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通房小撩精一撒嬌,冷戾侯爺心狂跳 第五百三十六章 他說的是人話嗎?

《通房小撩精一撒嬌,冷戾侯爺心狂跳》 第五百三十六章 他說的是人話嗎?

蕭峙如今在淮州說一,沒人敢說二。

淮王生事,若是沒有蕭峙清繳,還不知多人要被淮王抓走充作火焰軍。

所以祁家老宅的管家看蕭峙來敲門,不敢怠慢,當即放了他進來。

老宅其他出口都被蕭峙手下的護衛們堵了,初二另外也差遣了兩個人調遣衙役,搜索祁家周圍。

天羅地網,已經冒了頭的斷指哪里還有機會可逃?

他是被蕭峙親手從祁家下人堆里揪出來的,上穿著祁家下人的服飾,但斷指卻沒法掩藏。

蕭峙皮笑不笑地踹了他一腳:“跑啊,你不是很能跑嗎?”

斷指疼得腦子都快炸了,氣急敗壞道:“呸!你……你仗勢欺……”

他話還沒說完,便被初二賞了一掌。

初二吹吹手掌心,“嘖嘖”兩聲:“你臉皮忒厚,把我手都打疼了。怎麼不說了?你這不是很能叭叭嗎?”

他手勁兒大,只一掌就把斷指的臉給打腫了。

斷指臉上火辣辣的,哭無淚。

側眸看向祁家下人們,想扮可憐:聽聽,他說的是人話嗎?

祁家從管家到其他下人,全都低著頭,大氣不敢出。

蕭峙掃視一圈。

初二讓兩個護衛搬來一張圈椅,放到蕭峙邊,蕭峙順勢坐下,倚靠在靠背上,親自開始審訊。

管家不知道出了什麼事,戰戰兢兢回話。

不到一盞茶的工夫,一個下人熬不住這樣的恐懼,跪下去:“蕭太師,他、他是來找奴才的。奴才只是奉命要付銀子給他,不知道他做了哪些惡啊。”

Advertisement

蕭峙心下微沉。

這是祁家老宅,下人能奉誰的命?

蕭峙心里有了猜測,他已經記不清祁瑤的模樣,沒想到時隔這麼久再次聽聞的消息,竟然是以這種方式。

蕭峙站起,朝初二看了一眼。

初二會意,這是不要為難這些下人的意思。

勇毅伯府早已經投靠他家侯爺,當初侯爺中毒,還是靠勇毅伯府的“菩提”救了一命,此事必須弄清楚,到底都有伯府的誰參與其中。

蕭峙一行人帶著斷指離開,在初二的代下,沒人為難祁家下人。

但管家還是嚇得,扭頭便質問那個下人到底出了什麼事

祁瑤曾是祁家的驕傲,來到老宅后,祁家這些下人對做過的事一無所知,只知道定是犯了大錯才會被發配到這里無人問津。

到底是主子,集才華貌于一,后來又變得甜,老宅這些下人都喜歡的。又因為又聽雪墨香這兩個從京城跟過來的丫鬟看守,管家他們并不過問祁瑤的行蹤。

不過管家知道今日之事非同小可,當即寫信讓人往京城送……

斷指散播的謠言在淮州并未擴散。

淮州百姓每日都在幫忙揪拿淮王余孽,百廢待興。

那些被抓走的壯丁,因為蕭峙攻山那日,都在幫初七造火藥,所以大部分都幸免于難。

被蕭峙挨個審訊完,沒什麼問題的便一一被放回家中。

所以蕭峙在淮州百姓的口中,宛如救苦救難的菩薩,人人夸贊稱頌。有個別人從潁州聽來事關晚棠的謠言,還沒傳播開,便被這些百姓扼殺在了萌芽中。

那廂,蕭峙抓到斷指后,親自審訊。

斷指一看到蕭峙兇神惡煞的模樣,便嚇得瑟瑟發抖,不等蕭峙出聲詢問,便很識趣地道了事經過。

免得再之苦。

畢竟這活閻王不是嚇唬人的主兒,他可是真刀真槍的。

“是祁家那位姑的丫鬟找到我,讓我一直盯著別院的!那日京城里來了一位大人,我跟過去發現了那個別院……太師饒命,小的也只是賺錢糊口,做小的這一行的,主家讓做什麼便只能做什麼啊!”

蕭峙聽得生厭:“本太師予你一袋金銖,算不算你的主家?”

斷指看了一眼自己的指頭,違心道:“算。”

“那本太師讓你做什麼,你也照做?”

斷指連連頷首:“做,太師請吩咐!”

蕭峙冷嗤:“那你去死吧,那些金銖足夠你買一副上好棺木了。”

斷指:“……”

初二看他閉了,讓他在口供上畫了押,把人拖下去。

須臾,初二去而復返:“侯爺,可要即刻給祁家去信詰問?”

蕭峙將信遞過去:“不著急,明日再寄,先看看勇毅伯府會如何置。帶上那廝,去潁州。”

初二心疼地看了一眼蕭峙那張臉,俊朗英被憔悴和疲憊掩住:“侯爺可要乘馬車?”

蕭峙搖搖頭:“不必,盡快去潁州澄清此事。”

初二沒再多話,一路策馬跟在蕭峙旁邊,時不時觀察他兩眼。

當天中午,潁州縣令便依據斷指的口供斷了案。

因著幕后主使祁瑤在京城,牽涉的不是太師夫婦便是謝家這樣的大氏族,潁州縣令又親自帶著證據去找章知府核準。

章知府這次灰頭土臉,半分不敢怠慢:“這祁家姑娘乃勇毅伯府的兒,如今又在京城,移牒去京城吧,由那邊發落。”

縣令趕回縣衙時,斷指已經被初二他們押上囚車,正要游街。

縣令揩一把冷汗:“沒有此等先例,不必了吧?”

冷沉的聲音從他后響起:“子不該被造這等下作之謠,此次是本太師夫人,因著坐月子沒有出門,沒有聽到這些閑言碎語。若換一個普通子,日日面對這些莫須有的污言穢語,當如何自?”

縣令怔怔看向蕭峙,回答不上來。

被造謠的子何其多,有的男子猥瑣,上下皮子一便是侮辱對方清白的謠言,尋常子有幾個為自己證明清白的?

許多都不愿拋頭面,也沒那個閑工夫。

說實話,縣衙也不理這樣費時費力的案子。

畢竟只是幾句謠言,未曾造多大的傷害,若證據不足還得放掉,費力找到證據后,也就徒一兩年。

那些傷害大的,便是不了指指點點,以死明志,這種況下,查明實后便可讓造謠之人流放三千里。

“造謠一品誥命本就是重罪,先游街清理謠言!日后再有此類造謠,便參照今日之例理。”

縣令小心翼翼道:“待結了案,太師覺得此人當如何置?”

蕭峙問了一句不相干的話:“潁州類似的造謠,可多?”

他那雙黑眸看似水波不興,往深看卻暗流涌

縣令不敢撒謊:“報案的不多,酒樓里倒是時常聽人議論這類事,不知真假。”

那便是多。

“面上刺字,當眾杖八十。”蕭峙冷冷調,沒有毫猶豫。

縣令倒吸一口涼氣。

他為數載,還沒杖刑一個人八十下過。

尋常人熬不住這麼多杖,最后皮開綻會很嚇人。

他覺得他有必要提醒蕭太師一聲,以免太師被人罵殘暴后,遷怒于他:“是不是太重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