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武俠仙俠 大唐山海行 第249章,筏冰渡海

《大唐山海行》 第249章,筏冰渡海

井真冷冷地道:“無論當年遣唐使是否拿走了信,金思蘭以一言而害了四百條命,總是難辭其咎。”

獨孤問道:“所以你便殺了他?”

井真道:“我見金思蘭時,他已垂垂老矣,早已經臥床不起,四肢虛弱腦子偏又清醒的很,屎尿都無法自理卻又死不了。他對當年之事也甚悔恨,反倒求吾幫他了斷,然而吾又何必出手,他此刻活著便是最大的折磨,死了反了解,吾只會祝他長命百歲,在悔恨中承無盡的痛苦……”

三人聽了都默然不語,金思蘭當年所為并非出于私心,但事實上奪去了四百人的命,他說懷疑李邕實際得了信,恐怕也是為了讓自己求得解的自我安罷了。”

獨孤問道:“然而泥涅師也好,金思蘭也罷,他們并沒有能夠保住武家,神龍三年,武三思、武崇訓謀廢太子李重俊,卻反被李重俊所殺,中宗追封武三思為梁王,追封武崇訓為魯王,而‘唐隆之變’后睿宗繼位,他下令將武三思、武崇訓斬棺、暴尸,平其墳墓,武氏家族幾乎被滅族。”

獨孤湘道:“那也沒見到景教或者其他人拋出什麼機來挽救武氏家族麼?”

獨孤問道:“想來是武氏勾結韋后家族,意圖謀反,此番是自作孽,并非外人加害,因此手持之人才沒有出頭。”

獨孤湘頗為泄氣地嘆道:“看來這個大恐怕是再也沒有揭曉的一天咯。”

江朔笑道:“湘兒,這事兒還是不要知道的好,如今圣天子臨朝,我看什麼都無法撼大唐的基,可別再害了誰人的命了。”

井真道:“好了,該說的不該說的都已說完,你要如何置吾?快快手吧。”

Advertisement

江朔道:“井郎,我沒有要把你怎樣啊……是你一言不合就出手,又是長刀,又是鐵蒺藜的。我們只能先制住你,才能讓你好好說話。”

井真道:“既然如此,那我便去了……”

江朔一把拉住他道:“哎……井郎,慢來,慢來,你是要去找李使君麼?”

井真眼一翻道:“不錯!你若要攔吾,這就手吧。”他自知不是江朔對手,索叉開雙箕坐榻上,雙手抱在前,把頭一昂,等著江朔手。

江朔道:“井郎,你要去找李使君我也不攔你,但我有一請,想隨你一起去。”

井真道:“嘿……你是怕吾出手殺了李邕麼?”

江朔道:“我只是想隨你一同去。”

井真冷笑道:“吾且問你,如果李邕承認罪責,你會讓吾殺他麼?”

江朔想了想,誠懇地道:“我不知道……”

江朔雖然尊重李邕,但老實說他和李邕相時日甚短,雖然現在知道李邕殺日本遣唐使并非因其酷濫好殺,但畢竟是四百條無辜的人命,江朔實在不知道如何取舍,但他必須要去找李邕,因為江湖盟盟主之寶,因為叛徒程昂,有些事他也必須和李邕當面問明。

獨孤湘笑道:“井郎,就算朔哥不隨你去,你也是殺不了李使君的,南八現在和李使君在一起呢,你自問是南八的對手麼?”

江朔心道:險些忘了為防程昂襲,南霽云大哥自請先行去北海保護李使君了,一晃大半年,可也忘了請徐來大哥去打聽南八的消息,又想:程昂仿佛也是泥牛海了,在北地這些時候也沒見到他的蹤跡,不知道他是否去過北海。

江朔不開始焦急起來,現在是嚴冬季節,本來在這海外孤島窩冬甚覺閑適,但現在想到與李使君相關的這些事,反恨冬季無法立即上路橫渡烏湖海回中原了。

江朔道:“井郎如不嫌棄,先在島上住下來,開春之后再回中原去尋李使君。”

井真奇道:“這島上有甚好,為何還要多住這幾個月?”

江朔亦奇道:“嚴冬海上多浮冰,無法橫渡烏湖海,難道你想走陸路麼?聽說北地道路亦被冰雪阻塞,難以行走。”

井真道:“自然是走海路啊,我一人獨騎,要是春季倒反而不能走了。”

他這一說,連獨孤問都覺得奇怪,道:“東瀛有什麼在海上行走的奇麼?為何春季不行,寒冬反而能行?”

井真道:“我從新羅出來時,已是冬季,新羅通往安東的道路都是山路,早就不能通行了,我便只能走海路了。”

三人聽了愈加奇怪,江朔想起井真來時做乘的木筏,道:“難道你是乘著這個木筏從新羅一路來到這里?”

井真道:“我自熊津任存城出海,就憑著這個小筏子,循岸而行,寒冬季節大海不會結冰,沿岸三五里卻多有海冰凝結,海冰對于船只航行有害,因此冬季無法行船,但海冰卻有一項好,就是海冰覆蓋之下,海水再無波瀾,便是一個小小的木筏也能在海冰間游走,且木筏吃水淺不怕撞上浮冰,還能在冰面上行,豈不妙哉?”

獨孤湘最是喜歡這些奇聞逸事,追問道:“原來如此,那為什麼開春了反而不能乘木筏了呢?”

井真哈哈大笑道:“開春后海冰融化,大海復歸澎湃,海浪輒丈許高,如墻而至,小小木筏不消片刻就潰散破碎了。因此說這木筏渡海之法只有冬季才行得通。”

江朔大喜,道:“這樣我們馬上就可以出發回中原了。”

當即從召回徐來等人,江朔對徐來道:“徐大哥,此間左右無事,我們準備按井郎之法,乘木筏渡海現在就回中原。”

徐來大吃一驚道:“主,這可使不得啊!我雖也聽過筏冰渡海之法,但冬季渡海畢竟太過兇險,還是開春后坐海船來的穩妥。”

江朔和獨孤湘都是年人心年人就是喜歡冒險,原先不知道“筏冰渡海”也就罷了,現在聽徐來說也知道有此法,那是無論如何也要嘗試一番,卻怕什麼危險。

江朔道:“井郎自新羅來,已在海上行了千里有余,他千里都行得,我們只行三百里又何不可?”

徐來急道:“這倭人所言不盡不實,主不可輕信啊!況且此人是敵非友,要是和此人一起出海,他在海中突然發難卻又如何是好?”

江朔笑道:“徐大哥,我們只循著海冰前行,如他要發難,便在冰上打一架好了。”

井真道:“吾二人雖稱不上朋友,但吾國人稱君子國,既然相約結伴而行,那就絕不會半路襲。”

徐來冷笑道:“我看你方才與手,多是襲暗算的招數,可看不出什麼‘君子’的路數。”

井真道:“吾國‘志能便’之乃是實用的武,只求取勝不顧其他,但絕不會乘人不備背后襲。”

徐來只管搖頭道:“任你怎麼說,我就是不信。”

井真也負手氣道:“隨你信不信,我又不求你們與我同行。”

徐來還待要反相譏,江朔攔住他道:“徐大哥,我意已決,你就不要再多說了。”

徐來跺腳道:“既然主飛走不可,那我與你們同去。”

江朔知道徐來的脾氣,要他不跟著去是萬萬不能的,便道:“好,那就有勞徐大哥了。”又轉向秦越人、云姑道:“我們急著回中原,故而涉冰南下,兩位卻無需陪我們冒險。”

秦越人了一眼云姑,對江朔道:“江小友,我們方才已經商量好了,我二人久別重逢,原是想結伴避世遨游的,只是獨孤丈的傷離不得人,才與你們一同住了半載,獨孤丈痊愈后,我們就準備要告辭的了。如今你們要南下中原,便正好以此為契機,大家就此分別吧。”

江朔、獨孤湘聞言一起跪下給秦越人磕頭,謝他救治獨孤問的恩,又問他們此后的打算。

這次卻是云姑作答道:“江小友你只管派人把我們送回青泥浦岸上,我本是遼東人,越人也對白山悉的很,我們自有去,等游夠了,便回扶余府找我們的兒子,燕軍也好、契丹也罷,只要敢來,定他們有來無回!”

江朔料想秦越人和云姑是要重游四十幾年前的舊地,心想二人因誤會分別四十年,重逢之后卻仍篤,人好不艷羨。隨著他年歲日長,對著男愈發生出朦朧的向往之。江朔向二人叉手道:“二位老人家,無論你們或大信義城主將來遇到什麼困難,只需到青泥浦漕幫分舵傳個口信,朔兒便是赴湯蹈火也絕不推辭。”

秦越人點點頭道:“溯之,我知道你是個好孩子,你的心意我們領了。”

這一晚自然不能再出發了,江朔讓井真同徐來一個屋子睡了,井真倒是毫無心事,到頭便睡,徐來卻安排人手暗中盯著他,以防他有什麼不軌的舉

第二日,再找井真的木筏卻找不到了,雪下了一夜,積了有數尺厚,徐來卻道:“小小木筏費那勞什子勁找它做甚。”當即安排手下伐木扎筏。漕幫幫眾本都是靠江海吃飯的船民,做筏子的本事比井真可強太多了,只用了二三日便做了三四張大木筏。井真看了亦贊嘆不已。

這一日,雪住天晴,北風亦不甚烈,眾人便要出發南下了,為輕裝簡從,只帶了徐來一人同行,其余漕幫兄弟則繼續留守島上,并擇時機送秦越人和云姑回岸上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