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現代言情 閃婚后,她在霸總心尖上肆意惹火 第1卷 第147章 在學校出盡風頭

《閃婚后,她在霸總心尖上肆意惹火》 第1卷 第147章 在學校出盡風頭

時間心思來到了下周星期二,吃過早飯以后,不出現,顧初夏帶著孩子出了一趟門。

這次他不是一個人帶著孩子去的,是帶著家里的司機一起去的,畢竟要買東西也是麻煩的,還得讓人家幫忙拿回來。

他們先去了一趟啊百貨商場,準備去買兩只書包,為什麼要去百貨商場呢?那是有原因的,因為百貨商場,種類齊全,選擇也多。

顧初夏抱著孩子進了百貨商場,去選擇書包去了。

還想著能找到當年的那個書包呢,萬一能找得到呢,人家還有的賣,那就太好了,為了重新當一回學生,可是下足的力氣。

這麼年輕,抱著一個孩子來買書包,售貨員都有點懵了。

“這位姑娘,你家小孩多大呀,告訴我一下,我好給你推薦他那個年齡段該背的書包。”

顧初夏笑了笑,指著懷里的小孩,已經三歲了,下半年應該上兒園了,也是時候可以給他準備一個書包了。

“那你給看看我懷里的這個小家伙該用什麼樣的書包呢,順便推薦一款高中生用的書包吧,我送給我們家的一個親戚。”

顧初夏學聰明了,不能說是自己用,要是說是自己用的話,估計會被人家笑死。

所以只能說買一個書包送給人家親戚。

在買書包這個區域看了很久,只看到和自己當年那個書包類似的,所以選擇了一個清新點的,買了一個一大一小的書包,一個給自己一個給懷里的孩子。

三歲的小孩抱在懷里,睡的樣子還好,如果孩子沒睡著,估計還得牽著,萬一不注意,跑丟了就不好了。

回家以后也不好代,買完書包以后又去裝店,準備給孩子買幾服,最后再去文店吧。

Advertisement

畢竟做戲要做全套,要當一回學生就要有學生的樣子。

給孩子買完服以后,他們才去了最后一個地點文店。

選了一些本子,筆,還有一個筆袋之后,準備回家了。

沒想到某人已經把校服拿回來了,有了校服之后,學校他們就可以進得去,不過我們要想,想明天當那些學生看到自己還有某人穿著學校的校服出現在學校的那一刻,肯定又是一道很好看的風景線哦。

畢竟某人長得高挑,穿上校服意氣風發的樣子,真的很像學生。

時間很快來,到了星期三,向歡也換好了服,背著個書包在他們別墅門口等著。

跟他們一起前往學校。

到了學校門口,保安看著他們穿著學校的校服,可是還是有點懷疑,直到接到一個電話才把他們放了進來。

然后前往高一5班,班主任已經都打點好了一切,班長在教室門口等著他們三個,然后先帶領他們去領了一些書本,之后安排他們坐在最后一桌,剛好有一張三人桌,有些同學發現了他們,覺得應該是新來的轉學生,不過一下子來了三個人,卻讓他們覺到驚喜不已。

早讀課過后是第1節語文課,語文老師對于他們三個來說是陌生的,畢竟不是當年的語文老師了,不過這個語文老師已經經過班主任的提醒,所以對于他們三個,

只需要知道名字就行了。

這節語文課跟之前的不同。

語文老師組織的一場關于月字的飛花令。

有他們三個和全班同學一起完

看一下誰說出的關于月字的詩句比較多。

從第1個同學開始,然后按照順序,他們三個要對著上來。

五十幾個同學對三個同學,還真的是有點難度哦,這就要看看同學們平時對古詩詞的積累的。

“我宣布本次的班級關于月的飛花令比賽正式開始。”語文老師話音落下了。

第1個同學站了起來,說了一句古詩詞:“床前明月,疑是地上霜。”

顧初夏接的是,“舉頭明月,低頭思故鄉。”

語文老師在旁邊說道:“他們念的這是一首詩,李白的《靜夜思》。”

接下來各位同學,“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向歡接的是:“畢竟西湖六月中,風不與四時同。”

第3位同學說的是,“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盛時接的是,“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等到這一節語文課結束之后,這場班級飛花令比拼也就結束了,是同學們獲勝了。

畢竟他們這三個人已經好多年沒有好好的看過書了,平時也沒有玩過這樣的古詩詞積累比賽,古詩詞的積累儲備量有限,當然是不會贏過這些學生了。

語文老師給這些學生布置好了作業以后,就拿著自己的課本和教案離開了。

向歡說:“你們兩個要不要去小賣部看一看啊,不知道當年我們在學校時的小賣部現在變什麼樣子了,跟著這些學生一起去順便看看唄。”

“好的,畢竟說了那麼久的古詩詞,已經有點口了,第2節是數學課,頂多也就做做題目,老師應該不會讓我們三個上去講解了,所以應該不會在口了。”

還真被顧初夏說對了,數學老師講完課本上的容之后,就給他們出了一道題,讓他們做出來。

所以這三個人就跟著這些學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做起了數學題了。

這道題目是這樣子的。

【某中學高二年級共有學生1800人,為進行質監測,現按別用分層樣的方法從中取一個容量為36的樣本,已知樣本中共有生17人,則高二年級的男生人數約為___】

顧初夏仔細想了想,然后筆寫下來了。

在本子上寫下了的解析答案,寫的答案是這樣子的。

【解:樣本中共有生17人,則樣本中的男生人數就是36減去17等于19人,所以高二年級男生的人數約為1800×36分之36-17等于950】

所以這套題的最終結果就是950。

他看了看某人的答案和自己的一樣,就知道自己應該是算對了,不過再看看向歡,的答案居然是高二年段的男生有1450人,十分疑的,拿過的計算方式拿過來一看,原來算錯了,那個分數明明是36-17=19,下面那個是36沒有錯,可他把36-17變了等于29了,所以得出來的得數是1450。

顧初夏笑了。

這個好姐妹居然心到連小學一年級的數學題都能算錯。

還好老師沒看到他的解題,要不然肯定會搖頭的。

連小學一年級的減法算式題,怎麼計算都還給了當時的老師了?

“姐妹,你算錯了,最后的得數明明是950個人,你卻等于1400多人,那多出來的那麼多人,是你憑空變出來的嗎?你再仔細看看,你是不是哪里算錯了。”

向歡仔細看了看才知道原來自己把最簡單的數學題都給算錯了。

改正過來之后才明白得數是950人。

數學老師發現他們三個人,好像是最早做出來的,所以特地走下來看看他們三個做的題。

然后很滿意的點了點頭,之后又走回了講臺。

最后付出下猜的果然沒錯,老師請他們三個人當中的其中一個上去給這些學弟學妹們講題了。

數學老師請的是某人,某人講的題,學弟學妹們都聽懂了。

這節數學課上下來之后,讓學弟學妹們都記住了他們三個。

他們這一天可是在班級里出盡了風頭啊。

上英語課的時候,班主任知道顧初夏以前的英語績是最好的,所以在講一些例題的時候,都喜歡讓上去給學弟學妹們講解。

可是課代表卻發現了問題所在,要是每一個老師都像他們上午上課的老師,這樣會被主任或者是校長發現的話,他們會被批評的。

所以下午上課的課上英語課代表就給班主任提了個醒。

“老師我們指導是學長和學姐們回來看你也很開心,但是這是您的課堂,應該是您給我們上課,不應該是學長和學姐給我們上課,這萬一被校長或者是主任巡視的時候看到你,是不是應該被批評,所以還是趕讓學長和學姐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聽你講課吧。”

底下的同學們都覺得有理,畢竟他們也明白了學長和學姐們是回來看老師的,而不是來搶他們的風頭的上午的風頭已經搶去豈不是要更加糟糕了?

班主任也意識到自己這樣子不對,趕改正了,自己的錯誤讓過錯下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然后有自己給這些學生們上課。

英語課上完之后,班主任回到辦公室批改作業,而他們決定去找一下老師了,畢竟這次回來的最主要目的是為了看班主任的,當一天的學生上一天的課還是其次的。

班主任說:“你們現在都大有作為,是我最值得開心的一件事,沒想到你這個姑娘和當初的學霸在一起了,真是替你們開心,你們先回去繼續上課,把這一天的驗時間給驗完,等老師批改完這一點作業之后,和你們一起吃個飯。”

他們三個倒是很聽話,回到教室,把最后一節課給上完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