丁點兒缺陷都會被無限放大,要麽顯得個矮要麽就是顯得胖。

但是他穿著就剛剛好,清雋筆,就像是不遠剛萌生出新綠的樹木。寬肩窄腰,多了幾分文人的氣韻,卻不會顯得羸弱,反而投下來的影能夠將完全遮擋住。

覺到後人上傳來的熱度,姜若更加不自在,連帶著呼吸都變得有幾分急促。

“好了,先試試看。”顧淮安往旁邊走了兩步。

深吸一口氣,隨著手中的箭矢飛出去,心也跟著提起來。瞪圓了眼睛,看著箭矢在的空中劃過一道弧線,還沒有到瓶子的位置,就“啪嘰”一聲掉了下去。

果然沒有投中!

三皇子笑出來,“這臨時教出來的,就是不怎麽樣。要不然你現在就把銀子給我,我收你一點。”

Advertisement

“別理他。”顧淮安從箭筒裏又出一支箭,不由分說地塞到子的手中,“你記住上次投擲的覺,這次只要再加一點力氣就可以。”

姜若按照他說的方法,又投了一次。雖然這次離壺口的位置近了好多,卻依舊沒有投中。

就剩下六支箭,要是不能全中,一百兩銀子就真的沒了。

所以在再又一次拿著箭矢時,走到世子爺邊,小聲說:“這次投不中,就要輸了,要不你來。”

“中途不能換人。”

姜若抿,反駁道:“三皇子都和我這個不會的人比了,有什麽不能換的。再者說,我們的銀子又不是打水漂來的,才不要這麽就輸了呢。”

說這句話時候,表很認真,將“我們”兩個字說得無比聽。

這就像一把鈎子在心底悄悄勾著,顧淮安覺得嗓子發,輕咳兩聲,“沒事,到時候我再贏回來。”

姜若有些狐疑。

“這個還真沒輸過。”顧淮安又肯定了一遍。

姜若見他這麽肯定,也沒再說什麽,將自己手中的箭矢投了出去。

第三箭還是沒中,可正是因為沒中,反而放松了許多。不過可能真的沒有這方面的天賦,後面幾支箭不是離壺口很遠,就是著壺過去,就沒有一支中的。

所以最後一支也不抱有任何希作更加隨意。

誰知道箭矢不偏不倚,正正好投進了壺口中。

那瞬間,驚喜迅速在腦子裏炸開,地抓著邊男人的袖口,指著壺口的方向急促道:“中了!我中了。”

因為剛剛運的臉頰覆蓋著一層薄紅,雙眸因為激而顯得亮晶晶的,如同波粼粼的湖面。

又強調了一遍,“是我自己投中的!”

“嗯,”顧淮安給出了肯定,“剛剛就說了,你很有天賦的。”

曾經在六歲時連中三箭被顧淮安嘲諷蠢的三皇子剛好路過,恰恰好聽到這句話。

三皇子:“……”顧淮安是有些胡說八道的本事在上的。

顧淮安見到他過來,順手將什麽東西扔了過來。他下意識地去接,才發現是一個箭筒。

“來比比看。”

他怎麽覺得手裏的箭筒就這麽燙手。

後面的結果不出意外,三皇子很快就輸了,且不多不,正好輸了一支箭。稍微差距大些,他也就服氣了,可就一箭之差,他怎麽想都覺難,便鬧著要比比。

結果一下子將剛贏來的一百兩銀子輸回去不算,他還倒了一百兩進去。

他不好意思找姜眠比試,又自覺比不過趙九重這種軍中老手,就鬧著要和杜遇山比試。

比試之前,他還特意確定了下,“你之前玩過嗎?”

杜遇山矜持道:“略有涉獵,跟著同窗玩過幾次。”

三皇子這下子放心了,可等看到杜遇山將八支箭都穩穩投進壺中,他頓時沉默了,“略有涉獵?”

“可能是運氣不錯。”杜遇山笑著說,倒真不像老手。

三皇子不信邪,又拉著人比試,一圈下來之後,直接輸了七百兩。

傍晚聚集在一起烤時,他還念念叨叨這件事,和姜若說:“你家世子爺從小就不是好人。”

“啊?”姜若驚訝。

“我是說實話,別看著他現在一派正經的樣子,其實小時候開始他就蔫兒壞。”三皇子說起這個話題就多了,利索將烤魚轉了個面,繼續道:“以前大學士來上課,他想逃學,就攛掇人去花園逮蛐蛐兒。”

“那時候我們多單純,說是法不責衆就都去了,在泥地裏翻蛐蛐混了一泥,就他幹幹淨淨。大學士來了之後,他漫不經心往後面一站,大學士就以為他是被著過來的。”

姜若這下子是真的驚到了,這和知道的世子爺完全不像。

顧淮安睨了他一眼,“逃課就逃課,不出聲大學士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可誰讓你們為了翻蛐蛐,把移植過來的牡丹花拔得一幹二淨,嚇得宮人去稟報的。”

“那小孩子的拔能拔嗎?”三皇子著脖子不承認,“我們就是給牡丹花重新換個家而已。”

“是嗎?”顧淮安將烤好的片放在姜若面前的碟子上,準道:“所以你們順便也送它們上路了,講究的就是一個土為安。”

三皇子:“呵呵。”

姜若想笑,又憋住不敢真的笑出來,怕三皇子在這時候翻臉。

杜遇山倒是沒有那麽多講究,悶笑出聲。一個笑了出來之後,其他人自然也沒那麽多在意,跟著笑出聲。

三皇子悶不做聲將烤魚的皮劃開,倒是沒有因此生氣,氣氛一下子就熱絡起來。吃的吃,喝酒的喝酒,氣氛正熱烈的時候,有人詩,有人舞劍,就是瞧著冷冷淡淡的顧淮安也拔了幾片葉子,吹了一首曲子。

他們原本的份和經歷都不相同,甚至說得上是天差地別,興許一輩子都不會有什麽集。可在此刻,那些聲名地位都了虛幻,他們都退化最普通的樣子,如同相多年的舊友喝酒談天,繃之後的片刻放縱。

三皇子最後喝多了,回去的時候趴在顧淮安肩上,突然冒出這麽一句,“有時候我覺得揚州比京城好多了。”

累是累了點,也有各種勾心鬥角,可再怎麽針對彼此也不會將全家的命搭上去,更不會時時刻刻都活在所有人注視之下。

但是三皇子也沒有想說自己想留在揚州,反倒是笑著問:“你打算什麽時候回京城。”

“四月初。”

“也好,我可能還要晚點。”三皇子笑了下,站直了

他是武將,近幾年武藝雖然退化了些,可依舊魁梧有力,帶著那種由皇宮深院浸潤出來的帶著矜貴的匪氣。

“別以為今日我來同你喝酒就是同你和解。”

顧淮安看向他,眼尾下垂,應了聲,“嗯。”

“所以回京城,再對上的話,我可不會有半分手下留。”明明先前醉那個樣子,此時的三皇子板著一張臉,眸銳利,語氣嚴肅又極為認真。

這些已經和個人完全沒什麽關系,而是他們的立場和關系,就決定他們會自然而然走到對立面。

顧淮安比他更加清楚這件事。

他長玉立,眉尾微微下,下頜一條直線。暗夜當中,線并不明亮,他所有的緒便被匿在黑暗當中,聲音是一貫的清冷。“我也不會手下留。”

姜若站在旁邊,忍不住了袖口,心一下子抑起來。不大明白,上一刻還在一起說說笑笑的人,怎麽就突然開始宣戰。

“那就。”三皇子又恢複那副醉醺醺的樣子,瞧著又不大正經。他往旁邊走了兩步,站到姜若的跟前,扔過去一只錦囊,“我也沒什麽好東西送你的,這個就當你的生辰禮吧。”

錦囊很輕,一下就知道裏面裝的是銀票。

在姜若還沒來得及反應的時候,三皇子就直接揮揮手,由邊的侍衛的攙扶著上了馬車,極為瀟灑地先行離開。

趙九重看了一眼跟在姜若後的子,也沒有再多留,先行離開了。

倒是杜遇山也是住在杜家,顧淮安開口留他一起坐馬車走。

杜遇山原本不想答應,畢竟車上還有兩個姑娘,于于理坐在一起都不合適。

他正要告辭的時候,顧淮安住他,“這裏沒有什麽外人,沒那麽多講究。”

顧淮安說這句話的時候表太過理直氣壯,仿佛他上車一起走就是件天經地義的事兒。杜遇山思維一停頓,就被忽悠著上了馬車。

可坐上去之後,他拳頭,自己怎麽就不算是外人?

他心裏打了個突突,越想越覺得這句話不對勁。可他說不上不對勁在什麽地方,嘲笑自己過于疑神疑鬼。

馬車很快就到了杜府,杜遇山率先下了馬車,走到旁邊站著,等著告別之後就直接回去。

兩個姑娘家是最後,姜若有些發麻,下車時形一晃。要不是顧淮安在旁邊扶了一把,只怕要直接摔下去。

因為天黑,杜遇山站在遠,只能看見姜若的一個廓和到驚嚇時候有些顯圓的眼,心中的那異樣就更重了。

他覺得姜若的相貌很悉,又說不上來在哪裏看見過。

匆匆道別之後,他就直接回到杜家東府。他沒有直接回自己的院子,而是去了祖父的書房,從中找到了的一幅落下來的二叔年輕時候的畫像。

著那年輕男子含笑的眸子,他的腦海中卻滿是剛剛無意中的一瞥,意外發現,姜若和二叔的眼睛長得十分相似。

嬸娘錯將姜若當兒的事他們都知道,也跟著在早前就見過姜若。那時他們都沒有察覺任何異常,因為姜若和嬸娘長得沒有多相似的地方,再加上姜若說過自己有自己的生母,便沒有往這方面想。

可現在想想,他們卻了一點,兒不一定像母親,也有可能是像父親。

二叔離開杜家已經很多年,這些漫長的歲月足以磨滅所有人對他的印象,他們所有人都忽略了這一點。

那嬸娘呢,這麽多年都不曾忘記過二叔,哪怕是失去了神志,也能一眼認出姜若上同二叔相似的地方?

杜遇山拿著畫卷,長久回不過神來。

他又聯想到這段時間安王世子對杜家的不同之來,想到今日唯獨他出去,想到那句“沒有外人”……

所有的線索都指向一個可能。

黑夜中,他赤紅了眼眶,靜坐一夜。等天稍稍亮起,他便將畫軸卷起,帶著一起直接拜訪隔壁的人。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