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二嫁權臣 第167頁

《二嫁權臣》 第167頁

“那是我從鄭逢年親信家里出來的,藏的很蔽,應當是很重要的東西,很可能是往來賬目一類,但上頭沒有人名,那些符號應該是有特定的意思。”

“唔,”蘇聞琢點了點頭,兀自嘀嘀咕咕,“這冊子畫這樣,他們自己人能看懂?那怕不是還得給他們做些什麼統一的識圖訓練……”

的自言自語被俞景聽見,倏然間,俞景腦子里靈一現。

這個冊子既是心腹唐免川的,記錄的東西鄭逢年當然要看的懂才行,那萬一鄭逢年要憑借這些冊子讓人去做什麼,那人也得看的懂才行。

橫豎反正是不能唐免川一個人知道的。

俞景想起來在最初投睿王麾下的時候,睿王也讓他在鄭逢年那找過一個小冊子,只是那時候沒有找到。

由此推測,這樣的小冊子并不只有唐免川的手上有。

若是能找到第二本小冊子,兩本放在一起對比,再加上調查鄭逢年一派的那些利益往來,也許就能給符號對上信息了。

思及此,他笑起來,抬手蘇聞琢的頭,夸贊道:“我夫人當真是聰明絕頂的姑娘。”

“嗯?”蘇聞琢一時沒反應過來,微微歪了頭,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睛在夜下更顯黑亮。

Advertisement

俞景沒有跟蘇聞琢解釋太多,只道:“雖然還沒有解出冊子上面的信息,但是也已經有些頭緒了,是窈窈的功勞。”

雖然也不知道自己哪句話歪打正著了,但能幫上俞景,蘇聞琢總是很高興的。

笑容的弧線越發大了一些,顯得整個人都又甜

俞景很喜歡蘇聞琢笑起來的樣子,像一朵緩緩綻放的花兒,開到最好時,便有了甜的香氣,溫可人。

他忍不住吻了吻蘇聞琢的額頭,只覺得上的也好像是一片細膩的花瓣,溫熱中又有一點涼意,讓人舒服的想嘆息一聲。

待他薄離開蘇聞琢的前額時,終于忍不住嘆了口氣,像是自言自語了一句:“這子好像還不能做劇烈運……”

蘇聞琢也不知怎麼的,這回子一下便反應過來,微微紅了臉的瞪了俞景一眼,那人卻神正經的不能再正經,還要明知故問:“夫人怎麼了?這般看著我?”

見俞景還要反過來打趣自己,蘇聞琢輕輕哼了一聲,突然也故作正經的瞇了瞇眼睛,走到半路停了下來,還煞有介事的抬起纖纖素手上俞景的下,左瞧瞧右瞧瞧,然后嘖嘖有聲道:

“哎呀,也沒什麼,就是覺著夫君這胡須,瞧著有點有礙觀瞻,沒有以前好看了呢!”

俞景挑了挑眉,上了自己的下,一時竟然還真有些猶疑了起來:“是麼……?”

他醒來之后沒及著刮臉,想著自己這模樣瞧著還新奇,正巧現在也不能讓人認出來,胡子留一段時間也好的。

但這下聽蘇聞琢這麼一說,他有些猶豫了。

他家夫人若是覺得不好看了,那事還是有些嚴重的啊。

蘇聞琢見他當了真,撲哧一下笑出聲來,花枝的倒在俞景懷里,俞景便知是被說笑了,但也只能無奈的將扶穩在自己懷里,眼里有溫的縱容。

皎白的夜隨著月亮云層時時現,院子里有蘇聞琢的笑聲和俞景低低的說話聲,一切寧靜的好像將時都拉長了。

-

盛京城中,這幾日宛如被一層看不見的云所籠罩,明明是四月芳菲盡的好時節,卻總覺得有些奇怪的抑。

大街小巷、左鄰右舍的百姓們私底下都在議論紛紛,說這抑的氣氛怕不是因為京中幾個大家士族府上一夕之間發生的變故。

又或者是,菜市口這幾日砍頭的太多了,怨氣太重。

說到這個砍頭,百姓們圍坐在一起時便又低聲音說起了這幾日盛京城中的大事

“哎喲,我這幾日路過幾個朝中大臣的府門前時,看著那閉的大門都覺得怵得慌。”

“誰說不是呢,阜州私鹽這事鬧得這麼大,據說那天早朝開了足足兩個多個時辰!皇上坐在上頭親自看著下頭一個一個對峙,連午膳都沒用呢。”

“你這說的跟看見了似的,不過菜市口這幾日斬首的人那可是真的多啊,這私鹽可真是拔出蘿卜帶出泥,遭殃一大批人。”

人群中大家說的熱鬧,有個布裳老頭喝了口滿是碎末的茶,搖頭晃腦道:“要我說,皇上已經是顧及士族面了。”

旁的人聽了好奇的湊上去,不問道:“老人家,怎麼說?”

“鹽道的事都是大事,那可是等同于國庫的錢,皇上此次卻沒有連坐,直接對峙到人,各個府上誰摻和了就治誰,沒摻和的都沒,這一波下來,世家大族但凡還要點臉面的日后都要夾起尾低調做人了,可能還得恩皇上的網開一面呢。”

眾人一聽,覺得有幾分道理。

這次雖然帶出一大波人,流放的流放,充軍的充軍,殺頭的殺頭,其中不乏一些府上的掌家人或嫡子,但卻不連坐,府中其他的人至沒有跟著遭殃,沒牽扯到的,甚至朝中位都沒變。

這麼一說起來,過了幾日,整個盛京城里又傳開了,都要說一句皇上仁慈。

菜市口拖去斬首的人一個又一個,地上的濃稠的滲進地里,連路過旁邊都好似能聞到濃濃的腥味。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