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二嫁權臣 第172頁

《二嫁權臣》 第172頁

桓帝卻道:“朕以為,國之若想長盛不衰,當舉賢用之,不拘年齡不拘資歷,若有驚世之才,負重職,愿盡忠職守,便是于國于民的利事,反之亦然。”

桓帝這番話說出來,提出異議的幾人頓時沉默了下來。

俞景此番阜州之行辦了大事,查了皇上一直想查但沒人愿意單槍匹馬賭上家族去查的私鹽一事,他們沒能在那時候擔下這份擔子,現在便也沒有底氣再說俞景還只是一個年輕人,擔不得重任。

桓帝的目又掃了下頭的眾位大臣一眼,將滿朝文武百的表盡收眼底。

他登基三年,這朝中要整頓的地方還很多,可謂是任重道遠,提拔俞景這樣的人才是勢在必行的。

早朝散了之后,俞景神自若地走出大殿,喻老走在他邊。

今日在俞景被皇上厚賞又升了職后,他便也當朝提出了致仕,如今俞景風頭正盛,他一個祖父閣高位,反倒會讓他日后的仕途更加惹人非議。

況且本來也是到時候了。

這次皇上雖然依然惋惜,但準了奏,再過不久,喻老便要回清淮老家安晚年了。

Advertisement

出宮門的路上,不住的有朝臣來向俞景道喜,俞景一一應了,不高傲也不諂,他的姿態擺在那,寵辱不驚,一切如常。

喻老走在他邊,胡子,贊賞的看著俞景,又叮囑道:“過些時候祖父便準備離京了,如今你子雖是好了,但日后替皇上辦的事定然還是兇險,鄭逢年與你也算徹底對立,往后一切都要格外小心。”

“我知道的,祖父。”

往后必然會更加兇險,但開弓沒有回頭箭,他知道這一天遲早是會來的。

喻老點點頭,看著前面三三兩兩走在一起說話的朝臣,又道:“你今日剛剛升職,你可會怪祖父這個時候致仕,沒有給你助力?”

俞景能夠理解到喻老這麼做的用意,況且他從仕起,就沒有想過要得到誰的幫助,睿王也一早就跟他說過,朝堂這條路,他是要自己走的,用自己的功績住所有人的非議,睿王在這些事上不會幫他。

他笑了一下,神里難得又顯出幾分年輕狂來:“這既是我自己要走的路,我只當對得起上這朝服,對得起百姓,對得起皇上的重托。若我只為做個走后門的高,祖父也會對我失吧?”

喻老聽到他這番話,欣的笑了。

俞景心堅韌,有自己的理想和堅持,他雖然認回這個孫子的時間不長,但對他卻十分放心。

兩人邊談邊走出宮門,而在他們后不遠的地方,刑部尚書蔣軼昌一直牢牢的盯著俞景的背影

第77章 找機會對下手

鄭逢年這些日子雖未上朝, 但朝中的事卻知曉的一清二楚。

書房里,蔣軼昌剛剛將朝中桓帝給俞景升了又重賞一番的事說了,之后他的神便有幾分焦躁:“俞景如今了吏部, 皇上在朝中要培養新人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鄭逢年喝了一口茶, 對此不置可否:“滿朝文武皆是皇上的朝臣, 只是總有親疏遠近之分,但要再培養出一個俞景這樣的人,談何容易。我們如今要做的, 便是想辦法把自己的人再安上。”

私鹽一事損失的人,他們若是再不補上, 日后在朝中會事事到掣肘。

這句話音落下, 鄭逢年也放下了茶杯,他手上的扳指,又沉聲道:“吏部侍郎是我們的人, 你去知會一聲, 他知道該怎麼做。”

蔣軼昌應下, 沒過多久便離開了鄭府。

而鄭逢年在蔣軼昌走后兩盞茶的功夫, 從后門出府,坐上了馬車。

他只帶了零一出來, 進了馬車后吩咐了一句:“去烏先生那。”

“是。”

馬車應聲而走,晃悠悠的朝街上去了。

-

還是那間昏暗的室,鄭逢年見到烏先生的第一句依然是問:“長生蠱怎麼樣了?”

烏先生面上有幾分興的神,他打開放在屋子角落里一個土陶的小罐子, 著迷的探頭看了看, 然后桀桀笑了兩聲:“長生蠱馬上就要了!終于,終于啊!師傅都沒練的長生蠱,要讓我練了哈哈哈哈哈!”

這笑有幾分瘋癲, 看的人起皮疙瘩,但鄭逢年卻毫不在意,他也朗聲笑了起來,當即從懷中掏出一把銀票遞了過去。

“這些日子先生辛苦了,這是點小意思,若長生蠱真了,我的榮華富貴當與先生同!”

烏先生毫不猶豫的接過銀票揣進懷里,臉上的笑又變得有幾分貪婪起來。

但不知想到什麼,很快他的臉又沉了下去,低低的自言自語起來。

“阜州那個人竟然沒死,中了九蟲蠱竟然沒死!白白害我要到手的金子飛了……不行……不行!我不能放過他……“

他說的瘋瘋癲癲的,鄭逢年卻不的盯著他,然后突然笑道:”先生不用介懷,我還需要先生繼續對付這俞景,若是他能死在先生手上,我給先生的只會比上次更多!“

烏先生聽后眼睛都亮了,他怪笑著看向鄭逢年:”丞相說的可是當真?”

“自然。”

“好……好!”烏先生拍手大喊了兩聲,又原地走了兩步,喃喃道,“我要再去外頭采些新藥材,還要找些新的蟲卵做蠱……要做一個更厲害的,比九蟲蠱更厲害……”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