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現代言情 留下離婚協議后,顧總失控求復合 第83章 姜家當年和車禍證據

《留下離婚協議后,顧總失控求復合》 第83章 姜家當年和車禍證據

姜眠越看越氣,一怒火“噌”地一下冒了上來,忍不住拍桌而起,

“這些混蛋!什麼胡話都說!”

姜眠因憤怒而起的作,無意間讓影不再遮擋線,剎那間,桌面線充足起來。

就在這時,驚異地發現,紙張上筆跡的下方,竟出另一個人的筆跡。

這痕跡極淺,若不是線恰好,不經意間本難以察覺。

心中一凜,趕忙拿起那張舉報信,舉到燈下,瞇起眼睛仔細觀察。

只見那淺淡筆跡上的文字,與舉報信上的容竟一字不差。

也就是說,有人害怕自己的筆跡暴,事先在這紙上寫了一份,隨后又找他人重新抄寫了一遍!

這巨大的發現,讓整個人都振起來,耐著子接著往下看去。

舉報人名為葉沈,姜眠對這個名字有印象。

那是一個長得極為清秀的男孩,年齡和差不多大,因為他是農村出生,靠著優異的績走到全國頂尖學府十分的不容易,這樣的經歷讓姜眠的父親姜雄,仿佛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出于這份相似的經歷,姜雄時常對葉沈施以援手,幾乎每周都會邀請他到家里吃頓飯。

每次來,葉沈都顯得格外拘束,即便坐在舒適的沙發上,他也始終把背脊得筆直,雙手乖巧地放在膝蓋上。

姜眠跟他說話,他還會臉紅。

是一個非常靦腆的人。

想到這,姜眠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Advertisement

怎麼......怎麼會是他?

當年姜家出事,他是除了顧宇以外,第一個找到的人。

當時正在被追債人糾纏,是他跑出來將那些人趕走的。

那時他紅著臉對出手:“姜小姐,如果你不嫌棄,可,可以讓我照顧你嗎?”

自然是不可能答應的。

那時的,滿心滿眼只有為姜家尋找真相這一件事,在心中,為了還家人一個清白,哪怕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又怎會因為葉沈這突如其來的示好就輕易答應。

自那之后,葉沈就像人間蒸發了一般,再也沒有見過他,更不曾聽過他的消息。

盡管心里明白,葉沈大概率是一個被推到前方,掩蓋幕后黑手的小角,可姜眠還是覺得心中像是堵了一口氣。

葉沈作為接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怎會不清楚那封惡意編造的舉報信一旦呈上,將會給姜家帶來怎樣毀滅的后果?

姜家待他不薄,平日里的關懷與照顧,都是他們的心意,只因為知道他一個人在大城市不容易。

可他居然在知道這一切后果依舊寫了這封信,甚至到現在都從來沒有想過來找告訴真相!

姜眠氣得眼圈通紅,又拿起了第二份資料。

關于那個車牌號。

經過林子川的調查,這個車牌號的主人葉茂材,是葉沈的舅舅。

原本是在鄉下做農活的,五年前卻被葉沈到了蔚城,從此在蔚城做起了運輸的小生意。

據資料上所展示出來的,葉茂材一生規規矩矩,從未有過任何犯罪記錄,為人老實本分,鄰里之間都夸贊他是個熱心腸的老大哥。

一周前,他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災禍,車輛剎車失靈,徑直撞向了路邊的大樹,葉茂材當場死亡。

而那輛車也因為撞擊后起火,燒毀得過于嚴重,最終被當作廢品賣掉了。

整件事,看上去好像沒有關聯。

可是姜眠卻覺得這絕對不是巧合二字可以解釋的。

當年葉沈害了他們姜家,如今他的親人又撞死了顧佳佳。

這怎麼可能是巧合?

姜眠再次仔仔細細地翻看姜家當年的案件卷宗,上面清晰地記錄著,葉沈最初的舉報就曾被懷疑有造假的嫌疑。

相關部門為了驗證舉報容的真實,對他進行了多次測謊,還從各個方面進行試探,最終得出他話語的可信度為百分之八十。

這足以說明,葉沈就是有備而來,目標直指姜家!

姜雄本就是個孤兒,自靠著鄰里鄉親的接濟才得以長大,連他自己都對祖上是否有外國統一無所知,葉沈卻能編造出這樣的謊言,可見其謀劃之深。

這個人不僅把姜家的況調查得細致微,還深知姜家與顧家勢同水火的關系。

畢竟,涉及到姜家啟資金的問題,只有顧鴻哲有可能站出來為姜家證明,可其他顧家人,出于家族矛盾,是絕不可能出援手的。

而當時,顧鴻哲遠在國外,本無法及時回國為姜家作證。

如此看來,在背后縱一切,陷害姜家的人,不僅對姜家的大小事務了如指掌,對顧家的況也同樣悉得很。

姜眠咬著,大腦飛速運轉,試圖從記憶的蛛馬跡中搜尋出那個可能的罪魁禍首。

一邊想著,一邊努力將姜家當年的變故與兒的事串聯起來,希找到其中藏的線索。

然而,思來想去,所有線索的矛頭都似乎指向了同一個人,那就是顧詩

但這又讓姜眠滿心困,畢竟顧詩年紀相仿,當年大學剛畢業,都還于初出茅廬,懵懵懂懂的階段。

難道那個時候就已經惡毒到如此地步了嗎?

姜眠難以置信的往后退了一步,要知道,顧家向來家規森嚴,在那樣的環境下長,若顧詩真如此心狠手辣,怎麼可能一點痕跡都不顯出來?

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到底是想得過于多了,還是顧詩的演技太好,以至于騙過了這麼多人!

把手進自己的頭發里,煩躁的撓了撓頭。

當姜眠的視線再次落向那封舉報信時,的眼中突然閃過一道銳利的,猛地站起來。

急切地在桌上翻來覆去的找來一支鉛筆,用畫影的方式在紙張上輕輕描摹。

的手微微抖,隨著鉛筆緩緩移,紙張上那些原本匿的印記逐漸顯現出來。

盡管部分字跡還帶著模糊的痕跡,但已依稀能夠辨認。

這一步后,又風風火火地拉開屜,從中拿出那本上次顧詩托人送過來的日記本。

小心翼翼地翻開日記本,然后將其與顯現出字跡的舉報信并排放在一起,眼神在兩者之間來回穿梭,仔細地比較著兩個字的書寫習慣。

如果這封信是顧詩寫的,那麼字跡上一定有相似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