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酌長夏 第42頁

《酌長夏》 第42頁

聽聞李繕整治了道觀寺廟,約是要和世家搶利益,那也無妨,那是并州系,與無關,再者,并州世家春風吹又生也未可知。

也有人提出擔憂:“就是陳家和司徒家之間鬧起來,北方恐怕又不安穩了。”

謝家大婿薛屏笑道:“中郎將本末倒置了,正是胡人請降,那北方才鬧了起來,否則,北方始終要忌憚著胡人,哪里敢有作。”

謝兆之道:“正是如此。”

他們比普通百姓看得遠,如今各地豪強四起,逐漸有割據天下的勢頭,但不管誰坐上皇位,鐵打的世家是不變的事實。

因此,他們能夠將這些家國大事當閑話一般,暢所言。

席上言笑晏晏,后宅里,謝姝著微微凸起的肚子,眼角閃著淚花,面容些微憔悴。

盧夫人:“姝兒……”

謝姝素來要強,轉過不給母親看到,兀自淚。

小白狗智郎態憨厚,它覺到主人緒沉重,蹬著后拉著謝姝的擺,期能替謝姝分擔,然智郎一片心意,終究是用不上了。

盧夫人對兒的境遇心如刀割,卻也只能勸:“你有子,別哭了,仔細眼睛哭壞了。他今日來接你,就是擺了態度,你……得回去了。”

Advertisement

謝姝咬牙暗恨,對著母親盧夫人說:“母親,我不想回薛家!他怎麼可以這麼對我!”

謝姝嫁給薛屏后,是有過如膠似漆、恩不疑的幾個月,薛家家風不錯,他們之間更是海誓山盟,薛屏說好了不會納妾,只一人白頭偕老。

但隨著謝姝有了子,胎象坐穩了后,薛家老夫人就做主,給薛屏房里添人。

那確實不是納妾,不過是給婢子開臉,供薛屏泄,沒有名分。

一開始謝姝不同意,薛屏還顧著,但后來家中人反復提起此事,薛屏雖然左右為難,卻不苦了他自己,借著醉酒這個理由,和婢子滾到床上去了。

為此,謝姝又恨又怒,只道信誓旦旦不思其反,當即回了娘家,今日正是第三日,薛屏猜差不多想通了,上岳家門來請謝夫人歸去,順道參宴。

所有人都認為,謝姝發夠脾氣,就該回薛家了,既然懷孕,沒法服侍丈夫,為子孫計,薛屏抬舉婢子也是尋常,誰家不是這樣過來的。

盧夫人本也該這樣勸大兒,又實在說不出這些話來,謝兆之就有過庶子,只是沒能養大,這種辛酸,只有人能理解。

過了好一會兒,謝姝抹干了淚,收斂好緒,便問盧夫人:“窈窈可還好?我過這般便罷了,只希能過得好些。”

盧夫人嘆氣:“你知道的,就算有不好,遠在千里之外,著也報喜不報憂。”

說著,盧夫人讓人拿來窈窈寫來的兩封信,第一封里頭,還夸了李繕,表示自己對這婚姻的期待。

第二封信,則講述了并州的風,還有一些盧夫人的舊友、出太原郭氏的郡守夫人,末了寫到:若有機會,愿請母親、姐姐能來并州觀游玩。

盧夫人心知沒有這個機會,謝家眷想要北上團聚,謝兆之第一個不同意,讓那郭夫人邀請們,才有可能,只是郭氏未必肯,請人可是極為繁復的禮節。

好在窈窈總會回來的,盧夫人掐算日子:“窈窈走了也有數月,過不了多久,就會回來了。”

謝姝又是默默垂淚,更氣自己所嫁非人,還連累妹妹北上嫁給李繕,卻不知道境遇如何,李繕又如何虧待于

窈窈挽起頭發,換上了一件素布窄袖裳,裁剪和針腳還算致,但比起之前穿的綾羅綢緞,它實在糙又廉價。

袖子,傳聞中李繕和李家軍上戰場都是穿素袍,原來是這樣的布料。

鄭嬤嬤:“夫人當真要去范……”

窈窈承認:“是。”

鄭嬤嬤不解,怎麼過了一夜,窈窈又要去幽州范了呢,去也就算了,范

底是盧氏的地兒,窈窈作為外孫,理應不會有事,但還是悄悄去,竟還喬裝商人。

因為前朝斗富之風不息,大亓對商人的打極重,這時候還能行走各地的商人,大多數是世家在養,除了賺取錢財,兼顧打探民消息。

李繕此行假扮的,就是掛靠蕭家名義的晉地商人,蕭家對北方的掌控,遠不如南方,因此他們可以大搖大擺行事。

只是,包括李繕、窈窈在,隊伍一共才十二人,對比之前窈窈北上,都是幾百人護衛,如今區區幾人,著實讓人放心不下。

窈窈卻很鎮定,道:“人太多,便不好走了。夫君行徑大膽,但他是有把握才大膽。”

鄭嬤嬤:“那讓我跟著夫人……”

窈窈輕握的手,道:“嬤嬤上回傷,如今提東西手還疼,路途勞累,只怕會留下病,若果傷惡化,我如何忍心。”

一旁,新竹也道:“是啊,我跟著夫人就好,嬤嬤安心,我會照看好夫人的。”

窈窈都這麼說了,鄭嬤嬤再不舍,也只好答應了。

夜,一支十二人的隊伍,悄悄離開了雁門郡,上黨郡的李對此一無所知,不過,他也有頭疼的事。

蕭家遣員西曹北上,這人是蕭太尉的侄兒,一向得蕭太尉重用,不過行事張狂無狀,常有惡名。他事先沒有知會,驟然來并州,讓李有些不快。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yanqing/22_b/bjZhM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