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二嫁權臣 第153頁

《二嫁權臣》 第153頁

“是。”

“另外,剛剛讓你派到阜州去的人,今夜就,最好能在阜州手,如果沒功,就加派人手,總之不能讓俞景到時候順利回京。”

吩咐完零一,等到了下午,禮國公按照先前管家說的時辰來了。

鄭逢年在前廳讓人上了茶,看著禮國公道:“賢弟今日來找我是有何事?”

禮國公將將五十的年紀,許久之前便搭上了鄭逢年,因為家族背景深厚,在朝中親族做的多,人脈也廣,一直是鄭逢年這派的核心人,鄭逢年一直以“賢弟”相稱。

只見禮國公府端起茶杯,而后有些煩悶道:“前陣子楓兒看上南家那位大小姐,我想著能拉攏到慶國公府與我們一派也不錯,誰知他們推三阻四的,現在自家兒容貌毀了,又反倒賴上了我們家,我來問問大人,這親我該不該結?”

鄭逢年聽后,掀起杯蓋,一下一下撥著茶杯,緩緩道:“慶國公府若是能拉攏,自然是最好不過,不過也不用急著答應,慶國公也是老謀深算的,保不準還有后手。”

禮國公記下鄭逢年的話,回去后跟自家夫人說了一聲,正巧過了兩日嫻妃便招了禮國公夫人進宮敘話,之后禮國公府夫人便順勢將口風松了下來。

Advertisement

但要說兩家真定下了什麼,卻是沒有的。

蘇聞琢聽到的消息沒有這麼細致,但也知道這兩家近日走頻繁,京中各府都紛紛有猜測。

只是南珮媛卻沒有怎麼出現在大家視線里過了,陸沉霜偶爾幾次被著參加一些京都貴們的茶會時聽到些風言風語,便會找機會跟蘇聞琢說。

就如今日。

兩人約了下午去文墨坊挑些書畫和筆墨紙硯。

彼時已是二月初,俞景離開盛京快要一個月了。

蘇聞琢雖然隔幾日便能收到他的信,但信里的容越來越短,蘇聞琢能想到,俞景大抵是越來越忙了。

總擔心著他的安危,但俞景在信里是只字都不會提的,有時候蘇聞琢便會直接去問魏世昭,但魏世昭也總說讓放心便是。

按理說俞景一直有信回來,應當沒有什麼變故,只是自那天夢到那個奇怪的男人后,蘇聞琢便總是有些心慌。

陸沉霜見又拿著一本詩集出了神,抓著的手搖了搖:“窈窈?”

“啊,什麼?”蘇聞琢眨了眨眼睛,從自己的思緒里掙出來,“霜霜剛剛說什麼了?對不起,我最近老是會出神想俞景的事……”

“你也不要思慮太重了,不是還在調養子麼?”陸沉霜嘆了口氣,又道,“我剛剛說,南珮媛近些時候都沒有面,前幾日我在尋秋園的茶會還聽哪家的小姐說臉上那道疤太明顯,戴面紗都遮不住,若是出門只能戴帷帽。”

蘇聞琢聽后斂眸,走到一邊專注的挑著硯臺,聲音里聽不出喜怒:“如此看來,與禮國公世子的親事怕是要了。”

只是俞景,究竟還要多久才能歸京呢……

第67章 俞景出事,速來!

年節過后, 天氣便漸漸回暖了,可日漸晴朗的天卻沒讓蘇聞琢的心好轉。

自從上次從文墨坊回來后,已經許久沒有收到俞景的信了, 而魏世昭那邊, 只說俞景如今私鹽的事正查到關鍵時候, 他也已經許久沒有聯系上俞景了。

聽他這麼一說,蘇聞琢的心更慌了,連魏世昭都與俞景斷了聯系, 阜州那邊還不知道是個什麼況。

魏世昭說的話并不作假,俞景在二月上旬與盛京的消息便突然斷了, 連皇上那邊兩個龍虎衛都沒有再遞消息過來。

皇上擔心事有變, 已經派了左督監察使齊珩趕過去。

齊珩一走,查私鹽的事自然是瞞不住了,早就得知的鄭逢年一派幾個員不, 皇上的心腹和鴻圖閣的閣臣也神不變, 其他人見狀心里卻嘩然。

俞景一個去年新晉的狀元, 竟然已經能得皇上令悄然出京去查私鹽這等大事, 即使他現在是喻閣老的嫡孫,也足夠讓人驚詫。

一個未及弱冠的年輕人, 在九五之尊的帝王心里,已經是比他們這些朝臣還得信任了。

鄭逢年在文之首站著,低低垂頭,面上的表波瀾不驚, 一雙有些渾濁的眼里卻有幾翳。

皇上的下首, 睿親王的目則漫不經心的落在了鄭逢年的上。

下朝后,百陸續走出宮門,一路竊竊私語。

“皇上此番突然著手查私鹽一事, 我總覺得,盛京城里要有大作。”

“私鹽暴利,盛京中一些世家大族,暗地里說不定都有一手,如今只看皇上徹查的決心有多大了。”

“若是了士族的利益,這件事可不會那麼好收場,但為什麼偏偏是從阜州下手?”

“這件事諸位還是問底,對自己沒好。”

大家在宮門前散了,只是回府的腳步都有些步履匆匆起來。

而永安侯蘇平,此時剛坐進回府的轎子里,日子還未春,他卻連汗都下來了。

私鹽這件事,他可是前不久才了鄭丞相的伙,第一筆分紅都還沒拿到,皇上突然就查了起來!

整個早朝,蘇平都似在油鍋中被人烹著,怎麼站怎麼都是煎熬。

待他回到府上,在書房中來回踱步半晌,實在是有些慌張,于是忍不住去了鄭丞相的府邸想要拜訪,卻被拒之門外。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