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武俠仙俠 大唐山海行 第760章,馬嵬驚變

《大唐山海行》 第760章,馬嵬驚變

馬嵬驛名為驛站,實際是一個小城,此刻道上滿了人、畜、車、貨,將六十步寬的大路塞了個滿滿登登,一而知是從長安城里逃難出來的難民。

長安陷落不過第三日,馬嵬距長寧一百一十余里,百姓車馬行得慢,很難在兩日走出這麼遠,想必是潼關陷落之后就有人準備出城逃難了,江朔這才知道為何李珠兒不帶他們走道,此刻的道上想必是車馬盈野,行進困難了。

馬嵬驛外的馬嵬坡上曾經生滿了馬尾松,后在東晉年間為了緝盜,府焚毀了松林,如今已過了近四百年,馬嵬坡上只稀稀落落的長了幾株古柏,放眼去,四野皆是平緩的丘陵,毫無依屏,馬嵬驛小城幾乎是唯一的庇護之地。

奇怪的是難民或是緩緩繞過土城,或是在土城外宿歇息,無一人一車城。

江朔忽而醒悟:“馬嵬驛中是……”

李珠兒點頭道:“正是圣人的鑾駕。”

江朔心中惻然,大唐明皇,萬里江山之主,現下居然落得只能容此小小土城之中,又忽而悚然,轉頭問李珠兒:“珠兒,你帶我來這里卻是為何?”

李珠兒一揚下道:“好戲正要上演。”

獨孤問道:“甚好戲?裴旻小子又有什麼安排?”

李珠兒冷笑一聲,道:“這獨孤前輩可就冤枉巨子了,巨子只是與聞此事,讓我帶你來此親見,至于如何置,全賴溯之你自己決斷。”

江朔轉頭環視一圈,雖然獨孤問閱歷富,葛如亮極富智機,但此刻江朔份尷尬,二人竟一時不知說什麼好,獨孤湘剛想發言,卻被獨孤問一把拉住,一時氣氛十分尷尬,還是阿楚夫人溫言道:“朔兒,或去或不去皆從你本心。”

Advertisement

江朔踟躕多時,終于下定決心,道:“既如此,我們便去馬嵬驛中一探究竟。”

眾人一齊鄭重點頭,走下山岡,向土城走去,馬嵬驛土城雖然低矮,但四角均設有樓,樓上有士兵瞭,此刻才剛申時,天尚明,要翻墻進去也是不易,江朔正想如何混城中,卻見樓上本無人把守,再看城門口竟也是空空如也。

江朔奇道:“怎麼沒人,難道圣人駕已經離開了?”但聽城約有人聲,顯然有人不在數。

獨孤湘道:“許是晡時,都去吃飯啦。”

六人小心踱城中,走不幾步,見城中有不馬匹,馬廄中容納不下,散在城中四溜達也無人照拂,也沒有草料飼喂,那些馬兒得木柵、墻皮無所不啃。

這些馬匹鞍韉豪華,挽上鑲嵌著金花,看來都是馬,這些馬雖然看著高大威猛,但平素里養尊優,只擅短途沖刺,長途奔馳卻連驛站的老馬都不如。

江朔略一數,馬有近千匹之數,君臣皆騎馬,兩晝夜卻只跑出一百余里,若崔乾佑有心追擊,只怕早已將馬嵬驛團團圍住了,想到此江朔不搖頭長嗟。

現在往前走,卻見數百名穿紅袍的武士圍住了十幾名番邦人,正在拉扯,江朔認得是吐蕃人,那些紅袍武士想必便是北衙軍,獨孤湘湊近一紅袍武士低嗓音問道:“前面這時在做什麼?”

那武士正長了脖子看得起勁,眼角余瞥見獨孤湘也穿紅,只當也是軍中同袍,隨口答道:“吐蕃使者鬧起來咯,要面見圣人討要吃食。”隨即啐了一口道:“我等尚且沒個著落,哪有閑食給番人?他們此刻來鬧不知道按的什麼心!”

唐人原本包容,與吐蕃雖多年廝殺,對吐蕃使者乃至客商仍然待之以禮,但安祿山叛以來,唐人深其苦,對所有番人也都存了猜忌之心。

獨孤湘還待再問,那人忽然轉頭上下打量了一番獨孤湘,驚異道:“小子,你怎麼混進來的?”又偏見江朔等人,不張地一按刀柄,道:“你們是何人?”

此言一出,旁一眾紅袍武士一齊轉過來盯視他們,江朔正在想如何出手才能同時制住這麼多人,否則引發軍中,他們六人雖能,卻難以再這樣大大方方進馬嵬驛中了,卻聽一人道:“不得無禮,這位是獨孤家的娘子。”

說話之人圓臉短須,特異之在于他眇了一目,唐軍四征伐,斷手斷腳,缺耳目的軍人自不在數,奇的是這等人怎會進得軍,更奇的是,尋常人眇了,為了遮丑會以眼罩覆蓋,此人不加遮擋,出一個窟窿,十分駭人,獨孤湘初見之下驚得險些喊出聲來。

此人亦著尋常紅袍,與其他武士無異,只是除了腰間佩刀之外,背后還背了一張小型的臂章弩,此人看來也不似是軍,但一眾紅袍武士對他卻十分恭敬,先前說話的那武士叉手捧心道:“張頭兒請了,原來是皇親……多有得罪。”

獨孤家是隴右大族,獨孤問的侄兒獨孤明娶了圣人之公主,他們的兒正是當年嫁給契丹可汗李懷秀的靜樂公主,因此那軍稱獨孤湘為皇親。

獨孤問對那獨眼武士道:“閣下何人?怎識得我孫?”

那人雖然生得可怖,對獨孤問卻十分謙恭有禮,叉手道:“尊駕想必就是獨孤家的族長,獨孤問前輩,在下張小敬,只是龍武衛一介尋常武士。”

獨孤問笑道:“閣下過謙了,以你的閱歷與沉穩,想來絕非尋常武士。”

那人淡然一笑,尚未答話,卻忽聽鞭響,有數騎揮舞馬鞭分開人群跑了過來,那人道:“喲,右相來了!”

江朔聞言也不探頭張,他也想看看這攪了大唐的相是何模樣,卻見數名黑玄甲的騎士眾星拱月一般護衛著一紫袍人到了近前,那人看來五十開外的年歲,但只是須發斑白,面容上卻有歲月的痕跡,他生得鼻直口正,眉目間頗有些名士風度,這般形象實難于大大惡的權臣對上號。

江朔心想世人易被皮相所迷,不止對子,男子又何嘗不是如此?聽說圣人最喜宰相有風度氣韻,最喜的宰相張九齡便是個男子,他見著楊國忠長相俊朗,便當他也是好人了。

楊國忠遠遠地在與吐蕃使者講話,人聲太過嘈雜,楊國忠又不會武功,說話底氣不足,江朔一時也沒聽到他說些什麼,想來不過是溫言安吐蕃使者而已。

那張小敬忽然對獨孤問再度叉手道:“獨孤丈請了,小敬還有事要做。”

獨孤問只道他是軍小頭目,見了宰相前來,要上前幫著維持,心中對他的印象頓時大打折扣,只“哦”了一聲,張小敬也不多話,果然轉向楊國忠走去。

只見張小敬一直走到楊國忠的馬前,接下來發生的一幕,卻獨孤問、江朔等人都大大吃了一驚。

張小敬忽然出腰后負著的的臂張弩,高喊道:“楊國忠勾結胡人謀反!”

話音未落,張小敬對著楊國忠按懸刀,一支鐵矢倏地出,如此近的距離上如何不中,一箭正中楊國忠心窩,卻見楊國忠在馬上晃了一晃,立刻伏在馬背上,兜轉馬頭就想逃跑。

張小敬罵道:“狗鼠輩原來早有準備,袍子里居然穿了鐵甲,弟兄們,追上那狗賊,將他碎尸萬段!”

中武士先前還有懷疑,但此刻見楊國忠袍藏甲,不是心懷異志又是什麼?”

立刻有人響應道:“追上狗賊,將他碎尸萬段!”

紅袍龍武衛人數眾多,見楊國忠在前面跑,有紅袍武士在后面追,立刻群激憤,呼喝連天起來,在洶洶人之下,楊國忠帶來的那區區幾名玄甲騎士本無法護他周全,也只能隨著楊國忠一起伏在馬鞍上拼命鞭子向西門跑去。

楊國忠往西逃竄之舉純是下意識的作,掉頭便走哪里還來得及分辨東西南北,卻聽張小敬高喊:“楊賊往西邊去了,弟兄們攔住他,莫讓他去投了他吐蕃的主子!”

張小敬奔跑中再度發弩箭,這次卻沒中,紅袍武士齊聲喊“殺”,追了下去,把那十幾名吐蕃使者扔在路旁再無人管,那些個吐蕃人被嚇破了膽子,不敢稍,實在是為唐軍的聲勢所震懾。

江朔和獨孤湘對視一眼,道:“追!”六人尾隨著眾唐軍將士追了下去。

六人輕功自不弱,但前面紅袍武士越越多,實在難以到楊國忠或張小敬邊,眼看楊國忠策馬跑到了西門,卻見西門早已鎖閉,楊國忠撥馬還想擇路再跑,卻迎面撞上了張小敬。

楊國忠在馬上,張小敬在地上卻毫不慌,發一聲喊,手將楊國忠從馬上拽了下來,楊國忠一旦墜馬,江朔他們在外面可就看不真切了,非但看不真切,也聽不到楊國忠的慘聲。

不多一會兒,只見張小敬提著一顆淋淋的人頭,三步并作兩步登上西門,將那腦袋往空一舉,喊道:“國賊已然伏誅!”

城門下登時歡聲雷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