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大月氏這邊的頂級老兵對於上面發消息說是可以去漢室參加大演武,想也不想就直接去了的原因。
在這些人的認知之中,漢室和他們打的雖說是國戰,但這種國戰並非是你死我亡的戰爭,就跟春秋時代車過來車過去,大家打的沒完沒了,但不管你是楚人、還是齊人、亦或者晉人、秦人等等,只要是士人,你就能前往任意一個國家,去出仕你認爲合適的國家。
當然因爲跑的太遠,在路上被狼叼走了,那就沒辦法了,但理論上齊國的士人去了晉國,也依舊是士人,大家是互認。
甚至某個國家亡國了,作爲士人你想要復國是可以的,不想要復國,去其他國家出仕也是可以的,當然你想要玩命也是合理的,並不會有一個釘死的束縛,因爲理論上大家其實是一個國家,只是效忠不同的君。
對於大月氏這個理論是能完全接的,實際上這也是匈奴只要投降漢化,漢室爵位,穿漢室服裝,習漢室禮儀,漢室也能完全接的原因,北匈奴被漢室狠狠打有一個非常離譜的核心就在於,北匈奴他漢化歸漢化,他不承認漢室,他自己搞了一套。
異端比異教徒更讓人憤怒,你丫的挑戰正統了,懂不懂事啊!
從某個角度講,帝制在號召力上確實是存在某種優越,而正統的帝制會存在某些強宣稱。
陳曦作爲穿越者,其實忽略了某些帝制方面傳承的東西,但陳曦一直努力的漢文化圈,卻實質的繼承了帝制的某些傳承。
簡單的類比來講,那就是漢朝承認了自繼承了秦朝的法統,那漢朝對於秦朝的那些藩屬,就是有強宣稱的,因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繼承了這頂皇冠,那周圍的宗藩就必須要奉你爲主。
當然不奉的被錘兩頓也就是了,這也是中原王朝統一之後,都會重塑周邊外關係的原因,因爲這也是承襲法統的環節。
狗宋被嘲諷的重要原因,就是在承襲法統的時候,被唐朝的節度使給打回去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陳曦目前乾的事,在陳曦看來是在自建漢文化圈,但是在周圍的勢力看來,那就是鞏固從先漢傳承下來的皇冠。
這麼一來就涉及到一個對於大月氏而言非常致命的問題,我他媽的到底是漢朝冊封的正統藩王,還是大漢朝的敵人,如果是正統藩王,那他媽的就是春秋時代互相干,幹翻了認
慫,如果是大漢朝敵人,那就是春秋白狄那種天下共討,必須要分個生死的玩意兒。
至於說開戰死人什麼的,這對於經歷過戰國時代的大月氏而言,完全就不是事兒,大規模開戰能不死人?死人了就證明大家不是一家人?開什麼玩笑,真要按照這麼說,中國早分歐洲那種傻樣子了,更何況歐洲也不是說死人了就證明大家不是一家人。
這裡面的度非常難把握,外加大月氏是真的接過漢室冊封,而且還不止一次,甚至最扯淡的時候,大月氏的貴族在先漢的時候,批來漢室接漢宣帝的冊封。
畢竟這年頭距離漢宣帝的時代纔不到三百年,漢帝國又沒徹底完犢子,很多的史料記錄是非常完善的,翻一翻故紙堆就能找到。
要知道哪怕是後世,中帝也在敦煌漢代懸泉置址出土的漢簡中找到了大量關於漢宣帝冊封大月氏貴人的記錄,中統稱爲歸義大月氏貴人。
而且更糟心的在於,大月氏的五支貴族全都在漢宣帝到漢元帝年間來到漢室進行過冊封,這也是到東漢年間,班超在西域的時候,能指使大月氏的重要原因,因爲兩漢是一脈相傳,大月氏是承認後漢繼承先漢法統的,後漢自然也就需要承認當時大月氏繼承自先漢的爵位。
順帶這也是大月氏五支,被稱之爲五部翕侯,換句話說休、雙靡、貴霜、肝頓、都這五支大月氏貴族,是漢室承認的,並且進行冊封的諸侯,這就非常生草了!
這也是貴霜將其他四個並了南下,建立貴霜帝國之後,班超依舊稱對方是大月氏王,而不是稱其爲貴霜的原因,因爲對方大月氏王,那就還認對方的份,只是覺得你們五個神經病玩組合變,要是連名字都改了,那意味著不承認對方份了。
這也是貴霜帝國正式前往派遣使臣前往漢室迎娶公主的時候,劉桐先說的是和大月氏曾經的關係,貴霜的使節承認了這一事實之後,才提的貴霜帝國,因爲你不提大月氏的話,那很多東西沒辦法談。
可提了大月氏之後,就避不開一個事實,貴霜的五支大貴族,包括貴霜皇室在,其實都是先漢宣帝冊封的貴族--初,月氏爲匈奴所滅,遂遷於大夏,分其國爲休、雙靡、貴霜、肸頓、都,凡五部翕侯。
有些時候,有些事,你一旦承認,就會出現非常逆天的效果,如果漢室不夠強的話,這個宣稱也就這麼一會兒,但現在漢室非常強,而且還在持續的變強,甚至展現出來一種,想要將強度拉滿,給周圍的勢力見識一下什麼做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覺!
這對於大月氏來說就有些過於不友好了,但不友好的時間久了,大月氏就又覺得,不行加漢室得了,反正咱們也是漢室的諸侯王啊!
就跟周天子突然崛起了,開始討不臣了,五霸被打了非常不爽,但隨著天子越來越強,子骨自然就了,也就自然而然的接現實了,畢竟本就是周天子的臣子,重回歷史地位,有什麼接不了的。
同比中帝在完復興的過程中,周圍的勢力會玩命的阻攔,但當中帝真的恢復了歷史地位,周圍的勢力也會自然地接現實,不是骨頭跪不下去,而是你的力量不夠強,對方不想跪。
漢室對於現在的大月氏而言,就屬於要說強吧也確實非常強,但總覺得缺了點什麼,要不你將我幹翻,我重新認你當義父如何?
當然,這是大月氏最上面的那些人的想法,對於大月氏中層,也就是骨萊利這些人而言,老子就是東亞先天貴族之軀,和漢室老哥一個統源流,祖上和羌人一樣是炎帝后裔,咋了?不服氣!
所以這羣人對於投漢室就跟換個工作是一個態度,你以爲是某大帝國對抗另一個大帝國,其實不是,對於大多數知道自家啥況的老大月氏人而言,那是五部翕侯,對抗中央朝政!
這是問題嗎?這不是問題!
就跟七國之一樣,七個諸侯王對抗中央,諸侯王被幹廢,倒黴的也就是諸侯王那一系的人,下面的士卒該幹什麼還是幹什麼,全殺了嗎?怎麼可能,又不是神經病,只要不是
在戰場上直接死了的,大都不是被當場收編,就是被當場解散放歸原籍了。
又不是王朝末年,沒糧食吃只能殺了壘京觀的時候,這年頭漢室和南貴都不缺大米,何必鬧到天怒人怨的程度。
既然如此有啥慫的,該幹啥幹啥唄,說不定五翕侯能搞到公主呢,你說是吧,反正打輸了也不到他們用腦殼頂罪,怕個屁,幹就是了。
所以大多數的北貴的老兵在這個問題上極爲的灑,尤其是到了五六重熔鍊,能接到上層的這個水平,心態穩得很,老子就是給諸侯王在打工,五翕侯管了老子六代人的大米,我得爲五翕侯出力,到時候五翕侯投了,我就跟著投,五翕侯不投,我也不投,當然戰敗被抓了,那就投吧。
至於南貴,南貴其實到現在都沒把握住北貴的心態,對於北貴而言,他們現在其實和當年赤壁之戰的東吳差不多,反正真完蛋了,他們大不了換個地方就是了,只有韋蘇提婆一世是真得完蛋,其他人也就那樣了。
不過相比於江東,北貴更有節一些,他們會真的跟著韋蘇提婆一世幹到最後,最起碼等韋蘇提婆一世賓天了,他們再放棄,這樣起碼看來更忠貞一些,畢竟正史他們也是等韋蘇提婆一世死了,才投的阿爾達希爾。
想那正史阿爾達希爾打了十年,就拿下了一個赫拉特城未能突破坎大哈,結果韋蘇提婆
一世一死,一年突破坎大哈、喀布爾、開伯爾,直接進印度河平原。
很明顯北貴人的腦子其實也很明確,他們很清楚自己在幹什麼,也知道自己幹到什麼程度。
同樣面對現在的漢室,北貴的老兵也清楚自己的定位,也知道這個時間點該做什麼--吃漢室的大米,吃漢室的把子,吃漢室的燻捲餅,然後在大演武上得到一個好績!其他的,隨他去吧,最近的他們是先漢宣帝冊封的世襲五翕侯後裔派遣過來拱衛公主郡主們的英!
故而這羣人非常的積極,尤其是眼見著大演武要開了,他們沒拿到門票,而現在骨萊利揮舞著門票出現了,那還有什麼說的,幹就是了!
21世紀中文係高材生,魂穿大唐成了贅婿! 手上戴著一個鐲子,各種現代武器應有盡有! 文科生拿武器,難道要當個武官不成? 不,我要詩詞歌賦,我要扮豬吃老虎! 一個中年男人打量一番,賤賤一笑:「既然賢婿已無大恙,那麼——去報官府吧!」 莫名其妙的被送上戰場,打了勝仗回來卻被人給休了! 好在張十二不僅精通詩詞歌賦,還帶著各種現代武器的Bug!
永盛十二年。 著名古裝編劇作家顧錦年穿越大夏王朝。 驚奇的發現,自己所在的世界,仙武並存,王朝為尊。 而自己更是成為大夏第一權貴,鎮國公之孫,三代男丁獨苗,享受萬千寵愛。 但讓顧錦年驚訝的是,這個世界儒道昌盛,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可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顧錦年發現自己的儒道,好像有那麼億點點過分。 下棋落子,金光璀璨,大龍浮現。 寫字,一字千金,非大儒不可直視。 念一首詩詞,詩出法隨,異象連連。 畫一幅畫,顧錦年都不敢畫眼睛,生怕成真。 當代亞聖:「為什麼他的異象比我的還強?」 ---- 本書又名《只有我的儒道有特效》《我的特效有億點點誇張》《特效流儒道》《打架我不行,裝嗶你不行》 已有三萬均訂作品《大魏讀書�
現代大學生陳霄遭遇地震后穿越到了架空王朝大周,成為了寒門農家子,上有寡母,下有賢妻和懷有四個月未出世的孩子,看著一貧如洗的家,陳霄決定繼承原主的志向考科舉,帶領全家走向康莊大道………
又是一年入伍季,新兵連竟百年難得一遇,匯聚了一批背景通天,桀驁不馴的刺頭! 在所有人束手之策之際,秦淵自薦成為新兵連長,開始打造最強特種部隊! 一年一度的大型軍事演習上,新兵連被允許參與,負責簡單的後勤保障。 然而紅方節節敗退之際,戰場上卻出現了神奇的一幕。 藍軍某偵察團團長:「舉報! 紅方作弊! 我們的加強團被敵軍特種部隊擊潰,但敵軍竟找了個拙劣借口稱自己是新兵連」 藍軍某火箭旅旅長:「是不是輸不起?本次演習不允許特種部隊參加! 你們紅方竟然調遣特種部隊過來?」 藍軍上級憤怒咆哮:「簡直胡鬧! 違規用特種部隊把我爆頭?還狡辯自己是新兵連?」 秦淵淡淡一笑:不裝了,其實……我帶的是特種部隊!
【系統】+【苟文】、【鹹魚】+【種田】+【雙主】、【搞笑】 我叫夏侯哲,夏侯惇的弟弟,開局成為曹營小文官,並覺醒項羽之力。 但是打仗這種高風險活,只有九成八的把握和送死有什麼區別? 我的人生目標就是低調苟住,混在曹操身邊當條鹹魚安穩過日子。 可最近不知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曹操拚命給我升官。 不說了我好難過,才升官三天,剛剛居然又從軍師祭酒,升為了丞相。 我叫曹操,不知哪天起,我忽然能聽到一個混子的心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