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荀大郎君呢?”
眾說紛紜,沒個結論。甚至還有人猜是薛太傅,雖然他老人家與荀子微不對付,怎麼看都不太可能,但荀子微一向任乖張,特立獨行,說不定薛太傅德高重,意外很契合他心意就被選上了。
長殿中,趙錦繁坐在荀子微榻邊,把涼好的藥遞給他,問道:“您想選哪位?”
荀子微喝掉遞來的藥,回道:“張永兒子今年也要參加春闈,他需避嫌。除了張永之外,這幾人都是上佳之選,任擇其一皆可。”
趙錦繁道:“太傅也?”
荀子微道:“。”
趙錦繁道:“您還真是懷寬廣。”
荀子微道:“他是個惜才之人,品行高潔,不失文人傲骨。否則當初也不會寧可得罪馮文,也要力沈諫。”
趙錦繁笑道:“其實朕倒覺得這幾個人都不合適。”
“哦?”荀子微道,“那你覺得誰合適?”
趙錦繁道:“有個人平常不怎麼顯山水,不過通百家經典,對時政知之甚廣,詩賦一絕,文采斐然。最重要的是,比誰都了解你心中所想,比誰都清楚你要的是什麼。”
“從某方面來說,您和所求一致,您想要生機也想,常言道合而共謀,沒有人比更合適。”趙錦繁眉梢微揚,“單看您有沒有膽量敢用了。”
“哦?”荀子微笑了,“是誰呢?”
*
由誰代替攝政王主考會試一事,一直沒個定論。到了會試開考前夜,長殿傳出消息,說是攝政王已經定下了合適的人選,今晚這位新主考會在貢院前的明德樓迎今科舉子進貢院試。
夜幕低垂,貢院飛檐在月下折出莊嚴清,遠遠去,明德樓以沖天之勢直云霄。
來自大周各地數以萬計的舉子們,烏泱泱一片圍在貢院門前,等待著進考場。
數十位主副考一齊登上明德樓頂,自上往下眺,見云云學子朝氣蓬前來,不免想起自己當年心懷高志,年輕氣盛的模樣,一時慨萬千。
趙錦繁在此時走上樓頂。
諸臣見走來紛紛行禮:“陛下萬安。”
趙錦繁請眾臣免禮,眾臣聞言起,退守到一旁。
笑道:“諸位還站在這等什麼?隨朕一道下樓去見學子吧。”
眾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翰林學士朱啟自人群中上前一步,躬回道:“回稟陛下,那位代替攝政王主考的新任考尚未到場。”
趙錦繁笑道:“來了啊。”
眾臣抬眼環顧四周。
只聽趙錦繁道:“朕不是就在這嗎?”
聞言,眾臣雙目圓瞪,齊齊愣在當場:“啊?”
趙錦繁眨了眨眼:“有什麼問題嗎?”
眾臣:“……”
第39章
次日鳴報曉時分,京城貢院開門放人。各州舉子挾通關文牒和應試浮漂,核查完份無疑,搜過后,方可進貢院應試。
自大周建朝起,舉子高不過六品,同進士出位列三品以上者幾乎沒有,若無大樹可背靠,想要位極人臣大權在握,首先要拿到進士提名。
然三年一次科舉,萬人應考,及第者不過百。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為了能奪得這一名額,自有人千方百計無所不用其極。百年來夾帶、行賄、替考等舞弊手段層出不窮。
待考生一應場后,貢院落鎖封閉。應考的舉子皆是單人單間,相互間隔,生活起居皆在這小小單間之中解決,不得隨意進出考場,其目的是為防止舞弊抄襲之事發生。
會試第一場考的是經義。經義是為考察考生學識,考題通常出自四書五經,一般是不會出太偏太古怪的題目的。
但也不是沒有特例,就比如說曾經有一年,會考經義要求以“立鯉”為題,闡述其道理作一文章。
這立鯉究竟是個什麼意思?鯉魚還能立起來嗎?立起來又跟四書五經能扯上什麼關系?簡直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實際上“立鯉”二字出自《論語.季氏》,說的是孔子的弟子陳問孔子的兒子孔鯉,孔子有沒有給他開小灶。孔子的兒子孔鯉便答說父親教他,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陳發現孔子這都是老師曾經教過他的,不僅重溫了從前老師講過的道理,還明白了老師是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沒有私心的君子。
倘若當時會考直接以“立禮”為題,也不會有那麼多考生因為難以破題而淚灑當場了,偏偏當年那位考把“禮”改了“鯉”,這可難煞眾考生也。
趙錦繁翻了翻今年會試經義的卷子,禮部出的考題中規中矩,倒沒有特別奇怪偏門的。
這樣的卷子破題容易,但想要答得出彩就難了。
會試第二場考詩賦,要求以“烹小鮮”為題作詩一首,以“君子以厚德載”為題作賦一篇。
“烹小鮮”三字出自《道德經》治大國如烹小鮮;“君子以厚德載”則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
科考不僅是考驗考生學識和應變能力,對考生的心也是一場極大的試煉。
悶在一小隔間,兩場會試結束,已有不考生因過度張難以繼續,或是力不繼被抬出貢院。
第三場會試考策論,論題為“浮費彌廣”。
浮費一詞最早出自《漢書》,意為不必要的開支。浮費彌廣釋義為不必要的開支越來越多,再深一層則是指國家財政支出越來越多,支出范圍越來越廣,導致國庫不堪負重。
倘使這一問題不設法解決,有礙民生,最終致使國力衰微。
這些年北狄屢犯大周,軍餉支出數額龐大,加之天災人禍,國庫空虛已久。
策論卷要求考生結合大周如今面臨之現狀,以“浮費彌廣”為題,進行論述,提出對策。
趙錦繁看著這論題嘆——難,實在難。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和順侯府在接連生下七個嫡子之後,終於有了嫡女。對此,老侯爺給全家做出了指示:寵。給我使勁兒寵。全家上下齊心協力一起寵。剛一出生的王姒寶對自己穿越到一個全家都疼愛的侯府那是相當的滿意。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是咱姓王,還排在了第八位。王小八!叫誰嘞?咱是王家大小姐。
前世,顧攸寧沒了兒子,失了帝寵,心如死水,只將養子視如己出,未料到養子一朝登基,人性全無,笑摟著寵妃給自己灌下毒酒。重生后,顧攸寧不再聽信帝王能護住自己的鬼話,如前世那般在后宮當個隱形人,母子兩個受盡宮人冷待欺凌,她決心爭帝寵,護親兒,奪鳳位。 皇后偽善,她便一步步戳破她的真面目。貴妃陰毒,她便讓她自食其果。 只是那前世冷漠疏離,矜傲的帝王將她扣在身前,眼里滿是痛苦迷離的希冀:“小寧兒,再愛朕一次可以嗎?” 還有那重生后的養子一臉濡慕地跪在她腳下,痛心疾首:“母后,兒臣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