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惹皇叔 第49頁

《惹皇叔》 第49頁

傅棠梨眉目溫順,低頭應是而已,只在心中哀嘆,這日子過得好生郁卒,更勿論北方戰火,南面洪澇,盛世之下,亦有諸多不諧。

然則,此時的長安繁華依舊,歌舞升平,暮春煙柳如織,貴族公子們鮮怒馬,呼朋喚友踏青玩樂去,瞧著正是一年好景,或許除了傅棠梨,旁人并無什麼煩惱。

這期間,又發生了兩樁喜事。

許家表兄才華出眾,殿試高中頭甲第三,他年輕俊,探花之位名符其實,簪花騎馬游行之日,街上熱郎們擲過來的帕子和荷包,差點把馬都驚了。

傅方緒親自出面,向許家致結親之意,傅姑母寫信回蜀州商議。許家姑父不在長安任職,日后兒子的仕途還要仰仗岳家關照,當即應允了,親上加親,也是皆大歡喜。

傅芍藥一心想和傅棠梨攀比,對這門親事并不十分滿意,在父母面前抱怨了許久,但及至和許表兄見面時,又是一臉,別別扭扭的。

總之日子順遂,一切安好。

……

至四月末,渭州西寧伯府遣人來京。

西寧伯世子韓子琛即將迎娶隴西豪族李氏六娘子,給姑父傅之賀送來了喜帖,雖然長安與渭州相距遙遠,傅之賀職在,不能親往賀喜,但一份厚禮是必備的,這一來一往,兩家姻親的分才能長久。

傅棠梨看到帖子后,忡怔良久,思之再三,徑直去找了傅方緒,求赴渭州,參加表兄的婚禮。

先是時,傅方緒自然不允:“禮部和宗正寺定下了日子,太子與你次年初就要大婚,不說宮里,我們家也在抓給你籌備婚的各項事宜,你為正主,卻遠赴千里之外,不妥、十分不妥。”

傅棠梨一臉懇求之:“正是因為如此,我東宮后,恐怕此生再無機會離開長安,如今表兄親,我想借此回一趟渭州,到外祖母的墓前,最后看老人家一次,還祖父全。”

Advertisement

傅方緒溫和地勸說:“你有此心意,親家夫人在天之靈自會應,很不必大老遠地專門過去一趟。”

傅棠梨的腦子轉得很快,想了想,換了個提法:“舅舅名分上雖是西寧伯,但韓家眼下已是大表兄做主,大表兄明能干,掌握渭州數十萬兵馬,我若要太子高看我一眼,將來免不得要倚重韓家的大表兄,如今我親往渭州賀他婚禮,示好于他,令他激,來日才好他為我出力,祖父您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傅方緒心,面上帶了幾分笑意,捋須不語。

傅棠梨再接再厲,神愈發誠懇:“又及,外祖母臨去前,將韓家銀礦的權屬一分為二,一半給了我,但那礦山遠在渭州,我那份收益全靠著韓氏族老打理,說實話,有幾分真實,我也吃不準,如今回去一趟,一則可以勘探虛實,二則以太子妃的名頭震懾他們,好他們日后不敢糊弄我,往后幾十年,這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

傅方緒果斷拍板:“你抓收拾,既要去,就盡快,這里到渭州,一來一回,兩個月足矣,不可在當地多做逗留,還是早日回來為宜。”

傅棠梨點頭應是。

很快,黛螺和胭脂為傅棠梨將一應行裝都準備妥當,們兩個自然是要跟著娘子一同回去的,此外,還有傅家的兩個管事娘子并七八個健壯的雜役,連著傅家眾人為韓子琛備下的賀禮,統共安排了六輛馬車。

傅方緒找了個由頭,去宮中請安,繞道時,恰好遇見東宮的詹事陳大人,有意無意把傅棠梨要去渭州的事說了。

陳大人素來靈,聞弦知雅意,當即做主,派遣東宮左衛率統領齊乘風率侍衛三百人,護送傅家二娘子出門。

傅方緒滿意而歸。

——————————

于是,夏時節,傅棠梨前往渭州。

從長安出發,往西行,出了關道,再折向北面。這一路,破曉見旭日從山川高起,黃昏見圓月自江河盡頭出,道邊野草瘋長,林野桑田累累,景壯麗,自與京都大不相同。

天氣愈熱,路上時見農人挽著袖子在田間勞作,黃牛哞哞,似乎一派安寧。

卻又見過路商旅行匆匆,大多自北面來,言道胡人來犯,兵馬境,為淮王所阻,雙方激戰于橫斷山脈北麓,庭州一帶頗不太平,商人皆不敢逗留,紛紛南歸。

齊乘風安傅棠梨:“淮王英武,有赫赫善戰之名,玄甲軍出征,向無敗績,區區胡蠻子,不足道也,戰火只在北庭關外,此去路途太平,娘子不必擔憂。”

傅棠梨聽罷,頷首而已,并未多言。

如此,走了一個月,到了隴西境,西寧伯府早已得了消息,西寧伯麾下大將霍青山率人馬前來迎接。

東宮侍衛不宜離京太久,至此,齊乘風將傅棠梨付予西寧伯府的人后,便回轉長安去了。

甫一見面,霍青山就陪著笑臉,對傅棠梨解釋道:“世子聽說二娘子要來,歡喜得不得了,本來要親自來接,只是大婚在即,二娘子知道,伯爺向來是個不管事的,上下諸多雜務都要世子親自過問,實在不得空,才我來,向二娘子陪個不是。”

傅棠梨自在渭州長大,對這些渭州軍中的將領們皆以叔伯呼之,十分親近,聞言只是笑了笑:“霍叔說哪里去了,我回來便回來了,客套什麼,我不過才走了兩年,這里難道不是我的家了嗎?”

霍青山聞言,放下心來:“二娘子還和從前一般模樣,極好。”

由隴西繼續往前,車隊又走了兩三日,終于到了渭州。

渭州占地廣闊,是隴西境最大的城鎮,北青山,西臨赤水,歷經百年不衰,青石城墻上布滿斑駁的痕跡,靜默地聳立在隴西平原上,城樓上方,西寧伯的旗幟迎風張揚,獵獵作響,氣勢雄壯,然而旁邊卻掛著長串紅燈籠,在風中搖來擺去,顯得有些不太協調。

還未到城樓下,城門大開,韓子琛策馬而來,親自出迎。

到了車隊近前,韓子琛打了個唿哨,一匹矯健的紅馬跑了過來,停在傅棠梨的馬車邊。

“梨花,你終于來了。”韓子琛一臉歡喜之,瞧著不似作假。

傅棠梨挑開車簾,瞥了韓子琛一眼,似笑非笑的。

韓子琛省悟過來,神態自然,立即改了稱呼:“表妹坐了一路車,想來悶了,何不騎馬進城,順便看看,這兩年渭州的街市可有什麼變化?”

“也好。”傅棠梨毫不扭下外套大袖衫,下了馬車,利落地上了馬:“走吧。”

在渭州時,自由無拘,日常大多輕服窄袖,挎弓縱馬,與男兒一般無二,如今回到故地,仿佛還是從前時

表兄妹兩人騎馬并行,一起進了渭州城。大隊人馬跟在后面,浩浩的。

韓氏先人世代居于渭州,坐擁重兵,據守雄關,西拒吐蕃,立下不朽戰功,歷代帝王多有禮遇,封世襲西寧伯之爵。

前代西寧伯早逝,至傅棠梨舅舅這一輩,并無兒郎出眾,世人本謂韓氏當衰,所幸韓老夫人心志堅毅,以流之撐起家業,苦熬了十幾年,終于盼得孫輩的韓子琛穎而出。

如今的渭州城,百姓只知世子,渾不知西寧伯為誰了,遇上世子大婚之喜,不但城樓掛上了大紅燈籠,連城中主要坊市道路口都披上了紅綢,一派喜慶氣息。

傅棠梨應景地道了聲:“恭喜大表兄了。”

韓子琛為當事者,對此卻并無太多的歡慶之,他甚至帶了一點愧疚的神,對傅棠梨道:“這些布置都是母親的意思,我本不張揚,但念及要全李家的風,便也由著母親去,你千里迢迢來賀我親,實則我

心中十分不安……”

“大表兄冷靜些,不要胡思想。”傅棠梨騎在馬上,目不斜視,溫和地打斷了韓子琛的話,“我不過是想在出嫁前最后回來一趟,到外祖母的墓前看看,借用了你的名頭而已,至于你親一事,其實我半點都不關切。”

瞥了韓子琛一眼,懶懶地道:“你說兩句,不要自作多,好歹兄妹一場,我也不想和你翻臉的。”

渭州臨北,氣候干爽,燦爛,傅棠梨眼波流,像極了這夏日的,灼灼若桃夭,明艷人。

韓子琛在心中憾地嘆息,他鼻子,也不尷尬,坦坦地道:“你還是這樣子,半點面都不給我留,早知道我不提這個,多給自己留點念想。”

言已至此,這個話題就打住了。

韓子琛轉而提起渭州這兩年發生的大小瑣事,傅棠梨倒是帶著微笑,聽得津津有味。

很快到了伯府。

傅棠梨隨韓子琛去到前院正堂,拜見了舅父及舅母。

雖則往日暗里有些齬齟,但傅棠梨很快就要為太子妃,或則來日可能母儀天下,韓家的舅父和舅母自然笑臉相迎,待千般萬般親切,舅母拉著的手,還險些落下淚來。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