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失憶后的夫人又軟又甜 第110頁

《失憶后的夫人又軟又甜》 第110頁

因為現在的明芙記得所有的一切,如果可以沈縱真想明芙一輩子都不記得那段痛苦的日子,但是傷害已經造,已經沒辦法挽回了。

盡管在經歷了那麼多事以后,明芙已經向他敞開了心扉。

可很多事寧可繞著彎子找別人,也不樂意麻煩他。明明很多事,他很容易便能理好。

總是習慣地覺得他忙,習慣地覺得的事沒有他手頭上的事要

殊不知,在他心里,便是要事。

沈縱知道,造如今這種局面,不是明芙的原因,他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今日便趁此機會,徹底跟明芙把話說開。

沈縱上明芙的臉頰,溫地對道:“阿芙,把你這些年藏在心里的委屈全告訴我。”

作者有話要說: 謝在2020-12-05 21:56:36~2020-12-06 21:23:1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的小天使哦~

謝灌溉營養的小天使:wispers、北陌深巷い 1瓶;

非常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Advertisement

第57章 甜粽子

“委屈?”明芙坐在榻上, 抱著膝蓋垂下小腦袋,“你為何讓我說這些?”

沈縱對說:“你若是心里藏了委屈,會對孩子不好。你乖, 別怕,不要一個人藏著掖著,告訴夫君, 我與你一起分擔。”

明芙怔怔地抬頭,一雙眼睛起了霧:“可以嗎?”

沈縱出臂膀將的小腦袋, 溫聲道:“自然可以。在我面前,你什麼都不用顧忌。”

“那好吧。”明芙輕輕地點點頭, “阿芙要開始說了哦。”

沈縱:“好, 我聽著。”

明芙把頭靠在沈縱的肩膀上, 他的肩膀夠寬,靠在上面很穩, 這個肩膀會替扛起重擔,明芙很安心, 開始娓娓道來。

“小的時候,別人家的孩子過生辰,爹娘都會煮長壽面給他們。可是阿芙既不記得自己的生辰, 也沒有爹娘。阿芙委屈。”

沈縱:“以后夫君會記得你的生辰,會讓阿芙吃上長壽面。”

明芙接著道:“長大了回到侯府,祖母規矩嚴, 不許阿芙開心的時候大笑,也不許阿芙的時候多吃。阿芙覺得委屈。”

沈縱:“已經不在了。你在夫君面前,可以肆意地大笑,也不必忍著。”

明芙繼續道:“在侯府里, 明瑜欺負我。阿芙有反抗也有理論,可是在那里,沒人會理睬阿芙到底對不對,阿芙做什麼都是錯的,本不講道理。所以阿芙委屈。”

“現在你有了夫君,我會替你撐腰,沒人敢再欺負你。”沈縱明芙的大肚子,“等我老了撐不了,我們的孩子也長大了,他會繼續替你撐腰。”

明芙甜甜一笑認真回道:“夫君的長壽面,去年生辰阿芙就已經吃到了。因為夫君寵著阿芙,在夫君面前,阿芙可以毫無顧忌地笑,也可以敞開胃口吃喜歡的東西。夫君替阿芙撐腰,現在明瑜見了阿芙就跑,還幫阿芙搶回了被叔叔拿走的地契。”

“現在的阿芙已經不覺得委屈了,因為夫君都幫阿芙趕走了。”

明芙說著,上前在沈縱臉上印下一吻。

沈縱被一啄,臉頰微熱。平復片刻,沈縱接著問:“這些都是親前的委屈,那親后呢?”

明芙小臉埋進沈縱懷里,有些害地道:“就是……就是我們房那晚阿芙特別特別委屈。”

“那天夫君回來的很晚,揭開阿芙的蓋頭,解了阿芙的子,便要了阿芙,阿芙什麼都不懂,又怕又疼。”

“那個夜晚夫君沒有親阿芙,也沒有抱阿芙,連房的時候都跟阿芙隔著服。阿芙覺得是夫君不喜歡阿芙,就像祖母他們不喜歡阿芙一樣。”

“那日晚上,阿芙做了噩夢,半夜驚醒想躲進夫君懷里,卻發現夫君已經不在房里了。”

“新婚當晚,你又是晚歸,又是半夜走人,阿芙很傷心,猜想是你不喜歡與阿芙同榻,第二日便搬離了新房。”

沈縱靜靜地聽完,對明芙道了句:“對不起。”

而后認真解釋道:“我從來沒有想刻意疏遠你。”

“我們婚那時正逢西北大旱,我拜完堂便急著進宮理,回來之時已是子時。本以為你累了一天早已歇下,便打算明日再與你圓房。且手頭仍有許多事尚未理,我本打算繼續去書房辦公。”

“可誰知回來之時,聽說你還在等我回來房。我心中既愧疚又溫暖。怕你等得著急,便火急火燎地上手了。未料此舉會讓那麼你害怕。”

“從前總以為行敦倫之禮當以禮相待,不可過于冒犯。卻不知到深之時,就該水到渠。絕不是不喜歡你。”

“那日我與你圓完房,等你睡了,我才又去了書房接著辦未理完的公務。并不是不想與你同榻。”

“是我的不是。這些事早該與你解釋清楚。”

沈縱繼續道:“兄長去世前將重擔給了我,我便一直把心放在公務上。我太遲鈍了,過了很久才發現經常送來我書房的點心是你做的,外出時藏在箱子里的驅蚊小香包是你做的,我的寢都是你的。還有……”

沈縱頓了頓,著聲:“親三年,你每晚都點著燈等我過去。”

明芙手抱住沈縱,輕輕地搖了搖頭:“不全怪夫君,阿芙也不對。阿芙從來沒有把這些事告訴過夫君。”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