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現代言情 萬人嫌重生,京圈大佬為她折腰 第230章 什麼都不懂的小姑娘

《萬人嫌重生,京圈大佬為她折腰》 第230章 什麼都不懂的小姑娘

片刻后,兩人一起安靜地坐在房間里。

沈鳶坐在房間的書桌前,看著電腦上的資料。

想到了什麼,皺了皺眉,轉頭問賀京辭:“明天那個會議,你帶我一起去吧?”

賀京辭正在整理文件,聽見這麼說,停下手:“會議時間很長,容也多,你確定要去?”

“確定。”沈鳶點頭,“我看了項目資料,有些地方我也想聽聽對方怎麼說。”

賀京辭走過來,在邊坐下:“你不是說要負責外部通嗎?”

“對啊,所以我更要參加。”沈鳶說,“我想知道對方在想什麼,他們怎麼看我們項目,怎麼安排時間,怎麼合作。”

看著他,語氣認真:“我要搞清楚這些,才能把事辦好。”

賀京辭看了一眼,笑了笑:“我沒想攔你,我只是怕你太累。”

“我不怕累。”沈鳶笑著說,“我就怕我不在場,有些事沒聽清,錯過了……而且,叔叔那邊,不是在負責其他事嗎?和合作方開會這種事,我怕你一個人應付不過來他們一群人,我可以幫你。”

賀京辭點點頭:“好,那明天一起去。”

“你不覺得我在瞎湊熱鬧吧?”

賀京辭的頭:“你是我最強的搭檔,怎麼會是湊熱鬧?”

“那就說好了啊。”沈鳶笑了,語氣輕快,“我明天要表現得特別好,讓他們都記住我。”

Advertisement

賀京辭低頭看著,眼里帶著笑意:“你本來就很厲害。”

“等會議結束了,我就請你吃飯。”

沈鳶揚了揚下,笑著看向賀京辭。

“行。”賀京辭站起來,“那你今晚早點睡,明天要打漂亮一仗。”

“放心,我一定讓他們對我刮目相看。”

兩人對視一眼,輕輕笑了。

第二天。

會議當天,非洲合作方與賀家一同出席。

沈鳶穿著簡單得的襯衫加半,頭發扎起,氣場干凈利落。

幾位合作方的代表坐在對面,有人低聲談論著,有人翻著文件,還有人正在看手機。

沈鳶和賀京辭并肩走進來,坐在一排椅子中間。

沈鳶放下包,把文件整齊攤在桌上,神很專注。

對面幾個人互相看了一眼,有人小聲說了句:

是誰?好像沒見過。”

“應該是賀總的新助理吧,長得倒是漂亮。”

“你看拿了那麼多資料,是不是打算翻譯用的?”

“也可能只是來旁聽的,跟著長見識。”

幾個人低聲說著,語氣帶著些隨意,還有點輕視。

其中一個年紀大的男士低聲音:“不就是個小姑娘?這種會能聽懂?”

他們竊竊私語時,沈鳶剛好抬頭掃了一眼。

聽見了。

沒說什麼,只是慢慢翻開面前的第一頁資料,在筆記本上記了一行字。

沒變,眼神卻多了幾分冷靜。

賀京辭側頭看:“沒事吧?”

沈鳶輕聲說:“沒事,一會兒讓他們看看誰是什麼都不懂的小姑娘。”

賀京辭笑了一下:“好,等你發威。”

會議正式開始。

賀京辭先開口了。他語氣不急不緩,態度一如既往的平靜。

“我們今天來,是想談項目的下一步合作。”

“我們已經完了第一準備,現在要和各位確認細節。”

“包括材料、運輸、用工,還有后續的維護。”

對面幾個人點點頭,但眼神仍然有些保留。

其中一個人笑著問:“賀總,這些我們之前談過幾了吧,今天有新的想法?”

賀京辭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看了一眼邊的沈鳶。

“今天我妻子也在,會負責和各位對接一些外部部分。”

對這方面很,我們很多想法,都是提的。”

那一刻,沈鳶抬起頭,看著對方的負責人,冷靜開口。

聲音清晰,英語標準,語速適中。

“我看過你們前幾次會議的記錄,也分析了你們擔心的問題。”

“你們之前說,擔心運輸本太高。”

“但我發現,如果從港口這邊繞一下路線,用東邊的老貨場轉運,時間和本都可以降低。”

對面的幾個人明顯愣了一下。

有一人低聲嘀咕:“講得比咱們翻譯還快。”

另一個人盯著沈鳶手里的文件,輕聲說:“怎麼提前拿到我們路線圖的?”

沈鳶繼續講。

打開一張地圖,用手指比劃:

“這里,這條舊路,看起來破,但其實貨車能通,而且是封閉路線,不會經過市區。”

“而且我們這邊可以安排自己的隊伍運輸,不需要再花錢請外部車隊。”

“這樣你們本降低,我們時間也更短。”

剛才那幾個對很輕視的人,忽然坐直了,認真聽著的分析。

一位中年人咳了一聲,問:“這些你是怎麼知道的?”

沈鳶平靜地回答:“來之前我查過本地通圖,又聯系了幾個運輸公司。”

“我還問了港口那邊的負責人,確認這條路是能用的。”

說得很自然,好像一切都早已準備好。

會議室短暫安靜了一下。

隨后,對面的幾個人終于收起隨意,開始翻資料,認真聽說話。

連剛才說只是助理的人,也不再說話了。

賀京辭坐在一旁,看著沈鳶,眼里帶著一點驕傲。

“沈小姐,你提的路線我們之前沒聽說過。”一位合作方代表皺眉,“這條老貨場路真的安全嗎?之前有人說那里經常有事故發生。”

沈鳶看著他,回答得很清楚:“那條路前幾年是有問題,但去年已經修過,已經通過安全測試,我也問了港口的負責人,他們現在天天走那條線。”

“你們說可以自己派運輸隊,那隊伍是你們賀家的嗎?如果是臨時的,我們擔心會不穩。”

沈鳶頓了頓,剛要開口,賀京辭接了話。

“運輸這塊,是我們賀家在國做了十幾年的板塊,我們有自己管理的流公司。”

他說話時,語氣不急不緩,聲音低沉又好聽。

沈鳶側目看著他。

他說完這句,看向那位代表,繼續補充:“流公司的人昨天已經飛過來了,會先走一測試。如果不合格,我們就換,不會拿項目安全開玩笑。”

幾個人互相看了一眼,點了點頭。

“那建材那邊呢?”另一個人問,“你們打算從國帶來多?”

“第一批先帶必須的基礎的材料。”沈鳶回答,“我們算過數據,用海運分兩批走,不走急件,時間和價格都剛好合適。”

翻了翻手里的資料,把一張明細清單放到對方面前:“這是預計清單,數量和時間都列出來了。你們可以找本地倉庫提前接收,我們那邊配合安排。”

“如果這些數據有問題怎麼辦?”有個人還是不太信,“你們說得太順了,我們之前合作的公司都沒做到。”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