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大唐:求求你,當個駙馬吧 第1卷 第270章攔路狂徒

《大唐:求求你,當個駙馬吧》 第1卷 第270章攔路狂徒

猶豫中。

副使走進書房,向蓋蘇文行禮后,略顯焦急的說:“大人,大唐悄無聲息除掉我軍將領,他日朝會,各國使者齊聚,李世民肯定借機為難我等,必須盡早想出應對之策。”

兩國尚未發戰爭,大唐把高句麗將領首級懸掛于東門,這分明故意挑釁。

一旦示弱,大唐肯定變本加厲。

蘇蓋文面冷酷,臂腕青筋暴漲,拳頭狠狠砸在案臺,咬牙啟齒說:“不管是何人所為,慶典時,某定然讓大唐面無存。”

“大人有好主意?”副使上前一步詢問。

蘇蓋文沒有道出自己的計劃,厲聲喝道:“近來停止與各邦國使團來往,盡數蟄伏,惹讓唐軍抓住把柄。”

毆打驛站吏之事,大唐朝廷始終沒提出過非議,但報復來的這麼猛烈,快超出高句麗承范圍之。若他再圖謀不軌,恐怕大唐還有其他報復手段。

“喏!”

副使頷首。

高句麗使團蟄伏,東門懸掛首級消息,仍然陸陸續續傳到其他使團耳中,起初各邦國使團以為大唐朝廷把造次的唐軍將領首級掛于東門,當通過奚族,契丹等使者之口了解況,得知高句麗前線將領無端死于非命。

縱然不知行兇者是誰,但頭顱懸掛于長安東門,大唐洗不掉嫌疑。

Advertisement

依奚族,契丹使者私下所言,高句麗在兩國邊境陳兵六七萬,而唐人輕松取敵酋首級。

一時,各國使團被迫忍蟄伏,害怕自己遭殃。

是日,黃昏。

一名信使快馬加鞭從東門進城,沿路高喝:“捷報,遼水捷報。”

百姓聞之,紛紛傳頌。

各國使者陸續收到消息,越發驚駭。

隨之,長孫無忌車駕進城,直接前往皇宮復命。

李世民收到尉遲恭派信使傳回的捷報,聆聽長孫無忌親自匯報唐軍重創高句麗大軍的過程,當場龍大悅。

當得知尉遲恭率軍東進,駐扎于遼水東岸時,即設宴款待長孫無忌。

隋朝三征高句麗皆無功而返,大唐新朝建立,趙牧與尉遲恭配合,先斬高句麗將帥,再殺高句麗六七萬銳,占領高句麗一城之地。這麼一來,即彰顯唐軍所向披靡的軍威,而尉遲恭也能隨時領軍繼續東進,威高句麗王都。

即使兩國發戰爭,戰場轉移到高句麗地界,對大唐沒有半點傷害。

最關鍵,他繼承皇位數載,做到前朝君王十余年未能做的事兒。

萬邦來朝時,恰好展現唐軍威勢。

驛站。

蓋蘇文,副使面鐵青,書房氣氛異常凝肅。

一夜間,邊境六七萬銳死傷過半,數萬兵勇淪為俘虜。

而大唐,僅尉遲恭出馬。

李靖,李績,秦瓊,程咬金,侯君集等一眾悍將尚未出征。唐軍僅僅活筋骨,而尚未大干戈,高句麗已經傷筋骨。

蓋蘇文惱怒,是他太張狂,或大唐人才濟濟,才導致高句麗兵敗。

靜默中,有使者走進來,躬匯報:“大人,副使,據下了解,諸將遇襲出自趙牧手筆,是趙牧率百余名黑騎前往軍營,取金將軍首級。”

“怎麼說?”蓋蘇文怒意橫生詢問。

使者連聲說:“下打探到確切消息,趙牧前往魏州求雨功。即啟程回長安,按理說早該回來了。然而,傳聞又悄無聲息出現在趙州,與柴紹等四人深太行山脈勸降義軍。

此后趙牧突然銷聲匿跡,等他出現時,已經抵達幽州東岸的海邊,這里相差好幾日

最關鍵,幾名將的首級,是趙牧親軍統帥曹繼叔,薛仁貴帶回長安的。”

趙牧?

又是趙牧?

近來蓋蘇文閱讀趙牧撰寫的《神武紀要》,他將其奉為兵書圭皋,對趙牧佩服的五投地。

研習趙牧北伐作戰的策略,單單馬邑之戰,相同地點,不同的時間,連續重創突厥兩支勁旅,更被他視作軍事奇跡。

而五百騎夜襲定襄城,奪定襄,擒頡利,更稱之為經典中的經典,捫心自問,他做不到。

趙牧才富五車,關鍵手段狠辣。

率使團前來長安,他計劃大肆賄賂趙牧,以麻痹趙牧,怎奈始終未見到趙牧,沒想到趙牧人不在長安,仍改變長安局勢。

高句麗之敗,若趙牧親自出手,事也能解釋的通了。

使者發現蓋蘇文面猶豫,低聲說:“大人,趙牧尚未回長安,要不要派遣殺手截殺趙牧?”

“你找死嗎?”蘇蓋文歇斯底里的喝。

先不說趙牧武藝超群,單單他麾下以一敵十黑騎,足以橫掃各使團的刺客了。

慘遭趙牧反殺還好,一旦刺客落趙牧之手,憑借趙牧對突厥刺客的態度,他們誰都別想活著離開長安。

使者面尷尬,慌張,嚇的不敢吱聲。

副使猶豫的詢問:“大人,趙牧殺我軍將帥,難道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嗎?”

“此仇本必報。”蓋蘇文咬牙切齒,表乖張的喝道:“剩余的事兒,本理,你們休要輕舉妄,違令者,殺無赦。”

等趙牧回長安,他必須親自前去會會趙牧,倒要瞧瞧趙牧多厲害。

“喏!”

副使頷首。

高句麗將帥首級懸掛于東門,尉遲恭重創高句麗大軍,加之萬邦來朝的氣勢,各使團蟄伏,長安漸漸熱鬧起來。

終于,趙牧在盛宴前一日回到長安了。

馬車,氣氛熱鬧,輕松洋溢。

回味著趙牧帶們海上游樂,驅車回歸的景象,像歡快的鳥雀嘰嘰喳喳,各抒己見。

突然,馬車停在東門前。

兩名披甲戴盔的魁梧壯漢,一人提著開刃板斧,一人握著雙刃利刀,鐵塔版的軀橫在城門前,各自揚起兵戈指向馬車,怒聲高喝:“小王八蛋,你終于回長安了,咱們該算算賬了。”

這二人正是盧國公程咬金,河間郡王李孝恭。

自從在曹繼叔口中得知,趙牧即將攜歸長安,幾日來,他們常常不約而同前來東門死守,等待趙牧歸來。

今日,終于讓他們逮了個正著,必須償,宣泄心抑郁的惡氣。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