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鳳鳴朝 第138章

《鳳鳴朝》 第138章

第138章

秋日高朗。

一片地的雷聲驚起江岸兩畔飛鵠, 那是皇帶領麾下將士北征的馬蹄聲。

一抹玄金的錦隨著疾馳的馬飛掠過去,如一陣快風,比落在江面的日更加耀眼。黃袍袖下, 一雙修長雪白的手掌始終穩穩控著馬韁, 毫看不出文弱氣。

皇墨發高綰的通梁金冠上折著碎燦的, 長眉鬢, 玉面無儔, 威嚴不可方

百姓們自發地跪在道路兩側, 向南朝百年以來第一位駕親征的皇帝虔誠叩拜。

大軍沿江從荊州借道,到江城後溯漢江北上,再過丹淵,到達梁州已是十日之後。

事先得信的劉時鼎,早早帶著文簿武將數十人,趕到漢城城門外候命。

蹄聲由遠及近,劉時鼎激擡目,看見一片如黑雲城的鐵甲迎面而來,氣勢雄渾。

當中一騎罩輕袍的纖窕影格外醒目, 如破開雲層噴薄高升的旭日,天威不可冒犯。

老將軍視線模糊, 謝家的娘子真的登基了, 從此, 天下便改姓謝!他低頭跪拜, 又是激又是慚愧道:

“末將劉時鼎恭迎陛下駕!罪臣慚怍, 誤判軍機打了敗仗,累陛下萬乘之冒險,臣真是……萬死難辭其咎。”

邊多是出荊州嫡系的地方們,紛紛叩見謝瀾安, 口呼萬歲。

謝瀾安下馬,揚的袍裾拂散幾縷熱風。已在征途中換下了那繁冗華貴的龍袍,也卸下了玉旒遮面的帝冕,眉宇間的英氣卻不減分毫。

“起。”虛擡手掌,命令劉時鼎,同時修長的眼眸掃視左右。“衆卿也免禮,朕此來但為討賊,非是討罪。秦嶺是長安南面的天然屏障,若能輕克,便可縱取長安,胡虜也知曉利害,必力守此關。劉將軍老而彌堅,領兵陷陣,一戰未為輸,不必自責。”

Advertisement

劉時鼎心下稍寬,老懷道:“陛下親至,必能一挫敵銳!”

說罷他起,引領皇進城。

謝瀾安踏這座新打下來的城池,但見街面寬闊淨潔,巡兵謹肅有序。

衢坊間不乏百姓的影,他們無法靠近軍隊,但細看這些人的神,好奇敬重多過恐懼。

謝瀾安便知,謝登他們此前攻下城後不犯百姓,安工作做得很好。

年如何了?”謝瀾安低問。

劉時鼎看待謝年如同半兒,說不心疼是假的,回道:“這場敗仗對將軍的打擊不小,好在將軍上的傷未在要害,現下臥床靜養,只是夜間偶爾還會低熱譫語。

“末將來之前,那小子還掙紮著要下地披甲,再攻黑石硤,親兵好不容易才攔住他。”

謝瀾安眸沉澹,喜怒叵測,又問營地士氣如何。

劉時鼎神輕頓,那“兵過境”的言論,是他眼看著從駐營地的士兵口中像染瘟疫一樣傳開的。他與主簿幾番制不住,此刻又哪來的臉在陛下面前飾,苦地搖搖頭。

謝瀾安早晚要到駐營地,到時一見便知,也沒急于在這一時追問。

沒有先去劉時鼎準備好的驛館歇息,草草用過飯,趁著轉驛停留的短暫一日,到郡中各巡視了一番。

梁州現下的治,是謝逸夏親自帶出來的一任司曹史。

此人雖比不了崔膺治理青州的手段,但也當面向皇陛下保證:絕不讓從尉朝手裏搶過來的梁州喪失一裏,一郡。

謝瀾安記下這人的名字,褒揚數語。

劉時鼎一直在旁作陪,在謝瀾安問政的空當回稟:“我們懷疑黑石硤的霧中摻有一種令人致幻的藥,唐將軍已經命人收集艾草、薄荷、合歡皮等安神清心的草藥,熬濃湯浸布帛,以備下一次士兵再進硤谷時,捂住口鼻。只是,倉促間草藥供不應求……”

為謝瀾安護駕的賀寶姿刀不離,在後接口:“陛下出發前便慮到了這層,放心,我們帶了幾車草藥來。不過話說回來——”

這高大威武的將軍眉心一攏,“既然霧中有搞鬼的東西,不就說明這是敵軍人為,不是什麽‘兵過境’了?”

劉時鼎晦地搖搖頭。

“賀將軍不在當場,事不像你想象的那樣簡單。”

謝瀾安登上一城垛,指尖過被秋老虎的太曬得滾燙的磚石,略微側目,等他的下文。

劉時鼎腳踩城牆磚,打起神道:“陛下,末將親進去過,一那霧氣罩罩的山道,便覺上發沉,就好像……有人拿著上百斤重的石頭在我肩膀上往下墜。

“還有,末將與屬兵手中的兵也不聽使喚,一個勁地嗡響,仿佛有看不見的人想將兵從我手裏奪走。

“更別說那鬼哭聲,是從高懸的巖壁之頂傳來的。末將令弓箭手沖聲音的來源發箭,卻沒發現一人跡。”

且那種聲音……也本不像人所能發出的。

劉時鼎現在想起來還覺得瘆人,他雖也寧願把這一切歸結為僞朝裝神弄鬼,可他完全無法解釋這些怪事。

“若說是幻覺,怎麽可能所有人的都是一模一樣的。試問天底下有什麽藥,能致人産生相同的幻覺、幻聽?”

謝瀾安敲著指若有所思,又問了劉時鼎一些細節。

劉時鼎頂著那日恐怖的回憶,竭力回想當時景,一一回答。

牆上的子眼底暗華現,點了點頭,當下沒有多言,命大軍在城中休整一日,次晨奔赴駐營地。

一夜無事。次日卯時初刻,和臥下的謝瀾安比著更的刻度準時醒來。

在外間為守夜的賀寶姿聽見聲響,了把臉,即刻人送上熱水,朝食。

軍隊飽食後,便帶著糧車藥車,隨皇趕往位于秦州黑石硤南十五裏外的駐營地。

大軍剛出北門,卻與一騎從西而來的斥候了個正著。

“來者何人?”謝瀾安左右護衛低喝一聲,長刀出鞘。

斥候穿不倫不類的左衽胡服,面孔卻是一張典型的江南秀淨容貌。

他本是要在城中驛站換馬,將口信送去金陵的,不意在此遇見這浩浩的軍隊。

斥候看見謝瀾安的一瞬怔了怔,而後目猛亮,立刻下馬,呈腰牌叩拜。

翚營伍長齊鵲使見過君!稟君,胤統領以王師之名征召黃河西邊草野流民伍——河西起義反尉了!”

晴空之下,謝瀾安目璨熠。

後幾名親隨,更是忍不住發出驚嘆的歡呼。

據斥候的述說,胤奚占據水城後,安遷民,勤練兵伍,卻并不滿足于此。在防備赫連朵河的同時,他積極向西北邊各個游離于北尉統轄之外的部族游說,宣揚謝瀾安的仁政,以及北尉國君的殘暴。又向這些漢胡混居人民的許以安居之地,糧粟之利。

胤奚口才極佳,兼有武德仁,大批居無定所三餐不飽的流人風歸命,踴躍加軍中。

而今,算上一萬驍騎軍與近萬六鎮兵,可供胤奚調遣的兵力逾數五萬,包括重騎五百,輕騎八千。

短短半年時間,他在敵軍的追迫下還能創下如此家業,固然是借了南君之名,但是謝瀾安清楚,他若無過人的膽識與治軍的能力,換任何一個人,都絕難做到。

好鸞君。

“恭喜陛下。”反應過來的賀寶姿喜溢言表,徑先在馬上向謝瀾安拱手。

河西起義的意義非同尋常,北尉先失六鎮,再損河西,元氣已不複當年了。

胤奚吸納的雖都是民兵雜伍,然軍技可以磨練,這民心所向四字卻最如大江東去,不可搖!

他們此行向秦川,意在破關長安,若那位今時不同往日的胤統領,也能突破赫連朵河的防線……

“那便比比看,”謝瀾安很輕地笑了聲,清朗眉眼如錦繡山河,既含秀麗,又蘊著淵沉岳峙的鋒芒,“誰先拿下長安。”

“陛下……”斥候聽到親衛對君的稱呼,卻是三魂震到了七魄外。

齊鵲使震驚良久,忽低下頭,砰砰砰重新磕了三下。

嘿,統領要是知道君登基了,不知得高興什麽樣!

只可惜,老大這回遣人帶出的扇子和書信,在另一隊斥候上。

赫連大軍的圍線隨著盟軍的壯大在收,他們此次一共出來三隊,就是以防萬一。可看方才對面的反應,顯然是才知道河西的軍,那麽那兩隊斥候……很可能遭遇了截擊。

齊鵲使仰起的角又苦下,擡頭道:“陛下可有指令帶給統領?”

謝瀾安視線掃過斥候上的塵污,看出他這一千裏路跋涉,必經歷了很多艱險。

放心胤奚臨陣調度的能力,是守是攻,他在前線必然看得比清楚,暫無關乎死生決勝的軍令要代。

相反,若讓這名疲憊落單的斥候再折返回去,很可能會出危險。

“你回金陵,將河西事傳報給王與荀夫子,之後回代舍休整,聽候調令。”

齊鵲使愣了下,抹去額頭的汗水用力搖頭:“陛下,末將還能跑!胤統領他在吹風淋沙的隴西……”

當著這些衛軍的面,他沒好意思揭老大的短,沒說統領平日空閑時不是削竹扇,就是拿出那枚寶貝私印把玩。

人都說胤將軍如雷霆,私底下卻平易近民,可只有一路跟著他從金陵出來的翚兵,才見過他站在邊時意氣風發,不住笑眼的鮮活樣子。

那時的胤統領倜儻瀟灑,還會和戲小青他們過招說笑呢。等到去國懷鄉,陷于危地,再溫潤的玉也被磨出了峭利的棱角。

有一日晚上,齊鵲使看見統領站在營帳外月,那一刻他忽然覺得,那道修長削薄的影有點疏冷,也有點……孤獨。

齊鵲使改口:“統領無日不南,西北軍民皆翹首盼著聖上惠澤。請陛下諭示,一封信、哪怕一句話也好,末將帶回去給統領,好教統領心安。”

謝瀾安急于征發,無瑕寫信。想了想,出髻上一支白玉簪。

瑩白纖長的手指與玉同皇當著所有人的面給齊鵲使。

“將此給他。”謝瀾安道,“就說,朕命他履薄臨深,穩紮穩打。待重逢,朕親為將軍解甲慶功。”

占著左護軍位置的玄白眼珠輕轉,無聲沖允霜眉眼。

謝瀾安仿佛背後生目,調轉馬鞭準地敲在玄白頭頂上,咚的一聲,如同最小規格的戰鼓。

皇帝陛下聲音清泠:“出發!”

斥候向西,王師向北。又過五日,謝瀾安到達了位于秦州邊邑的駐營地。

前軍正因戰事詭譎,士氣低迷,乍見一面面繡著“大治”二字的玄底流蘇旗幟迎風飄展,霎眼及近,還以為是做夢。

等確認了當真是新皇親征,三軍山呼,士氣為之一振。

剛從硤谷口退下來的封如敕,見到謝瀾安威赫更勝當年的風姿,說心無波瀾是假的。

想當初他還可以與這子討價還價,而今,也只有俯首稱臣的份了。

後,這位昔日山寨大當家下意識往謝瀾安後看了看。

沒看到百裏歸月的影,他一時不知是該失落還是放心。

究其心,到底還是松了口氣居多。行軍最是奔波,弟妹那樣弱的子,怎麽得了……

封如敕一念未完,謝瀾安如知他所想,一面環營地一面道:“歸月騎不了馬,乘車隨在軍隊末尾,有人隨扈,再過兩日典軍便能見到了。”

登基後大封了一批武將,封如敕領任的便是典軍大將軍。盡管那一瞬間,封如敕掩飾得很好,還是有一縷沉從他眼裏洩出來。

最不能累,”男人口不過腦,“陛下既智計勝人,何必帶來遭這個罪!”

“放肆。”與謝瀾安形影不離的賀寶姿怒目,“敢對天子不敬乎?”

謝瀾安目淡挑,與封如敕對視。

的眼神并不兇厲,相反,宛如一潭深水般平靜。可封如敕不知在那雙泓澄的眸底看到什麽,恍惚間仿佛重回到鬼氣森森的硤谷中,周寒冷,如芒在背,倏地撤回視線。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