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清晨,他跟狐貍說:“我們要走了,我們的軍隊終于徹底打敗了敵人。”
狐貍像從前那樣,歪著腦袋看他。
他手了它的腦袋:“我要回到繁華的都城里,你要跟我一起走嗎?”
狐貍了他的手,轉跑掉了。
直到他們拔營離開的那天,狐貍也沒有再出現。
他有些失落,覺得失去了一個朋友。
可是這樣也好,都城里沒有可供它藏的樹林,那里也許還有許多想要狐尾圍脖的人類,它還是留在這里好。
他釋然了。
臨走時,他把那個酒囊掛在營地外的矮樹上。
第二天,酒囊不見了。
等這個酒囊再次出現時,它掛在一個灰衫公子的腰間,距離它第一次出現差不多已過去了四十來年。
酒囊已經舊得不能再裝酒了,但公子還是當寶貝一樣掛著它。
這一天,他獨自行走在蜀國狼狽的街道上,準確說這里已經不能再蜀國了,現在的天下,是姓趙的那個男人說了算,這個男人寫了一首詩——太初出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一頃刻上天衢,逐卻殘星與殘月。
孟家的蜀國,就是留不得的殘星。
他又聞到了多年前的那個味道,從雪夜里的泥坑中散發出的,死亡的味道。
許多人在哭,許多人在怕,沒有人留意他這個陌生的外鄉人。
能變人多不容易啊,他躲在深山里,修煉了四十年。
他一直往前走,總覺得要找的人就在前方。
當他在那片陌生的營地里見到那個騎在戰馬上,前呼后擁的中年人時,他一句話也沒說,保持著的狀態,站在中年人的對面。
眉眼還是沒怎麼變的,就是多了皺紋跟滄桑,以及飛霜的兩鬢,眼睛還是清亮的,但是多了一種“殺氣”的東西。
他就站在那兒,默默凝視著這個四十年前的朋友。
他終還是沒做仗劍江湖的俠客,如今的他,是天子最倚重的大將,背后有雄兵百萬,生殺予奪皆在一念之間。
他滅了孟家的天下,大獲全勝之時,亦親自下令殺蜀國兩萬降兵。
只有在想到這一點時,他才覺得眼前的人跟四十年前的人無法重疊。
戰馬馱著風無限的故人與他肩而過,他握著酒囊的手,一直僵著。
四十年很長嗎?長到可以改變一個年,以及他的夢想。
他一直不知道那個人的名字,但現在知道了,他想那個人的名字,卻又突然發現遲到了四十年的名字已經喊不出口。
罷了,就這樣吧,他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