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千嬌百寵 第104頁

《千嬌百寵》 第104頁

這日仿佛是老天爺幫,傅臻一直在偏殿議事不曾出來,直到月上柳梢,人乏了倦了,偏殿的燈都還亮著。

阮阮逗了會兔子,便提心弔膽地歇下了。

-

子失蹤一案涉及的京中權貴公子原本就那麼十來個,置起來並不難,可傅臻這一回要打擊的還有此事中賄賂公行外勾結的貴族,誰都沒想到皇帝藉此大做文章。

行賄的罪名來勢洶洶,龍椅上那位又是頭一等的殺伐決斷,那名單便如高懸的刀刃堪堪就要落下,有幾個惜命的甚至已經捲鋪蓋逃出了上安。

若在往常,誰又能在這神機局眼皮子底下逃出生天?此次因留有十日期限,且那名單至今未曾公之於眾,眼看著還有五六日,如若加快進程,也能逃出京城千里之外了,到時候人海茫茫,神機局就算想要尋人,也還需時日不是?

逃命,雖是孤注一擲的辦法,卻未必沒有生還的希

來日皇帝駕崩,新帝登基向來有大赦天下的規矩,加之世家大族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先將小命保住,總有從頭再來的一日。

可他們算盤沒打好,神機局的暗衛早已對他們的行蹤了如指掌。

Advertisement

傅臻並不急著將人捉回來,說好的十日就是十日,這期間隨他們如何蹦躂,等到十日一到,緝拿追捕,按律置,不在話下。

神機局幾個督衛稟報完幾位大人的下落便退出了大殿。

傅臻看著面前案上堆山的奏本,不按了按眉心。

以往這些奏本大多送去昭王府,或者昭王從前在宮中所住的臨華殿,事出急或干係重大的事才會稟到玉照宮。

即便他今日臨朝,但朝中文武百皆知他大病未愈,一些小事不會送上門讓他煩心。

傅臻面沉了沉,從中出一本打開,果不其然是催促立儲的奏本。

傅臻膝下無子嗣,如今只有昭王、定王、陳王人在京中,皆為儲君人選。

定王與陳王年歲尚不滿十五歲,依照本朝慣例,待十五歲一到便要離京就藩,其他到了年紀的諸如岳王、容王手裡頭僅有幾百親兵,而傅臻對此非常警惕,在這些親兵之中也安排了自己的心腹暗中監視,兩人如今皆是規規矩矩在自己的封地安富貴。

而先帝的兄弟不多,手裡多有幾萬的兵力,如今鬧著進京面聖的南信王是其中一個,由沈烺在江州鎮,其餘幾位暗地裡雖有小作,卻是不氣候。

為避結黨營私之嫌,奏本中不乏明面上理分析昭王、定王、陳王三人優劣,可心裡那桿秤偏向誰,早已經不言而喻。

幾個月前,傅臻回京途中傷,那幾日翻來覆去痛到難以眠,還被太醫告知回天乏力,那時候就已經認真想過立儲之事。

定王板正,陳王慧黠,二人雖則年輕,卻並不昏聵,能明辨是非,只是兩人在昭王芒之下,尚不顯治國之才,而母族勢力都遠不及崔氏,因而對皇位的熱衷也大大消磨。

至於昭王——

外人看來昭王的確是最佳人選,之所以遲遲不定,還是因為傅臻對其並不甚信賴,甚至很難對昭王的為人作出準確的判斷。

此人表面明磊落,可私下裡行事卻並不彩,綿里藏針、兵不刃那一套被他用得爐火純青,暗地裡似乎還與外邦有所往來。

只不過他為人謹慎,傅臻私下一直在查,阻礙卻頗多,而阻礙越多,裡頭的貓膩也越多。

傅臻掀起眼簾,看到剩下那一摞奏疏,不由得冷哂一聲。

不用想也知道裡頭說些什麼。

歲末天寒,了夜,偏殿照例上燈。

百盞連枝接連點燃,火苗卯足了勁往上竄,明晃的燭落在他眼裡,沒有半分暖意。

頭疾未發作,肩下的傷口卻發痛,看這烏的一片,真有種毒臟腑的覺。

他仰在圈椅上,閉目養神了一會。

那一盞地瓜糕還未撤下去,他敲在桌面的修長指節微微一頓,鬼使神差地拿起一枚。

原本是不想吃的,答應了給他做點心,人人都有算怎麼回事,他是這麼好敷衍的人麼?

他不吃,是想漲漲記

可既然端上來了,他也絕不容許旁人浪費一番心

傅臻知道是珍惜食的人。

地瓜糕已經涼,他咬了一口,冷冷的甜香在溫熱的齒間化開,雖沒有端上來那般,可傅臻邊卻染了一抹笑意。

罷了,回屋瞧瞧去。

一整日的疲乏在起的那一刻緩緩散去,沿著廊廡緩步走到殿,廊下風刺骨的冰涼,傅臻只著一寬袖繡袍,倒不覺得多冷。

寢殿依舊燈火通明,殿暖意卻不若以往,小姑娘自從上一回腹痛,屋的爐火要一直往裡添,否則披一件狐裘大氅都不夠用。

傅臻瞧見榻上無人,皺了皺眉,難不已經睡了?

又走到屏風後,床上也空無一人。

傅臻面立刻冷下來:「來人!」

汪順然早就做好了準備,一聽這話忙顛顛地溜進來:「陛下是在尋姜人麼?」

傅臻朝他冷冷勾,幾乎是咬牙切齒:「你說呢?」

汪順然嚇了一跳,趕忙上前替他順氣兒:「陛下息怒,這越是大肝火,裡的毒就越容易蔓延,即便玄心大師正在回京的路上,這子也經不得這般造作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