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千嬌百寵 第77頁

《千嬌百寵》 第77頁

太后對外寬厚仁慈,表面功夫做得比誰都齊全,外人面前視傅臻若親子,一舉一都以崔氏的臉面為重,對外不容許自己有毫行踏踏錯之舉。

可即便再注重表面文章,也不至於對自己族姐的一個母如此善待,且此等小事,竟也出青靈親自前去,其中貓膩不得而知。

汪順然嘆了嘆道:「這差事辦起來容易,只是玉佛寺一個來回也有好幾日路程,你千萬記得路上當心些,年底怕是要下雪——」

青靈轉過頭啐道:「知道了!義父天下頭一等的囉嗦!」

汪順然垂眸笑了笑,沒再說

-

傅臻醒來時已是次日午後,與其說清醒過來,不如說是熱醒的。

邊沒瞧見人,大手一撈,竟到了三五個熱騰騰的湯婆子,傅臻面一沉:「來人!」

汪順然哈腰從殿外進來,還未及施禮,便聽他道:「人呢!」

汪順然趕忙回道:「姜人今日不知為何迷上了醫書,奴才便給尋了幾本醫經及孤本,人正在偏殿找太醫討教呢。」

傅臻輕嗤:「連字都認不全,看什麼醫書?」

汪順然躬道:「今日太醫院來的是宋懷良宋太醫,人雖年輕,卻也是學識廣博,醫不在太醫院那些老人之下。人若是想學,得他指點一二,定能有所助益。」

Advertisement

傅臻眸微微一沉,角卻笑意不減:「宋懷良?」

汪順然寒一豎,總覺得陛下今日哪裡不對勁,這眼神……

怕是下一刻就能提刀殺人了。

第38章 晉江正版獨發 眼眶紅得厲害

阮阮一直記不好, 大概也不是讀書的料。

前些日子因對前路有所希冀,又苦於宮中單調,所以尋汪順然要了筆墨和算盤, 想著來日出宮無人可以托賴,又有鋪子需要打理, 一個人總得會些東西, 技多不,這都是的底氣。

可昨日過後, 思來想去,一定要為將軍做些什麼, 然而宮中的下人職責分得太過細緻,連梳頭盥洗都有專人打理,而無長, 西北刺史府上的丫鬟,比宮裡頭的太監伺候起人來還要糙。細的活兒做起來,是遠遠及不上的。

看到藥房的宮人忙進忙出, 心裡才了學醫的心思。

誠然, 這時候才開始的確晚了,可阮阮不知道自己還能怎麼辦。

早學一日, 便能夠早一日為他分憂,即便不若真正的大夫那般通醫理, 可懂些皮也好, 面對他諸多疼痛之時, 不至於麻木不仁, 再者像遇到昨日的況,至替他包紮傷口這樣的小事做起來也能得心應手。

然而阮阮並不知道從零開始地接一項新的技能,是一件這麼難的事基本屬於看到後面忘記前面的那種人, 有時往前翻兩頁,看到自己的筆跡,甚至生出一種陌生的覺:這一頁我當真看過了?明明沒有半點印象。

是真的很努力在學,手邊放著一本《說文解字》,遇上不認識的字還需要翻查,遇上要點心中默念十遍,轉頭卻又忘得一乾二淨。

原以為竭盡全力,哪怕只能令他減痛半分,也是值得的。

可真正拿到書的時候,又深無助和挫敗,好像窮盡一切都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到後面,只能一邊哭一邊看。

今日恰逢宋懷良當值,阮阮見他恭敬有禮,不似郁從寬那等滿口仁義實則心狠手辣的太醫,更不似橫眉豎眼的老學究,便抹乾淨眼淚,大著膽子請他賜教。

宋懷良學識廣博,在太醫院數次月試考校之中皆拔得頭籌,年紀輕輕便升了醫,也因此有幾分好為人師。

不過他為人也算坦,即便是太醫院的後生吏目向其請教,宋懷良也毫無保留。

是以阮阮向他求教時,為得貴人賞識,宋懷良更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且他會據基礎不同,斟酌不同的用詞,像姜人這樣生手,此前對於醫一竅不通,宋懷良便儘量使用能夠聽懂的詞彙,不至於晦,但也絕不敷衍,甚至還送上了自己親筆註記的《黃帝經》與《神農百草經》。

阮阮經他指點,雖還是雲裡霧裡,可已經是眼可見的信心大增,至能覺出此中樂趣。

驚喜之餘,阮阮忍不住問他:「宋太醫,這麼多的醫書,你全都看過了嗎?」

宋懷良趕忙頷首道:「這個自然,書不則理不明,微臣擔行醫救人之責,先賢留下的醫書皆要爛於心。」

而他習慣自謙,繼而又解釋道:「只是醫理相關卷帙浩繁,總有微臣未及之地,微臣尚年輕,閱歷又淺,還需日日修習,不可懈怠。」

阮阮聽完,手指比劃了大約半寸的厚度,艱難地問:「那像這樣一本醫經,宋大人需要記誦多久,才能爛於心呢?」

宋懷良佯裝慚愧,拱手謙和道:「臣天資愚鈍,不及旁人有過目不忘之功,一章一節往往需要通讀兩遍才能記誦,而像人說的這樣一本醫經,也需要三兩日功夫才能練掌握。」

阮阮:「……」

原來旁人讀兩遍就能背誦已屬「愚鈍」,讀十遍卻頃刻忘什麼呢?

難怪陛下常常罵小笨蛋。

阮阮深打擊,方才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信心再次被傷得不堪一擊。

阮阮一整日都沉迷書本,以至於連傅臻步殿中都未能及時發現。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