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重生另嫁小叔,夫妻聯手虐渣 第401章 皇上想錢想瘋了

《重生另嫁小叔,夫妻聯手虐渣》 第401章 皇上想錢想瘋了

第401章 皇上想錢想瘋了

陶怡然一副什麼都無所謂的態度讓穆夫人極為高興,恭維的話不要錢一般往外說,陶怡然興致缺缺。

許公子對陶怡然來說只是魚塘里最不起眼的那一條魚,閒來無事逗逗樂罷了,打發這無趣的時,垂眸輕孕肚,只待將孩子生下來,徹底在侯府站穩腳跟,往後的魚還不是想要多就有多

至於唐榮,最好別回來礙眼。

忘不了他渾沾滿污穢的樣子。

夫人滿臉堆笑的離開,覺得有了這位表姐便是萬事不愁了,誰知道以後的表姐還能帶給驚喜呢?

下人房裡躺著的劉姑姑已經一臉麻木,狗改不了吃屎,如今的不僅出不去侯府,不能回陶家去報信,甚至連春華院的門都出不去,穆家那位夫人好手段。

悠揚的琴聲再度響起,前院的趙氏再次嘆了口氣,最後咬了咬牙吩咐關門謝客,尤其不許穆家的人登門。

弟妹走的時候將這偌大的府邸照看,總不能給人照看出醜事來,「隨我去陶家探陶家老夫人。」

趙氏來訪讓陶夫人極為意外,在探過老夫人後趙氏就說起了陶怡然,「侄媳婦是難得的懂事乖巧之人,我是極為喜歡的。」

伺候在一旁的李氏角微,難為這位唐夫人能說出這般違心的話來。

Advertisement

陶夫人勉強笑著,「那孩子最近沒有給您添麻煩吧?」

「一家人哪裡來的麻煩。」

趙氏笑道:「很是孝順,隔三差五的出門去寺廟為老太太一行人祈福,得閒了也會和穆家那位夫人一同出門赴宴,說起那位穆家夫人也是個知禮有心的,知道自家表姐邊沒個說話的人便時常來接出門吃茶。」

「那位穆夫人也是有本事的,來京城不久便結了好些人,對我那侄媳婦也好,這不,前日出門赴宴是親自來接,也是親自送回來的,隨同的還有許家公子和一位伯府公子,也是遊廣闊。」

陶夫人和李氏瞬間什麼都明白了,人家這話看似夸實則是在罵,今兒是來告狀的。

趙氏依舊滿臉帶笑,「我今日過府一來是看看老太太,二來也是邀夫人得閒了可常去和侄媳婦說說話,丈夫在外,婆母也不在府中,邊的劉姑姑最近也不知怎的忽然就病倒了,我這個大伯母到底隔了一層,有些話也不方便和我說。」

「孕婦容易多思,這個時候邊缺不得人,陶夫人若是不介意也可以到府上多住上幾日。」

這是讓陶夫人親自登門去教育陶怡然。

陶夫人扯出笑來,「要說怡兒當真是掉落到了福窩裡,婆母已經是難得一見的好婆婆,如今您這個大伯母也這般慈。「

「昨日還在和我這兒媳婦說家裡的事讓多辛苦些,過幾日我登門去陪一陪怡兒,月份逐漸大了,我不放心。」

「我明日就去,可好?」

趙氏笑道:「那就辛苦您了。」

「您客氣了,難為您為了這事還親自走這一趟。」

趙氏起了,「今日叨擾,我就先回去了,您留步。」

送走了趙氏陶夫人的臉就垮了下來,李氏道:「這兩日外面又開始有了傳言,說妹妹著個大肚子還時常出門,說的很是難聽。」

「要我說穆家那位不是好的,明知妹妹月份大了還總領著出門,若是岔子還能負責?」

陶夫人和陶家老太太是徹底撕破了臉,在李氏這個兒媳婦跟前說話那是半點不留面,「陶家出來的子有幾個是好的,見老太太那樣的人都能嫁到家,最後還當了面的老太太,還不得有樣學樣?」

「只怕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你妹子就是吃了虧,沒能長在我跟前,那老太婆教的.」

深吸了一口氣叮囑李氏,「我可告訴你,別讓你閨往那老太婆跟前湊,學一上不得臺面的伎倆。」

自從和老太太惡,陶夫人就逐漸和兒媳婦走了一起,至兩人的認知都差不多,分得清好壞的。

李氏的日子也輕鬆了不,陶家未戒賭也開始上進了,如今只盼著陶怡然別作妖,好好當的世子夫人,別給家裡招災。

「目前還是去侯府看看吧,另外還得想個法子讓穆家夫人消停下來,妹妹心思單純,若是被穆夫人蠱做下錯事,丟臉的可是我們陶家。「

陶夫人曉得輕重,次日就登了侯府的大門,三日後劉姑姑病癒,其間穆夫人再次來過侯府,進門就被陶夫人劈頭蓋臉的數落了一頓,告訴,「怡然肚子裡的孩子若是有閃失,我找你穆家要說法。」

夫人灰溜溜的了,暗中觀察的南風一個眼神就有人跟了上去

日子很快到了辛家給周家送聘禮這日,聘禮多的讓沿途看熱鬧的人津津樂道,也就是在這日唐綱收到了皇帝旨意,皇帝贊同了他的提議,讓他便宜行事,儘快湊籌措到銀子送回去。

同時還從翰林院調學士前來淮江相助,最關鍵是的皇上為了銀子也是豁出去了。

請...您....收藏_(六\\\九\\\書\\\吧!)

「慈善宴?」

唐陌心頭震驚,皇上這是想錢想瘋了?

「西北只怕是開戰了。」

唐綱道:「這募捐十年才一回,皇上也想一次賺夠本。」

他都不敢想像這次募捐的數額到底會達到怎樣的恐怖數額。

次日一早安排的說書先生就在城中各茶樓擺開了正式,府衙也擬出了告示了出去。

「捐資自願,任何人捐或從中得利,嚴懲不貸」

「接百姓監督,接舉報,舉報一經證實獎銀千兩.」

識文斷字的人大聲朗讀告示,對於捐錢的事百姓興致缺缺,但當然念道捐資超過五萬兩者由翰林院學士親筆著書立傳,名字載朝廷慈善名人錄後,百姓譁然。

翰林院那是什麼地方,裡面的學士親自著書立傳,這是多大的榮耀。

還是朝廷慈善名人錄,聽起來就了不得,是不是就像是史書一樣,能青史留名?

重點是.

「皇上要在年底親自設宴,宴請這些人?「

「我的老天」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